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編輯推薦: |
汉水流域戏剧文化资源丰富,很多剧种不仅入选国家地方戏剧名录,而且以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传承不息的生命强力享誉戏剧界,让世人耳熟能详。《戏曲汉江》是集中研究汉水流域戏剧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著述,研究紧抓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汉水流域地方戏剧重要剧种研究,如收录省级地方戏剧名录的陕南端公戏,新创并入选国家级地方戏剧名录的郧剧,传承不息的京剧鼻祖山二黄。二是汉水流域各地方戏剧经典剧目研究,经典剧目是原创的,经得起历史沉淀和民众考验,如山二黄的经典剧目“六个四”,“四大逼宫”“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铡”“四大征”“四大姻缘”。三是汉水流域各地方剧种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及方法措施。本书的最大文化价值在于为全流域再现和永久保存发生于汉水流域这一特定地域已经消失的或濒临失传的戏剧文化现象探索路径,为汉水流域人们留下亘古不灭的历史记忆。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系统梳理汉水流域陕南端公戏、竹溪山二黄、郧剧、武当神戏、襄阳花鼓戏、钟祥梁山调、楚剧以及其他较有影响的戏曲剧种,探索汉水民间戏曲典型剧种的声腔、剧目、服饰、舞台、化妆、灯光、乐器等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探研重要剧种经典原创剧目产生的艺术规律及其文化要素;研究汉水流域各剧种传承与保护的有效路径。本书通过探索汉水流域各剧种发展演变传承保护概况,挖掘其经典剧目文化内涵,对于汉水流域民间文化遗存传承保护、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流域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明显的理论知道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
關於作者: |
曹赟,现为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汉水文化研究与教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撰学术著作数部。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各类项目多项。
何道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各类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潘龚凌子,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各类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民间文学研究。
|
目錄:
|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戏曲文化与汉水流域戏曲文化一、戏曲文化内涵认知
二、戏曲文化演变
三、戏曲文化特征
四、戏曲文化功能
五、汉水流域戏曲剧种概观
六、汉水流域戏曲文化研究现状
七、汉水流域戏曲文化研究价值
第二章陕南端公戏一、端公戏概说与陕南端公戏的发展历程
二、陕南端公戏的音乐艺术特征
三、陕南端公戏的文化意蕴
四、陕南端公戏现代剧目剧情剧文概观
五、陕南端公戏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章竹溪山二黄
一、山二黄的孕育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山二黄特征考
三、山二黄经典剧目剧情及剧文述略
四、山二黄的传承与发展
戏曲汉江:汉水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目录第四章郧剧一、郧剧的沿革及其文化艺术特色
二、郧剧代表剧目剧本剧情创作解析
三、郧剧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武当神戏一、神戏与武当神戏概说
二、武当神戏的诞生及戏曲村产生探研
三、武当神戏文化特色概览
四、武当神戏经典剧目剧情速览
五、武当神戏的传承与发展进路
第六章襄阳花鼓戏一、花鼓戏概说与襄阳花鼓戏由来
二、襄阳花鼓戏演变
三、襄阳花鼓戏的艺术表征
四、襄阳花鼓戏的文化影响
五、襄阳花鼓戏经典剧目概观
六、襄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
第七章钟祥梁山调一、梁山调流变考略
二、梁山调表演特征探究
三、梁山调文化价值概观
四、梁山调经典剧目剧情剧文样貌
五、钟祥梁山调的传承与发展第八章楚剧一、楚剧溯源考
二、楚剧繁盛史述略
三、楚剧的表演特征探究
四、楚剧的传承与发展第九章汉水流域其他戏曲和曲艺一、旬阳八步景的文化表征
二、郧阳二棚子戏、四六句的文化传承
三、竹山皮影戏的源流
四、郧西三弦的艺术特色
五、襄河道坠子的文化意蕴
六、天门渔鼓、歌腔、说唱的艺术样态
七、沔阳渔鼓、道情的前世今生
八、汉川善书的由来及其文化特色
九、湖北大鼓知多少后记
|
內容試閱:
|
总 序
汉水文化是我国流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特殊文化范型,是国内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的学术焦点。早在1956年,赖家度撰写的《明代郧阳农民起义》就从土地兼并和流民生计问题论证了流民起义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异彩纷呈。王光德与杨立志的《武当道教史略》,对中国道教在汉水中游的武当山异军突起的情况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成为研究汉水文化历史较早的史学专著。张国雄通过大量族谱资料分析整理而完成的名为《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的学术论文,对持续数百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现象做了初步梳理。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对汉水上游的地理、物产和人口概况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流民在该地区的活动以及朝廷由暴力到安抚的策略变化过程,指出其作为内陆型移民代表的典型意义。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按府级政区记述汉水下游的洪武大移民和中上游的荆襄流民运动过程,并对移民人口做了初步估算,可以看作对20世纪该领域研究的系统总结。这一时期关于明代汉水流域经济开发的研究也已起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吕卓民的《明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张国雄的《江汉平原垸田的特征及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等。21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到对该领域的研究上。受年鉴学派影响,武汉大学的一批学者不再把移民、经济、社会看成独立的研究单元,而是以长时段、多学科相结合的方式综合研究。2000年,鲁西奇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出版,为区域历史地理创立了全新的研究范式。晏昌贵的《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将先秦至明清时期该地的政区、人口、聚落、经济研究结合起来,全面展示古代社会的生存状态。2007年,张建民的《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中心》出版。潘世东的《汉水文化论纲》,刘清河的《汉水文化史》和柳长毅、匡裕从主编的《郧阳文化论纲》等著作则从大文化史观的角度对汉水文化进行纵横梳理与务实探索。
此外,章开沅、张正明等《湖北通史》,张正明《楚史》,蔡靖泉《楚文学史》,刘玉堂《荆楚文化志》,冯天瑜《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刘玉堂《楚文化研究丛书》,刘克《汉水流域民俗文化》《长江文化史》《商洛民俗文化述论》,左鹏《汉水》,夏鲁奇《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布局》,陈良民《明清川陕大移民》,刘大祥《汉水流域汉文化》,王生铁《荆楚文化普及丛书》,巫其祥《汉水流域的民居和民居风俗说略》,梁中效《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的和谐特色》,刘克勤《文化襄阳》,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周积明《湖北文化史》,杜棣生、杜汉华《汉江文化研究》,王雄《汉水文化探源》,徐少华《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研究》,刘玉堂、张硕《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夏日新《长江流域岁时节令》,顾久幸《长江流域的婚俗文化》,姚伟均《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赵殿增、李明斌《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刘绍军《楚地精魂》,方孝文《魅力汉中》,杨光才等《南阳宗教文化》,戴承元、蔡晓林《壬辰文存》,赊店历史文化研究会《赊店》等,都有开一时风气之先的贡献。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汉江师范学院立足于文化历史学、文化社会学、文化哲学和文化地理学等学科背景,着眼于历史性、时代性、全面性、典型性、学术性和普及性等学术定位,运用现代学术规范,从全流域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辉煌历程,汉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古今概貌,揭示了汉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全面描绘了汉水流域具有典型意义、五彩纷呈的文化事象和民风民俗,形成了“流域文明力量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研究、流域与河流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流域文明力量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丛书”是一个涉及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的构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文化扶贫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选题,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实施的前沿探索,是在特定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大保护)、特定时期(新时代)、特定区域(汉江流域),针对特定对象(乡村与基层),采用特定方式(乡村文化振兴)为解决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的构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设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构筑“农业强大、农民富裕、农村美丽”的辉煌绚丽明天而提供的思考与理论、启示与借鉴、思路与方案,以及目标任务和创造性举措。
“汉水流域文明之文化自信丛书”是“流域文明力量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书系的一个子项目,本丛书的研究置于史论一体、宏微结合的纵横坐标上,进行立体透视和系统把握,主要是采用史论结合,即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以及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采取思想发展逻辑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统一、理论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统一、真理诉求与价值评判相统一的视角和研究路向,融原典阐述和现代阐发于一体,讲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丛书有《古老汉江:汉水流域历史文明巡礼》《汉江风神:汉水文化概论》《文化汉江:汉江文化考察与研究》《饮食汉江:汉水食俗文化论略》《人类的故乡:一座千古沧桑的汉江府城之郧阳春秋》《十星汉江:一个汉江山村的文明发现之旅》《歌谣汉江:一个千年歌唱的汉江古镇》《乡愁汉江:一个汉江游子的故乡古镇方志》《童谣汉江:汉江流域儿童歌谣辑注》《水利汉江:东方莱茵河》,等等。该丛书着眼于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的构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汉江流域为着眼点,通过对流域内一条大江、一群人、一个村、一个镇、一座城、一组歌谣、一种文明形态、一种文化等十个个案(十本书)的历史展开阐释,揭示一方山川大地富饶壮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社会经济富丽繁荣背后的文明的涵养力、支撑力、规范力和推动力的深远根源。
统览上述十本书,笔者以为“汉水流域文明之文化自信丛书”具有四个方面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其一,该系列丛书具有较高的政治与学术理论站位,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中六大振兴的乡村文化振兴,聚焦汉江流域乡村文化的本色、底色、成色和特色,围绕流域乡村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分别从乡村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乡村文化的温馨与浪漫、乡村文化的情怀与梦想、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乡村文化的奇迹与贡献等展现汉水流域乡村文明特有的博大精深、伟大辉煌,展现流域乡村文化在历史发展变革中坚实而持久的蕴含滋养作用、规范约束作用、支撑推动作用、激励引领作用,凸显乡村文化的价值与力量。着眼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凸显核心价值观,助推文化小康和文化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将习近平总书记“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示落到实处。
其二,研究主题重大而紧迫,不仅紧跟时代,贴近现实,还直接关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建设,属当前急需破题且强力推进的重大社会文化历史课题的主要内容。当前,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重申长江大保护、国家推出长江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时期,该书系的推出,可以说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国家战略做出了最迅速、最积极、最主动、最有力的回应,体现了文化界的积极作为与勇于担当。
其三,可以丰富汉水流域社会史、地方史研究的内容,拓宽研究范围,纠正前人研究的部分偏见。本课题将在收集官方、民间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思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考察移民开发、国家治理、文化建树之间的关系,将汉水流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引向深入。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指示落到实处。
其四,将汉水流域的“历史流域学”推向繁荣,参与创设新的研究范式,推进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近年来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历史流域学”方兴未艾,该课题将全面参与这种全新研究范式的创建,以汉水为例丰富“历史流域学”的理论与方法。此外,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此外,作为特异型的流域文化,汉水文化在自身的历史进程中处于南北文化激荡交锋的锋面,融合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优长,具有兼容会通的特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是得天独厚、不可代替的流域文化范型。对汉水文化的观照和审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中华文化的重心和关节点的观照和审视。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汉水文化研究依然任重道远。关于汉水文化赋存资源现代转型的研究和开发,对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对于流域文化、城市文化和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对于进一步振兴中华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全流域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对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开发和建设、对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和文化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与促进推动作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汉水流域文明之文化自信丛书”是一组应节起舞、应运而生的地域历史文化丛书,我们诚挚地期待她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正如丛书主编潘世东教授的初衷设定:“首次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现代生态学和价值理论,立足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背景,调查走访、科学论证和理论演绎并重,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力求实现对汉水传统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透视,解析汉水流域千年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成功奥秘,以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
不废江河万古流。最后,我衷心祝愿汉水文化研究行稳致远、根深蒂固、生机勃勃!热切期待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成果丰硕、人才济济、兴旺发达!
杨鲜兰
(博士生导师,汉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2020年9月19日
序
汉水戏曲文化是我国流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特殊文化范型,是国内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的学术焦点。汉水流域戏剧文化资源丰富,很多剧种不仅入选国家地方戏剧名录,而且以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传承不息的生命强力享誉戏剧界,让世人耳熟能详,如地域特色颇浓的陕南端公戏,传承不息的京剧鼻祖山二黄,轰动戏剧界的新创新秀郧剧等。更有无数个虽未入选国家地方戏剧名录,但仍然以自己独特方式传承发展且在汉水流域闪耀星辉的小剧种,丰富着汉水流域戏剧文化内涵,力量不可被忽视,身姿不可被遗忘。诸如旬阳八步景、郧阳二棚子戏、郧阳四六句、竹山皮影戏、郧西三弦、襄河道坠子、天门渔鼓(歌腔、说唱)、沔阳渔鼓(道情)、汉川善书、湖北大鼓等。这些熠熠生辉的小剧种,无不演绎着独特的故事,彰显着精彩的艺术,蕴含着精深的文化。故此,了解和认知汉水戏曲文化,必须欣赏和研究它们。陕西理工大学汉水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的“汉水上游戏剧文化研究”项目,从陕南民间文化、戏剧着手,以汉中古傩文化缩影——“汉水跳端公”为重点进行研究,为全流域戏剧文化研究开了先河,而对于汉水全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大量戏剧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鲜有涉猎者。总之,全流域对汉水戏剧文化研究,各照一隅,鲜观衢路,研究格局狭小,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学术广度和深度。
汉水流域的代表性剧种基本被列入了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个别作为新命名的剧种虽没有进入非遗名录,由于突出的艺术创新,使其创作、表演都焕发出较为突出的活力,被列入到国家戏剧名录,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如郧剧,其在当地其他剧种声腔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一定意义上拯救了濒危小剧种的发展,在当地戏剧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戏剧专家刘正维、方光诚、陈受新、龚战联名签署的《关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郧剧的意见》中这样写道:“十堰市有关领导在上下一条心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提出进一步发展郧剧。”这个决策既符合当前形势,又符合湖北戏剧发展的实际需要。戏剧学界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鄂西北从大别山西端到川陕边境,剧种很多,各有特点,可就是缺少一个能呼风唤雨站在前面的“领头羊”。当地领导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郧剧的出现将被载入戏剧史的史册,在中国戏剧发展的长河中再塑辉煌!郧剧的落地有声也说明,剧种顺势而为的大胆创新是适应时代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本书通过探索汉水流域各个地方戏剧剧种发展演变概况,挖掘各剧种经典剧目文化内涵,探索汉水流域传统剧种传承与保护路径,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流域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书是集中研究汉水流域戏剧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著述。具体从9个方面展开:汉水流域戏剧文化概说、陕南端公戏、竹溪山二黄、郧剧、武当神戏、襄阳花鼓戏、钟祥梁山调、楚剧、汉水流域其他戏剧及曲艺。既探讨了汉水流域著名戏剧剧种的文化艺术特色,也研究了其传承与保护思路。本书研究重点有三个:一是汉水流域地方戏剧重要剧种研究。重要剧种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有突出表现和深远影响,如收录省级地方戏剧名录的陕南端公戏、新创并入选国家级地方戏剧名录的郧剧,传承不息的京剧鼻祖山二黄等。二是汉水流域各地方戏剧经典剧目研究,经典剧目是原创的,经得起历史沉淀和民众考验,如山二黄的经典剧目“一个十”和“六个四”(所谓“一个十”是指“十大台”,即《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进士》《五月图》《六月雪》《七人贤》《八义图》《九更天》《十道本》;所谓“六个四”即“四大逼宫”“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铡”“四大征”“四大姻缘”等)。三是汉水流域各地方剧种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及方法措施的研究。本书研究的难点有四:一是传统的经典剧目难以复原,都是改革开放前创作和编演的,传承与保护难度大。二是原创新创剧种剧目较少,移植剧目在各剧种中还占有相当比重,对剧种生长发展局限性影响较为明显,探索新创剧目路径难度大。三是汉水流域各地方戏剧剧种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各自为政,各谋出路,较难统一,通过融合探索较为有效的统筹全局的传承保护路径难度大。如郧剧的诞生融合了“郧阳二棚子戏”等十堰多种地方戏剧的艺术特色。郧剧成功了,那么其他十堰地方剧种如何去传承保护发展就得另辟蹊径。四是汉水流域各地方戏剧剧种的演出艺术特色的深度挖掘难度较大,对专业学术素养要求较高,如声腔、剧目、服饰、舞台、化妆、灯光、器乐等,属于系统工程。
本书研究的重要目的可概括为:一是全面系统梳理汉水流域各地方现存的重要剧种,清晰把握各剧种诞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二是探索各重要剧种的声腔、剧目、服饰、舞台、化妆、灯光、器乐等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三是探研重要剧种经典原创剧目产生的艺术规律及其文化要素;四是研究各个地方剧种传承与保护的统一有效路径。著作团队立足于汉水流域全流域的民间调查和几十年的资料收集,置于史论一体、宏微结合的纵横坐标上,进行立体透视和系统把握,主要是采用史论结合即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以及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运用民族学与文化学的系统方法,涉猎中国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及其综合交叉学科方法,采取思想发展逻辑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统一、理论分析与民间调查相统一、真理诉求与价值评判相统一的视角和研究路径,融原典阐述和现代阐发于一体,讲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学术性。首次着眼于汉江全流域的宏观视野,首次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现代民俗学和价值理论,立足民族学、文化学的理论背景,调查走访、科学论证和理论演绎并重,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力求实现对汉水流域各地方戏剧剧种、剧目挖掘梳理,传承与保护模式的全面透视,解析汉水流域戏剧文化对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成功奥秘,以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传统遗产精华,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添彩增色的目的。本书的最大文化价值在于为全流域再现和永久保存发生于汉水流域这一特定地域已经消失的或濒临失传的戏剧文化现象探索路径,为汉水流域人们留下亘古不灭的历史记忆。最大创新点是运用大量的数据、实例和样本剖析,填补了汉水流域地方文化研究的空白。既是课题组长期田野调查、民间采风、理性思索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又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第一作者曹赟副教授,专业背景为现当代文学,对于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是近年来他关注和研究汉水文化,承担了汉水民歌、民俗、民间戏剧等系列项目研究,是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文学艺术研究中心骨干教师。作者何道明老师,在从事文艺学教学研究的同时,积极从事汉水文化尤其是汉水民俗文化研究,对汉水流域民间文化亦有一定积淀,其《汉水食俗文化论略》《汉水流域历史文化风习》等著述即将付梓。作者潘龚凌子老师为文艺学硕士,其专著《童心不泯——一条大江千年不歇的儿歌童谣》入选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果,即将面世。著作团队学术素养深厚,研究基础扎实,在积累汉水戏剧研究资源基础上,全方位掌握汉水流域戏剧乃至曲艺文化基本概况,他们进一步研究汉水戏剧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形成了系统成熟的观点,认为戏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汉水流域的地方戏剧文化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姿靓丽特色鲜明的表现之一。
著述40万字,其公开出版发行,可以推广为汉水流域各地市州科教文卫部门、曲艺表演集团、高校及社科研究平台、民间学术团体、文化团体等单位惠存学习和研究。汉水流域地方戏既是汉水流域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生态中“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文化和审美方式已日趋多元多样,传统戏剧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其中最明显的是传统戏剧赖以维系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如何进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和建设,对汉水流域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梳理研究汉水流域地方戏剧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出地方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探研出汉水流域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与保护路径,探索在汉水流域的地理、自然、语言、宗教、社会、民俗、经济、政策等各种变量的相互作用中研究戏剧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对于构建汉水流域整体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如今新书甫成,我有幸先睹为快,并受嘱为之作序,实为学涯难得快事、盛事,拉杂如许,是为存念。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汉江师范学院二级教授潘世东
2020年11月18日
第一章 戏曲文化与汉水流域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 、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 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 ,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 、唐 到宋 、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 它综合了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武术 、杂技以及表演艺术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 起 , 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 说唱 、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 , 但区别一个剧种的最大的特色 , 首先仍表 现在它是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 。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 语言 、民歌 、民间音乐为依据 , 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 。各个剧种的 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 、旦 、净 、末 、丑等不同的角色行当充任 。表演上着重 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 。讲究唱、 念 、做 、打等艺术 , 构成完整的区别其他戏剧的戏曲艺术体系 。中国戏曲经 过长期的发展演变 , 逐步形成了以“ 京剧 、越剧 、黄梅戏 、评剧 、豫剧 ” 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戏曲 , 与希腊 悲喜剧和印度梵剧 , 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 。包括京剧 、地方戏曲 、话 剧等剧种在内 , 以歌舞形式表达剧情的戏剧 , 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 对于中 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戏曲文化内涵认知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出的亮丽景观 。如果说古希腊悲剧和喜剧是欧洲文化的缩影 , 梵剧是印度文明的象征 , 能乐是日本艺术 的渊源 , 那么戏曲便是我国文化的根脉 。我国戏曲尽管和任何人类戏剧样式 一样源自人类初始文化的宗教仪式 , 但它没有像古希腊悲剧和喜剧 、印度梵 剧在发出耀目光芒之后发生了中断 , 而是一直生生不息地发展演变至今 。戏 曲是古代最为流行的一种大众艺术 , 上至帝后 、王公贵族 , 下至市井小民、 引车卖浆者流 , 都有欣赏戏曲的习惯 , 特别是在古代公共娱乐项目比较稀少 的情况下 , 戏曲艺术更是大众娱乐的重要部分 。从红墙深处的宫廷 , 到最为 偏僻的乡间 , 随处可见矗立的戏台 , 欣赏到丝竹锣鼓伴奏下的轻歌曼舞 。舞 台小世界 , 世界大舞台 , 观众沉浸在漫幻迷离的戏曲艺术世界里 , 感受到现 实人生的人情百态 , 在娱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无形的教化 。朝代更替的历史、 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体现出的忠孝节义 , 在舞台上日复一 日 、年复一年地上 演 。中华民族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 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戏曲艺术传播 、巩固 的 。正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说 , “ 四书五经 ”虽然经典 , 但正如金玉一 样 , 不是寻常人家所能拥有 ; 而 《 琵琶记》 等戏曲才是日常家用的谷物布 帛 , 人人都能接受 。“ 四书五经 ”是传播儒家思想的经典 , 但只有读书人能 读懂其中奥义 ; 而戏曲艺术通俗直观 , 深入人心 , 更为大众所接受 。因此可 以说 , 戏曲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 也是中国传统历史文 化的重要载体 , 是真善美的结晶 。了解传统戏曲艺术 , 对于认识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 , 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关于戏曲的认识 , 学界已有丰厚的成果 。如 《 国学知要》 一 书认为 : “ 戏曲 , 是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武术 、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多种艺术 的综合戏剧 , 指以语言 、动作 、舞蹈 、音乐 、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 台表演艺术的总称。”① 此论强调了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 。其实 , 人们在理 解戏曲的时候 , 往往难以将之与戏剧进行区分 。《 曲学与戏剧学》 给我们做 了清晰的解读 :“ 综观历代著作 , ‘ 戏曲 ’一名其实有两种意义 。其一是文学概念 , 指的是戏中之曲 。这是一种韵文样式 , 又称‘ 剧曲 ’。后人亦用来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 。其二是艺术概念 , 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戏剧 , 这是一 种包含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 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 。这两种意义有内在的联系 , 这种联系在概念的发展变 化历史中形成。”① 此言明晰强调戏曲从属于戏剧 , 而两者各有侧重 , 戏剧 重在舞台表演性 , 而戏曲则重在文学性。
戏曲类型是戏曲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分类标准不一 , 样态丰 富 。《音乐之美—音乐艺术鉴赏》 一书认为 : “ 我国戏曲从其生成和发展 的历史进程来看 , 最初是以声腔进行划分的 , 如明代的海盐腔 、余姚腔 、弋 阳腔 、昆山腔和清代的昆腔 、高腔 、皮黄腔 、梆子腔 , 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声 腔体系进行划分 , 如昆腔体系有南昆 、北昆 、湘昆等 , 梆子腔体系有河南梆 子 、山西梆子等 , 皮黄腔有京剧 、汉剧等 ; 在戏曲声腔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 其唱腔结构经历了一个由曲牌体到板腔体的演变过程 , 所以我们也可以按照 唱腔结构划分 , 如曲牌体的昆曲 , 板腔体的京剧; 20 世纪随着‘ 戏剧 ’名 词的引入 , 我国戏曲的称谓经历了一个由‘ 曲 ’‘ 腔 ’到‘ 剧 ’‘戏 ’的演 化 , 如昆曲到昆剧 , 皮黄腔到皮黄戏再到汉剧 、京剧 , 梆子腔到豫剧 、评剧 等 , 这些称谓大多是根据剧种的起源地点 、流行地区和唱腔特征等多方面因 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② 此种分类从戏曲声腔音乐艺术角度 , 客观呈现了 戏曲剧种的多姿样态 。若从戏曲剧种分布区域和表演规模来看 , 戏曲种类又 是一番表现 :“ 关于中国戏曲分类 , 一直存在着两种办法 , 一是以流布地域 区分 , 也就是在三百六十多个剧种中 , 除昆 、京外 , 均为地方戏 。这种办法 有悖于中国戏曲的传承规律 。另一种是民间的大戏 、小戏分类法 , 能演帝王 将相且文化积淀较厚的为大戏 , 反之 , 就是小戏 。所谓大戏 , 即传承于南戏 并以昆 、徽 、京为代表的古典戏曲 。所谓小戏 , 就是直接由近代曲艺衍变的 近 、现代地方戏曲 。显然 , 这种分类是以表演界定的 , 而中国戏曲的本质属 性正是表演。”③ 不同的戏曲分类 , 亦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分类研究和批评方 式 。如《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郑传寅卷》 一 书所言 : “ 和西方一 样 , 自从戏曲正式降生之日起 , 就有批评家试图对戏曲进行分类研究 , 但其着眼点和方法与西方批评家很不相同 。总括起来讲 , 戏曲分类批评有以下几 种主要方式 : 其一 , 如元代夏伯和的 《 青楼集》, 以剧作的主要角色类型为 依据 , 将元杂剧区分为‘ 驾头 ’‘贴旦 ’‘花旦 ’等类别 ; 其二 , 如明代朱 权的《 太和正音谱》, 着眼于剧作的题材 , 将杂剧剧目区分为‘ 神仙道化 ’ ‘ 隐居乐道 ’‘披袍秉笏 ’‘ 忠臣烈士 ’等十二大类别 ; 其三 , 如明代吕天 成的《 曲品》 和祁彪佳的《 远山堂曲品》《 远山堂剧品》, 着眼于作品的风 格类型和品第 , 将戏曲剧目区分为‘ 神品 ’‘妙品 ’‘雅品 ’‘逸品 ’‘ 能 品 ’‘具品 ’等不同类别 ; 其四 , 仿照历史上‘ 九品中正制 ’品藻人物的方 式 , 着眼于区分剧作家及其作品水平的高下等差 , 将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连在 一起 , 分别品评为‘ 上上 ’‘上中 ’‘上下 ’‘ 中上 ’‘ 中中 ’‘ 中下 ’‘下 上 ’‘下中 ’‘下下 ’等九品 , 如吕天成 《 曲品》 中的 《 新传奇品》, 即用 这一方法品第明代隆庆 、万历年间的作家作品。”① 此类种种言论和观点 , 极大拓展戏曲文化研究范围。
《 中国戏曲文化谈》 一文指出戏曲是 : “ 中国传统的 、民族性的戏剧艺 术 。它从属于戏剧的大范畴 , 或者说 , 从属于戏剧的共性 。不过 , 它又呈现 着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艺术的浓烈的个性 。其个性 , 便是用传统的诗 、歌、 舞 、乐 、技的手段来表演故事 。这些表演艺术手段在戏曲舞台上体现为一种 综合 , 区别于西方的话剧 、歌剧 、舞剧。”② 戏曲文化内涵丰富 , “ 戏 ” 字 在四千年前的商周钟鼎文中已经出现 , 写为“ ”或“ ”。从字符的象形、 表意和组合来看 , 它指的是与神虎 ( 虎头) 、兵器 ( 戈) 、鼓相联系的一种 祭祀性仪 式 ( 按 : 此 字 左 下 方 是 鼓 的 象 形 和 鼓 声 的 表 意 : 后 来 讹 变 为 “ 豆”, 指祭祀器皿) , 其中包括乐舞表演 。秦汉时期 , 娱乐性表演又有一个 专门的称呼 , 叫“ 百戏”, 包括乐舞 、杂技 、魔术 、马戏等技艺 。后来 , 娱 乐性的玩耍也叫“ 游戏”。所以 , 中国人所认为的“ 戏”, 原本具有仪式、 百戏 、游戏的含义 。戏曲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发展 , 其内涵已承载着包括 其剧本体制 、角色行当 、表演技巧 、音乐配置 、舞美设计等诸多要素在内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的总和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