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以大数据、算法推荐、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智能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家重视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当前,智能技术正以其无远弗届的潜移默化之力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观念交锋的最前沿,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思想观念上的分化冲突、无序紧张和人们对智能技术的认知错位、理解偏差,构成为智能技术的观念风险。这一风险藉由智能技术与思想观念的双向渗透与深度勾连,以大数据重构人们思想观念的底层逻辑、深度学习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生成再造、算法推荐引诱思想观念的传感触发,从而成为干扰个体认知框架、分化公众价值选择乃至消解主流价值观念的巨大力量。作者团队从观念风险的定义、存在前提、机制和如果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作出研究并提出建议,具有出版价值。
|
內容簡介: |
以大数据、算法推荐、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及其所支撑的智能机器,正在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观念交锋的最前沿,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思想观念上的分化冲突、无序紧张和人们对智能技术的认知错位、理解偏差,构成为智能时代的观念风险。这一风险藉由智能技术与思想观念的双向渗透与深度勾连,以大数据重构人们思想观念的底层逻辑、深度学习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生成再造、算法推荐引诱思想观念的传感触发,从而成为干扰个体认知框架、分化公众价值选择乃至消解主流价值观念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智能技术在打开人类生活无限可能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弊端和后果。面对智能技术的观念风险,应当超越对智能技术的他者定位,即不把智能技术看作是对立于人的他者,而是把智能技术作为人类对象化活动的产物,由此人类才有可能形成人机融合、人机协同和人机共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研究运用主流价值观驾驭智能技术,通过算法设计实现智能技术与平台资本之关系的良善规制,拓展数字化赋能思想观念的创新路径,把智能技术培育成维护观念秩序稳定、促进主流观念建构的积极力量。
|
關於作者: |
鲍金,1980年生,山东潍坊人,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上海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交通大学首批晨星优秀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主持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
目錄:
|
录 .
目
论 / 001
.
导
/012智能技术的观念风险 .
第一章
第一节智能技术观念风险的表征 / 013第二节智能技术观念风险的样态 / 021第三节智能技术观念风险的技术根源 / 025
/031观念风险的存在前提 .
第二章
第一节智能技术的意识形态化 / 032
第二节思想观念的智能驱动 / 044
/064观念风险的技术机制 .
第三章
第一节大数据与思想观念的底层重构 / 065第二节机器学习与思想观念的生成再造 / 072第三节算法推荐与思想观念的传感触发 / 083
/089观念风险的社会弥散 .
第四章
第一节观念的弥散渗透 / 089第二节资本与智能技术的耦合 / 101第三节全景敞视下的观念景观与算无遗策 / 111
.
第五章
超越人技关系的他者定位 / 124
第一节技术的他者定位 / 125第二节智能技术的本质 / 130第三节“技术世”的人技矛盾 / 134第四节智能时代的人技共生 / 139
.
第六章
驾驭智能技术 / 143
第一节算法价值观的失序 / 143第二节观念供给的失衡 / 153第三节技术与资本关系的良善规制 / 159第四节从反向驯化到技术运用 / 164
参考文献 / 168
.
后
记 / 179
|
內容試閱:
|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系统总结了过去 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 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揭示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的形式,与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研究和撰写。丛书紧紧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主题,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力求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学理性研究、系统性阐释,对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对上海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体现了全市理论工作者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历史自觉、行动自觉。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丛书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展研究阐释,分领域涉及“第二个结合”实现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五个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斗争精神与本领养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探索、人民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超大城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数字空间安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内容,既有宏观思考,也有中观分析;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对策研究;既有现实视野,也有前瞻思维。可以说,丛书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
丛书的问世,离不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嘉鸣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潘敏的具体指导。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安方、吴诤、王云飞、徐逸伦,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陈殷华、俞厚未、姚东、柳相宇,上海市习近平新时
.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叶柏荣等具体策划、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同志为丛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希望丛书的问世,能够使广大读者加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共产党人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对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认识,能够坚定我们团结奋斗、开辟未来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