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著名皖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的人生与学术自传。全书以质朴而平实的语言,饱满而真挚的感情,全面回顾了其美学、文艺学研究及高校教育的职业生涯,亦有对早年成长、家庭生活及教育历程的点滴回忆。作为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者之一,曾繁仁先生潜心美学和文艺学研究四十多年,培养了一批中坚学者,其对西方美学的总结借鉴、审美教育的提倡践行,特别是生态美学的开拓建构,均作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曾繁仁先生曾担任山东大学校长,从事高校管理工作二十多年,亲历、见证并推动了中国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对外交流。本书生动记录了曾繁仁先生治学与从教的许多重要时刻,其个人学术的发展脉络,是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乃至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缩影;其个人学术的开拓转向,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发展需要深度契合。本书真实展现了曾繁仁先生“从国家需要出发,做学问”的学者风范,一生致力于追求真谛、创立新义的学术勇气。
|
關於作者: |
曾繁仁,1941年生,安徽泾县人,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美学与文艺美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高教美育研究会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等。曾繁仁教授长期从事美学和文艺学方向的研究,在生态美学、审美教育和文艺美学研究领域,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著作有《西方美学简论》《西方美学论纲》《美学之思》《西方美学范畴研究》《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生态美学导论》《美育十五讲》《生生美学》等。
|
目錄:
|
序
第一章 故乡与家庭
故乡皖南
父母与亲人
家庭生活
我的中学
第二章 我与山大
我的山大缘
困难岁月
我的老师与校长
我的学生与我的行政经历
第三章 我的学术经历
我与师友辈学者
学术交往与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成立
我的西方美学研究
审美教育研究
生态美学研究
第四章 访学记
第一次出国
重访美国
亲历日本
魏玛:德国古典美学的故乡
法兰西学术之旅:访学雷恩二大
加拿大之行
墨西哥之行
香港学术之旅
台湾之行
第五章 回顾与感悟
学术回顾
人生感悟
故乡的鼓励
附录
简历
关于曾繁仁老师的学术研究现状
曾繁仁学术年表
后记
|
內容試閱:
|
后 记
本书是我对于人生与学术经历的自述,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人自传。之所以将书名定为“美在生命顿悟时——我的学术与人生”,意在说明本书是从美学的视角出发,对自己的人生与学术的一种回顾。众所周知,中国美学与诗学发展到唐代进入兴盛时期,提出著名的“意境”之说,成为中国古典诗学与美学的高峰。唐代王昌龄首提“意境”之论,成为诗之“三境”之综合,为“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其后,权德舆将佛学之“悟”引入“意境”之论,所谓“因言而悟”;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明确提出“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乃佛学用语,此处指禅宗南宗之“顿悟”,乃指刹那间的生命领悟与震颤。由此,将“美”界定为“生命顿悟之时”,是艺术创作与欣赏中一种生命的领悟与震颤,也是一种学人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故将本书定名为“美在生命顿悟时”。本人的这种顿悟历经了80多年人生的漫长过程,现仍在追寻的路上。我出生于美丽的故乡皖南,尽管13岁就离开故乡,但故乡的山山水水却深深地印入我的心中。特别是故乡的亲人,更是让我梦绕情牵,影响我的一生。而我从1977年开始准备西方美学课程迄今也已经40多年,其间又进行了审美教育、文艺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可以说我80多年的人生都在追求和体悟美。这中间贯穿了母校山大给我的美学教学与科研提供的广阔的学术空间,我的山大老师与组织给予我的培养和教育。仅以本书表达一位山大出身的美学工作者对于母校与师长的无限敬意!这也是自己之所以要写这本书的缘由之一。
我已经迈入82岁,这一人生的高龄,走过了人生与学术的大半历程。作为个人来说希望有一个回顾与总结,以便于对自己的学生、后辈与学术界好友作一个小结式的汇报。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希望从个人的角度映照我们的时代。每个人都好比一滴水珠,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反映外在世界。我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我的学术与人生。我也力图向时代靠近,也许这种靠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我学术工作的某种特点。我走过的80多年人生路,大部分时间都是奋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环境之中,沐浴着组织的关怀,也经历了政治运动,更多的是亲身见证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春天的故事”。任何个人对于伟大的时代而言都是渺小的,本书就是从渺小的个人人生经历反映伟大时代的一种尝试。对于个人的这些经历,我基本将其如实地呈现出来,由此讲述一个知识分子真实的人生经历,也表达我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这种经历与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但总的来说,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组织的培养与帮助,没有教育我成长的山东大学与我们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没有学术界的各位友好同仁的帮助、支持,就没有我的一切。写作这本自传,可以说是我直接表达真挚感谢的一种方式。
所有的历史都是阐释史,本书是我个人对于80多年历史的一种阐释,无疑受到地点、环境、水平与视角的局限,其中的叙述与评价具有某种个人的主观色彩,欠妥之处难以避免。本书的写作主要集中在最近几个月,但素材的收集却历经20多年。大约在20年前,我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访学。访学后期,我在带去的课题已经完成之后,就开始写一点回顾式材料,此后又陆续写了一点,成为本书写作的基础之一。但本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后半部分的学术自述都是近期完成的。由于年龄偏大,写作的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在写作中,我又一次对自己作了一番评价:对于工作而言,自己是一个敬业者;对于学术而言,自己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与过渡者。人生与学术的局限难以避免,未来将有年青的一代书写他们自己的、更加有价值的篇章,这也是本书的期待与坚持的信念。
我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谭好哲老师、胡友峰老师与我的学生庄媛、周品洁和鲜林的帮助,更有安徽老乡——苏州大学的刘锋杰教授愿意为本书作“序”,在序言中锋杰教授给了热情中肯的鼓励,衷心感谢刘老师的厚谊。当然也承蒙故乡的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约稿,感谢出版社同志们的辛勤劳动。本书的附录是祁海文老师与庄媛所写,也对他们表示我的感谢。
曾繁仁
2021年10月27日于济南六里山寓所
2022年5月4日改于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