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解释中国宪法文本可以有多种方法。由于中国宪法文本充满着深具中国特点的概念或关键词,所以,本书选择使用关键词方法,力图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国宪法文本中相关表达与规定的内涵。从中国宪法研究的学术链条看,可以区分为“基本问题域”、“扩展问题域”和“实践问题域”,众多关键词就蕴含在这些“问题域”之中。通过对“根本法”、“高级法”和“具有实效的法”的阐释,可以发现中国宪法文本所规制的整体秩序的三重性及内在的张力。以此为宏观规范基础,可以发现诸如“社会主义”“集体”“农民”“宪法权利”等关键词所具有的复杂内涵。将众多关键词连缀起来,既能管窥中国宪法文本的面貌,也可设想中国宪法学的发展道路。
|
關於作者: |
韩秀义,瓯江学者、温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先后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时名西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主要致力于对中国宪法文本的阐释与解释。核心学术成果是提出阐释与解释中国宪法文本的框架,具体论证与展开集中体现在《人民政协本体意涵的宪法学阐释:以“一体二元三维”为框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相关研究成果亦在《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开放时代》《读书》等刊物发表。电子信箱:hanxy1969@163.com。
|
目錄:
|
目录
导 论 对关键词方法的说明 / 001
一、为什么是关键词方法?/ 001
二、何为关键词方法?/ 005
三、关键词方法如何展开?/ 011
第一章 中国宪法研究“ 问题域”的区分与解释 / 014
一、问题的简要提出:中国宪法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该如何起步?/ 014
二、基本与内生问题域: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首要环节及解释 / 016
三、扩展问题域: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中间环节及解释 / 023
四、实践问题域: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应用与反哺环节及解释 / 029
五、简要结语:中国宪法研究品质的保证 / 032
第二章 中国宪法文本中的三重秩序解释 / 034
一、革命与建设:中国宪法文本中的根本法秩序 / 036
二、政治与法律:中国宪法文本中的高级法秩序 / 040
三、集体( 组织)与公民: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实效法秩序 / 048
四、递进、嵌入与分蘖:三种宪法秩序的动态关联 / 053
第三章 “ 社会主义”内涵的规范解释 / 059
一、问题的提出:宪法学者在关于“社会主义”学术研究中的“缺席 ”/ 059
二、宪法文本中“社会主义”的典型用法及规范解释的对象选择 / 062
三、“社会主义”的规范内涵解释:以“宪法关系”为框架 / 068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内涵解释:以“ 社会主义”为参照/ 076
五、简要结语:“社会主义”的规范性与“社会主义”的理想性 / 082
第四章 “ 集体”之宪法意涵的阐释与解释 / 087
一、问题的简要提出:“集体”为什么要“ 出场”?/ 087
二、社会主义内涵的变迁:开掘“集体”意涵的背景与坐标 / 089
三、对“公有制”实现方式的探索:阐释“集体”内涵的知识与经验参照 / 094
四、产权结构及功能:定位“集体”宪法功能的依据与线索 / 101
五、实践样态的多样化:对“集体”形式的务实与实证理解 / 106
六、简要结语:宪法制度空间乃为“ 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之基本宪法要义 / 111
第五章 “ 农民”、“农民集体”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宪法内涵解释/ 114
一、中国宪法文本的三重架构阐释 / 115
二、“农民”和“农民集体”的宪法内涵解释 / 120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宪法内涵解释 / 127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的宪法视角 / 133
第六章 文本和实践:中国宪法权利二重属性分析 / 137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宪法权利基本属性探求的缺失 / 137
二、宪法文本中的中国宪法权利二重性分析 / 139
三、宪法权利实践中的中国宪法权利二重性分析 / 143
四、简要结语:中国宪法权利实践的新素材与新动向 / 146
第七章 中国宪法权利“新”类型的划分、解释与应用 / 149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重提中国宪法权利的类型划分?/ 149
二、“单一与复合”和“基本与非基本”:中国宪法权利“新”类型的划分与解释 / 155
三、“新”类型应用之一:对中国宪法权利本体及衍生问题的理论解释 / 167
四、“新”类型应用之二:对中国宪法权利护卫机制的展望及解释/ 182
第八章 作为国别宪法学的中国宪法学 / 194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宪法研究为什么需要国别宪法学视野?/ 194
二、国家统合或国家构成的不同路径:根本法的必要性意蕴 / 198
三、维护“央”优于“地”的不同举措:高级法的功能意蕴 / 202
四、对基本权益的不同理解及不同的给付方式:高级法的价值意蕴/ 207
五、简要结语:国别意义的中国宪法学从何起步?/ 211
后 记 / 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