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書城自編碼: 394597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姜涛、卞修跃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31994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11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数据驱动法律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清代贡院史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編輯推薦: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共10卷,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专著。
本丛书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等权威专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几代史学家的心愿。
丛书内容客观,史料丰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缚,披露了许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内容,填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修订版在《中国近代通史》首版经过十年的发行后,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订出版,继续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为跨入19世纪的中国、鸦片走私与禁烟、鸦片战争的进程与《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起义和建都天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等8章,对两次鸦片战争及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林则徐的禁烟销烟行动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历史事件进行了述评。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關於作者:
姜涛,研究员。199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兼中国太平天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政治史。
卞修跃,副编审,《近代史资料》编辑。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跨入19世纪的中国
第一节 社会经济与人口吏治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 教门会党与社会下层的骚动
第三节 踯躅前行的科学技术与禁锢保守的思想文化
第二章 鸦片走私与禁烟
第一节 西方侵略势力的东来与鸦片贸易
第二节 清政府于鸦片走私的对策
第三节 林则徐赴广东禁烟
第三章 鸦片战争的进程与《南京条约》
第一节 鸦片战争的开始
第二节 广东和议与三元里抗争
第三节 清廷游移不定英国增兵扩战
第四节 杭州湾与长江下游的战斗
第五节 屈辱的《南京条约》/169
第六节 中美《望厦条约》与中法《黄埔条约》/181
第七节 五口通商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第八节 开眼看世界的人们
第四章 太平天囯起义和建都天京
第一节 南方各地的社会动乱
第二节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的创立
第三节 金田起义/242
第四节 清廷及广西当局的对策
第五节 太平军向南京的进军
第六节 太平天囯建都天京及其社会经济政策
第七节 列强与太平天囯的对外交往
第五章 清王朝面对危局与太平天囯的发展
第一节 清廷挽救危局的努力
第二节 太平天囯的“扫北”及其失败
第三节 曾国藩组建湘军
第四节 太平天囯的西征与长江中下游的争战
第六章 太平天囯的军事胜利与内乱
第一节 各地风起云涌的群众起义
第二节 太平军连破江北、江南大营
第三节 杨秀清逼封万岁与“诛杨”“讨韦”事件
第四节 石达开主政与分裂出走

第七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国家领土主权的严重损失
第一节 西方列强的虚伪中立
第二节 “修约”讹诈与酝酿新的侵略行动
第三节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及中外《天津条约》的签订
第四节 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五节 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八章 中外“会剿”与太平天囯的败亡
第一节 太平天囯的重新振作
第二节 二破江北江南大营与东征苏常、上海
第三节 太平天囯后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其内部矛盾的发展
第四节 辛酉政变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第五节 安庆争夺与湘军集团的壮大
第六节 太平军进图浙江与再攻上海——“中外会防”及淮军的崛起
第七节 天京的陷落
第八节 太平军余部及捻军的战斗 各地各族群众造反的平息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內容試閱
太平天囯战争 (包括随之而起的灾荒、饥馑和瘟疫),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仅以战前人口最为繁庶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为例。
1863年(同治二年 ),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向清廷汇报江苏情形时说:
查苏省民稠地密,大都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相望,鸡犬相闻。今则一望平芜,荆榛塞路,有数里无居民者,有二三十里无居民者。有破壁颓垣,孤嫠弱息,百存一二,皆面无人色,呻吟垂毙……
同年,两江总督曾国藩自安庆东下,视察皖南及长江沿岸情形时也称:
自池州以下,两岸难民,皆避居江心洲渚之上……壮者被掳,老幼相携,草根掘尽,则食其所亲之肉,风雨悲啼,死亡枕藉。臣舟过西梁山等处,难民数万,环跪求食,臣亦无以应之。二月十五日,大胜关江滨失火,茅棚数千,顷刻灰烬,哭声震野,苦求赈恤。他处芦棚丛杂,亦往往一炬万命。徽、池、宁国等属,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
次年,曾氏在汇报安徽全省情形时说:
安徽用兵十余年,通省沦陷,杀戮之重,焚掠之惨,殆难言喻,实为非常之奇祸,不同偶遇之偏灾。纵有城池克复一两年者,田地荒芜,耕种无人,徒有招徕之方,殊乏来归之户。……地方虽有已复之名,而田亩多系不耕之土。其尤甚者,或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
1863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初入浙江时,书告其子曰:
浙江夙称饶富,今则膏腴之地,尽成荒瘠。人民死于兵燹,死于饥饿,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纵使迅速克复,亦非二三十年,不能复元,真可痛也!
1864年,他在给清廷的奏报中说:
计浙东八府,惟宁波、温州尚称完善,绍兴次之,台州又次之。至金华、衢州、严州、处州等处孑遗之民,则不及从前二十分之一矣……其浙西三属,惟嘉善、石门、平湖、桐乡等县素赖蚕桑为生计,数年之后或可复元,其近山各县情形亦与金、严等处相似。
来华游历的外人的观察也表明了战争所造成的人口损失的惨烈。战争中,浙西、皖南部分地区的生命财产几乎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德国地理学家、曾多次来华考察的李希霍芬曾于1871年致函《字林西报》,详细描述了他在这些地区的见闻:
谷地的土壤极其肥沃,却完全荒芜着。刷着白石灰的漂亮房屋掩在丛生的树木之中,无人居住。一些城市,如桐庐、昌化、于潜、宁国,只是一片片废墟。城中只有十来座房屋有人居住。联结城市间的大道变成了狭窄的小径,许多地段长满了数人高的荒草或难以穿行的灌木。谷地之中早先必定是人口密集的所在,那些村庄的规模之大和数量之多便是明证。房屋的精细风格,建筑的砖石结构和双层楼房,说明了这里原先的富足程度。山谷中的耕地和山坡上种水稻的梯田,现在长满了荒草,以前栽种的桑树,大都因无人照管而开始朽烂。……
很难设想比这些地区所遭受的更为可怕的生命财产的毁灭。然而,它们只不过是遭到同样命运的广大地区的很小的一部分。
对于太平天囯战争时期的人口损失,研究者们曾有着种种不同的估计,多者在1亿以上,少者亦在一两千万之间。这个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一时期中国人口的损失高达数千万人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至于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人口损失,曾、左、李三人都未予以进一步的申述。而毋庸讳言,这几位“中兴功臣 ”的手上都沾有广大造反者和其他无辜人民群众的鲜血。曾国藩自己就说过:“吾辈不幸生当乱世,又不幸而带兵,日以杀人为事,可为寒心,惟时时存一爱民之念,庶几留心田以饭子孙耳。”但他很快就自己剥去了伪装,又说什么“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特世变日新,吾辈之出,几若不克自主,冥冥中似有维持之者。”
但这位专靠镇压下等人造反而起家的铁腕人物心中真的是那么坦然吗?不见得。1867年7月,也就是太平天囯刚被镇压之后不久、捻军尚未被扑灭之时,曾国藩与自己的幕僚赵烈文谈起了清王朝的前途命运。
赵烈文说:“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
曾国藩“蹙额良久”,然后问道:“然则当南迁乎?”
赵答:“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
曾说:“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赵则婉转地以“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作答。赵烈文话语中所暗含的玄机,曾国藩当然不会不明白,于是便回答道:“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
赵烈文的预测是有见地的,因为事实上清王朝在此后不到50年就被推翻了;曾国藩之望死大概也是真诚的,因为在此十多天之前他即已表示过“自顾精力颓唐,亦非了此一局之人,惟望速死为愈”,而此时离他去世也确实只有5年,尽管他讲此话时才虚龄57岁。曾国藩有魄力镇压太平天囯的造反,但已没有精力对付飘忽不定的捻军,更没有勇气正视清王朝即将到来的陆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