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黎元洪家庭相册首次面世,100多幅稀见照片,揭秘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使读者更为真切地感受黎元洪家庭和事业方面的真实情况。
★作者是老照片和中国近代史的专业研究者,图片史撰写经验丰富。
★与中华书局的《黎元洪画传》相比,本书侧重黎元洪的家庭生活一面,图片珍贵,是黎元洪及其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史料性之外还有趣味性,可读性更强,可满足一般历史读者对黎元洪背后的一面及民国家庭生活景象的好奇。
|
內容簡介: |
从辛亥首义都督,到两度大总统、三度副总统,到津门寓公,一套尘封相册,100余幅鲜见老照片,记录了黎元洪的不幸与幸运,传统与进步,软弱无奈与奋不顾身,实业版图与天伦之乐,“曝光”了这位民国风云人物的真性情。
|
關於作者: |
李琮,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与文物、中国铁路史与文物,著有《民国风俗》《爱新觉罗家族相册》,发表论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京张路工撮影〉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京汉铁路〉相册内容考述》等。
南庄,本名杨红林,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及老照片的研究,著有《半世繁华——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绥远1936:失踪战地摄影师方大曾的抗战记录》《慈禧回銮:1901年的一次特殊旅行》《暗夜中的眼睛:一名日本间谍的摄影情报档案1924—1938》等。
|
目錄:
|
第一章 黎黄陂的同学少年
直隶北塘私塾求学
北洋水师学堂遇名师
第二章 黎菩萨的军旅生涯
不堪回首的海军往事
“贵人”张之洞
新军名将
第三章 黎都督的“十月革命”
究竟是不是“床下都督”
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章 黎元洪与袁世凯
袁世凯“请君入瓮”
袁世凯“调虎离山计”
黎元洪的湖北班底
毫不含糊反对袁世凯称帝
第五章 一度总统
南苑大阅兵
府院之争
大总统标准像大比武
第六章 二度总统
再陷“政治漩涡”
双十节西苑阅兵
遭遇“逼宫夺印”
下野总统拍标准像
第七章 黎大总统日本行
三次访日,考察日本陆军
第四次访日,旅游社交
第八章 退隐津门
跟天津有缘
丰富多彩的寓公生活
第九章 家庭往事
夫人
黎家后代
黎元洪葬礼
第十章 大总统的生意经
投资房产
投资办实业
广结外商人脉
|
內容試閱:
|
前言
提起黎元洪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位被孙中山尊称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风云人物,曾两度出任大总统,三度出任副总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很深的印记。然而,黎元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几十年来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黎元洪是不幸的。他出生那年,正是清军剿灭太平天国之时。他去世那年,赶上 “东北易帜”,局势也不太平。前半生,内忧外患,清王朝已走向下坡路,人民苦不堪言。因为家境穷困,黎元洪小时候讨过饭,喂过牛。后半生,清政府被推翻,黎元洪当上了副总统,可又处处受到袁世凯牵制。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坐上了总统的大位,黎元洪才发现,自己这个总统根本就没有什么实权。而他这一生,社会大环境始终一个“乱”字当道,这自然很不幸。
然而,黎元洪又是幸运的。鉴于几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决心好好改革军队。在自古以科举为出仕途径的中国,能够单纯依靠军事上的资历得到迅速擢升并进而得到较高社会地位者并不多见,黎元洪便是其一。更何况,他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能够在那段不幸经历之后遇到伯乐,并再次受到重用,黎元洪当然是幸运的。辛亥首义,有无数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可谁曾想竟是黎元洪这个新军将领当上了鄂督。一夜之间,黎元洪就成为了起义领袖、共和功臣,他毫无疑问是幸运的。
黎元洪是软弱的。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即将落入袁世凯囊中之时,当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时,黎元洪的做法让不少人感到失望,许多人都对他的软弱妥协提出非议。
然而,黎元洪又是有原则的。当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并以封赐亲王为诱饵来拉拢他时,黎元洪没有忘记自己民主共和的初心。在他眼里,无论如何,不能再让“皇帝”这一角色回到中国历史的舞台。
黎元洪是智慧的。他懂得什么时候应当自保,什么时候应当奋不顾身,什么时候应当接受,什么时候应当拒绝。难怪章太炎以谯周来比黎元洪,能像谯周一样历经数朝而不倒的人,自然是有经世之大智慧的。
黎元洪又是无奈的。寄人篱下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副总统时被袁世凯压制,当大总统时又先后被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压制,纵然自己有一番理想抱负,可就是没法儿施展,心中除了抱憾与感慨,还能怎么样?
黎元洪是进步的。晚清诸官,能够有意识向西方看齐者并不在多数。黎元洪不仅认识到中西差距,还曾三赴日本游学考察,这足以证明其思想之进步。而让自己的几个儿女接受西方的教育,崇尚西式生活,这在当时就更不多见了。
黎元洪又是传统的。他与自己的结发妻子从年少到年老一直恩爱,纵使后来又娶了一位如夫人,黎元洪也从来没有将正妻冷落一边。结发妻身上所具有的中国女性的优点,让黎元洪一生都对她敬重有加。
黎元洪是平易近人的。纵使当了大总统,依旧是“有饭大家吃”,不改自己当年的朴实作风。寓居天津之后,黎元洪每年和大家一起过双十节,在他眼里,这个节没有什么“百姓”“总统”之分。身边人人唤他“黎菩萨”,这个名也不是白叫的,黎元洪确实像菩萨一般有着善良心肠。
黎元洪还是全能型的人物。他不光是军人、政治家,还是商人、社会活动家。他明白投资,懂得经营,几十家企业都有他的股份,用现在的话说,他的社会兼职非常多。黎元洪和西方名人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无论是记者、摄影师,还是商人、学者,黎元洪都能和他们产生交集。在不少当时西方人的眼中,黎元洪俨然就是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黎元洪是富有爱国之心的。他投身实业,发展煤炭、航运、纺纱事业,为的就是让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富强。他大力支持医疗、教育事业发展,为的就是让中国人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黎元洪又是爱“展示自我”的。他喜欢出现在镜头前,喜欢在镜头前表现自己威武的一面。黎元洪家族留下的这本相册,里边有200多幅老照片。
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告诉我们,黎元洪是真实的,是有真性情的。他不是一个活在历史书中的历史人物,而是真真正正存在于我们眼前的那个新军统帅、那个革命领袖、那个民国大总统、那个当了寓公的老头儿。他与我们一样,会想方设法明哲保身,会对任何存在的希望抱有幻想,会在遭遇挫折后心灰意冷。他会享受抱孙子时的天伦之乐,也会在乎自己的生意输赢赔赚。总之,他告诉我们,不管后世如何评论,黎元洪这三个字都不是冷冰冰的,它是鲜活的,是可以感受到的。
本书以历史旧照为线索,分10个专题,讲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它不完全是一本人物传记,也不完全按照历史线索进行叙述。可以说,将众多的历史影像,与史实相印证,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免出现错漏,还望各位方家、读者理解并指正。
是为前言。
第五章 一度总统
黎元洪的“一度总统”之任,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他与段祺瑞之间的“二人转”。这一年多里,黎菩萨可真是没少留影。
南苑大阅兵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亡。按照约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大总统因故出缺时由副总统代理。黎元洪成为袁世凯之后排名第一的大总统人选。他非北洋嫡系,亦无军队实力,对手环伺,如何在诸多北洋军阀的虎视眈眈中坐稳总统宝座,确是一个难题。被推到前台的黎元洪,处在新旧夹缝之间,在那个武夫当国的时代,这样一位相对“柔暗”的总统,很快就要应对一个人的挑战,这个人便是有“北洋之虎”称号的段祺瑞。
而黎元洪的“一度总统”之任,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他与段之间的“二人转”。
据黎元洪的长子黎绍基记载,黎元洪的总统地位是在段祺瑞的许可之下取得的:
据后来张国淦对我说,段祺瑞曾召集幕僚整整开了一夜会,商讨要不要让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手里拿着毛笔,想不出好主意,最后把笔向地上一甩说:“好吧,去接他来吧!”
约法和选举法,都抵不过段祺瑞的一句话。而段祺瑞这一“甩笔”的动作,足见黎元洪在政坛上的地位有多么卑微。
1916年6月7日上午10时,黎元洪在东厂胡同就职。他的总统就职典礼,可谓极为简略。只有黎府门前悬挂的两面五色旗,和东厂胡同两端停放的十几辆汽车、马车,才显示出本宅有大事发生。在典礼仪式即将举行的客厅内,也只是临时悬挂了几面旗帜。厅北面放了一具屏风,厅中站了一队军乐队,没有前来祝贺的外国使节和各界精英,唯有段祺瑞及内阁阁员出席。10时10分,黎元洪穿着军服在数名幕僚和军官的簇拥下来到厅中。他站在屏风前,向排列侍立的阁员鞠躬,各部长也向黎鞠躬三次。接着黎元洪发表了就职宣言,典礼便结束了。
在这天,黎元洪将继任一事通告中外,再次表示维护共和国体和建设法治国家的愿望。他在通告里说:“自惟德薄,良用竞竞,唯有遵守法律,巩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国。”他踌躇满志,准备重开议会,恢复被袁世凯中断的民主政治。
不过,事情哪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黎元洪继任总统,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被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它到底是遵从的哪部约法呢?是1912年的约法?还是1913年袁世凯的约法?
当时,社会各界,尤其是在袁世凯尚未归天时就已经宣布奉黎元洪为总统的护国军,自然是支持1912年的约法。然而,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派哪里肯轻易交出自己的权力。他们清楚,一旦依了1912年的约法,不光自己地位不保,以国民党员为首的国会也会重新占据上风,整个北洋系估计都会玩儿完。北洋派当然不会让这种事儿发生。
黎元洪明白,自己能够当成这个总统,段祺瑞的拥护很关键。为了维护双方的这种关系,黎元洪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并组织责任内阁。不管过程有多么坎坷,黎元洪的第一度大总统生涯,终究是开启了。
如果说黎元洪一度总统生涯中有哪些高光时刻,那非南苑大阅兵莫属了。
1916年10月10日,是辛亥首义5周年纪念日。自1912年中华民国改元以来,双十节从未被好好庆祝过。这一次,大总统黎元洪做出决定,要隆重庆祝一下这个节日。为此,北京的农事试验场(今北京动物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古物陈列所(后被并入故宫博物院)均对北京百姓免费开放一日。
不仅如此,黎元洪还决定,在北京南郊的南苑举行阅兵。南苑在清代时是皇家狩猎的园囿,同时也是练兵和阅兵场,说它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阅兵地点,绝对不为过。在中国,阅兵历来被看作是凝聚国家力量、彰显军队威严的一项重大活动,古代如此,当代如此,在民国时自然也是如此。
黎元洪就职时的低调谦卑并没有换来段祺瑞对他的信任,因为黎元洪不是北洋系的人,所以段祺瑞便处处与他作对,让黎元洪这个总统当得各种不顺心。而对于一直以来手无实权的黎元洪来说,举行阅兵无疑是显示其军事实力,并向段祺瑞给以震慑的一次绝佳机会,因此他自始至终都对此事极其看重。
这次阅兵仪式,当时的北洋政府对所有到场观礼者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共计有如下几条:
一、各参观员上午十点半钟到场。自十一点钟起,前往南苑之马车及小火车,一律暂止交通。
二、南苑火车准于十日上午八点九点,分两次由永定门外车站开赴南苑。凡持有入场券者,均可乘坐,不取车资。
三、各参观员无论乘火车乘马车,下车下马后,均应按一定路线,步入操场彩门。所乘汽车、马车、马匹或人力车,均应驶入指定之停车场内(下车马处及停车马处均有
标识)。
四、在场内参观地点,竖有标识,各有一定范围,勿任意移动,免致哨兵干涉。惟特任官及陪观员,于演排时得入演武厅陪视(入场券盖有准入演武厅戳记),由陆军部派员在演武厅各道口招待。
五、场内餐棚,备有茶点。在大总统阅兵或休息时,及大总统离去操场后,各参观员得随便入棚息食。
六、餐棚后设有厕所,不得任意在外便溺。
七、参观员之仆从,一概在停车场静候,不得随便移动及喧哗。
八、其余各项规则,均载在入场券内。
从以上细则可见,北洋政府安排非常周密,甚至连“不得任意在外便溺”都考虑到了。阅兵开始,黎元洪和一众官员乘马从演武厅前往检阅现场,然后分由陆军方阵、骑兵方阵、炮兵方阵、工兵营和机关枪营列队接受检阅。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飞机首次参加了阅兵。
据1916年10月10日《申报》报道:
国庆日当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旭日当空,浮云尽扫。清晨六七点钟,正阳门大街马路两旁便已经军警森立。各界人士拥于店肆之前,万头攒动,争看黎总统颜色。只见白缨紫缨,蓝衣黄衣,马队步队,佩剑荷枪,陆续前行,绵亘十数里,约计五六千人。而当日北京各军参加受阅的三万余兵士,已于前两夜间开往南苑。兵队过后,又见各高级军官孙武、蓝天蔚、荫昌、江朝宗等过去。旋有汽车一辆,其大可容二十余人。黎段二公,并肩而坐,且行且语,宛如戏剧所谓你我挽手而行者,态度殊为亲密。
前例阅兵式,系在天安门举行,黎总统则在南苑举行,为实事求是也。惟国会中几因此发生问题。因总统府曾送两院入场券,各数十张。两院议长,因议员人数甚多,仅数十张,无法分配。于是不得已,由议长主张,议长、副议长、全院委员长、各股委员长、秘书长、警卫长等人,各给一张,其余则缴回总统府。是日开宪法审议会,各议员中彼此研究此事,谓两院议长系代表议员全体,应享特别权利,犹可言也。至各委员长等,亦享特别权利,未免于议员中显分阶级。议长如此办法,实属不妥。况国会以议员为主体,今秘书长警卫长均有权利,而议员独无,岂非荒谬尤甚者乎?再查阅兵参观规则,凡入场券上,未另印准入演武厅字样者,概不得入演武厅。考各国阅兵仪式,议会议院均与国务院平等。所以重外人之观瞻,重立法之机关,不得不如是也。今发交议会之入场券,皆系未印准入演武厅字样者,是一种普通之入场券。将来莅场时,是否如礼招待,殊未可知。因此种种关系,众议院某某数议员,于散会后,往晤汤议长。询其原因,汤云:“此次阅兵之入场券,政府所请者只两院议长,其副议长及议员均未柬请。至两院议长之入场券上,另有准入演武厅之戮记。所发交各委员长之入场券,在政府之意,并非请各议员,乃系将券送交本院,听各议员之便。愿参观者即持券前往,故皆系一种普通券也。送到院后,因入场券仅有数十张,又不知谁人愿去参观,不得已,筹一种标准办法。故正副议长委员等有入场券,而各议员无入场券,并非故分阶级也。各议员等既悉此事之内容,遂彼此相约不往参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