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NT$
4488.0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NT$
449.0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NT$
347.0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近200幅精美插图,活灵活现的纸上美术馆
近200幅高清大图,完整再现提香70年艺术生涯的完整发展,展现伟大艺术家经典画作的延续性与突破性。让人足不出户,便可尽享价值数百万的大师画作的视觉盛宴。书中不止包括提香的经典画作,还包括同时期其他知名艺术家的代表画作、雕塑、草稿、纪念币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一本书,就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策展。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之敌,威尼斯画派的叛逆掘墓人,一本书颠覆你心中的大师形象
资料详实、信息准确,作者用“考古式”的严谨思维,完整挖掘提香的一生。提香与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与自然孰美”之争、提香在威尼斯的众叛亲离、提香给威尼斯留下的艺术遗产、在提香死后,威尼斯艺术终于走向何处?现代艺术如何缘起?了解后文艺复兴时代,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系列图书畅销近20W册,百家自媒体盛赞力荐
系列图书备受好评,“罗辑思维”“十点读书”“一条”等各大自媒体盛赞力荐,其中《文艺复兴三杰》罗辑思维累积销量超过20万册,系列新增《提香》力作,经典价值数倍增长。
內容簡介:
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提香以体现威尼斯文艺复兴传统的画作而闻名于世——但这位艺术家是一位怎样的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呢?
在本书中,汤姆·尼科尔斯 (Tom Nichols) 探讨了提香作品中的个人主义与城市保守习俗之间的张力与对抗,展示了他的艺术是如何打破威尼斯传统绘画形式的过程,并探究了提香与早期的个人主义文化萌芽之间的关系。
本书涵盖了提香漫长的职业生涯和多样的艺术作品,概述了他对威尼斯传统画作的激进创新;他将平平无奇的肖像画转化为艺术创作;以及他在威尼斯艺术文化范围内的迅速突破。尼科尔斯探讨了提香如何以其具有竞争力的职业身份挑战这座城市的公共价值观,并认为提香那强烈个性化的绘画方式导致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传统的结束。
本书包含近200幅插图,复现了提香一生经典画作的延续性与突破性。本书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看待提香和威尼斯艺术史的方式,是写给大众的艺术史上的又一佳作。
關於作者:
汤姆·尼科尔斯博士(Tom Nichols)
任教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16世纪的威尼斯绘画。
尼科尔斯博士先后就读于约克大学、伦敦大学与东安格利亚大学。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之前,尼科尔斯博士曾在阿伯丁大学教授艺术史。
尼科尔斯博士著有《丁托列托:传统与身份》(Tintoretto: Tradition and Identity)、《提香》、《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Renaissance Art in Venice)和《乔尔乔内的暧昧》(Giorgione’s Ambiguity)等多部讲述威尼斯绘画艺术方面的著作。
尼科尔斯博士曾在一部介绍丁托列托的电影纪录片中任主讲人,该纪录片入围了2019年意大利国际广博电视节纪实节目大奖。
目錄 :
引言
提香的更后一幅画作:见证死亡
《圣殇画》的坎坷经历
提香究竟有多“威尼斯”?
补偿性纪念碑的竖立
博采众长:提香的崛起
乔瓦尼·贝利尼:威尼斯艺术家的样板
乔瓦尼与提香:师父与徒弟
提香与威尼斯史诗画
乔尔乔内与提香
提香的早期肖像画
提香的早期神话题材作品
提香对老帕尔马作品的重塑
重塑传统:圣像画与祭坛画
超越时代的提香
栩栩如生的圣像画
令画面空间富于动感的文化因素
用公共绘画类型表达私人价值观
是祭坛画,还是艺术品?
特立独行:肖像画与“非威尼斯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肖像画
提香的肖像画:迎合宫廷品位
……
內容試閱 :
提香与威尼斯文艺复兴的终结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根本目标或使命,在提香的画作中得到了实现。这一观点在认为提香将威尼斯绘画传统推向圆满境界的同时,通常还会感到其前景难免注定黯淡,也就是说,在提香之后不可能再出现更具价值的作品。卢多维科·多尔切
在 1557 年便曾表示,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威尼斯画坛可能再一次迷失方向,因为人们在新一代画家中,并未发现任何值得寄予希望,相信其能够有所成就的人物。”
在对提香热烈颂扬的浓重阴影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灰暗的预言;在将提香奉为威尼斯绘画传统象征的那套话语中,早就刻下了认为这一传统行将终结的预言。但这种矛盾的说辞不仅是修辞手法那么简单,即使多尔切的上述评价存在可质疑之处,事实也证明了他关于提香离世后威尼斯艺术界将陷入困境的预言,距离现实并不遥远。
许多现代作者都认为,提香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同时他们还将提香视作这一绘画传统的“后一幕”。另外,他们又对自己心目中的提香这一形象的矛盾之处不以为意。他们对这位伟大画家的众多成就大加赞颂,但对其更具破坏性的那些行为却轻描淡写。在
许多描述中,提到了提香离世后威尼斯艺术界的迅速衰落,但这只不过被当作献给提香的赞歌里的部分内容。威尼斯绘画传统的终结可谓是出于叙事考虑的必然结局,高潮过后衰退在所难免。然而,在提香离世后,威尼斯当地艺术身份遭到了如此的废弃,以至于许多人认为,“已不可能再谈论所谓‘17 世纪的威尼斯画派’了”。
这些叙述中的“传统主义者”提香这一形象,是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脱节的,因为倘若将提香与其离世之后威尼斯画坛陷入的“危机”联系起来,那这位声名显赫的大师的形象势必就会遭到败坏和玷污。人们总是指出,到了 1600 年,威尼斯艺术界已迅速衰落,作品整体质量大幅
下滑,不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这样的结果从来不被认为与提香有关。人们常常表示,提香离世这一事实就足以解释这种断崖式的下滑,也就是说,随着首要人物的离去,威尼斯的艺术传统“自然”也就会走到终点。鉴于提香是位天才人物,他的死亡本身就宛如对威尼斯艺术界的沉重一击。随着画家提香告别人世,他所代表的艺术传统也将不复存在。
在上述常见的艺术史叙事中,对提香离世之后威尼斯画坛所经历“危机”的描述,总是会有些夸大其词。事实上,在1600 年前后,这座城市的绘画活动显然并未停歇,虽说提香的后辈马尔科或小帕尔马等人的作品实在无法与晚年提香的画作相提并论。当然,我们还应考虑到,文
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绘画传统的衰落,也应归因于其他威尼斯画家的离世。保罗·委罗内塞和雅各布·丁托列托分别死于 1588 年和 1594 年,这无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早在 1520 年,提香便在威尼斯画坛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且这些竞争对手的威望完全无法与他相媲美,因此相应地,与其他画家相比,提香的离世影响也要更为深远。尽管如此,其他艺术传统中人物的离世并非总是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相反,艺术家的离世及其所催生的回忆与抱负,还很容易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