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8.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1,本书以中国孩子三大国学启蒙书之首的《三字经》为底本,复旦教授钱文忠倾情解读,写给孩子的国学启蒙书。
2,本书作者钱文忠,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百家讲坛》名师。早在2009年钱文忠就在《百家讲坛》节目上解读《三字经》,深受读者喜爱。
3,钱文忠结合《三字经》原文,用浅显的语言讲历史故事,故事性极强,内容轻松诙谐,通俗易懂,有助于孩子理解运用。
4,本书文字之外还有百余幅齐白石水墨作品作为插图和背景,全彩四色印刷,图文相辅相成,孩子书读累了还可以一赏名家国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5,本书汇聚了《三字经》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成语典故,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6,《三字经》作为国学启蒙之书,内容植根于传统文化,涵盖仁、义、礼、智、信等,通过钱文忠教授的解读,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让孩子知教养、懂礼仪、守规矩、学做人、会做事。
7,本书覆盖年龄层广泛:1、3-6岁启蒙诵读 2、6-8岁家长伴读 3、8 岁独立阅读。亲子共读,孩子喜欢,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孩子阅读都会有好的体验。
|
內容簡介: |
《三字经》是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首,三字成句,朗朗上口,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知识揉合在一起。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习惯、历史典故、天文地理、修身治学等众多知识和道理。被誉为“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章太炎先生曾说:“若所以诏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
钱文忠先生以《三字经》原文内容为基础,融合文化常识与历史典故,用短小精干的故事和文字,讲述了众多故事和人物,传递给孩子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充分融入了国学思想的精髓。
1,有用的科普书——串联千年历史,内容丰富
钱文忠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力,以《三字经》为脉络,用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故事,重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让本书成为权威的国学启蒙入门级读物。
2,有趣的故事书——讲述历史故事,通俗易懂
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死后几百年,同样是大才子的谢灵运讲,如果天下诗人的才华有一石(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历……
3,有益的启蒙书——拓展传统知识,包罗万象
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社会民俗……从《三字经》开始,让孩子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4,有美的图画书——齐白石水墨画,美的教育
齐白石,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书法篆刻家,1953年获评为“人民艺术家”,1963年获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全书收录百余幅齐白石水墨作品,给孩子美的享受。
|
關於作者: |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Schmithausen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
著作有《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等。
|
目錄:
|
第一讲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讲昔孟母,择邻处
第三讲子不学,非所宜
第四讲香九龄,能温席
第五讲一而十,十而百
第六讲曰春夏,曰秋冬
第七讲曰仁义,礼智信
第八讲父子恩,夫妇从
第九讲论语者,二十篇
第十讲孟子者,七篇止
第十一讲孝经通,四书熟
第十二讲有典谟,有训诰
第十三讲大小戴,注礼记
第十四讲诗既亡,春秋作
第十五讲经既明,方读子
……
|
內容試閱:
|
在前面和大家一起重温了《三字经》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父母和师长在教育当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学习和教育必须尽早抓起,从小抓起,以及礼仪和“孝弟”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等方面的内容。我相信,古人的这些精彩的论断,一定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到现在为止,前面所讲的一切都还只不过是教育和学习的一个导论,当然不能涵盖教育和学习的全部内容。那么,在传统中国人的眼里,或者说在《三字经》里,教育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应该有哪些?换句话说,中国人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哪些学问?这毫无疑问是个大问题。《三字经》接下来就开始讲述这部分内容。
按照《三字经》,传统中国人首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字经》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中国是个人文大国,一开始就应该学点古字,不是那样的!而是一开始先来数数。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把这些字先给数明白了,这里边难道还有什么大道理可讲吗?为什么《三字经》一开始先教孩子数数呢?这不是应该的吗?是应该的,但里边还有道理。
数学,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启蒙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人们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的教育。我们会看到,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也从来没有被忽视过。按照古代的规矩,只要是贵族子弟,六岁必须入学,一入学首先就要学数字和方位。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样的数字,东、南、西、北、中这样的方位,这是必须要学的。
到了八岁,古人就必须掌握四则运算,跟今天比不算太晚。今天,孩子八岁也就是上小学的二年级、三年级,也必须学四则运算。
而周秦时代,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六艺之说,也就是六门功课,哪六门呢?礼、乐、射、御、书、数。礼,各种礼节。乐,音乐,要学各种乐器。射,射箭。御,驾车,等于得有一个驾照,小学生就学赶马车。书,写字,基本的文字学知识。数,数学。这是周秦时代的六艺。
数,虽然在六艺当中排在最后一位,但绝对不等于说数在传统中国的教育当中地位最低。为了便于当时的孩子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什么意思呢?“才”在这里就是指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说,三样最基本的东西是天、地、人。这个概念,虽然出现在儿童的启蒙书《三字经》里头,却是大有来历。它来自周易的说卦。
《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顺应、说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是弄明白自然界最基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就叫“三才”。
对应着“三才”,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说法,叫“三大”:天大、地大、人大。这样的说法,其实我们是挂在嘴边的,只不过大家没太意识到。这是三个最永恒的东西,最基本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
还可以再给大家拆一个字,中国古代常用拆字来说明问题。国王、王爷中的“王”字,为什么是这么写呢?“一贯三为“王”。”一贯为哪三者?天、地、人。作为一个国王,他要顺天命,要得到人民的拥戴,还要使地上太平。一贯三才能为“王”。他如果仅仅认为自己有天命,但地上不太平,老百姓不认可,照样完蛋。如果仅仅地上太平了,把疆域守得很稳,自己的边疆用各种城墙围起来,但城墙里头老百姓造反,他的江山还是不稳。这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概念。我们离开传统的启蒙教育太久了,慢慢地淡漠了,所以对“王者”就是“一贯三为王”也不太清楚了。
那么,我们还有个问题。也许大家会问,天覆盖万物,天苍苍,野茫茫;地负载万物,所有的东西都在地上。这两个“大”没有问题。人凭什么称大?怎么天、地、人可以称为“三大”,可以称为“三才”呢?
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天地之间人为贵。所以,在中国传统思想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本主义的资源。中国非常重视人,非常重视人文精神,非常重视以人为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们是人本的,我们不是神本的。所以,大家才能明白,三才者,天、地、人。
那么,“三光者,日月星”又是什么意思?也许大家会说,这还需要解释吗?对中国古代的儿童是不需要解释的,但对于今天离传统非常遥远的我们来讲,就要解释了。
我们仰望天空,白天最亮的东西是太阳,晚上最亮的是月亮和星星,所以叫“三光者,日月星”。太阳,是阳的精华,所以叫太阳。月亮,在夜间出现,是阴的精华,所以月亮也叫太阴。除了太阳和月亮以外,天上发光的东西还有星。
但是,大家要明白,星是总称。在中国传统当中,星还分三类。第一类,叫行星。金、木、水、火、土,古人就知道这五大行星。当然,这还跟五行相关。
第二类星,叫宿星,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共二十八宿。第三类星叫经星,除二十八宿和五行之外的都叫经星。
古代的天文学知识,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不光是中国的古代天文学很发达,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玛雅文明,天文学知识都很发达,迄今为止,还留下了大量无解的谜。金字塔之谜,这大家都知道。玛雅文明基本上都跟天文学有关。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也像《三字经》一样,是以口诀形式写成的,讲古人关于天体的知识,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记诵,叫《步天歌》。大家有兴趣可以拿来看看。当然,这不是我们《三字经》里面要讲的内容。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我们才把“三才”“三光”作为最根本的、永恒的东西。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是有的。大家到清华大学去,在校园里可以看见一块碑,叫“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这块碑有一段时间被毁掉,现在被重立起来。这块碑是为了纪念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学者,也是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先生而立,碑文是由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写的。
这篇碑文最后的话是什么呢?“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篇碑文现在已经被看作中国文化精神的宣言。最后一句,“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当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日月星一样永存人间。所以说,我们一直是有这么一个观念的。
此外,每一种文化都有所谓的关键数字。换句话说,有些数字在某一些文化当中特别重要,比如我们中国人觉得数字“9”很吉祥,西方人不会觉得“13”是吉祥的。所以,我们现在去看,如果这个楼盘当中西方朋友住得比较多,那么里面往往没有 13 层,而有 12B、12C,14 楼也没有。
“三”在中国文化当中就是一个大数,一个关键数字。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都是一串数字。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都是以三来说明一种观念,来传达一种思想。
为什么我说“三”是中国文化的大数?不仅在儒家学说当中如此,在道家学说当中“三”也了不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三是万物之母。所以,《三字经》的编排是匠心独运的,并不因为是给儿童看的书就编排得很肤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