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艾格尼丝·阿尔伯(Agnes Arber,1879—1960)英国植物学家、植物科学史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她是皇家学会历史上第三位女性会员,第一位植物学女院士。1912年出版的Herbals, Their Origin and Evolution: 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Botany是阿尔伯最早完成的学术著作,该书在1938年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扩增,后因其开创性影响入选《剑桥文丛》。
这本有关欧洲草药志历史的著作翻译始于浙江自然博物院策划的一场展览,在这场展览之前,策展人王思宇咨询我准备利用馆藏的版画做一场展览。因为本人长期关注欧洲博物学版画,也为博物馆的博物艺术征集帮了不少忙,当时就提出可以做一场中西植物图像的对照性展览。待到展览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就分头搜集各种展品和文献材料,最终于2021年9月28日—11月30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做了一场学术性的展览“草木留影花叶传形:中西方植物插图演变史专题展”。
也是在这场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我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艾格尼丝·阿尔伯(Agnes Arber,1879— 1960年)这本有关欧洲草药志的著作。在此之前,我只是泛泛翻阅过,惊叹于书籍中丰富的草药志插图。真的等到要筹备此次展览的时候,我才觉得很有必要将这本书翻译一遍,作为展览的重要参考文献。那一段时间,我一边翻译,一边通过书中的信息搜集各种草药志插图。之前我们比较熟悉的只有19世纪诸如《柯蒂斯植物学杂志》(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等流传较广的英国植物学版画作品,而通过阿尔伯这部作品,我们了解到更多更早期非英国的欧洲草药志插图。可以说,阿尔伯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们对欧洲早期植物学知识的空缺。
也是因为这本书,我深深地被18世纪之前颇具人文色彩的欧洲博物学知识所吸引,当时因为展览的缘故,这本书只是被草草地翻译了一遍,之后再细细品读发现这本书蕴藏着海量的信息以及作者睿智的思想。想到国内还未有一本类似的书籍出版,我就有些心动是否可以找一家出版社将此书翻译出版。想到这里,我非常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赵静老师,当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她就非常支持,鼓励我将这本书系统翻译引进到国内,她得知这本书插图丰富但图片质量不太理想,就计划替换书中插图,并添加原书作者提及但并未展示的插图,力求将这部精典之作做得文图并茂,以希全面呈现欧洲草药志的发展历程。
有了赵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历经数月大致翻译完成,但书中仍留有拉丁语、大量早期英语等内容,这是我不太熟悉的部分,多亏四川大学的姜虹老师、西北大学的杨莎和高洋老师以及清华大学的蒋澈老师帮助,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姜虹老师还对全书译文进行了细致的校审,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及赵梦钰博士对译稿进行了审读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衷心地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阿尔伯这本书原书名直接翻译为《草药志的起源与演变:植物学的一段历史(1470— 1670)》(Herbals Their Origin and Evolution: 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Botany 1470-1670),因为这样翻译成中文毫无辨识度,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将其修改为《植物学前史:欧洲草药志的起源与演变(1470— 1670)》。由于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欧洲现代植物学发展之前,抄本草药志转变为印本草药志,并逐
渐向现代植物学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因此我就将这个历史时期称为“植物学前史”,由此也可以吸引读者来了解那段不为中国读者熟悉的植物学前世,新的书名在“草药志”前加上“欧洲”两字作限制,可以使读者明确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欧洲早期的草药志而并非中国传统的本草书籍。
讲到中国的本草,实际上也是译者翻译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此次浙江自然博物院的主题展览中,我们有意将欧洲草药志与中国本草进行对照,限于时间紧迫以及能力有限,我们仅仅做了两种书籍中植物插图的对比展示,实际上两种类似又有不同的植物文化中还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对比展示。译者想就此书的翻译为契机,让更多国内学人和爱好者来了解欧洲科学化以前的植物学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的对照性研究一定很吸引人。我在翻译过程中就找到了一处有意思之处,它反映出中西草药书籍创作的一些共同目的。1220年中国南宋时期画家王介创作的《履巉岩本草》当中,作者在序言中说:“或恐园丁、野妇皮肤小疾,无昏暮叩门入市之劳,随手可用,此置图之本意也。”王介的这本本草书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彩绘本草图谱,他当年绘图的目的便是希望目不识丁的普通人可以“按图索骥”,在身边寻找到可用于医治的草药,作者这种具有仁爱精神的创作意图在三百年之后也出现在了欧洲草药志当中。1526年出版的《草药大全》在引言的最后写道:“由于在医生缺乏的乡村,病人们需要长途跋涉到城镇的诊所就医,因而乡村里的患者很难得到救治康复。手足情深促使我将上帝的这些恩赐书写下来,告诉人们如何采用花园里的植物和田野中的野草来治疗疾病,其治疗效果与药房昂贵的配制药剂是一样的。”中西文化中对植物的实用性研究其目的本身均是为了服务于人,只是到了18世纪之后,欧洲草药志逐渐分化为专业的药典和探索植物本质的科学化发展的植物学,西方草药志传统在此之后就逐渐衰弱。中国传统本草则一直沿着我们的文化不断深化发展,影响甚至遍及整个东亚,一直到19世纪中期吴其濬撰写《植物名实图考》时传统本草学发展才出现了一些分化。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关注植物本身而不再仅仅关注它的实用价值,但无可否认,吴其濬的植物研究还是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回到眼前这本译著,翻译此书的目的便是希望通过将欧洲传统时代草药志的信息和研究引介到国内,可以使更多人关注到中西传统时代在研究和探索植物时出现的异同,在对照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本草学,而或更多国人关注到域外早期植物知识。
《植物学前史》这本书的翻译最应该感谢的人应该是作者艾格尼丝·阿尔伯。虽然她在1912年就已经写成此书,但到了1938年她又对全书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充,这种扩充无异于重写一部新书。译者最早翻译了这本书的第一版数章,之后发现第二版变化幅度很大,最终选择翻译了作者更新的第二版。遗憾的是,第一版有一些信息在第二版被删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第一版的内容。艾格尼丝·阿尔伯是一位勤奋且具有才华的植物学家,这本书是她早年对植物学史研究的成果,实际上她将更多精力用在了植物学的科学研究上,她出版的著作有《水生植物,水生被子植物研究》(Water Plants A Study of Aquatic Angiosperms,1920)、《单子叶植物形态学研究》(Monocotyledons a morphological study,1925)、《禾本科植物,谷类、竹类和禾草类研究》(1934)。此外,阿尔伯还对植物进行了哲学和思想层面的深入研究,代表著作有《植物形态的自然哲学》(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Plant Form,1950)、《思维与眼光》(The Mind and The Eye,1954)、《多元与一元》(The Manifold and the One,1957)等。由此看来,艾格尼丝·阿尔伯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她还有着史学家、思想家的身份,正是基于她的这种多元性研究兴趣,才使得《植物学前史》具有了多元的研究视角。读者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获得各种相关的植物学文献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她的研究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欧洲植物文化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窥见西方文化的一些特质。
这本译著主要以1938年的第二版内容为基础进行翻译,译文完全保留了原书的内容,译者为方便读者阅读,在书中增添了一些译者注(以*与原书注释相区分)。书中插图在尽量保持原图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和添加了更清晰的彩色图片,原书中的图片编码较为混乱,于是本书对此重新进行了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查找。由于早期文献引用与现代学术规范并不一致,为了减少对原文改动,译者完全保留了原书的文献引用方式,具体的引文、参考文献或相关阅读材料在附录中均有系统的整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按照书后附录进行查找。另外译者在原文之后添入“补论”,翻译了艾格尼丝·阿尔伯两篇有关草药志的研究论文以及英国科技史学者查尔斯·辛格(Charles Singer,1876—1960年)一篇有关欧洲草药志抄本流传历史的相关文章,后一篇文章主要是配合原书介绍草药志抄本的不足,读者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大致了解印本草药志出现之前欧洲草药志的历史发展状况。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翻译此书在所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希望本书出版之后各位读者可以多多批评指正,如果发现书中错误或有疑问,可以将信息发送至535885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