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研究

書城自編碼: 394314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法院
作者: 高仁宝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786762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
《 大学问·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 》

售價:NT$ 398.0
星空下的凝思:42个关于宇宙的问题    张长
《 星空下的凝思:42个关于宇宙的问题 张长 》

售價:NT$ 551.0
股票短线波段高抛低吸技术与战法解析
《 股票短线波段高抛低吸技术与战法解析 》

售價:NT$ 352.0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
《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653.0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
《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 》

售價:NT$ 347.0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
《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 》

售價:NT$ 286.0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
《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 》

售價:NT$ 3407.0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售價:NT$ 65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2
《 法官行为、信息资源和司法效率 》
+

NT$ 454
《 检察再出发 》
+

NT$ 653
《 决战法庭:检察官、律师庭审制胜36计 》
+

NT$ 301
《 法官的自我修养 》
+

NT$ 497
《 法院的可视化管理 》
+

NT$ 656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理解与适用(第三卷)(2014年精选版) 》
內容簡介:
初任法官养成事关人民法院人才队伍基层基础,事关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本轮司法改革中,员额制改革实现了对法院队伍现有法官群体的“专业化认证”,但尚未有效解决后续职业法官来源问题。科学完善初任法官养成机制,可为人民司法事业提供可持续性人才保障,源头性夯实“强基”“蓄水”工程。本书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117家中基层法院调研、分析,总结当前初任法官养成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养成功能弱化、培养机制缺乏、职能定位模糊、考核管理失灵),并针对初任法官养成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完善建议。
目錄
导 论0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001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002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004
第一章 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基本问题006
第一节 初任法官的内涵与养成机制发展006
一、“初任法官”概念的提出006
二、初任法官的内涵007
三、初任法官制度的发展变迁008
第二节 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研究综述010
一、关于建立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必要性010
二、关于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职责定位011
三、关于初任法官养成的主体011
四、关于初任法官养成的方式012
第三节 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职能定位014
一、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传统职能定位014
二、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新职能定位015
三、我国初任法官养成机制职责定位与域外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区别015
第四节 初任法官养成机制构建面临的新形势019
一、党中央对司法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019
二、人民法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对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给予厚望020
三、人民群众对初任法官养成机制有新期待021
四、初任法官养成的旧模式无法满足新要求021
第二章 我国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现实困境023
第一节 初任法官养成的结构性困境024
一、初任法官来源结构单一,生源补充不足024
二、初任法官养成对象年龄结构特征明显,成长速度缓慢026
三、初任法官养成对象任职结构狭窄,职业惰性滋生027
第二节 初任法官养成的运行机制困境029
一、初任法官养成对象的配置模式各异,理想需求和现实情况矛盾029
二、初任法官养成对象的使用方式多样,难以满足养成需要034
三、初任法官养成对象的管理主体多头,管理责任难以落实036
第三节 初任法官的培养机制困境038
一、培养制度供给不足038
二、培养方式不合理039
三、培养内容缺乏针对性041
四、分阶段培养难以落实043
第四节 初任法官养成的功能定位困境045
一、制度功能定位模糊045
二、职责定位不清046
三、身份关系不明049
四、司法运行功能不准050
第五节 法官助理的考核困境051
一、考核方案不系统051
二、考核方式多样化052
三、考核内容差异化053
四、考核标准不科学053
五、考核结果运用不理想054
第六节 初任法官养成的职业保障困境056
一、法官助理晋升通道狭窄056
二、法官助理职业期许低迷057
三、薪酬待遇不高058
四、职业保障不强059
第三章 我国初任法官养成困境原因分析061
第一节 宏观层面原因分析061
一、初任法官养成在改革脉络中的制度供给时滞061
二、制度移植后在我国司法体系框架下的功效演变066
第二节 中观层面原因分析068
一、二元功能的非同向性069
二、与法官养成规律的错位070
三、改革边际效应的递减071
第三节 微观层面原因分析073
一、法官助理培训目标脱离精英式法官改革需求073
二、法官助理培训内容脱离初任法官培养目标074
三、法官助理培训方式脱离法院工作现实075
第四章 我国初任法官养成历史考察079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法官养成模式07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法官养成模式08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最新一轮司法改革前的法官养成模式083
第四节 我国历史上法官养成模式对当前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启示087
一、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088
二、必须重视法官培养089
三、法官培养须立足国情089
四、应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培养090
第五章 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域外考察及启示091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初任法官养成机制考察091
一、英国初任法官养成模式091
二、美国初任法官养成模式093
三、英美法系初任法官养成模式的启示及借鉴095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初任法官养成机制考察及启示097
一、德国初任法官养成模式097
二、法国初任法官养成模式099
三、日本初任法官养成模式101
四、我国台湾地区初任法官养成模式102
五、大陆法系初任法官养成模式的启示及借鉴103
第六章 我国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科学构建106
第一节 机制构建的环境分析106
第二节 机制构建的价值目标与指导原则110
第三节 机制构建的功能厘定114
第四节 机制构建的利益衡平116
第五节 机制构建的具体路径120
一、机制建构的基础理论120
二、“情境实践”分层养成机制的标准化构建135
三、“两步走”方略的理性思考150
附 录155
附件1 人民法院初任法官养成规程(试行建议稿)155
附件2 关于开展司法技术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公告165
附件3 关于将司法技术及司法伦理内容纳入法官遴选考试范围的司法建议167
附件4 关于将司法技术及司法伦理等内容纳入法学院课程设计的司法建议168
附件5 关于印发《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169
附件6 以导师制为牵引破解初任法官养成难题172
附件7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研究》调研问卷(一)176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研究》调查问卷(二)181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研究》调研问卷(三)188
致 谢195
內容試閱
序 言
  2019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直面影响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紧抓执法办案核心重点,研究确立以法官职业化和审判专业化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整体工作思路,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先后完成法官职业化和审判专业化专项调研,形成《蚌埠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路径构想和初探》《新形势下审判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与拓展》调研成果,研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全市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以法官职业化、审判专业化和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三轴耦合整体推进改革布局。试行探索,细化举措,数十项改革子项目围绕“三化”主轴协同展开,得以系统推进,落地生效,多项工作稳步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司法之业,人才为要。我们在推进“三化”改革进程中,愈发认识到高质量培养初任法官确系保障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初任法官如何培养是司法改革中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现实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审判的方向、正义的质量和法治的未来。法官员额制改革实现了对法院队伍现有精英群体的“认证”,但无法直接解决后续精英法官来源问题。科学构建初任法官养成机制,无缝对接员额制改革,实现法官职业化、专业化、一体化培养是保证改革实施成效,有效提供可持续人力资源供给的必要手段。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下半年,即在推进“三化”改革整体框架内探索法官助理导师制改革。立足实际,制定出台《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导师制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初任法官养成的 “蚌埠模式”。
  2021年,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建院历史上首次中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研究》,该院干警备受激励,倍加珍惜。课题中标以来,该院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抽调优秀调研骨干组建课题科研团队。之后,又进一步在两级法院及组织部门抽调调研骨干充实加强。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领导及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召开开题论证会,明确课题研究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讨论确定了具体翔实的调研方案。
  课题组对我国东、中、西部117家中、基层样本法院开展深入调研,涵盖初任法官养成方式、功能定位、配置模式、成长需求、绩效考核、配套机制等数十个方面,且对古今中外初任法官养成机制予以全面梳理,对当前学界就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作了较为翔实的系统综述。
  本课题成果呈现了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遵循司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从学理与实践两个维度聚焦影响当前初任法官养成机制运行的实践问题,从功能定位、运行结构、使用考核等多方面对当前初任法官养成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予以条分缕析。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践行整体观念。将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研究置身于整个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发展大局来对接,与持续性提升人民法院整体司法能力相衔接,对初任法官养成机制构建面临的新形势予以剖析,对机制构建的运行环境、价值目标、利益衡平等予以梳理分析。很好地凸显了该院法官助理分层次、阶梯式晋级晋升模式的实践成效,以及完成预设培养目标的经验型法官助理方可参加员额法官遴选考试,营造必要竞争氛围,有效消解岗位倦怠与工作惰性,持续激发队伍工作活力的做法。
  三是,将成于一域与放眼全局相结合,将谋求全盘设计与地方探索有机统一;既突出理论基础,又坚持以实务技能为核心,努力在学术范式创新和理论实践转换循环往复中不断实现螺旋式发展和提升,倾心为“准法官”们探寻出一条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技能进阶之路。该院以精细、有序、高效为目标,确立从法官助理到初任法官的项目化培养模式,明确由法官导师带领经验型法官助理组建“司法实践共同体”作为项目实施载体,构建“1 1”或“1 N”相结合的扁平化办案单元,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司法实践共同体”运行模式,将初任法官养成职能有机嵌入真实司法工作情境予以实战训练。在“司法实践共同体”运行模式下,法官导师与经验型法官助理基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既有言传,亦有身教,以师带徒、以案促学、教学相长、交流互动。法官助理与资深法官“手把手”“面对面”一起直接参与各类案件审理,搭建实质化“传、帮、带”载体,全盘提升司法能力,整体提升办案质效。
  四是,注重增进司法智慧,提升司法技能,探索实施分层养成模式。对经过一定年限司法辅助工作历练的高阶法官助理突出初任法官养成职能,由其与法官导师组建“司法实践共同体”,在法官导师指导下,对分配案件先行开展庭前调解、证据交换等工作。由法官导师与法官助理同堂开庭审理未调解成功案件,法官助理经导师许可,可参与事实调查、研判裁判思路、草拟裁判文书,实现庭审亲历与裁判权实习性行使,推动法官助理制度司法辅助与初任法官养成二元功能有机融合,为研究制定标准化养成规程积累实践经验。该院探索实行的以导师制为牵引的初任法官养成模式,通过“师徒”一对一指导和同堂审案的近身观摩、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有效实现了对司法经验与技艺更高层次的领悟与传承。
  五是,直面当前机制运行短板,充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和地方法院实践经验做法,以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实践共同体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论证基础,对我国初任法官养成机制提出了兼容二元功能标准化构建三阶分层养成方案的完善建议。该院的建议方案对养成目标、养成任务、养成内容、养成方式、养成层级、条件设置、日常管理、考核考评、等级评定与晋升、遴选推荐与转任等问题均予以全方位系统设计,旨在高视野、全方位、阶梯式、实战化提升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该院草拟《初任法官养成规程》,形成一套更加契合实际、便利完备、务实管用的初任法官产出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流程的初任法官培养格局,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价值。
  孜孜不倦,只争朝夕;拂晓熹微,历历在目。课题组历时一年有余,通过前期资料收集、文献梳理、问卷整理,在深入分析论证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又承蒙最高人民法院课题指导部门专家学者指正,根据意见建议反复修改论证,如期将成稿提交至最高人民法院课题评审委员会,经过专家评审,最终顺利结项,且结项成果得以出版发行,可喜可贺。
  我真诚地期待该课题结项成果能够为更多的法院所学习借鉴,形成科学构建人民法院初任法官养成机制的共推格局,携手共建具有引领性、前瞻性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质量法官队伍推动人民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大司法担当,实现更大司法作为!
  是为序。
  叶 青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6月28日于华政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