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NT$
352.0
《
直观的经营:哲学视野下的动态管理
》
售價:NT$
407.0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NT$
214.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建构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文学理论,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也更需要学者同人秉承学术创新精神,同舟共济。但也不可否认,在创新问题上,我们还存在一些认识论的障碍,因此,只有突破种种影响创新的认识论障碍,我们才能开辟出创新之路,进而构建具有中国话语特色和文化精神的文艺理论体系。
该书从理论史上选择一些有创新思想的大家,或者对他们的突出思想贡献做介绍,或者借此对当前涌现的新的文艺学现象做评介,或者对一些影响创新的认识论障碍谈体会,从理论生产方式、艺术生产方式、思想与理论、历史性、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文学记忆、神话原型批评、媒介文艺学、脑科学等诸多维度探讨文艺学创新的思想理论贡献和创新的实践探索。
|
關於作者: |
冯毓云,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带头人、省级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学研究基地主任,原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原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黑龙江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学与方法论》、《大荒野中的老牛仔——杨利民论》、《边缘文艺学》(合著 )、《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合著 );主编“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太阳岛文论书系”“北国文论书系”“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在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艺术理论生产的创新机制1
第一节理论生产方式1
第二节艺术生产方式的理论创新性20
第三节艺术理论生产的思想创新机制36
第二章文艺学理论生产创新的观念重塑71
第一节文艺学理论的相对性71
第二节文艺学理论的跨学科性81
第三节文艺学理论的改造与重塑90
第三章文艺学的“历史化”转向与创新111
第一节历史化的元批评111
第二节语境的创新机制123
第四章文艺学的科技创新路径探究141
第一节失控的焦虑142
第二节科技批判理论157
第三节科技与文艺创新193
第五章造型艺术与科学的融合208
第一节艺术透视方法的创新与发展208
第二节艺术时空理念的创新与发展231
第六章文艺学创新的记忆维度244
第一节记忆结构与文学叙事244
第二节创伤记忆与文学再现254
第三节互文性与文学记忆场265
第七章神话原型批评:学科交融与批评范式的转换274
第一节神话原型批评与神话理论的交叉影响274
第二节神话原型批评与分析心理学的融合279
第三节神话原型批评与批评理论的文化转向284
第四节神话原型批评与当代批评理论的建构288
第五节神话原型批评与文学人类学291
第八章文艺学视域下的新媒介研究295
第一节“媒介文艺学”的突破与新话语实践的建构295
第二节“主动大众”的幻象——新媒体视域下的媒介批判理论308
第三节新媒介控制批判316
第四节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319
第九章人脑创新机制与艺术的互动关联性327
第一节人脑是自我发展的复杂产物327
第二节感觉器官摄入外界事物的各异性原理332
第三节感觉分析器决定视觉、听觉输入的差异性339
参考文献346
后记359
|
內容試閱:
|
自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等理念为文艺学的创新指出了方向与原则。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是中国现代文论史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为此,一代代学人苦苦思索、孜孜以求,但受制于各种因素,这个目标至今尚未完全达到。今天的中国正以大国和强国的身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自信的呼声逐渐高涨,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文学理论上也要发出中国的声音,创生出具有中国话语特色和文化精神的文论体系。更何况在西学东渐的百年历史中,文艺学研究积淀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美学、文化诗学、生态美学、新理性精神、审美意识形态等极具中国特色的美学和文艺学理论的问世,体现了东西文化开始走向融合,预示着建构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文学理论的时机已经到来,条件业已具备。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是文学艺术观念与思想的独创性生产。观念和思想不可复制,只可创新。近几年来,文艺学界以创新精神引领学术研究,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并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重中之重。诸多学者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在学术探索中,提供了很多独到的、新颖的、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为建构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文学理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将在我国的文艺理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建构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文学理论,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也更需要学者同人们秉承学术创新精神,同舟共济。
但也不可否认,在创新问题上,我们还存在一些认识论的障碍,只有突破种种创新的认识论障碍,我们才能开辟出创新之路,进而构建具有中国话语特色和文化精神的文艺理论体系。我们的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