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內容簡介: |
在没有天花板的课堂,做回自然的孩子。带上《我的自然记录本》,成为大自然的观察者、记录者。
《我的自然记录本》,是一本“一半一半”的书。一半是自然观察笔记书,收录张可航近年创作的100余幅自然观察手绘图,带你跟随四季开展自然观察,记录、描绘身边的草木、鸟类、昆虫等;一半是可以自定义的属于你的自然观察记录,在每一个季节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自然相连接,去记录,去表达,去热爱!
大自然拥有无穷的知识宝库,让孩子回归天性,让教育回归自然。一起去探索生物多样性,感受自然之美,在自然观察中,开展艺术创作,拓展科学知识和素养,培养观察力、感受力、专注力。在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里,每一朵花、每一只鸟,每一只昆虫,都是一段微缩的自然之旅。来吧,一起做个自然观察家,与自然共度美好时光。
|
關於作者: |
张可航,喜欢艺术、喜欢做手工的女孩。小时候常跟随父亲张海华到野外进行自然观察。读初中时,开始自学水彩绘画。2017年与2018年,连续近两年每月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自然笔记》专栏手绘插图。自 2017 年以来,张海华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她的博物插画。
|
目錄:
|
万物有灵且美
不拘一格记录自然
我可以这样观察
描一描 涂一涂
我的观察记录
“博物踏春”不完全指南
夜探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秋日野果盛宴,可别错过哦
冬季观鸟正当时,这份秘籍请收下
自然手工DIY
|
內容試閱:
|
我是个实打实的“社恐”。人多的地方,我不敢去,假日里爱 跟着喜欢自然摄影的父亲往荒野跑。宁波城西就是连绵的四明山, 山一重水一重,车子慢慢往里开,总能遇到别样的惊喜。呼吸着山 里的空气,身处人群时的那种局促感也就随之消散了。
是的,我打小就喜欢山野多过闹市。读小学时,几乎每年暑假 都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待在爷爷奶奶家,在嘉兴海宁乡下的田野里 玩耍。那时最爱玩的当属抓蛤蟆。抓蛤蟆这事儿很有讲究:动手 时,脚步要轻,从目标背后慢慢接近、蹲下,然后双手拢成一个小 罩子,猛地向前一扑 …… 可怜的小蛤蟆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牢牢 地握在了手心。运气好时,半天工夫就可以把蛤蟆塞满半个油瓶, 回去给家里的鸭子加餐。
回过头来看,这段童年往事固然有趣,但也有些残忍。幼时 不懂事,接触自然的方式有点野蛮,什么都喜欢抓来“上手”。随着年纪渐长,父亲身体力行地教导我:比起以好奇为出发点的把玩(甚至伤害),我们更应以平等的视角观察、欣赏自然万物。这几年,回海宁看望爷爷奶奶时,路过曾经抓过蛤蟆的稻田,但见禾苗 青青,唯有几只伸着长脖子的白鹭,静待捕猎的时机。我想,这一 幕,才是田间本该有的自然之景。
父亲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十几年前偶遇的一群麻雀改变了 他的人生,推动他在“博物学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无意 间为我撞开博物水彩绘画大门的“麻雀”,应当是初三时教 Earth Science 的外教老师布置的一次暑假作业。老师说,这次作业上交气象观察或是植物生长日记都行,我因为夏天时常跟着父亲夜探溪流寻找蛙类,于是突发奇想,打算绘制宁波蛙类图谱。
第一幅,画的就是幼时常抓的小蛤蟆,后来知道学名叫泽陆 蛙,是应该保护的物种。虽然画得算不上精致,但至少蛙眼中有 神,体色还原也不错。当时父亲很吃惊,而我开始暗暗思考:能否 一直坚持下去,把绘画纳入自己的未来规划?于是,我又买来许多 相关图书,同时搭配视频网站上的教程进一步自学水彩绘画。
我对自己说,无论结果怎样,只要敢于动笔,就算成功了大 半。等完稿了,再去总结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好,哪些方面还可以 改进。同时,多看大师的作品,结合学到的技法,自己细细琢磨、 应用,长此以往,就会有长进。
那年,完成了 20 余种宁波本地蛙类的绘制,有些画还发表在 《宁波晚报》上。后来,老牌青少年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的 编辑看到了这些画,邀请我和父亲一起开设每月一期的“自然笔记”专栏,一直持续了两年。由此,我也慢慢将画笔伸向了鸟类、昆虫、野花、野果等多种题材。那会儿劲头十足,双休日在家完不 成的画稿甚至会带到学校宿舍里继续画。有时,眼看截稿时间要到了,夜深了,我还伏在小桌上,捏着笔刷细细描画;同时,耳朵 还得留意走廊里的动静,唯恐宿管冲进来把我逮个正着。
慢慢地,作品有了积累。近几年,父亲出版了好多本书,如 《云中的风铃》《夜遇记》《诗经飞鸟》《东钱湖自然笔记》《神奇鸟 类在哪里》等,每一本书里都有我的水彩手绘作品。我也曾被邀请上了宁波的 TED× 演讲席和第二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分享有关自然与绘画的感悟。在与来自天南地北的专业人士的交流中, 我也逐渐认识到博物绘画和普通绘画确实有所不同,没在野外亲 眼观察过所画对象,最后的成品总归差点意思。以鸟类为例,它们的羽毛和眼珠的颜色在不同光线下变化无穷,甚至会受到环境色的影响。照片只能捕捉它们一瞬间的动态,画家若是完全照搬像素点还原的影像,而不传达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神采,那么画作往往只会剩下“像”,而失去了生物应有的灵气。如此一来,便偏离了博物画所应体现的“万物有灵且美”的真谛。
于我而言,大自然从儿时撒野的游乐场,一步步变成了创作的 素材库、烦闷时的清净地。没想到不擅交际的我,从山野中汲取了灵感与力量,甚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受宁波出版社之约稿,我的自然手绘笔记本就要问世了。这个本子收录了我的百余幅习作,内容主要是华东地区常见的花鸟蛙虫。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本子里关于自然观察的文字主要由我
父亲张海华提供。对于父亲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谨表谢意。在筛选画稿时,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但我知道距离拿出真正的佳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当不懈努力。想来乡土自然何其瑰丽,自己的画作若能传达其万一,人生便不算虚掷光阴。
不拘一格记录自然
如今,通过自然笔记的方式,记录、描绘身边的四季草木、鸟类、昆虫等,是一件既时尚又美好的事情。那么,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又该如何记录自然呢?
这里有几点小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从身边开始,记录乡土自然之美。强烈建议从自己家附近的绿地、野地开始观察自然、记录自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很方便地就地进行持续观察。 比如说,家门口的绿化带里,会开什么样的花,会结什么样的果,会出现什么样的昆虫,会有什么鸟经常光顾……然后,可以先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某方面进行记录。
2.从个体开始,逐步扩展到群落。你可以从一朵小花、一片落叶、一颗果实、一只小鸟、一只蝴蝶等小小的个体开始,记录它,描绘它;等经验丰富了,再尝试去描述一个生物群落,去探讨草木虫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从当下开始,慢慢扩展到四季。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始记录自然,最好养成习惯,对选定的某地进行长期的自然观察,记录其四季的变化。
4.记录形式不拘一格。你可以通过文字、手绘、摄影等形式,时时刻刻记录自然之美。当然,如果能综合运用各种记录形式,发挥你的创意,合理布局,并长期坚持,相信一定会有巨大收获。
对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在做自然笔记时,“时间、地点、天气”这三要素是必须要记录的;如果你想以图文的形式呈现一个作品,那么除了上述三要素外,还需加入记录人、作品主题(最简单的,就是说明你的描述对象是什么)、描述文字(如一枚叶子的长度、某种鸟的显著特征之类)和影像(含绘画与照片)等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