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如果说“二十四史”在纸上记录和构建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世界,河洛地区的石刻遗存就是这些历史的具体实践结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实际上传承有序,闪烁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们由华夏文明进程这条隐秘的暗线相连接。河洛古代石刻影响巨大,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记忆凝聚华夏文明的共识和价值原则,进而形成身份认同。本书尝试从“文化”“记忆”相结合的视角,将石刻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与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间的人与石刻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解读河洛地区古代石刻的文化记忆,发现和理解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如何塑造、建构华夏历史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石刻作为精神与物质双重遗产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關於作者: |
黄婕,1977年生,汉族,河南洛阳人。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现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著有《华夏之心:中日文化视域中的洛阳》《洛阳传》,著作获得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多项。
|
目錄:
|
第一章文明与石头/001
刻着历史的石头/001
文化记忆相关理论及流变/007
作为记忆媒介的石头/011
石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015
石刻文化的传播特点/017
中国特有的金石学/021
第二章河洛地区石刻源流/029
“河洛”的历史与范围/029
石器时代的河洛地区/032
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石器/035
文字与原始刻画符号/038
古代石刻的制作/044
第三章二里头玉石礼器:华夏王朝的最初记忆/053
开启青铜时代/055
“石”与“玉”/059
绿松石“龙”形器/063
“龙”对中华民族的意义/068
第四章汉魏石经:华夏文明的儒家底色/076
关于石经/077
石经刊刻的缘起/080
熹平石经的政治意图/084
熹平石经的儒学意义/090
熹平石经对儒生的影响/094
历尽劫难的汉魏石经/098
石经带来的文字美学与深情/105
第五章墓葬石刻:中国式的死亡纪念/114
碑的最初功用/115
早期汉碑的典型/118
刑徒与砖/122
中原墓葬石刻演变/126
历代河洛出土墓葬石刻撷英/131
儒、释、道杂糅的死亡观念——以单信墓志为例/156
以石代金,同乎不朽/165
第六章龙门石刻:皇权笼罩下的佛光/172
进入中原的佛教与石窟/173
北魏时代的龙门石窟/181
盛唐时代的龙门石窟/191
皇权笼罩下的佛光/204
“龙门体”的力量/213
第七章石刻与文化记忆/219
记忆与遗忘/220
成为历史的集体记忆/223
被建构起来的历史与身份/226
刻入石头的华夏文明/230
终章河洛石刻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235
河洛地区的纪念碑刻/236
石刻的当代价值及走向世界之路/241
结语/246
图片索引/249
主要参考文献/254
后记/265
|
內容試閱:
|
《河南文化与对外交流》丛书总序
“天地之所和也,四季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天下之中”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在区位上雄踞中原,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内涵与品格的地域之一。河南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大量国宝级的文物精华,具有历史文物实体和中华古典文明代表的双重身份。让河南文明之光真正走出中原、走向世界是每个河南人的热切期望。河南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近年来对外宣传与国际化交流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必须承认,国际视野下的研究、翻译与介绍还存在表面化、简单化、千篇一律的问题。这方面的薄弱导致河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被严重低估。作为外语研究者的我们,历史重任和文化使命在肩,深感向世界言说家乡的必要性,这便是这套丛书策划与创作的初衷所在。
本丛书试图从文物、文学经典、语言翻译等多个方面搭建桥梁,以宏观的视野向世界展示河南与黄河文化。分册选题整合地域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从本土和异域文化视角构建与世界多元话语交流融通的对话体系,为中外语境中黄河文化、河南形象话语建构等提供新的素材、研究理论及实践基础。黄婕的《河洛石刻文化记忆研究》,考察了蕴含在河洛地区石刻中的历史内涵与文化记忆、大众思想与生活印记,及其对国家历史书写、华夏身份认同所产生的影响。张优的《河洛文化典籍英译研究》,通过研读诞生于河洛地区的代表性典籍作品,分析了河洛文化在海外的译介范式与话语建构,探索新时期河洛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的有效途径。张喆、吕煜的《河南国际形象研究》,考察了当前英文、日文媒体中河南区域形象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优化河南形象、提高河南美誉度的策略与建议,并对于古都文化具体主题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了具体翔实的参考。岳中生、张中美的《黄河文化外宣变译研究》,从变译视域和变译环境、变译群落、变译过程等视角,论证了黄河文化外宣应遵循的翻译策略,阐明并例证了基于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采取的具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