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十讲:史学堂奥·名家领读, 感受名师与名著的心灵碰撞。书山指路·金针度人, 直指精髓要义 管窥治史心法。

書城自編碼: 394231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赵克生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014078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NT$ 806.0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編輯推薦:
为何要解读这十位大师?
严耕望、吕思勉、王国维、黄永年、陈垣、郑天挺、黄仁宇、傅衣凌、陈旭麓、柯文,皆为二十世纪史学大师。

为何是这十部经典?
严耕望《治史三书》、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郑天挺《郑天挺明史讲义》、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都是治史入门的经典之作。

为何由这些名家解读?
辛德勇教授是黄永年先生的研究生,周武研究员是陈旭麓先生的研究生,孙卫国教授是郑天挺先生《明史讲义》的整理者及先生哲嗣郑克晟教授的研究生……他们亲侍师侧,涵育熏陶, 学脉相承,对于所导读的名著有着不同于外体认与感悟。

十位名家与十部名著的心灵碰撞
该书集中反映了国内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了他们对名著的独到心得及深入思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兼具学术权威性与可读性。

书山指路 金针度人
勾勒名著的整体面貌,呈现精髓要义,启迪治史方法。既为史学入门,也可助益专业人士别开生面。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十部有重要影响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邀请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十位专家学者分别主讲,揭示学术名著作者的学术思想、学术贡献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选取的名著皆具有开拓性意义,主讲人亦为权威学者。该书旨在勾勒名著的整体面貌,呈现著作的精髓要义、著者的治史方法。
可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入门书目与通识读物,对中国文史爱好者亦能别开生面。
關於作者:
主编赵克生,1967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史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博士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史、明代礼制史、明清社会文化史。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海南省B类人才(即杰出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历史学)建设点负责人。
目錄
第一讲 史学大师的学术自白
——谈谈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周文玖 /1

第二讲 吕思勉与《中国宗族制度小史》   钱杭 /31

第三讲 殷周制度比较研究的发轫与回顾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导读   武刚 /63

第四讲 考史与释史: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导读   辛德勇 /93

第五讲 史法与史意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导读    马晓林 /113

第六讲 郑天挺的明史研究与明史教学
——《郑天挺明史讲义》导读    孙卫国 /141

第七讲 黄仁宇对“洪武型财政”的病理分析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导读    高寿仙 /181

第八讲 新材料、新问题与新阐释成就学术经典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导读    黄国信 /215

第九讲 百年递嬗的曲折骨脊
——陈旭麓和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周 武 /251

第十讲 后现代史学思潮下的调适与因应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导读    史晓东 /281
內容試閱
第一讲 史学大师的学术自白
——谈谈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周文玖

作者是卓有成就的大史学家,书中谈的都是自己的经验,从自己治学的得与失中提炼、概括史学方法,而不是空谈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里面有大量的典型的事例,虽是言方法,却不令人感到枯燥。


周文玖,1964 年出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在《史学理论研究》《民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学术评论 160 余篇,出版《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史学史导论》等著作 8 部。

严耕望是享誉世界的史学大家,在中古政治制度史和中古历史地理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1957—1959 年,严耕望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1979 年春季在耶鲁大学担任访问教授,西方汉学界对他的学术成果非常赞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严耕望是安徽人,1949 年随“中研院”史语所到了台湾,后来又受聘至香港。作为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他的学术成果在 30 年前的大陆还很难看到。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大学周一良教授访问美国,在美国买了许多书。回国的时候,一般书籍都交给邮局托运,但有两本书他认为最有价值,为避免丢失,他随身携带,其中一本就是严耕望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严耕望著作量大,著作质量高。他的著作大都是多卷本大部头的书,而且构成系列。代表作有《两汉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代交通图考》等,均为多年精心研究之结晶。这些书的专业性很强,在中国的中古史研究方面价值很大。然而严耕望在史学界影响更大的却是他晚年所写的谈治学经验、治学方法以及自己学术经历的书,虽然篇幅不大,却风靡学界,多年畅销不衰,成为习史、治史者的案头的书,这就是《治史三书》。
今天我讲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严耕望生平、《治史三书》的内容及特点、由《治史三书》看严耕望的学术风格及史学批评。读其书,要知其人。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严耕望的生平。

严耕望生平

严耕望(1916—1996),号归田,安徽桐城人。严耕望的家人世代务农,他本名严德厚,小名“耕旺”,大概是家人期望他勤于稼穑,兴家旺宅。读书后用小名作学名,并改为严耕望。严耕望的八十载人生,可分为几个阶段。
21 岁以前(1916—1936)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他读初小、高小、初中、高中。高小时期,他的数学很好,老师冯溶生数学课上得精彩,使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成绩优异。直到高中,他的数学成绩都很优秀。高中时期,严耕望受历史老师李则纲影响大。他听李则纲的学术讲演“历史演变的因素”,主要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历史的变化和发展,感到非常有兴趣,萌生从事历史研究的志向。
21 岁到 29 岁(1937—1945)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他在武汉大学历史系读书,在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做助理员,在华西大学、北碚修志委员会短暂工作。受教于吴其昌、钱穆、顾颉刚等。29 岁到 48 岁(1945—1964)是第三个阶段。1945 年 9 月,严耕望通过毛遂自荐,得到傅斯年的赏识,进入史语所工作(当时史语所在四川宜宾李庄,后迁南京)。1949 年 1 月,随史语所迁往台湾。1957 年 9 月至美国,1959 年 6 月返回台湾。其间与胡适、杨联陞等交往密切。近二十年里,严耕望的职称从助理员(1945 年 9 月)晋升为研究员(1959 年 8 月)。1964 年 7 月离开史语所。
48 岁至 65 岁(1964 年 8 月—1981 年 7 月)是第四个阶段。严耕望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并常往返于港台之间。1970 年 7 月,当选“中研院”院士。1979 年春季他到耶鲁大学历史系为中国史博士班讲授“唐史”。1981 年 4 月,《治史经验谈》出版,这就是后来的《治史三书》之第一书。
65 岁至 80 岁(1981 年 8 月—1996 年 10 月)是第五个阶段。严耕望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主要居住于香港,仍在新亚研究所担任导师,在港台两地参加一些学术活动或兼课。学术研究笔耕不辍,学术成果不断问世。其间,史语所一度聘他为特约研究员、专任研究员。1985 年从史语所退休。《治史答问》于 1985 年出版,《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于 1992 年出版,自此,《治史三书》齐备。
严耕望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一生不与政治沾边。他的座右铭就是:“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有书可读,万事足;任何荣辱享受都其次又其次。”
1944 年春,离开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的严耕望拟回家乡任教,因为战事受阻,滞留重庆。为了生计,当时,顾颉刚、钱穆拟介绍他到中央政治学校,他以政治学校不免要沾上政治色彩未去,而宁愿“暂居史地图表社,为史学会标点《后汉书》”。
对严耕望一生学术生活影响最大的学者是钱穆和傅斯年。钱穆的影响主要是在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上,傅斯年的影响主要是为严耕望提供了读书、研究的优越环境。二者缺一,严耕望都难以达到他作为大史学家的学术水平。对此,严耕望多次在回忆文章中对钱穆、傅斯年表示感恩之情。严耕望与钱、傅不同的是,他既不卷入学派纷争,也不参与政治活动。他一直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学术人的范畴内,不逾越雷池一步。
他心无旁骛,一心向学。严耕望把学术看得高于一切,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他本人淡泊名利,多次谢绝名利双收的职位。如钱穆几次邀请他到收入更加丰厚的香港担任教职,“中研院”院长王世杰期望他领衔主编《中国通史》,他都认为有悖于自己的学术理想而拒绝。尽管钱穆、王世杰都是他尊敬的师长前辈,并且他们那样做也是为了改善他的经济状况,提高他的学术地位,然而,他却不为所动。他说:“学术工作只为兴趣与求真的责任感。为了学术成就,名利权位,皆不能分心争取。而权位两者,不但不能争取,而且要绝对避而远之,就是无意中为形势所迫落到头上,也要设法避开,决不可贪图暂时虚荣,阻妨大计。”1 1973 年,香港中文大学恳请他担任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一个学系只设一位讲座教授。讲座教授,位高、权重、薪厚,是学者求之不得的荣誉职衔。但严耕望却再三推辞,终于不就,因为讲座教授需兼行政。他说:“就一个纯学人而言,任何高级名位头衔都是暂时的装饰,不足重视。只有学术成就才是恒久的贡献,必须坚持。”
他坚持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的立身处世原则。严耕望说:“我这个人,一向以道家自处,以儒家待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在物质生活上要求很低,在学术追求上则刚毅进取。这种立身处世原则,有其坚强的一面,也有其纯净的一面。正是坚持这样的原则,他才在史学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为学问而学问”“献身学术”,这是严耕望纯净学术人的写照。

《治史三书》的内容及特点

《治史三书》是把三本书合为一书,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叫“治史三书”。这三本书是《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它们最先都是作为“岫庐文库”的一种在台湾单行出版的。《治史经验谈》出版于 1981 年,《治史答问》出版于 1985 年,《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出版于 1992 年。
1998 年 3 月,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将《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合在一起,书名为《治史三书》,纳入该文库第二辑的“近世文化书系”出版。
2006 年 1 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将《治史三书》更名为《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纳入“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出版。
2008 年 1 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治史三书》的中文简体字版。
  《治史经验谈》谈了 9 个方面的问题,依次为:原则性的基本方法,几条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与改订,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
《治史答问》是对《治史经验谈》的补充,是以答问的形式谈治史经验和史学评论,包括 21 个题目,涉及严耕望的读书经历,学术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作者对 20 世纪著名史家的评论,等等。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由上、下两篇,外加两个附录组成。上篇《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下篇《从师问学六十年》。两篇附录分别是《我与两位王校长》《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上述三本书出版后,不仅在台湾、香港大受欢迎,在大陆也是热销书。
之所以如此,与书中具有这样几个特点有关:1. 文字质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2. 作者是卓有成就的大史学家,书中谈的都是自己的经验,从自己治学的得与失中提炼、概括史学方法,而不是空谈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里面有大量的典型的事例,虽是言方法,却不令人感到枯燥。3. 所谈的史学方法既有普遍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这从书中的小标目,就能反映出来。如讲治史的几条具体规律时,他的标目是:1. 尽量少说否定话;2. 不要忽略反面证据;3. 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4. 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5. 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6. 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7. 不要轻易改字。
“尽量少说否定话”,道理不难理解。寻找历史真相,下断语时,肯定的断语比较容易有把握,只要你找到了可信的史料,纵然只有一条,有时也可以下肯定的断语。如说某人的生年,某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只要提出可靠的证据,就可做出判断。但否定的判断就不容易,甚至说极其困难。因为过去发生的事,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记载下来。有记录的,又未必传世,即使传世,也未必一直传到现在。而现在保存的记录,你也未必都看得到。个人所知道的、所掌握的史料都是有限的,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看到可以肯定某件事的史料,就否定某件事的存在。严耕望列举了古人以及现代人的书中不少人都犯了这个毛病。所以他说“尽量少说否定话”。“尽量少说否定话”就是陈寅恪说的“说有容易,说无难”。
要之,经验之谈,文字朴实,有事例,有故事情节,所谈又是治史者应该掌握的史学方法,这些特点是这部书长期受到史学工作者、文史爱好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