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漕泾村新修地方志,响应桐乡市全面开展村志编撰工作的号召,由当地村委会组织编写。 介绍漕泾村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乡音土语、乡贤名人,有一定研究价值。
|
內容簡介: |
《漕泾村志》是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漕泾村域内的*部史志,以现域漕泾行政村为记述对象,采用章节体,横排门类,纵述史实,上限为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下限为公元2021年12月。全志全面盘点域内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组织社团、经济生产、文教卫生、村居建设、人口生活、民政慈善、风俗习惯、方言土语、人物乡亲、诗词文选等状况,具备存史、资政、育人等功能,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学术等价值。
|
關於作者: |
桐乡市高桥街道漕泾村村志编纂委员会是在桐乡市全面开展村志编撰工作后成立的村志编写机构,也是村志工作起步较早的村志编撰委员会,村书记张峰任编委会主任;吕志江任主编。
|
目錄:
|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区划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质地貌
第二节 气候气象
第三节 自然资源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三章 村级组织
第一节 党政组织
第二节 行政组织
第三节 村务监督委员会
第四节 经济组织
第五节 群众社团
第六节 村务治理
第四章 人口状况
第一节 甲户与人口
第二节 村庄与姓氏
第三节 生育与死亡
第四节 流动与迁徙
第五节 少数民族
第五章 民生民政
第一节 村民就业
第二节 村民收支
第三节 村民生活
第四节 生活器具
第五节 民政慈善
第六节 便民服务
第六章 农业生产
第一节 土地权属演变
第二节 土地资源变迁
第三节 土地平整与水利建设
第四节 传统种植业
第五节 传统养殖业
第六节 现代农业
第七节 农肥与农机
第八节 通用农具
第七章 水 稻
第一节 稻作历史与经验
第二节 水稻熟制与品种
第三节 稻作流程与环节
第四节 专用农具
第八章 蚕 桑
第一节 栽桑养蚕历史
第二节 桑树栽培
第三节 养蚕流程
第四节 蚕桑业副产品
第五节 专用器具
第九章 工商经济
第一节 工商经济萌芽
第二节 手工技艺
第三节 手工器具
第四节 现代工商
第十章 交通邮讯
第一节 陆路交通
第二节 水上交通
第三节 邮信往来
第十一章 村庄民居
第一节 村坊与村组
第二节 公房与民宅
第三节 设施与配套
第四节 整治与美化
第十二章 文化体育
第一节 文化生活
第二节 文化遗产
第三节 歌谣、越剧、童谣、猜谜语
第四节 体育健身
第十三章 教育事业
第一节 私塾教育
第二节 幼儿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第四节 中学教育
第五节 成人教育
第十四章 卫生保健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第二节 合作医疗制度与服务
第三节 防病与治病
第四节 公共卫生与农家卫生
第五节 接种与防疫
第十五章 民风习俗
第一节 民风
第二节 生产习俗
第三节 生活习俗
第四节 时节习俗
第五节 游玩习俗
第六节 信仰习俗
第十六章 方言土语
第一节 乡音土白
第二节 惯用俗语
第三节 谚语
第四节 歇后语
第十七章 人物乡亲
第一节 古代先贤
第二节 民国人物
第三节 当代乡亲
第十八章 诗词文选
第一节 诗词
第二节 文选
第三节 传说故事
|
內容試閱:
|
《漕泾村志》在几经去芜存菁、权衡增删之后,终于定稿。此书是漕泾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热心人士精心编撰而成,与其说是一部记述村史、回忆乡俗、记略乡事的史志,不如说是一幅满怀乡愁、充溢乡情、激发乡恋的画卷。村党总支书记张锋同志请我作序。就此机会,向此书的付梓出版表示衷心祝贺,也向付出辛劳的全体编纂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7年,开发区和高桥街道实施“区街合一”,五年时间里,我见证了区街的高速发展,也见证了漕泾村这个最基层、最普通的自然村庄,在经济、民生、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快速成长。党的十九大以来,漕泾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勇于改革、勤劳致富,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家乡,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桐乡篇章。
近年来,开发区(高桥街道)全体人员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积极推进区街经济社会建设,精心谋划城乡品质提升,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在此期间,漕泾村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的漕泾村,村域人居环境优美,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完善,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日益显现,乡村面貌焕发崭新气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这离不开漕泾人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漕泾村坚持党建统领,巧用“三治”法宝,加强队伍建设,做实“强企兴村”计划,村“两委”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漕泾村在前进,漕泾村在蝶变。我相信,漕泾村的未来也将大有可为。希望漕泾村“两委”班子能够进一步发扬团结拼搏、实干为先的精神,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切实抓好乡村振兴,有力推动农业持续发展、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继续坚持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寻找属于漕泾人的“根与“源”,给岁月以文明,也给文明以岁月。
怀古以励志,掩卷当奋发。在全市上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漕泾村志》的出版发行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我衷心希望意气风发的漕泾村人能够珍视历史遗产,继承优良传统,面向未来,春暖花开。
1000字内文
第一节 甲户与人口
境内何时始有人类居住或活动,人从哪来,此类问题已不得而知。据史载,东周时代,吴越两国军队已在此驻扎和相互厮杀。
千百年来,漕泾人在此沿河建屋,聚族而居,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姓氏冠名的村庄,如封家场、吕家木桥、张家门、范家浜、陆家浜、张家埭等。其先辈多由外地迁入,尤以“上八府”(钱塘江以南地区)居多。迁居至此二三代后,自然成为地道漕泾人。
漕泾村虽处江南水乡杭嘉湖平原,常年风调雨顺,适合人居,但历史上总有一些天灾人祸,如旱涝、瘟疫、战乱等,人口时有上下波动。不过,总体上甲户和人口数量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民国三十四年(1945)3月,境内保甲户情况大致如下:第一保13甲164户,其中1甲(张家埭)11户、2甲(张家埭)13户,3甲(长浜)14户,4甲(封家场大木桥马头里)13户,5甲(小木桥马头里查坟前)13户,6甲(查坟前)11户,7甲(封家场大水路)13户,8甲(大水路)13户,9甲(吕家木桥大水路)13户,10甲(孙家埭)13户,11甲(孙家埭)11户,12甲(吕家木桥)12户,13甲(吕家木桥)14户;第三保13甲184户,其中1甲(王家木桥)14户,2甲(双元村)14户,3甲(双
元村马家木桥)16户,4甲(王家木桥)15户,5甲(南庄桥)17户,6甲(马家木桥石路桥)12户,7甲(张家门)14户,8甲(范家门)16户,9甲(范家门)12户,10甲(张家门)14户,11甲(陆家门)14户,12甲(陆家门)13户,13甲(陆家门王家角)13户。
民国三十六年(1947)6月,第一保有19甲253户994人,第三保有19甲271户1030人。各甲人口构成情况见下表。同年12月,第一、第三保甲数不变,户数增加1户,人口增加27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梵山乡“每户平均3.96人”,第一保和第三保(部分属今相庄村)仍然各有19甲。翌年初,保甲稍有调整,村域第一保有12甲165户,约650人,第三保有13甲184户,约700人。
明清时期,境内富户家庭人口多,数支同住,四世同堂。但大多农家子弟因为疾病和经济等因素,或夭折病亡,或出门做女婿,单支为多,故每户平均人口并不多。民国时期,状况未变。据民国档案记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前后,本地农家平均每户不到4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梵山乡“每户平均3.96人”,其时,富贵人家有三房四妾,又迟迟不分家,易现“四世同堂”“小阿伯大侄儿”等人口现象,家庭人口相对多得多。
1949年10月,一村13个村坊,约160户,700人,三村中的范家门、陆家门、塔石桥、里门桥、张家门、汤家园6个村坊约140户,530人,合计现境内时有300户,1200多人。1956年一联社时,境内有15个自然村,超过300户,人口约1500人。20世纪50年代后,国家安宁,社会稳定,发展加快,加之传统观念“多生儿子多得福”和国家关于“光荣妈妈”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增长较快。与此相适应,户均人口数上升,多为二三房组合大家庭。1977年,漕泾大队分为15个小队,人口超过2000人。
改革开放后,15个小队变更为30个村民小组,虽然已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只生一孩,但人口基数大,总人口仍呈增长态势,而且家庭趋向小型化,家庭户数增加较多。至1994年达到户数和人数双峰值。此后,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见效,再加上外出读书人数增多,农村干部转为国家干部,叠加外出谋生打工、创业择业和购房读书等因素,许多漕泾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离开村子,境内户籍人口数开始下降。2013年年底,全村640户,2253人,其中张家埭50户,182人;大水
路60户,217人;吕家木桥58户,159人;孙家埭47户,169人;长浜34户,124人;查坟前27户,97人;南庄桥30户,110人;马家木桥35户,128人;双元村56户,202人;张家门31户,111人;塔石桥33户,117人;陆家门40户,142人;范家门67户,238人;汤家元34户,121人,户均人口3.52人。2014年,据20户记账户统计,当年常住人口3.9人。2021年底,全村30个村民小组,户籍名册里户主有674名,人口却降至2317人,常住乡下者更少。近年来,第一波外出人口,包括户籍早已迁出的,进入老年阶段,其中有一部分回流老家安享晚年,常住人口下降态势稍有减缓。20世纪80年代中期,按当年国家政策,境内有户籍人口转为“绿色户口”“自理户口”,不再参加村里的土地承包和口粮调配。1988年,村里有75人,1989年有72人,1994年有59人,2001年有35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