新書推薦: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鳙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一方面从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分布状况、种质遗传多样性等方面介绍了鳙种质资源概况,并针对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策略;另一方面从遗传改良、养殖和加工几个方面阐述了鳙种质资源的利用,首先归纳总结了鳙遗传改良的方法,用实例介绍了鳙新品种的选育技术路线和新品种的特性,并分析其养殖性能,然后从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3 个阶段具体介绍了鳙的养殖生产,同时对其营养需求与饲料、养殖病害防治进行介绍;最后根据鳙的加工特性,详细介绍贮运流通与加工技术,以及品质分析与质量安全控制方法。
本书内容科学、实用,可供广大水产养殖者及水产相关科技人员、渔业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桂建芳: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的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在鱼类遗传育种学、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发育生物学、高级细胞生物学、鱼类遗传育种工程等方面科研成果丰硕。
戈贤平:总主编,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淡水水产养殖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技术学科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淡水水产养殖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长期从事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和科研工作,以营养与饲料、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水体生物修复技术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
本书主编董在杰,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鳙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顾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水产遗传育种、繁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培育国审水产新品种6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另一主编赵永锋也为行业内权威专家。
|
目錄:
|
1鳙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鳙种质资源概况
1.1.1·形态学特征
1.1.2·种质资源分布状况
1.1.3·种质遗传多样性
1.1.4·重要功能基因
1.2·鳙遗传改良研究
1.2.1·群体选育
1.2.2·家系选育
1.2.3·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1.2.4·雌核发育
1.2.5·多倍体选育
1.3·鳙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与保护策略
1.3.1·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1.3.2·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2 鳙新品种选育
2.1·新品种选育技术路线
2.2·新品种特性
2.3·新品种养殖性能分析
3
鳙人工繁殖
3.1·人工繁育生物学
3.1.1·精子和卵子的发育
3.1.2·性腺分期和性周期
3.1.3·性腺成熟系数与繁殖力
3.1.4·排卵、产卵和过熟
3.2·亲鱼培育
3.2.1·生态条件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3.2.2·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3.2.3·亲鱼培育池的条件与清整
3.2.4·亲鱼培育方法
3.3·人工催产
3.3.1·人工催产的生物学原理
3.3.2·催产剂的种类和效果
3.3.3·催产季节
3.3.4·催产前的准备
3.3.5·催产
3.3.6·产卵
3.4·孵化
3.4.1·胚胎发育
3.4.2·鱼卵的孵化
3.4.3·催产率、受精率和出苗率的计算
4鳙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
4.1·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特性
4.1.1·食性
4.1.2·生长
4.1.3·池塘中鱼的分布和对水质的要求
4.2·鱼苗培育
4.2.1·鱼苗的形态特征和质量鉴别
4.2.2·鱼苗的培育
4.3·1龄鱼种培育
4.3.1·夏花放养
4.3.2·饲养方法
4.3.3·日常管理
4.3.4·并塘越冬
4.4·成鱼养殖
4.4.1·池塘主养鳙
4.4.2·池塘套养鳙
4.4.3·池塘精养鳙
4.4.4·沟渠拦网生态养殖鳙
5
鳙营养与饲料
5.1·概述
5.2·营养需求
5.2.1·原料消化率
5.2.2·蛋白质的需要量
5.2.3·脂类的需要量
5.2.4·矿物质的需要量
5.2.5·糖类和维生素的需要量
5.3·饲料选择
5.3.1·饲料要求
5.3.2·饲料类型
5.4·饲料配制
5.5·饲料投喂
6
鳙养殖病害防治
6.1·病害发生的原因与发病机理
6.1.1·非病原性疾病
6.1.2·病原性疾病
6.2·鳙病害生态防控关键技术
6.2.1·控制传染源的措施
6.2.2·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6.2.3·保护易感宿主的措施
6.3·鳙主要病害防治
6.3.1·细菌性败血症
6.3.2·细菌性烂鳃病
6.3.3·白头白嘴病
6.3.4·打印病
6.3.5·水霉病
6.3.6·车轮虫病
6.3.7·三代虫病
6.3.8·指环虫病
6.3.9·锚头蠻病
6.3.10·鱼蛭病
7 贮运流通与加工技术
7.1·加工特性
7.1.1·保水性
7.1.2·凝胶特性
7.1.3·乳化特性与发泡特性
7.1.4·加热变性
7.1.5·冷冻变性
7.2·保鲜贮运与生鲜鱼制品加工技术
7.2.1·低温保鲜技术
7.2.2·生鲜鱼制品加工技术
7.3·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
7.3.1·影响鱼糜凝胶形成的因素
7.3.2·鱼糜制品加工
7.4·其他制品加工技术
7.4.1·脱水干制技术
7.4.2·腌制发酵技术
7.4.3·罐藏加工技术
7.4.4·副产物利用技术
7.5·品质分析与质量安全控制
7.5.1·品质评价
7.5.2·水产原料及产品成分检测
7.5.3·鱼类品质预测技术及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我国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鲂。这七大品种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鱼类,也是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其养殖产量占内陆水产养殖产量较大比重,产业地位十分重要。据统计,2021年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3183.27万吨,其中大宗淡水鱼总产量达1986.50万吨、占总产量62.40%。湖北、江苏、湖南、广东、江西、安徽、四川、山东、广西、河南、辽宁、浙江是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的主产省份,养殖历史悠久,且技术先进。
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地位十分重要,主要体现为“两保四促”。
两保:一是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大宗淡水鱼多采用多品种混养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搭配鲢、鳙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可有效消耗水体中过剩的藻类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千岛湖、查干湖等大湖渔业通过开展以渔净水、以渔养水,水体水质显著改善,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二是保障了优质蛋白供给。大宗淡水鱼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为国民提供了优质、价廉、充足的蛋白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城乡市场水产品有效供给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提高国民的营养水平、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促:一是促进了乡村渔村振兴。大宗淡水鱼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二是促进了渔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良种、良法、良饵为核心的大宗淡水鱼模式化生产系统。三是促进了渔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大宗淡水鱼的资源优势,以研发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技术为抓手,在特困连片区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渔民增收、脱贫摘帽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是促进了渔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培育出了建鲤、异育银鲫、团头鲂“浦江1号”等一批新品种,促进了水产养殖向良种化方向发展,再加上配合饲料、渔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业取得显著成绩。2008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设立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其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体系在大宗淡水鱼优良新品种培育、扩繁及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群体选育、家系选育、雌核发育、杂交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培育出了异育银鲫“中科5号”、福瑞鲤、长丰鲢、团头鲂“华海1号”等数十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并培育了草鱼等新品系,这些良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了推广养殖,并且构建了完善、配套的新品种苗种大规模人工扩繁技术体系。此外,体系还突破了大宗淡水鱼主要病害防控的技术瓶颈,开展主要病害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建立病害远程诊断系统。在养殖环境方面,这些年体系开发了池塘养殖环境调控技术,研发了很多新的养殖模式,比如建立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创制数字化信息设备,建立区域化科学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当前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健康养殖技术有待完善、鱼病防治技术有待提高、良种缺乏等制约大宗淡水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2021年7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中央下发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做出重要部署。该行动方案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提出了种业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一揽子安排,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提供了路线图、任务书。此次方案强调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国家将启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产业化应用;各地要组建一批育种攻关联合体,推进科企合作,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新品种。
由于大宗淡水鱼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还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介绍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专著。为此,体系专家学者经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策划,拟基于草鱼优良种质的示范推广、团头鲂肌间刺性状遗传选育研究、鲤等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等相关科研项目成果,以学术专著的形式,系统总结近些年我国大宗淡水鱼的种质资源与养殖状况。依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撰写了“中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包括《青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草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鳙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7个分册。
本套丛书从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入手,提炼、集成了体系近年来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体系在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广利用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对养殖技术、病害防控、饲料营养及加工技术也进行了展示。在写作方式上,本套丛书更加强调技术的前沿性和系统性,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贯穿始终。
本套丛书可供广大水产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学习使用,也适用于从事水产养殖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户参考。衷心希望丛书的出版,能引领未来我国大宗淡水鱼发展导向,为开展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技支撑,为种业振兴行动增添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