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1.致敬英雄,致敬历史:
致敬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致敬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致敬这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历史,致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真实人物,感人故事:
有电影《上甘岭》原型人物战斗英雄张计发、卫生员吴炯,有电影《长津湖》“冰雕连”艺术原型周全弟,有独自掩护大部队转移的独胆英雄杨树柏,有与敌人拼刺刀的战斗英雄梁万昌等。他们在战场上舍身为国,回国后又深藏功与名。
3.积极正向,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
本书展现了志愿军英雄大无畏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深刻具体地阐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从亲历者的角度,证实了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一场正义之战、立国之战。
|
內容簡介: |
本书记录了对14位老战士的真实采访,老战士入朝作战的回忆,老战士回国后的现实生活与人生感悟。有电影《上甘岭》的原型人物战斗英雄张计发、卫生员吴炯,有电影《长津湖》“冰雕连”艺术原型周全弟,有独自掩护大部队转移的独胆英雄杨树柏,有与敌人拼刺刀的战斗英雄梁万昌,等等。
本书人物真实,故事感人。他们中的每一位和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
關於作者: |
秦远,青年电视导演,先后参与多部电视专题节目导演、撰稿工作。担任总导演作品有政论专题片《台湾: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2020年担任总台系列人物纪录片《致敬老兵》《应战:抗美援朝中国出兵揭秘》导演工作。在此期间,采访多位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和战斗英雄。参与导演、撰稿的其他作品有《尚长荣:梅开三度的名家之后》《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征程》等。
|
目錄:
|
序一(齐德学)
序二(罗 援)
序三(童 宁)
一、电影《上甘岭》8连连长张忠发原型,一等功臣 张计发
那时候,大家渴得连自己的尿都不舍得喝,先给还能作战的战友们喝。
1.16岁加入抗日队伍
2.19岁加入八路军,从鬼子手里夺到人生第一把枪
3.抗美援朝立功
4.一个苹果的故事
5.不拖累部队,患病后果断选择转业
二、上甘岭上勇敢的“神炮手”,一等功臣 周继成
当看到黄继光满身的弹孔,我们所有人都恨极了……那时候也不考虑什么死不死的,就是要为战友报仇。
1.血书明志,执着参军
2.“小黄牛”称号的由来
3.夜袭敌人,大获全胜
4.与黄继光战场认老乡和兄弟
5.“打不掉坦克我就不叫‘小黄牛’”
三、电影《上甘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之一 吴炯
不写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含冰化雪,一滴滴喂到男伤员的嘴里。
1.写血书表决心,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
2.上甘岭上的女卫生员,含雪喂伤员
3.因为表现英勇,被选为英模代表
4.深藏功名,服务社会
四、朝鲜战场上英雄事迹的书写者 任红举
落笔即磨刀,字字斩敌酋。我们每个字都是一杆枪,挥笔即磨刀,我写出来就是杀你。
1.以笔杆为枪,笔尖颂英雄
2.为战友顽强的斗志而泪洒战场
3.书写“金星英雄”胡修道
4.归国后继续讴歌军魂,退伍不褪色
五、保护彭德怀的志愿军司令部警卫营营长 丁朝忠
彭德怀司令员两天两夜没合眼,没吃东西。彭总讲:“我回去咋交代,我回国向毛主席怎么交代?”
1.孤军入朝探敌情
2.保护首长,首次遇到敌机轰炸
3.目睹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
4.英勇智斗王牌军
5.不灭光辉永传承
六、历经八次手术的一级伤残军人 涂伯毅
虽然现在我的手卷曲了,我的面容改变了,但是我的灵魂没有改变。
1.被汽油弹烧成一级伤残
2.伤势严重,回国治疗
3.积极生活,收获爱情之花
4.能活着回国就是一种幸福
七、电影《长津湖》“冰雕连”艺术原型 周全弟
为了坚守命令,浑身已经失去了知觉,大便和小便都在裤子里解决了。
1.从“小幺儿”到志愿军战士
2.激烈的长津湖,光荣的“冰雕连”
3.重拾希望“过三关”,从伤残军人到“抱笔书法家”
八、“三八线”上与敌军飞机“捉迷藏”,一等功臣 王仁山
为什么要拼了命往前线送物资?刚入朝时,我看见了美国飞机极端残忍的一面,就连一头在耕地的牛都不放过,太没人性了。
1.汽修学徒的“参军梦”
2.不怕牺牲,力保钢铁运输线
3.重返朝鲜,纪念战友
九、“万岁军”军需物资运送者 冯占武
咱们祖国的粮食运不上来,俺们就没有吃的了,马和人都没有吃的了。
1.“骡马炮兵”入朝作战
2.不顾生死运送物资、保障供应
十、孤胆守高地,掩护部队转移 杨树柏
就算扑上来再多再凶猛的敌人,我也要拼尽全力打退他们,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占领高地。
1.起义入伍,决心跟党走
2.入朝作战,掩护部队转移
3.转业回家支援农村,困难自己扛
十一、朝鲜战场勇救排长的通信兵 尚兆禄
毛主席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时候也不在乎生死,出国就出国。
1.响应号召,出国作战
2.勇救排长的经历
十二、战场四次负伤,与敌人拼刺刀的战斗英雄 梁万昌
从入朝一直到最后,就没有一个人寻思将来会活着回国,都抱着一死拉倒这么一个态度。
1.整编后继续留部队参加大生产
2.响应号召,出国作战
3.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十三、为志愿军战鹰保驾护航的地勤兵 沈奎观
早上还笑着道别的战友,几个小时后就壮烈牺牲,永远也无法再见。
1.放弃公职,追寻保家卫国参军梦
2.后勤也是战斗,也是保卫国家
十四、走过抗美援朝战场的百岁将军 董占林
“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这是毛主席的原话。
1.无依无靠的小长工,终于加入了“穷人的队伍”
2.在战斗中成长,三获“通令嘉奖”
3.从剿匪到入朝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一
当秦远同志告诉我,他写了一本有关抗美援朝的书请我把关的时候,我欣然接受。接受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小伙子一直以来对英雄的敬重和景仰,让我觉得这是当下青年人应该需要的。第一版书稿看完后,我批注“此书内容很好,意义很大”,同时也对一些史实进行了修订。这本书名为《应战:我的抗美援朝》,我一看就大概明白了他的用意,书中以一个青年电视工作者采访抗美援朝老英雄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主要内容,把一个个鲜活的志愿军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展现给读者。后来,秦远提议让我为此书作序,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压力,经过思考写下这段文字。
一看到书名,“应战”二字,我知道这是秦远在 2020年参与执导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周年纪录片的片名,那时候他和摄制组成员来到我的家中对我进行采访。在采访中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性格直爽,且对红色历史题材有一定的研究。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那时候我觉得这个青年人有希望,能够在不到 30岁的年龄,对这类题材如此感兴趣是十分可贵的。因此,我想他起名“应战”,其中一个因素应该和这部他参与创作的纪录片有关,这是秦远同志关于抗美援朝,他的“应战”记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秦远创作的这部作品里面,每一个老战士都是英雄,都值得我们崇敬,那么,这本书也是每一位老英雄的抗美援朝,是他们的记忆。因此,我想这是书名的第二层意思。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作者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能够将对英雄的崇敬形成文字记录下来,歌颂英雄,传播抗美援朝精神。这不是每一个电视工作者都能做到的,他很有心地把这些采访感受汇成文字,可见他用心了。因此我认为秦远同志这件事做得很有意义,正如他这个人一样,给我的感觉永远是热情、直爽和坦荡,令人信任。这些年的交往中,他经常会因为某些军事史实而向我请教,我能感觉到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青年人内心有很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这本《应战:我的抗美援朝》能够创作出来,不是偶然的,更是令人欣慰的。作为一名老同志,有理由为此书作序,支持青年同志。同时也向书中英雄和抗美援朝的所有敢于应战的英雄们致敬。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抗美援朝战史》主编、少将
齐德学
2023年8月12日
序二
看了秦远同志 8月下旬寄来的《应战:我的抗美援朝》的样稿,感触良多,把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三年前,也就是 2020年。这一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 70周年,各种相关新闻报道成为当年的主旋律。同样是在这一年,秦远同志和我联系,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要制作一部抗美援朝的外宣纪录片,想请我作为采访嘉宾。作为一名军人,我感到责无旁贷,欣然答应。
我和他的见面是在朝阳区一处电影主题酒店的咖啡馆,据说这个园区是电影《长津湖》导演徐克的办公地。秦远把我从军事科学院家属院接到朝阳区,见到这个青年人,感觉他既热情又阳光,学识渊博,性格直爽,充满朝气。他向我咨询了很多有关抗美援朝史料和专家方面的问题。他说,他们当时正在抢救资料,急需采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我推荐了一些。也就是在这次详谈中,他看了我给他推荐的抗美援朝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的事迹。没想到秦远同志用情用心,很快便开始行动,不久后我就收到了他们前往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采访涂伯毅的视频,画面让我极为感动。
后来,我开始接受他的正式采访,我们聊了很多,时间、地点、人物、细节、背景……他问得很仔细,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青年导演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那段历史的敬畏。于是,我推荐他去采访我的老首长董占林司令员,也就是书中的人物之一。这次采访老首长很高兴,也为他录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此片经过较长时间紧张和严谨的制作, 10月份的一天,秦远同志很兴奋地告诉我,抗美援朝纪录片通过审核,即将在 10月 25日顺利播出。 70年前的 10月 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的第一枪,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1951年,党中央把 10月 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他们这部片子时长 50分钟,片名为《应战:抗美援朝中国出兵揭秘》,我想秦远这本书的书名和当时的片子是有关联的。片子播出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据说还入围了“白玉兰”奖“最佳纪录片”。
往后的几年,秦远同志经常向我咨询一些问题,我也是知无不言。在后来他担任导演的创作过程中,只要是和军史题材相关,他都会主动邀请我说两句。他勤奋好学、谦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每在交谈的过程中可以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把自己采访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这是让我很意外的。因为我知道写书并不容易,落笔无悔,一笔一画写下去,那就是一段历史,存此为照;那就是一片真情,情深化为精卫鸟。写书,除了需要严谨的历史考证,还需要文字上的字斟句酌,更需要作者的真情实感。这几点,秦远都做到了。
当下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需要敢于为国应战的英雄,需要歌颂英雄,学习英雄,而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此。比如书中的张计发是电影《上甘岭》 8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人物,通过对张计发这些英雄人物的历史还原,我再次了解了更多有关抗美援朝战争背后的感人故事,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和洗礼。
秦远同志邀请我为此书作序,我思考了很多,脑海中浮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段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和全部要义。希望此书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能吸引更多的读者,直逼人们的心灵深处。
想说的话很多,千言万语汇为发自内心的呼唤:向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们致敬!向作出伟大战略决策的共和国先辈们致敬!应战,面对风高浪急、惊涛骇浪!应战,面对任何强敌的挑战!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著名军事专家、少将
罗 援
2023年9月3日写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