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編輯推薦: |
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建筑大师,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学的开拓者,本书收录了两位建筑大师的建筑学佳作,主要包含建筑综述、建筑发展、古建考察 和建筑工作论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既有佛塔孔庙、石窟壁画等古建筑考察分析,也有重檐斗栱、梁椽步架等精巧建筑结构的细节展现,还搭配了150余幅精美图片,让读者尽览中国古建之美。
本书还有一些梁思成先生对其工作经历与美学理念的论述,让读者在建筑本身之外,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建筑工作内容。
|
內容簡介: |
《中国建筑常识》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变,展现了斗栱、梁柱、屋顶、栏杆等部分的精巧结构,还有梁思成与林徽因对各地古建筑的考察分析,并搭配了大量建筑结构示意图和著名古建筑的图片,让读者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中国古建筑知识,欣赏古建筑的美。
|
關於作者: |
梁思成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1924 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学习建筑系课程。1928年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中国营造学社、清华大学任教或工作。曾与林徽因一起考察数千处古建筑,并合作数十篇调查报告和论文。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代表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林徽因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1924 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选修建筑系课程。1928年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中国营造学社、清华大学任教或工作。曾与梁思成一起考察数千处古建筑,并合作数十篇调查报告和论文。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等多部著作中参与合作,此外还留下许多文学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等。
|
目錄:
|
【目录】
序 言
第一编 中国建筑综述
建筑是什么
建筑和建筑的艺术
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第二编 中国建筑发展
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隋、唐之建筑特征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三编 中国古建考察
中国的佛教建筑
曲阜孔庙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
我们的首都
第四编 建筑工作论述
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经过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
內容試閱:
|
序言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or),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