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向城镇转移的意愿与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書城自編碼: 393612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人口/人類學
作者: 彭荣胜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96980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自由,不是放纵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5
《 译林译见·低生育陷阱:日本少子化对策的失败 》
+

NT$ 296
《 译林译见·逆袭:16个法国家庭的案例 》
+

NT$ 346
《 译文经典精装系列·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 》
+

NT$ 561
《 人口预测方法与应用 》
+

NT$ 656
《 人口生产转型与内生农业发展 》
+

NT$ 367
《 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巴黎、伦敦、纽约 》
編輯推薦:
本书在《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文件背景下,围绕时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从农村人口转移意愿角度出发,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指导。本书是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
內容簡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省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本书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文件精神,认真分析了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转移的相关政策,抽样调研河南省地方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向城镇转移的意愿,得出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房价、收入、家庭耕地面积、子女因素、村庄与城镇距离等,并在此基础上理性探讨了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以期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關於作者:
彭荣胜,博士,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地理学会信阳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2012年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2015年主持完成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并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长期从事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先后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宏观经济管理》《学习与实践》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9项,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20余项;2010年4月《发展中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分析》等2篇文章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成果二等奖,2013年12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研究》等3篇文章获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三等奖。
目錄
第一章 导言/1
一、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重大意义/1
二、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特征与成因/6
第二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与动力机制/14
一、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14
二、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21
三、 提升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经验借鉴/32
四、 提升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对策建议/35
五、 本章小结/38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影响/40
一、 文献评述/40
二、 乡村振兴提升农民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理论解读/42
三、 观测地域与样本特征/44
四、 乡村振兴战略对河南农民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影响及其成因/47
五、 结论与建议/52
第四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个案分析/54
一、 文献评述/54
二、 观测地域与样本特征/56
三、 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与成因/58
四、 尊重农村人口意愿的就地就近转移路径/62
五、 本章小结/65
第五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就业问题与破解路径/66
一、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就业渠道与状况/67
二、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75
三、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经验借鉴/77
四、 促进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82
五、 本章小结/86
第六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个案分析/87
一、 文献评述/87
二、 观测地域与样本特征/88
三、 河南黄淮4市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状况及其成因/91
四、 促进河南黄淮4市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政策引导/96
五、 本章小结/100
第七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主要模式/101
一、 文献评述/101
二、 推动主体不同的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模式/103
三、 驱动产业不同的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模式/106
四、 城镇发展带动的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模式/113
五、 本章小结/114
第八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制度红利模式解析/116
一、 制度红利模式的新乡市样本/116
二、 新乡市制度红利模式的实现路径/117
三、 新乡市制度红利模式的实施成效/120
四、 新乡市制度红利模式解析/122
五、 本章小结/124
第九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旅游业驱动模式/125
一、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信阳市劳动力回流状况/125
二、 信阳市农村劳动力回流的乡村旅游发展动因/130
三、 信阳市农村劳动力稳定回流的旅游发展问题/133
四、 促进信阳市农村劳动力稳定回流的建议/136
五、 本章小结/138
第十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产业生态化个案分析/140
一、 信阳市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及演化分析/140
二、 信阳市产业生态化存在的问题/149
三、 产业生态化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151
四、 信阳市产业生态化的促进路径与建议/156
五、 本章小结/160
第十一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生态产业化个案分析/162
一、 信阳市生态产业化发展现状/162
二、 信阳市生态产业化存在的问题/167
三、 生态产业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168
四、 国内外生态产业化对信阳市的启示/175
五、 促进信阳市生态产业化的建议/176
六、 本章小结/180
第十二章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181
一、 文献评述/181
二、 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面临的关键问题/185
三、 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制度障碍及改革经验/186
四、 促进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制度供给与政策引导/195
五、 本章小结/199

参考文献/201
內容試閱
就地就近城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走“尊重农民意愿”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进入新时代,同全国总体形势一样,河南农村人口转移出现新变化,表现为异地城镇化的动能在减弱,而就地就近城镇化步伐开始加快。然而,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第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如何寻求破解中小城镇产业发展难题的办法,为转移人口提供与其“特质性”相适应的工作岗位,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课题。第二,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状况均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全国不会(也不应该)有统一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模式。目前亟待对各地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探索新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模式。第三,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新型城镇化必须尊重农民意愿、顺势而为,因而有待加强从“农民意愿”的角度分析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微观驱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与政策引导研究。全书共分为12章。第一章主要解读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重大意义,以及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特征与成因;第二章至第四章调查分析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揭示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微观动力机制,有选择地剖析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影响,并以河南光山县为例进行个案分析;第五章至第六章,系统探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就业问题与破解路径,并以河南黄淮4市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第七章至第九章,提炼总结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模式,探寻不同模式的主导力量与实现途径,重点解析制度红利模式与旅游业驱动模式;第十章至第十一章,聚焦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产业支撑问题,对河南信阳市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开展个案分析;第十二章,瞄准就地就近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多个层面进行制度供给创新,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本书是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8?YYZD?12)、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JGLX117)的研究成果,同时得到了信阳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本书在撰写与出版过程中,还得到了信阳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社会科学处以及商学院、旅游学院的领导与老师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资料等方面的约束,以及著者自身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差错和浅陋之处,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著者2023年5月10日

摘要
就地就近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中部人口大省河南为例,调查分析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揭示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微观动力机制,探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就业问题与破解路径,总结提炼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模式,探寻不同模式的主导力量与实现途径,最后以顺应“农民意愿”为前提,瞄准就地就近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多个层面进行制度供给创新,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显示:
(1)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较高。从影响因素来看,家庭年收入和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就地就近转移的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则与转移决策有一定相关性;产业支撑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政府引导与扶持情况以及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等因素对促进就地就近转移也有重要作用。
(2)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为就地就近城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调查分析发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意愿,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知晓度越高,越倾向于就地就近城镇化;乡村振兴对45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大于46岁以上中老年,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意愿远高于非示范乡镇。据此,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过程中,应加大乡村振兴宣传力度,提升农民乡村振兴的参与度。
(3)对河南光山县的个案分析显示,该区域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意愿强烈,并呈现出“购房但不落户”的转移特征。其中,子女成家、子女教育等是农户在城镇购房的主要动机所在,而城镇就业难度大、不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地等是转移人口不落户的主要原因。据此,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顺势而为,在传统农区走“居住与身份分离”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道路,同时鼓励就地就近转移人口到农村兼业,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关联产业,以解决此过程中的就业瓶颈问题。
(4)城市扩展、产业驱动是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向中小城市转移就业的两种重要形式;依托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则是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向特色小城镇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就业问题仍然相当严峻,表现为:产业支撑度不够,就业空间较小;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岗相适”的就业岗位不足;企业生产波动性大,就业稳定性差;权益保障度不高,工资性收入较低等。据此,促进河南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途径是:尊重农民意愿,打造与转移人口能力相匹配的就业岗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强员工归属感,构建和谐企业。
(5)对河南黄淮4市的个案调查发现:异地就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兼职农业是本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小城镇镇区就业比重低且与农业的关联度高,以及就业层次低、稳定性差是目标区域就近转移人口就业的4个突出特征。传统农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第二产业发育不充分、非农产业规模小等“区情”,以及农业生产经验丰富、土地情结浓厚与素质能力偏低等转移人口的“特质性”是上述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据此,按照充分尊重区情、尊重农民意愿,发挥优势、顺势而为的指导思想,解决传统农区就地就近向小城镇转移人口就业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快生态农业园建设,夯实非农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农业资源关联产业,并促使其向小城镇集中;科学把握城镇化本质,鼓励就近转移人口到农村兼业。
(6)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模式具有多元性。按照推动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主导型模式、民众主导型模式。按照驱动产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驱动模式、农业驱动模式、第三产业驱动模式。对典型案例的解析发现,新乡市的制度红利模式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欠发达地区样本。其主要推进路径有:实施“人地挂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以土地增值收益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并推动其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引导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建设,逐步构建城乡均等化、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体系。其推动主体包括政府、村集体组织、农民与建筑商,但政府起主导作用;在发展资金的多元化来源中,政府财政资金是主渠道。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信阳市乡村旅游有效吸引了劳动力回流,促进了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从而形成了旅游驱动模式。调查显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信阳市农村劳动力回流规模呈现上升态势,回流劳动力在乡村旅游中的就业呈现多元化,餐饮服务、住宿服务、旅游商品(土特产品)销售、休闲农业种植等占比较高。获得“人岗相适”的就业机会、拥有较高的综合与相对收益、实现乡村生产方式“非农化”与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是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动因。不过,目的地开发意识不强、乡村旅游缺乏战略引领等诸多问题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稳定性。据此,应采取四项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回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目的地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尊重区域发展规律,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重点;把握消费需求特点,有效对接产品“卖点”与游客“买点”;统筹公共产品供给,不断增强对乡村回流人口的黏附力。
(7)推进产业生态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空间的重要手段。信阳市产业生态化水平逐年提升,其中压力得分存在波动,状态得分逐渐向好,生态化响应得分有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识别出信阳市产业生态化存在的3个问题,即产业生态化水平整体偏低,废物排放控制和代谢循环水平提升较慢,创新发展和集约发展还需再加速。促进信阳市产业生态化的路径是:促进各种发展要素加快向中心城区聚集,避免县区之间对人口、资源与产业的恶性竞争,以提升信阳市中心城区的经济首位度、人口首位度;对绿色工厂进行分级,建立工业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梯次培育机制;要围绕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推动主导产业扩能延链,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人才招引培养体系,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倡导绿色生产生活,以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8)促进生态产业化是增强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意愿的必然选择。信阳市生态产业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从模式来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都有涉及,但是普遍发展规模小,产值低。除生态旅游和茶产业有一定影响力外,其他模式都没有形成产业。从政府规划来看,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框架不清晰,虽然有部分生态产业化发展规划,但整体执行力不强,效果不明显。从居民角度看,生态资源归属问题不清晰,收益分配存在争议。从资源开发来看,由于生态资源统计与转化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加之缺乏应有的人才与资金支撑,生态资源开发的难度较大。
信阳生态产业化应从6个方面着手,即摸清本底与统筹规划、推进生态资源的资产化、构建生态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培育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审计和监督机制。在发展方式上,应聚焦5个方面:建立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生态旅游产业模式,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业;建立生态林业模式,多措并举开发林下经济;建立生态文化模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生态产品品牌,提升生态产业形象。在碳汇资源价值开发方面,主要政策建议是:组建碳汇工作办公室,推进碳汇专家库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碳汇体系建设、实施和监管工作;成立碳汇促进会(协会),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平台,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引导促进本市高耗能企业购买本市森林碳汇产品,为营林造林提升碳汇水平提供资金;编制实施信阳市林业碳汇经营规划,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低效林改造,实施高效固碳树种结构调优工程;对标补差,积极申报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城市。
(9)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大多是由制度因素引发的。近年来,各地政府也在不断探索如何破除或改革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制度,并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以及可资借鉴的地方经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改革的启示是:坚持以政府调控为主导、坚持以完善制度为根本、坚持以法律保障为后盾。据此,引导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制度供给与政策建议是:在户籍制度方面,明确户籍制度的公共服务功能,立法保护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废止依附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法规政策;在土地制度方面,加快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健全土地征收制度,同时建立完备的土地流转体系与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逐步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面,并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集成改革;在就业制度方面,强化农民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加大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完善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