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本书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对浙东地区的典型传统聚落——前童古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前童古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演变、民居建筑群和装饰艺术等几个维度,剖析其空间特征,并从文旅发展与传统聚落保护传承相融合的视角,对前童古镇的规划设计开展讨论,总结相关规划和措施的实施现状,提出前童古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书的论述既不失专业性又顾及普及性,结合前童古镇现状综合分析它的空间特征、文化内涵和发展模式。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适合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为文化地理学、遗产保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內容簡介: |
《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解析与传承:以前童古镇为例》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对浙东地区的典型传统聚落——前童古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前童古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演变、民居建筑群和装饰艺术等几个维度,剖析其空间特征,并从文旅发展与传统聚落保护传承相融合的视角,对前童古镇的规划设计开展讨论,总结相关规划和措施的实施现状,提出前童古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解析与传承:以前童古镇为例》的论述既不失专业性又顾及普及性,结合前童古镇现状综合分析它的空间特征、文化内涵和发展模式。
《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解析与传承:以前童古镇为例》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适合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为文化地理学、遗产保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夏秀敏
----------------------------
夏秀敏,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浙江省评标委员会成员,宁波名城保护协会理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兼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负责人。研究方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地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周?Z?Z
----------------------------
周?Z?Z,浙江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讲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人居环境设计系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传统聚落与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参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吴珊珊
----------------------------
吴珊珊,浙江大学建筑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副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区文化空间研究。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获宁波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第1 章 自然条件 / 1
1.1 宁海县概况 / 2
1.2 前童古镇概况 / 3
1.3 气候特征 / 6
1.4 交通条件 / 6
第2 章 人文环境对古镇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 9
2.1 宗族文化 / 10
2.2 名人贤士 / 17
2.3 民俗文化 / 20
2.4 饮食文化 / 36
第3 章 极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古镇格局 / 39
3.1 山环水抱、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 / 40
3.2 聚落形态和空间分布 / 44
3.3 “回”字形的路网体系 / 50
3.4 山水环境造就独特的古镇特色 / 62
第4 章 前童古镇的历史建筑及遗迹 / 69
4.1 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建筑 / 71
4.2 明清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 / 88
4.3 其他历史建筑及遗迹 / 121
第5 章 浙东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 / 133
5.1 浙东传统民居的形制特征 / 134
5.2 浙东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 / 137
5.3 浙东传统民居的门窗装饰 / 143
5.4 浙东传统民居的墙体构造 / 151
第6 章 浙东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特色 / 159
6.1 浙东“三雕”的艺术特色 / 160
6.2 传统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 / 182
第7 章 前童古镇保护传承和发展 / 203
7.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政策背景 / 204
7.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06
7.3 探索古镇保护和发展途径 / 208
7.4 全力推进古镇可持续发展 / 243
参考文献 / 2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