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陆羽《茶经》为引,分为茶之源研习、茶之具研习、茶之造研习、茶之器研习、茶之煮研习、茶之饮研习、茶之事研习、茶之出研习、茶之略研习、茶之图研习共十个章节进行原文分析和研究,并引出知识扩展和解读,剖析了茶的起源、加工及其用具、冲泡及其器具、茶之为饮及其科学饮用、茶为国饮及其轶事典故、茶叶产出及其区域演变等茶文化知识。每章中的原文标注汉语拼音,并设计讲解方案和课后活动,旨在促进茶艺与茶文化传播,引导形成全社会饮茶、爱茶、关心茶的良好氛围。
本书可作为茶文化培训教材,或者作为茶学专业教学、茶叶爱好者研习茶文化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周才碧 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贵州省专家库专家,贵州省科技特派员,都匀毛尖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创新科研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深加工、功能性、安全性,以及茶树种质资源选育和次生代谢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以第1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6部,以第1发明人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外观设计3件、软件著作权3件。曾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二等奖)、贵州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二等奖)、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优秀青年奖等。
|
目錄:
|
第1章 茶之源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二章 茶之具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三章 茶之造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四章 茶之器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五章 茶之煮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六章 茶之饮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七章 茶之事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八章 茶之出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九章 茶之略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第十章 茶之图研习
一 茶经原文
二 原文分析
三 知识解读
四 讲解方案
五 课后活动
|
內容試閱: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赓续中华文脉、传承红色基因,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之为艺,始于唐,兴于宋,衰落于晚清,复兴于新中国,繁荣于当代。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贵州省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文促销,以销促产,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省内大专院校、职业院校设立茶叶专业;强调以喝茶健康为主题,推动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将茶文化活动作为中小学劳动课的内容之一,引导形成全社会饮茶、爱茶、关心茶的良好氛围。
为了普及茶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本书以陆羽《茶经》为引,《茶经》原文整理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柯双华竟陵本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十六年(1588)程福生竹素园陈文烛校本、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喻政《茶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民国十六年(1927)陶湘影宋《百川学海》本等版本,又以《新唐书》《旧唐前言书》《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书作为他校。全书分为茶之源研习、茶之具研习、茶之造研习、茶之器研习、茶之煮研习、茶之饮研习、茶之事研习、茶之出研习、茶之略研习、茶之图研习共十个章节,从茶经原文、原文分析、知识解读、研习方案、课后活动五个方面,剖析了茶的起源、加工及其用具、冲泡及其器具、茶之为饮及其科学饮用、茶为国饮及其轶事典故、茶叶产出及其区域演变等茶文化知识,以期为《茶经》的解读以及茶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供参考,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三、知识解读
(一)茶树的起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
说明茶树起源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理由如下:
(1)中国西南部山茶科植物*多,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2)中国西南部野生茶树*多[野生茶树在10省 (自治区、直辖市) 200多处出现,其中 70%树龄达 1200多年,云南特大型、连片的茶树类型之多、数量之大、面积之广,世界罕见,是原产地植物*显著的植物地理学特征];
(3)中国西南部茶树种内变异*多(形态、叶型等种内变异之多,资源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不能相比的);
(4)中国西南部利用茶*早,茶文化内容*丰富(历史和文化层面佐证);
(5)*早的茶树植物学名;
(6)茶叶生化成分特征提供的线索;
(7)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云头山,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古老(距今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古茶籽化石。
1.茶的名称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茶”字结构,有的从“草”,有的从“木”,有的“草”“木”兼从。茶的名称: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荼”字用得*广泛,随后衍生出“茶”;中唐时,茶字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并一直沿用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