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国内关于笛卡尔的书籍从内容上打开有三类:(1)笛卡尔传记类;(2)笛卡尔思想整体介绍类;(3)笛卡尔哲学专题研究类。目前数量较多的是前两类,尤其是第二类,各种西方哲学史类著作、哲学家思想普及读物中,都包含着对笛卡尔思想的介绍。相对而言第三类书目较少,这说明国内笛卡尔思想研究还有待推进。在为数不多的第三类书中,关心较多的专题是“身心关系”问题,而对认识确定性这个笛卡尔哲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相关的论著则较少。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探讨笛卡尔哲学中与确定性问题有关的一些概念,它涉及到认识的本性和范围、确定性的类型、认识确定性与真理的关系、认识不确定的缘由。第二,探讨笛卡尔关于获取确定性认识的方法的论述,这些论述散在他的诸多论著之中,该部分试图在对之加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呈现笛卡尔的方法论体系。第三,探讨笛卡尔关于一切确定性认识之根基的论述,他如何找到人类认识的阿基米德支点,即“我思”,他的相关论述具有怎样的影响又受到了怎样的批判。第四,探讨笛卡尔关于确定性认识的*高保证的论述,他怎样看待上帝存在的确定性,对之做出了怎样的证明,这些证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受到了怎样的批判。第五,探讨笛卡尔确定性认识的基础体系,他对认识确定性的探讨是为了给物理学寻找一个稳固的根基,这涉及到如何确定物质的本质与存在,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的不同,以及那种介于精神和物质之间的东西有具有怎样的确定性。
|
關於作者: |
李扬(1986-),河南鹿邑人,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院,研究方向为近代西方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早期思想。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在《哲学评论》《德国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荣获湖北省教学展示特等奖、湖北省青教赛二等奖、校教学比赛一等奖。
|
目錄:
|
第一章确定性及其类型/ 1
一、人类的认识及其范围/ 2
二、确定性的内涵/ 15
三、确定性的类型/ 21
第二章知识的确定性与方法/ 54
一、方法及其必要性/ 55
二、直观和演绎/ 63
三、方法学/ 77
四、归纳/ 94
五、四规则说/ 104
六、分析法和综合法/ 110
第三章知识确定性与我思/ 125
一、全面怀疑/ 125
二、我思,所以我存在/ 136
三、思维与理智/ 143
四、确定性与真理性/ 150
第四章知识确定性与上帝/ 183
一、上帝观念/ 183
二、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194
三、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09
四、反驳与回应/ 218
五、笛卡尔的循环/ 241
附录论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262
参考文献/ 289
|
內容試閱:
|
前言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便把人类活动分为两类,即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理论活动是对某种实在的单纯认识,实践活动则会造成实在的某种变化。两类活动带来两类性质不同的知识。理论知识因其与固定不变的实在相符合,所以是必然的、确定的;实践知识因其与变化着的经验之物相关,所以是偶然的、不确定的。因其确定性,理论知识往往被看作真正的知识,即科学;因其不确定性,实践知识往往被看作意见、信念。此种区分一经做出,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曾指出:“不管科学题材和方法已经有了多大的变化,不管实践活动借助于技艺和技术已经有了多大的扩充,西方文化的主要传统则仍保持着这种观念构架,始终未变。人所需要的是完善的确定性。实践动作找不到这种完善的确定性……”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童世骏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8页。完善的确定性即知识的确定性,在杜威看来正是对此种确定性的追求,支配着一代又一代哲学家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群星璀璨,笛卡尔无疑是其中*闪耀的星子之一。他关于知识确定性的论述极富革命性和创造性,并由此被黑格尔誉为“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63页。。在笛卡尔之前,哲学家们或者把外部的物质世界当作确定性的来源,或者尝试从作为至上存在者的上帝之中寻求确定性,笛卡尔则不然。“他首先从思维本身开始,这是一个绝对的开端”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66页。,凡属确定的东西,都是由思维直接确认的。因此,“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69页。。因此,全面系统地探讨笛卡尔关于知识确定性的理论,既有助于我们把握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架构,又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哲学转向的深层意蕴。笛卡尔哲学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当代价值。我们知道,胡塞尔曾将现象学的谱系追溯至笛卡尔,声称笛卡尔播下了先验哲学的种子,并通过系列沉思给先验现象学以推动,从而使“人们几乎可以把现象学称为新笛卡尔主义”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张宪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8页。。然而,在对“笛卡尔式的主题”大加推崇的同时,胡塞尔又主张现象学“不得不摈弃其中几乎所有为人所知的教条”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张宪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8页。。海德格尔的做法似乎与胡塞尔相反,他明面上不停地对抗笛卡尔,但是“对存在论和形而上学历史的拆解活动本身却又在不断地预设笛卡尔的立场”方向红、黄作主编:《笛卡尔与现象学:马里翁访华演讲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第21页。。2017年,法国著名现象学家马里翁(JeanLuc Marion)来华做了一系列演讲,其中一讲的题目为“现象学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或者不能依仗笛卡尔”。在该讲座中,他先是揭示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对待笛卡尔的上述矛盾态度,然后鲜明地指出,“既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没有为了笛卡尔自身——尤其没有作为笛卡尔自身——来阅读他,则就笛卡尔与现象学或其计划的关系而言,他们对其思想的评价就几乎不能教导我们任何东西方向红、黄作主编:《笛卡尔与现象学:马里翁访华演讲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第2122页。”。笔者虽不一定同意马里翁对笛卡尔某些观点的具体解读,但完全赞成他对待笛卡尔哲学的总体态度,即无论阐发笛卡尔对何种哲学流派的影响,其前提都是先进行一番“为了笛卡尔自身”的阅读。否则,所得到的就只会是被某种哲学前见扭曲了的漫画版笛卡尔。笔者认为,“为了笛卡尔自身”的阅读,不仅要求尽可能把握笛卡尔文本的原意,还要求比笛卡尔更理解笛卡尔,即尽可能用笛卡尔自己的原理化解笛卡尔因表述不当所造成的一些表面上的矛盾,从而使其理论最大可能地达到内在一致。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为笛卡尔辩护,恰恰相反,它是为了更加彻底地暴露笛卡尔哲学的真正矛盾之所在。本书尝试对笛卡尔的知识确定性理论做全面系统的研究。知识确定性问题,是笛卡尔自有志于学以来就持续关注的问题。因此,他对该问题的思考就不只是在哪一本著作中进行的,而是散见于多个文献之中,从早期未发表的《指导心灵的规则》到晚期的《论灵魂的激情》,以及诸多书信,都涉及该问题。所谓“全面”研究,指的就是尽可能全方位地考察笛卡尔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材料。所谓“系统”研究,则指在对相关文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它们的内在关联,从而尽可能将笛卡尔关于知识确定性的论述组织成富有层次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共有四个层次,对应于本书的四章内容。第一章探讨确定性的内涵与类型。本章首先揭示出,笛卡尔在早期作品中便把认识的能力与范围问题当作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投身于真理的人都应*先解决该问题。确定性便由该问题引发,同时也包含着对它的解答。依照笛卡尔的观点,确定性是和思想、存在等一样的基础概念,它只能被描述,而不可被定义。每个人凭借直观,都可以领会到确定性的一些特征,它是“无疑的”“反面是不可能的”“清楚明白的”。确定性有不同的类型,依照程度之不同,可分为绝对的确定性和相对的确定性;依照对象之不同,可分为形而上学的确定性和行动的确定性;依照所涉能力之不同,可分为知识的确定性和意志的确定性。笛卡尔*关切的是知识的确定性,它是一种绝对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确定性。人类的认识应该限定于具有确定性的知识,而能够获得此种知识的认识能力是理性。第二章探讨获得知识确定性的方法。笛卡尔对确定性的思考包含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即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无论从时间顺序还是从体系顺序来看,方法论的考察都是在先的。本章对笛卡尔方法的考察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指导心灵的规则》中的方法理论,主要包括“方法及其必要性”“直观和演绎”“方法学”“归纳”。方法是手段,它所欲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使知识具有确定性和使确定的知识具有整全性。直观和演绎,并不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是方法,而是人类理智的两种活动方式,由于受到自然本能和传统的影响,它们被不当地运用后产生出各式各样的意见和信念。方法是一套规则体系,指导我们正确地运用直观和演绎,以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关于如何理解笛卡尔的方法学以及演绎和归纳之间的关系,学界存在争论,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方法谈》中的方法理论,即“四规则说”。笔者先是比较了“四规则说”与《指导心灵的规则》的关系,然后阐明“四规则说”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哲学中寻求方法通常会陷入的循环,即既然需要一套方法才能获得确定的知识,那么方法本身就应该是确定的知识,而要获得关于方法的确定知识,就还需要方法的方法,以至于无穷。*后,笔者指出“四规则说”不再是普遍数学,而是普遍科学。第三,《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方法理论,主要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分析法主要关注确定的知识如何被发现,综合法关注确定的知识如何不断扩展自身。笛卡尔并不是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模仿几何学中的方法来研究形而上学。他认为几何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是综合法,形而上学则应以分析法为主,迄今为止的形而上学之所以混乱不堪,皆源于分析法的缺席。第三章探讨我思命题与知识确定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考察《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如何有序地进行全面怀疑,并与《方法谈》中的全面怀疑进行比较。其次考察笛卡尔如何得出我思命题,评论有关该命题的两种见解,即把我思和我在理解为从原因到结果的推理,或理解为同位关系。再次考察笛卡尔如何分三个层次探求“我是怎样的存在”,证明我作为思维而存在比物体存在的观念更清楚明白,而我作为理智的精神性的存在者比我作为在感觉、在想象的存在者更为清楚明白,由此理智的精神性被判定为我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本质。*后,考察真理总则的相关问题:确定性和真理性的三种可能关系中,哪一种更加合乎笛卡尔的意旨?思维有不同的样式,这些样式与真理有着怎样的关系?真理性与实在性密不可分,本章在对实在性的三种类型及其关系的考察基础上,揭示出笛卡尔的真理有两种类型,即质料之真和形式之真,以及错误的之所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和认识论条件。第四章探讨至上存在者与知识确定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考察笛卡尔赋予上帝观念的意涵、我们领会上帝的方式,以及它在何种意义上是个真观念。其次考察笛卡尔对上帝存在所做的第一种证明。从表面上看,该证明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勾画的宇宙论证明并不相同,但从内在结构上看,二者却是一致的,因此可被看作宇宙论证明的非典型形式。再次考察笛卡尔对上帝存在所做的第二种证明,并将之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进行比较,阐明二者的同与异,以及笛卡尔如何回应当时各方人士对其本体论证明所提出的反驳。*后考察笛卡尔哲学中的一个著名难题,即笛卡尔的循环论证,它涉及“确定性和真理性的标准”与“上帝存在及其属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方法谈》和“六个沉思”中与循环有关的内容的剖析,笔者指出了笛卡尔逃避循环论证指责的几种可能。
笛卡尔对确定性的思考包含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即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无论从时间顺序还是从体系顺序来看,方法论的考察都是在先的。本章对笛卡尔方法的考察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指导心灵的规则》中的方法理论,主要包括“方法及其必要性”“直观和演绎”“方法学”“归纳”。方法是手段,它所欲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使知识具有确定性和使确定的知识具有整全性。直观和演绎,并不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是方法,而是人类理智的两种活动方式,由于受到自然本能和传统的影响,它们被不当地运用后产生出各式各样的意见和信念。方法是一套规则体系,指导我们正确地运用直观和演绎,以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关于如何理解笛卡尔的方法学以及演绎和归纳之间的关系,学界存在争论,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方法谈》中的方法理论,即“四规则说”。笔者先是比较了“四规则说”与《指导心灵的规则》的关系,然后阐明“四规则说”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哲学中寻求方法通常会陷入的循环,即既然需要一套方法才能获得确定的知识,那么方法本身就应该是确定的知识,而要获得关于方法的确定知识,就还需要方法的方法,以至于无穷。最后,笔者指出“四规则说”不再是普遍数学,而是普遍科学。第三,《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方法理论,主要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分析法主要关注确定的知识如何被发现,综合法关注确定的知识如何不断扩展自身。笛卡尔并不是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模仿几何学中的方法来研究形而上学。他认为几何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是综合法,形而上学则应以分析法为主,迄今为止的形而上学之所以混乱不堪,皆源于分析法的缺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