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汽车创新简史:改变汽车的关键技术与设计

書城自編碼: 393126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汽車/交通運輸
作者: 陈新亚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37506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NT$ 5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51
《 电动汽车电池、电机与电动控制 》
+

NT$ 398
《 唐胥铁路往事 》
+

NT$ 347
《 公路工程代建监理一体化项目实施手册 》
+

NT$ 617
《 空域规划与管理 》
+

NT$ 316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钢壳混凝土脱空无损检测技术 》
+

NT$ 650
《 道路盾构隧道穿越机场设计与施工技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迎宾三路隧道工程 》
編輯推薦:
一本书证明:创新是驱动汽车的真正力量!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汽车创新的科学知识普及读物,简明图解对汽车演变影响最大的200项技术与设计,全面梳理140多年汽车科技创新节点,趣味讲述60多位重要创新发明者的故事。
本书内容涉及蒸汽汽车、电动汽车、燃油汽车、车身、座舱、底盘、内燃机、变速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安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等,并展望未来汽车技术与设计发展趋势。
本书融技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配合550幅图片、42个视频,32个音频,既有创新故事描写,又有结构原理讲解,通俗易懂,轻松阅读,以此启迪读者创新发明的灵感,激发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以及探索汽车科技未来的精神。

本书特点:
知识介绍通俗易懂,原理讲解专业严谨。
内容系统条理清晰,版面活泼图文并茂。
140多年汽车的进化与演变,一书看懂。
200项关键技术知识点,5分钟获得一个。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汽车史上有意义的200多项创新技术与设计,以及60多位重要创新发明者的故事,配合丰富珍贵的技术专利图和结构原理图,以通俗易懂、轻松阅读的形式,介绍蒸汽汽车、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技术和设计演变,并展望未来汽车技术与设计趋势。
本书按汽车类型和汽车结构总成,分别介绍了内燃机、底盘结构、车身设计、制造工艺、动力蓄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气化与智能化等关键创新技术与设计,既有关键创新故事,又有结构原理讲解,适合对汽车技术与设计创新感兴趣的读者、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发明创造爱好者们阅读使用。
關於作者:
陈新亚,汽车知识杂志总编辑,主要著作包括《汽车为什么会跑 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1000个为什么》《汽车科学解密 会跑的科学课》《图解汽车大百科》《汽车是怎样设计的》《玩转四驱 图解四驱汽车构造与越野驾驶》《视频图解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老爷车 图说历史级世界名车》等40多种汽车科普图书。
目錄
前 言 汽车进化论
第1篇 早期车辆动力竞争 1
汽车创新名人堂(一) 2
第1章 蒸汽动力率先上路 3
1.1 蒸汽模型车/南怀仁 3
1.2 蒸汽原型车/尼古拉斯·约瑟夫·居纽 4
1.3 高压蒸汽车/理查德·特雷维西克 5
1.4 实用蒸汽汽车/阿梅迪·波利 7
第2章 电力驱动紧随其后 10
2.1 电池/亚历山大·伏特 10
2.2 铅酸蓄电池/加斯顿·普兰特 11
2.3 电动机与发电机/迈克尔·法拉第 12
2.4 实用直流电机/托马斯·达文波特 15
2.5 电动三轮汽车/古斯塔夫·特鲁夫 17
2.6 交流电机/尼古拉·特斯拉 18
2.7 换电模式电动汽车/查尔斯·简托德 20
2.8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达拉克 22
第3章 内燃机汽车后来居上 24
3.1 内燃机/艾蒂安·勒努瓦 24
3.2 四冲程循环内燃机/尼古拉斯·奥托 26
3.3 汽油发动机/戈特利布·戴姆勒 28
3.4 两轮摩托车/戈特利布·戴姆勒 30
3.5 三轮汽车/卡尔·本茨 31
3.6 四轮汽车/戈特利布·戴姆勒 34
3.7 汽车长途旅行/伯塔·本茨 35
3.8 柴油发动机/鲁道夫·狄赛尔 37
第4章 混合动力昙花一现 40
4.1 轻混合动力汽车/亨利·戴 40
4.2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费迪南德·保时捷 40
4.3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亨利·皮珀 42
第2篇 内燃机的黄金时代 43
汽车创新名人堂(二) 44
第5章 基本结构:从单缸到W18缸 45
5.1 四缸发动机、蜂窝式散热器/威廉·迈巴赫 45
5.2 整体式气缸/亨利·福特 46
5.3 铝合金活塞/沃尔特·宾利 48
5.4 V16缸发动机/凯迪拉克 49
5.5 W18 和 W16发动机/布加迪 50
5.6 复合铝镁合金缸体/宝马 51
5.7 无缸套技术/福特PTWA 52
第6章 配气机构:从两气门到电子气门 53
6.1 顶置气门/大卫·别克 53
6.2 双顶置凸轮轴/欧内斯特·亨利 54
6.3 每缸4气门设计/奔驰、布加迪 55
6.4 可变气门/本田VTEC 57
6.5 电子气门/宝马Valvetronic 58
第7 章 进气控制:从机械增压到电动涡轮 60
7.1 机械增压器/罗茨兄弟、奔驰 60
7.2 涡轮增压器/阿尔弗雷德·布黑、桑福德·莫斯 61
7.3 涡轮增压器中冷器/保时捷911 64
7.4 涡轮增压器独立冷却/大众 64
7.5 可变涡轮几何叶片/保时捷 65
7.6 双涡流增压器/宝马 66
7.7 机械和涡轮双增压器/大众 67
7.8 电动涡轮增压器/奥迪、奔驰 67
7.9 连续可变长度进气歧管/宝马 69
第8 章 燃油喷射:从化油器到电控双喷 70
8.1 化油器/查尔斯·杜里埃 70
8.2 机械式燃油喷射/博世 71
8.3 电子式燃油喷射/博世 71
8.4 燃油缸内直喷/乔纳斯·赫塞尔曼 73
8.5 氧传感器/博世 74
8.6 汽油缸内直喷 涡轮增压/奥迪TFSI 74
8.7 燃油双喷射发动机/丰田 75
第9章 点火起动:从手摇起动到自动起停 76
9.1 火花塞点火系统/罗伯特·博世 76
9.2 电动起动/查尔斯·凯特林 77
9.3 自动起停功能/丰田 79
第10章 燃烧控制:从预燃烧室到阿特金森 81
10.1 复合涡流可控燃烧/本田CVCC 81
10.2 预燃烧室燃烧技术/奔驰、玛莎拉蒂 84
10.3 火花控制压燃点火/马自达SPCCI 86
10.4 阿特金森循环/詹姆斯·阿特金森 87
10.5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丰田 87
10.6 米勒循环/拉尔夫?米勒 89
10.7 可变压缩比/萨博、日产 91
10.8 可变缸技术/通用 92
10.9 排气再循环(EGR)/大众 93
第11章 奇思妙想:从转子发动机到氢动力 94
11.1 转子发动机/菲利克斯·汪克尔 94
11.2 转子发动机跑车/马自达 96
11.3 氢动力发动机/宝马 98
11.4 动能回收系统/马自达 99
11.5 催化转化器/尤金·胡德里 99
第3篇 底盘结构百年进化 101
汽车创新名人堂(三) 102
第12章 变速器:从手动变速到无级变速 103
12.1 同步器式手动变速器/厄尔·汤普森 103
12.2 自动变速器/厄尔·汤普森 104
12.3 无级变速器/米尔顿·里维斯 107
12.4 手自一体式变速器/保时捷Tiptronic 108
12.5 双离合变速器/大众 109
12.6 自动离合变速器(AMT)/法拉利 110
12.7 7速手动变速器/保时捷 110
第13章 转向系统:从液压助力到线控转向 111
13.1 液压助力转向/弗朗西斯·戴维斯 111
13.2 电子液压随速助力转向/斯巴鲁 112
13.3 电动助力转向(EPS) /铃木 113
13.4 可变齿比转向系统/本田 114
13.5 主动转向系统/宝马 115
13.6 动态转向系统/奥迪 116
13.7 四轮转向系统/本田 117
13.8 线控转向系统/英菲尼迪 118
第14章 传动方式:从直接传动到智能四驱 119
14.1 前置后驱设计/潘哈德·勒瓦索 119
14.2 直接传动系统/路易斯·雷诺 120
14.3 前纵置前驱设计/雪铁龙 121
14.4 前横置前驱微型车设计/阿莱克·伊西戈尼斯 122
14.5 四轮驱动设计/世爵60HP 123
14.6 前后双发动机设计/阿尔法·罗密欧 124
14.7 四轮驱动轿车设计/奥迪quattro 125
14.8 前后双变速器四驱系统/法拉利FF 127
14.9 电子限滑辅助/奔驰4ETS 128
14.10 轴间转矩控制系统/奥迪 129
第15章 制动系统:从鼓式制动到空气制动 131
15.1 鼓式制动器/路易斯·雷诺 131
15.2 盘式制动器/弗雷德里克·兰彻斯特 132
15.3 液压助力制动系统/马尔科姆·洛克希德 134
15.4 通风式制动盘/保时捷 135
15.5 陶瓷复合制动盘/保时捷 135
15.6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博世、奔驰 136
15.7 尾翼空气制动/布加迪威航 138
第16章 悬架系统:从钢板弹簧到电磁悬架 139
16.1 四轮独立悬架/奔驰 139
16.2 双叉臂式悬架/雪铁龙 139
16.3 扭力梁式悬架/雪铁龙 140
16.4 液压气动悬架/保罗·马盖斯 140
16.5 麦弗逊式悬架/厄尔·麦弗逊 142
16.6 空气悬架/凯迪拉克、奔驰 144
16.7 多连杆式悬架/奔驰 145
16.8 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奔驰 146
16.9 电磁悬架/凯迪拉克 147
16.10 自适应液压减振器/奔驰 148
16.11 电子式主动稳定杆/宝马 148
16.12 动态发动机支座/保时捷 150
16.13 可回收能量悬架系统/奥迪 150
16.14 侧面主动防护系统/奥迪 151
第17章 轮胎:从充气轮胎到防爆轮胎 152
17.1 充气轮胎/约翰·邓?普 152
17.2 胎压监测系统/通用 153
17.3 防爆轮胎/宝马 154
第4篇 车身造型与安全设计 155
汽车创新名人堂(四) 156
第18章 整车设计:从马车样式到楔形车身 157
18.1 现代式汽车设计/威廉·迈巴赫 157
18.2 现代方程式赛车设计/保时捷 158
18.3 概念车设计/哈利·厄尔 159
18.4 尾鳍造型设计/哈利·厄尔 160
18.5 楔形车身设计/马塞洛·甘迪尼 161
18.6 “折纸”车身造型/乔盖托·乔治亚罗 162
18.7 轻型越野车设计/威利斯“吉普” 164
18.8 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设计/吉普 165
18.9 多用途车辆(MPV)设计/克莱斯勒 166
第19章 车身空气动力学设计 167
19.1 流线型车身设计/汉斯·列德文克 167
19.2 风洞测试设计/克莱斯勒“气流” 167
19.3 空气动力学计算设计/马尔科姆·塞耶 169
19.4 赛车定风尾翼/柯林·查普曼 171
19.5 赛车地面效应/柯林·查普曼 172
19.6 主动空气动力学系统/兰博基尼ALA 174
19.7 自动挡风系统/奔驰 175
19.8 车身气流通道/宝马、法拉利、布加迪 176
19.9 车底板涡旋发生器/奥迪 177
第20章 车身个性设计 178
20.1 鸥翼式车门设计/奔驰300SL 178
20.2 剪刀式车门设计/马切洛·甘迪尼 178
20.3 蝶翼式车门设计/迈凯伦F1 178
20.4 旋转式车门设计/柯尼赛克CC 179
20.5 鹰翼式车门设计/特斯拉 Model X 179
20.6 头颈暖风系统/奔驰 179
20.7 硬顶敞篷车身设计/布鲁诺·萨科 180
20.8 “火焰曲面”车身设计/克里斯·班格 181
第21章 车身结构与安全设计 182
21.1 承载式车身设计/蓝旗亚Lambda 182
21.2 车身被动安全设计/贝拉·巴恩伊 183
21.3 安全气囊/约翰·赫特里克 186
21.4 三点式安全带/尼尔斯·博林 188
21.5 预紧式安全带/奔驰 190
第5篇 造车技艺世纪变革 191
第22章 制造材料:从低碳钢到碳纤维 192
22.1 镀锌钢板 192
22.2 铝制车轮/埃托雷·布加迪 193
22.3 铝制车身/奥迪ASF 194
22.4 玻璃纤维车身/雪佛兰 195
22.5 碳纤维单体车身/捷豹 195
第23章 制造方式:从标准化到模块化 197
23.1 零部件标准化/亨利·利兰 197
23.2 流水线生产/亨利·福特 198
23.3 一体化压铸/特斯拉 199
23.4 模块化平台/大众MQB 200
第6篇 电动势力卷土重来 201
第24章 电池与电机:从镍氢电池到扁线电机 202
24.1 镍氢电池 202
24.2 锂离子电池/索尼 202
24.3 无模组(CTP)技术/宁德时代 203
24.4 动力蓄电池底盘一体化(CTC)/特斯拉 204
24.5 电池管理系统(BMS) /特斯拉 205
24.6 扁线电机/雪佛兰 206
第25章 电驱动:从轻混合动力到纯电动 207
25.1 48V电气系统/奥迪等 207
25.2 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 207
25.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F3DM 208
25.4 纯电动汽车/通用EV1 209
25.5 锂离子电池汽车/日产、特斯拉 210
25.6 燃料电池测试车/通用 210
25.7 燃料电池汽车/丰田 211
25.8 800V高压平台/保时捷 212
第7篇 从电气化到智能网联 213
第26章 电气配置:从碳丝电灯到激光灯 214
26.1 乙炔灯 214
26.2 电气照明系统/凯迪拉克 214
26.3 氙气前照灯/宝马、奔驰 215
26.4 随动转向前照灯/塔克、雪铁龙 216
26.5 LED前照灯/雷克萨斯、奥迪 216
26.6 矩阵式LED前照灯/奥迪 217
26.7 激光前照灯/宝马、奥迪 218
26.8 汽车空调/帕卡德、凯迪拉克 219
26.9 自动刮水器/约翰·奥森 220
第27章 座舱控制:从车速表到远程升级 222
27.1 电磁式车速表/奥托·舒尔茨 222
27.2 电子变速杆/宝马 223
27.3 抬头显示(HUD)/通用 224
27.4 人机交互操作系统/宝马iDrive 225
27.5 车载导航系统/本田、丰田 225
27.6 中控触摸屏/别克 226
27.7 全景监视系统(AVM)/英菲尼迪 227
27.8 手势识别操控/宝马 227
27.9 远程升级(OTA)/特斯拉 228
27.10 车载网络数据总线/博世 229
27.11 域控制器(DCU)/奥迪 230
第28章 智能网联:从定速巡航到无人驾驶 231
28.1 车速巡航控制/拉尔夫·蒂托 231
28.2 带行人识别的夜视系统/宝马 232
28.3 全地形响应系统/路虎 233
28.4 电子稳定程序(ESP)/奔驰 234
28.5 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三菱 236
28.6 自动紧急制动(AEB)/本田 237
28.7 车道保持辅助(LKA)/日产 237
28.8 盲点监测系统(BSM)/沃尔沃 238
28.9 泊车辅助/大众、丰田 239
28.10 无线电遥控驾驶/弗朗西斯·胡迪纳 239
28.11
內容試閱
汽车进化论
The Evolution of the Automobile
笔者长期从事汽车专业媒体工作,一直关注和跟踪国内外汽车创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掌握大量可靠的汽车技术资料和信息,并编写过《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等图书,深知国内读者对了解汽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不容易满足,不仅需要最新汽车知识与技术发展的内容,也希望了解汽车关键技术创新与设计演化的内容。一本全面系统梳理汽车创新路线、讲解关键技术与设计的权威图书,应当能给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汽车创新带来一些启迪。笔者认为,汽车创新主要沿着两条赛道奔跑,一是对能源的使用和控制,二是对车辆的使用和控制。
对能源使用方面,主要体现在选择什么样的能源作为汽车动能来源。最初作为汽车能源的是可以燃烧并能够烧开锅炉产生蒸汽的煤、木头等,然后是电能,后来是从煤中提炼出的煤气,从石油中提取的汽油和柴油等。再后来,发现这些石化能源既不环保,又面临枯竭,就重新使用电能也就是新能源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具体内容参看第1篇“早期车辆动力竞争”。
对能源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不断提高动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蒸汽机的效率极低,一般不超过10%。普通内燃机的效率一般不超过40%,以牺牲功率为代价的阿特金森循环和米勒循环发动机,号称热效率最高也仅能达到41%。具体内容可参看第2篇“内燃机的黄金时代”。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高,可达到95%,这也是现在推崇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内容可参看第6篇“电动势力卷土重来”。
对车辆的使用和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不断提升底盘性能,包括制动性能、转向性能、悬架性能和车速调节控制功能等。在集成电路发明后,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操控汽车的部分功能,多种驾驶辅助系统开始应用到汽车上,帮助人们安全、轻松地驾驶和使用汽车,让汽车逐步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具体内容可参看第3篇“底盘结构百年进化”、第7篇“从电气化到智能网联”。
第4篇“车身造型与安全设计”和第5篇“造车技艺世纪变革”,介绍车身设计与制造工艺的重要发展历程。这也是现在备受关注的两个创新领域。
第8篇“期待:十大汽车创新技术”,根据当今汽车技术革命发展方向,展望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精选出最令人期待的十项汽车技术与设计,希望早日得到创新
突破。
本书适合谁阅读
本书是为那些对汽车技术和设计创新感兴趣,或对汽车重要技术原理爱刨根问底,或想了解汽车发展和演变历程,或想知道汽车创新发明故事,以及喜爱发明创造的人们而精心编写的。本书适合对汽车技术和设计创新感兴趣的读者、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发明创造爱好者们阅读使用。
本书内容是什么
本书精选汽车史上最有意义的200多项创新技术与设计,以及60多位重要创新发明者和他们的故事,配合550多幅珍贵图片、42个精彩视频和32个解说音频,全面系统介绍内燃机、底盘结构、车身设计、制造工艺、动力蓄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气化与智能网联等关键创新技术和设计,既有创新经历描写,又有结构原理讲解,通俗易懂、阅读轻松。
本书能带来什么
1)全面系统梳理汽车技术与设计跨三个世纪的演变过程。
2)破解汽车历史上200多项最关键技术与设计创新奥秘。
3)欣赏汽车历史上最重要创新者的故事及其原始专利图。
4)展望汽车创新的十大技术,洞察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5)结构化碎片化编排方式,让你百秒内即可获得一个知识点。
6)配有音频和视频二维码,扫一扫即可获得更多丰富的内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