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置身于一种势不可挡、无处不在的大视听传媒生态中,我们用真实、新鲜的案例和真诚、轻松的表达,聊聊视听研究与写作的话题,讲讲学术论文写作的攻略。
|
內容簡介: |
《全媒体时代的视听研究写作攻略》从学术期刊编辑和论文审稿人的视角,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如何写作。书中具体阐述了在全媒体背景下,视听研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可行路径与发展趋向,并从选题确定、写作要领、防止误区、研究方法等不同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解读,辅以各种实际案例,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的语言,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会论文写作。
|
關於作者: |
闫伟
文学博士,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研究部副主任,曾任《中国电视》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导组成员。多年担任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评委,相关部门剧集节目评审专家;撰写和主编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各类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
|
目錄:
|
前言 / 1
PART ONE 选题定什么:
角度和视野是一门学问 / 1
热点该怎么“蹭” / 1
试试“小切口深打井” / 7
勇于“剜烂苹果” / 12
相信“理越辩越明” / 17
跨个界也许别有洞天 / 23
PART TWO 要害在哪里:
绷紧“全媒体”这根弦儿 / 28
研究也面临挑战和机遇 / 28
关键是“思维转型” / 34
面对新事物要“胆大心细” / 38
边界越模糊,思路越要清楚 / 43
理性看待“高新技术” / 48
PART THREE 误区怎样防:
警惕研究中的沉疴痼疾 / 54
“言之无物”有很多款式 / 54
有一种旧叫“相对的旧” / 58
还是要带点“学术味儿” / 63
注意文中的“隐蔽之乱” / 68
别在“细枝末节”上败好感 / 71
PART FOUR 路径如何找:
通向研究彼岸的方向和技巧 / 75
最有价值的是“独家判断” / 75
莫让“乱花”迷炫了双眼 / 80
“点”和“面”构成多维体 / 85
爱与恨都须把握好“度” / 89
“雅俗共赏”乃最高境界 / 94
PART FIVE 方法怎么用:
合适的工具才是研究生产力 / 100
质化和量化都需要“内化” / 101
根据“敌人”选择“武器” / 105
“数据功夫”在挖掘和分析 / 110
体验需要“进得去,跳得出” / 117
“解剖麻雀”的正确打开方式 / 123
PART SIX 初心在不在:
别让“研究成果”变废纸 / 128
不能只享受“研究的过程” / 128
“填补空白”也是一种担当 / 132
任何“求新”都很可贵 / 138
理论实践“两张皮”要不得 / 142
“用事实说话”越来越重要 / 146
后记 / 151
|
內容試閱:
|
前言
理论和实践总是密不可分的。在“大视听”已经势不可当地走入社会纵深的时候,相应的理论建设也必然实现迭代,崭新的“视听研究”必将成为相关研究领域中的主潮与主脉。这不仅意味着研究重心的一种转移,更意味着研究理念的一次转型。研究者在保有学术初心和研究功底的前提下,明晰并顺应时代之势、行业之势,其研究成果才会适应新境、焕生价值,哪怕仅成为烛照行业、社会和人心的一缕微光也足慰平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这就是当今时代此领域研究的变与不变。
凡做成一件事,都需要道和术两者兼备,无道则无方向,无术则难抵达。对于研究而言,道是解决研究价值、立场和理念是什么的问题,术是解决如何掌握研究方法与技巧、如何更好论证和表达观点的问题。我总觉得研究者要时常自问一些带有终极性的问题,比如,自己究竟为什么从事研究活动?某个选题对于社会和人本身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这样的灵魂发问一定有助于在埋头研究中看看天、读读心,把很多方面的本质搞得更明白。内心澄澈以后,就要充分认识到“表达即抵达”的道理,因为不同人做同一件事的效果差距,很多时候缘于方法和路径的差异,论文写作尤其如此。这就是这本小册子想要着重阐明的观点和内容。
在《中国电视》杂志从事编辑工作的十年间,我正好亲身经历了视听行业以及整个传媒生态的发展变革,几乎每天都在接触这个领域来自四面八方的最新研究成果,因而不免常常产生对于视听研究这样或那样的切身感触,并越来越有不吐不快之感。当逐渐觉得各种面向研究者的讲座、分享、交流、互动仍然意犹未尽之时,便产生了进行系统性总结阐发的心理冲动:一来可以集中回答很多研究者的共性困惑;二来能够倾泻式地释放一下近些年的体会和思考;三来也是对自己十年编辑工作的一个郑重交代。这就是您眼前这本小册子的撰写初衷。
在构思和撰写的过程中,我尽力避免晦涩的学术话语,本着问题意识和实用导向,选取了不少我工作中遇到的颇具代表性的真实案例,用轻松的方式来聊研究和写作的话题。如果能与志同道合者产生某些思想共鸣,对读者产生点滴借鉴作用,便善莫大焉。同时,其间舛误之处也敬请各位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