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內容簡介: |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论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开拓进程、历史资源、根本保证、价值准则、总体目标、战略安排、工作布局、推进方式、内在动因、路径选择、动力机制、全球主张等重要问题,努力构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以期回应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需求。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公丕祥,山东蒙阴人,1955年生,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之一(1995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2年),第三届江苏社科名家(2018年)。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出版个人专著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多篇。《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四卷本,总主编之一)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教育 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9年);《马克思的法律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9年)。
副主编简介
眭鸿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法治现代化理论,代表性著作:《权利确认与民法机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法治实现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目錄:
|
绪论
一、现代化与法治
二、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法治需求
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总体性特征
五、推进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六、本书的叙述思路与重点
第一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开拓进程
一、概述
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早期探索
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形成
五、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拓展
六、小结
第二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资源
一、概述
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思想文化资源
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制度资源
四、中国近代国家制度模式的探寻及其破产
五、中华传统法律历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六、小结
第三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一、概述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最大优势
三、党领导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方式
四、健全党领导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制度与工作机制
五、发挥领导干部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
六、小结
第四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价值准则
一、概述
二、作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价值准则的社会公平正义
三、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价值抉择
四、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路径
五、小结
第五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一、概述
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六、小结
第六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一、概述
二、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愿景及其“三步走”战略中的法治图式
三、新“三步走”国家发展战略及其法权要求
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发展目标
五、新时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两步走”战略格局
六、小结
第七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一、概述
二、依宪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三、依宪执政推进依规治党建设
四、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五、依法自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六、小结
第八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推进方式
一、概述
二、自下而上的法治现代化演进模式
三、自上而下的法治现代化演进模式
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法治现代化模式
五、小结
第九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
一、概述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其法权要求
三、有效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新需要
四、坚定推进新时代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五、小结
第十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概述
二、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
三、从依法治理到法治与德治内在结合
四、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五、从国家法治到国家法治与区域法治协调发展
六、从国内法治到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推进
七、小结
第十一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一、概述
二、新时代中国法治改革的战略谋划
三、新时代中国法治改革的根本目的
四、新时代中国法治改革的重点任务
五、新时代中国法治改革的内在机理
六、小结
第十二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全球主张
一、概述
二、人类法治文明的多样性与互动性
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和合理化
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
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2022年10月,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务(扩大)会议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编写六卷本的“新时代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丛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崭新概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精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质、丰富内涵、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为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重大命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广泛领域,是一个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反映现代化客观规律的全方位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是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所展开的法治变革过程,是超越西方法治现代化模式的法治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汲取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现代化法治之路。
因此,这套六卷本的“新时代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丛书”的分析主轴是:深入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充分展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编写这套丛书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地研究新时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深入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大进展,深刻总结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战略性、整体性、前瞻性的深入研究,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更加坚定不移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从而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奉献智识和力量。
这套六卷本丛书的写作分工是: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立法发展研究所:《新时代的中国式立法现代化》;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政府研究所:《新时代的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司法改革与现代化研究所:《新时代的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社会研究所:《新时代的中国式社会治理法治化》;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区域法治发展研究所:《新时代的中国式区域法治现代化》。
这套丛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法律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张雪纯副总编和薛晗分社长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各卷责任编辑做了精心的编辑工作;江苏省委宣传部及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南京师范大学对这套丛书的编写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办公室做了大量具体协调工作。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22年11月于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