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00241151.jpg)
《
汉唐之际佛教传播中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653.0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302677628.jpg)
《
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手册
》
售價:NT$
347.0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14277862.jpg)
《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
》
售價:NT$
286.0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0237623.jpg)
《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
》
售價:NT$
3407.0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00242011.jpg)
《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售價:NT$
653.0
![金石昆虫草木状:绝美中国博物手绘](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69876.jpg)
《
金石昆虫草木状:绝美中国博物手绘
》
售價:NT$
1520.0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6346060.jpg)
《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
》
售價:NT$
388.0
![民国词史考论](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010174266.jpg)
《
民国词史考论
》
售價:NT$
95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汉字传播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翔实的文献全面勾勒出汉字对周围地区文字的影响,有诸多创见。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是“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简述汉字的形成历史及发展史;第二章是“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讲述西方标音文字分三路传入中国,形成各个民族的标音文字;其余五章是全书的重点,讲述汉字向周围地区的传播历史,共分向西传播史、向南传播史、向北传播史、向东北传播史、向东传播史,既涉及向民族地区的传播,也涉及向国外的传播。
|
目錄:
|
第一章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统一
一 夏商已有成熟的文字
二 文字纷乱的战国
三 秦统一文字
第二节 历史上重要的正字活动
一 俗字的产生
二 正字与俗字的关系
三 汉代的正字活动
四 俗字泛滥的六朝
五 唐代楷体正字的确立
六 方字的形成与作用
第二章 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
第一节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一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
二 西方标音文字的传播
第二节 标音文字东传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一 中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二 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三 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四 藏文在中原的流传
五 蒙古文在中原的流传
六 八思巴篆字
七 满文的篆体制度
八 圈点满文
第三节 标音文字在汉地的传播及影响
一 西方标音文字在汉地的流传
二 西方标音文字对汉字的影响
三 汉字标音化的尝试
第三章 向西传播史
第一节 向西域传播史
一 西域多元文化和多字制
二 楼兰、且末与尉犁的汉字
三 车师——高昌的汉字
四 龟兹国的汉字
五 于阒的汉字
六 精绝——尼雅汉字
七 汉字传人西羌
第二节 中原文字在巴蜀的传播
一 夏商、西周文化对巴蜀的影响
二 巴蜀的图形符号
三 巴蜀方块文字
四 巴蜀文字的统一
第三节 受汉字影响的彝族文字
一 彝族先民与巴蜀、汉文化的接触
二 彝文的来源
三 彝文的体制
四 历史悠久的彝文文献
第四节 汉字在南中的传播
一 汉字传人夜郎
二 汉字传人古滇
三 古滇无文字
四 汉晋时期滇中汉文化
五 南诏与南诏文字
六 大理国与大理汉字
七 白文的起源
八 白族的白文
九 汉字白文的体制
第四章 向南传播史
第一节 汉字在吴楚的传播
一 楚地文化与文字
二 吴越文化与文字
第二节 汉字在闽越的传播
一 闽越与中原的关系
二 汉字传人闽越
第三节 汉字在岭南的传播
一 南越国使用汉字
二 中原文字传人西瓯
三 中原文字传人骆越
第四节 壮族使用汉字
一 壮族使用汉字的历史
二 汉字壮文
三 汉字壮文的作用
四 汉字壮文的不足
第五节 苗族使用汉字
一 苗族文字的传说
二 古篆苗文与汉字苗文
三 清代以来的各种苗文
四 汉字苗文的体制
第六节 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字
一 瑶族的汉字瑶文
二 侗族的汉字侗文
三 布依族的汉字布依文
四 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汉字
五 水族的水书
六 水书的性质
第七节 越南使用汉字
一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
二 喃字的形成
三 汉字与喃字的命运
四 南岱依的俗字
五 中国的京族喃字
第五章 向北传播史
第一节 中原文字传入白狄
第二节 匈奴和匈奴的文字
一 匈奴本无文字
二 中原文字传人匈奴
第三节 汉字在西夏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
二 西夏文的创制
三 仿自符篆的西夏文
四 富有特色的标意文字
五 西夏文的字体
六 西夏文始末
七 蕃字汉字的双字制
八 西夏文的语言文字书
第六章 向东北传播史
第一节 高句丽使用汉字
第二节 渤海国使用汉字
一 海东盛国渤海
二 渤海国的汉字
第三节 汉字在契丹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契丹
二 契丹字的发现与研究
三 汉字与契丹字的双字制
四 契丹文的创制和使用
五 契丹大字
六 契丹小字
第四节 汉字在女真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女真
二 多字制的金代
三 汉字在金廷的使用
四 女真字的创制和使用
五 女真文的发现与研究
六 女真文的构造
七 女真文的意字和音字
八 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
第七章 向东传播史
第一节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一 汉字传人朝鲜半岛
二 吏读
三 减字到略字
四 谚文字母出于古篆
五 谚文的合字
六 谚文的产生与推广
七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命运
第二节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一 汉字传人日本
二 汉字的日本化
三 日本标音字母的产生
四 日文的方字
五 假名字母产生之后的汉字
六 汉字传人琉球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