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哲人石丛书·无知有解:未知事物的奇妙影响

書城自編碼: 39430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总论
作者: [美]丹尼尔·R.德尼科拉 著,潘涛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2880383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纯粹·我只要少许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520
《 《黄帝内经》的科学文化诠释——灵枢经卷 》
+

NT$ 755
《 高性能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 》
+

NT$ 330
《 自然史 》
+

NT$ 219
《 自然的概念(科学人文名著译丛) 》
+

NT$ 857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四十年历程(1979-2019) 》
+

NT$ 1010
《 2022科学发展报告 》
編輯推薦:
★ 2018年CHOICE杰出学术图书奖
★ 美国出版商协会“2018年哲学领域专业与学术卓越奖”(PROSE Award)
★ 在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和五花八门的信息茧房中,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清醒的认知?
★ 探索无知的奥秘,揭示知识的边界,帮助我们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中明辨真相!
內容簡介: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但我们依旧孤陋寡闻。无知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不学无术却引以为傲的风气大行其道;阴谋论和伪科学甚嚣尘上;人们轻易接受假新闻和反复出现的谬误,并形成了坚定的信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生活在无知中。未知事物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本书中,哲学家德尼科拉探讨了无知,展现了无知的丰富性、持久性以及带来的后果。
本书旨在理解无知,乍一看有些自相矛盾——未知事物怎么会变得已知,同时仍然是未知的?德尼科拉认为,无知不只是一种缺乏或虚空,它与知识有着动态而复杂的相互作用。他采用广泛的哲学方法,使用住所、边界、限度和视界作为隐喻,探究了不同形式的无知,并描述了滋长各种无知的文化。
无知既不纯粹也不简单。无知既是指责和祸害,又是辩解和护身符。本书对无知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思考了无知的来源、类型和影响,剖析了无知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而且探索了无知的德性——在某些情况下,无知在道德上是有益的,甚至可能是美德的伴生物。
本书获得美国出版商协会颁发的“2018年哲学领域专业与学术卓越奖”。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丹尼尔·R. 德尼科拉(Daniel R. DeNicola),美国哲学家、教育家,1973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葛底斯堡学院教务长(1996—2006年)、哲学系主任(2015—2018年),现为哲学荣休教授,著有《学会繁盛——博雅教育的哲学探索》《道德哲学现代导论》等。
译者简介:
潘涛,科学文化学者。1964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获哲学博士学位。曾获首届科学文化出版人奖。有读书随笔集《魔仆与泥人——什么不是科学》。译有《上帝掷骰子吗?》《自然之数》《新纪元科学》《爱因斯坦的错误》《爱因斯坦陪审团》等。
目錄
001序言
005第一篇 无知的意象
007第一章 无知的影响
020第二章 设想无知
037第二篇 作为住所的无知
039第三章 居于无知
057第四章 天真与无知
075第三篇 作为边界的无知
077第五章 描绘我们的无知
092第六章 被建构的无知
111第七章 无知的伦理
131第八章 无知的德性与劣性
153第四篇 作为限度的无知
155第九章 可知之限度
177第十章 管理无知
199第五篇 作为视界的无知
201第十一章 无知的视界
219后记 无知与认识论
234注释
254参考文献
264无知咋整?(译后记)
內容試閱
有那么几年,我偶尔为一年级的大学生讲授“秘密与谎言”研讨课。在讨论关于寻求信息、掩盖信息、揭示信息的伦理期间,我开始关注认识论的论题,即我们在认知共同体内交换知与不知。关于无知的多面特性的早期思想,归并在《无知之暗示》(Intimations of Ignorance)中,那是我2009年在葛底斯堡学院的一次讲演。那年以后,我又组织了一个高级研讨班,探讨那个论题。我本来打算在《学会繁盛》(Learning to Flourish,2012年)一书中讨论无知,但不久就意识到,无知的内涵太庞大、太复杂、太丰富,只能作为该书的次要内容。无知需要一个透彻的讨论。直到2015年,感谢葛底斯堡学院的学术休假,我完成了本书初稿。
我的许多智识“外债”,当然反映在参考文献中,但有些最为重要的则不然。我所在的系——一个典范的认知共同体,不断给予我鼓励:感谢我的同事史蒂夫·金贝尔(Steve Gimbel)、加里·马伦(GaryMullen)、莉萨·波特米斯(Lisa Portmess)、克里·沃尔特斯(KerryWalters)、弗农·西斯尼(Vernon Cisney)、保罗·卡里克(PaulCarrick)、加里·西奥科(Gary Ciocco)——应对我的全神贯注,感谢他们深思熟虑的回应。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2012年我在那里访学),我与教员、博士生有无数有益的谈话。他们都是一流的。我要特别感谢尼尔·曼森(Neil Manson),他在一次难忘的餐叙中,和我讨论“认知约束”。跟上述机构中参加我的研究讨论会的许多人交流,使我获益良多。还有些人,我们只有简短交流,虽然他们当时不知道,却证明也很重要。我记得围绕无知,与导师伊斯雷尔·谢弗勒(Israel Scheffler)和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几近遗忘的交流,带有新的共鸣;他们虽已不在人世,我仍然怀有深深的敬意。感谢凯瑟琳·埃尔金(CatherineElgin)和阿梅莉·罗蒂(Amélie Rorty)对我课题的热情;蒂莫西·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及时回复我不定时的电邮咨询;珍妮弗·洛格(Jennifer Logue)和泰森·刘易斯(Tyson Lewis)因其会议论文激发的讨论。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安排的匿名评审者帮助我改进了本书——甚至他们曾意见相左。其中一位,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ll),感谢您同意暴露身份,让我了解您对正文的许多有见地的评注。出版社的编辑团队很优秀,特别是克里斯·艾耶(Chris Eyer)和朱迪斯·费尔德曼(Judith Feldmann),若没有资深组稿编辑菲利普·劳克林(PhilipLaughlin)的鼎力支持,本书则不可能呈现。
幸运的是,我拥有妻子逊妮(Sunni)一如既往的爱心支持。我经常让她迁就作为听众;她对读者需求有很好的编辑感;她对摇摇欲坠的书堆的宽容。Grazie,luce del sole della mia vita。(意大利语:谢谢你,你是我生命的阳光。)
致谢:
第二篇的篇首引语,引自艾布·卡西姆·沙比(Abū al-Qasim al-Shābbī)**的一首诗“The Outery”,阿提夫·阿尔沙伊尔(Atef Alshaer)译,经泰勒弗朗西斯(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惠允,在此引用。它出现在阿尔沙伊尔的文章《诗与阿拉伯之春》(Poetry and the ArabSpring)第5页,该文章收录在拉尔比·萨迪基(Larbi Sadiki)主编的《劳特里奇阿拉伯之春手册》[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Arab Spring:Rethinking Democratization(New York:Routledge,2014)]第392—407页。
四个决定影响了本书的写作。我选择:(1)力求以一种全面的研究,考察无知的众多方面;(2)整合许多学科当代研究的多个视角;(3)用无知的四个空间隐喻——住所、边界、限度、视界——构建讨论;(4)写就一个相当非专业、偶尔粗线条的文本。(即便如此,我仍有可能挑战某些读者的耐心。)无知的公众重要性和多学科特性,使我触及认识论者之外、哲学家之外(我希望,是之外而非没有)的读者,因为那些论题和结论还是具有哲学相关性。
本书关于无知,但也例证了无知。我要是知道无知在哪里,知道如何无知,就会把它写得更好些。然而,无知既是指责,又是理由。对于前者,我只能提供后者——希望它也例证了理解。
丹尼尔·R.德尼科拉
2017年于葛底斯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