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路自通山》为作家李专的散文新作,是一部关于通山的“家乡书”,包含了山色景物、历史名人、房屋建筑、山歌对唱等一系列散文。该书描写了通山人民如何突破自然条件限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自己能够拥有的现实资源发挥到极致,筚路蓝缕地创造出一项项文明成果。该书纵贯古今,以深情与细腻的笔触书写通山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宏大的视野从时光的流变中把握通山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以现代意识和时尚语言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中描摹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
|
關於作者: |
李专,现任湖北省咸宁市作协主席,湖北省民协古瑶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科技学院兼职教授。已出版散文集《岁月的痕》《行走的歌》《风雅二十四节气》和文学评论集《卷中岁月》等。散文《列宁格勒的树》入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代表作有《父亲的抚摸》《你的目光令我热泪长流》等。从2018年开始,着手“幕阜山家乡书”创作,已出版《崇山之阳》《幕阜长歌》等两部,《路自通山》为第三部。
|
目錄:
|
自序
第一章 开门见山
003 / 万岭千山百里云
026 / 坎坎坷坷路一条
036 / 水路总比山路诗情画意多
第二章 山之磅礴气钟之于人
047 / 朱廷立三晤王阳明四十年心向心学
061 / 通山“御史团”
069 / 心有千千结结结在此山
第三章 靠山吃山
085 / 全山全水全域游
095 / 大理石冲击波
105 / 木雕江湖的通山流派
116 / 瑶山红茶并不遥远
129 / 古老的山水盛产新型能源
137 / 之于小鱼的拜物和红薯幻化的精灵
第四章 富在深山有华居
149 / 与老屋相遇在这段时光里
171 / 活了几千年依然健旺的门楼字
第五章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179 / 两个莽撞的秀才和两个手痒的知识分子
190 / 山歌一山通一山
205 / 歌山歌海搜歌人
第六章 山中有花日日新
221 / 寸寸乡愁村村留
242 / 山乡巨变村村变
|
內容試閱:
|
自序 写出一些幕阜山文化的认同感
南宋文学家王炎在《过幕阜山》中写道:“昔闻幕阜古洞天,偶驰瘦马行山前……南山之南北山北,筑屋翠微高枕眠。”幕阜山区,古今都是生态天堂、洞天福地。
湖北的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分别由大别山脉、大巴山脉、武陵山脉和幕阜山脉拱卫。与其他三条山脉相比,幕阜山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我说不清楚。具体而言,说不清楚的是对幕阜山文化的认同感。
2014年初,湖北省作协开展首届《“家乡书”长篇散文丛书》项目申报工作,我那时还在咸宁高新区里全心全意服务招商引资,几年后,当我知道“家乡书”这个项目时,犹如电光火石直照心田。该项目要求,以一种地方色彩鲜明的非虚构文学文本,写发展成就,写先进典型,同时写山水,写田园,写乡土,写乡愁,写出文化根脉、文化情怀与田园韵味。一乡一部书,一书一乡愁,构成一部宏大的湖北城乡面貌变迁史,一幅源远流长的荆楚乡土文化全景图,不仅具有文学史价值,还将具备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学术价值,成为文学服务社会的有力载体。
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忙碌的单位和忙碌的岗位工作,心里对散文的喜爱又放不下,于是,只能写一些千字篇幅的“副刊文”。当首届《“家乡书”长篇散文丛书》作品纷纷问世之际,我想,往后余生,“家乡书”长篇散文写作这件事情,应该和我的生命不离不弃了。2018年春天,我开始写作我的第一部“家乡书”——《崇山之阳》。2019年夏天,我的《幕阜长歌》入选湖北省作协第二届“家乡书”长篇散文扶持项目。
《路自通山》是我的第三部“家乡书”。在写作《路自通山》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已经写过的和正在写的以及将来还要写的“家乡书”,应该是“幕阜山家乡书”。写完《路自通山》,我最大的收获是把一种刻板印象扔到爪哇国去了,这印象来自戴在通山县头上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通山县,这是一个多么丰富而生动的县,岂止是那一顶帽子可以概括的。而“幕阜山区”好像也是扣在鄂东南、赣西北、湘东北人民头上的一顶帽子,那是一顶“欠发达”的帽子。在经济欠发达的场域内,同样有文明高峰的创造,甚至是奇峰突起的文明。
“幕阜山家乡书”当然要写山,我在《幕阜长歌》里写了十二座鄂南名山,我在《路自通山》里又写了十二座通山名山,其中有几座重复,但力求在文字上少些重复。并非刻意,我却在三部“家乡书”里都写到了黄庭坚,因为他是幕阜山区的文化巅峰。汉族民间叙事长歌,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在鄂南却县县都有。绕也绕不过的这些山、这些人和这些事,我们对他们的情感,就是对幕阜山文化的认同感。
为写通山的这本书取一个合适的名字,于我而言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我没法找到含有“通山”二字的成语、熟语和诗词。王亲贤推荐“山不碍路,路自通山”,由于这个成语的冷僻和我本人的寡闻,此前我从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成语。“路自通山”太有力量了,它能极好地担当这个书名。当然,我的书也将会让“路自通山”成为热词,《幕阜长歌》出版四个月后,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创建了百度百科词条“幕阜长歌”。《路自通山》出版后会如何,我心里清楚,因为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比如,康熙四年《通山县志》载:“程京,金华人。建炎丁未知县事,因家焉”。历史上,通山是末等小县,知县多由举人担任,程京是进士出身,并且是通山首位由进士担任的知县,一个浙江人为什么要在通山安家?这是个千古之谜。我从多条路径向谜团的中心奔赴,最终弄清楚了他为什么致仕、他为什么要在通山安家、他把家安在了哪里、他的后裔情况如何,从而解答了这个小小的千古之谜。
幕阜山中的文友,常会提起我在《崇山之阳》自序中写到的一句话:“想写一本几十年后还有几个人看的书”。这是一句很内敛的话,几十年太短了,我心当不在此。“写出一些幕阜山文化的认同感”,无需内敛也无需克制,这句话已经表达了任务的庞大和历程的艰辛,这句话也正是幕阜群山给我的使命。在这条艰辛的路上,我并不寂寞,路上早有先行者。环顾四周,诗人周春泉、剑男,作家徐志祥、徐鲁,都是坚守幕阜山精神家园的创作者,他们都已在幕阜山的千山万壑中深耕了多年,他们的笔下流岚缠绵、山花烂漫。
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修文在《幕阜长歌》研讨会上讲到:“李专的创作态度,亲近传统、亲近民间、亲近山野。秉持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长歌的热诚,扎扎实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辛勤创作,在当代文学创作如何扎根传统文化、如何汲取艺术养分方面,做出了良好示范。”
我已经尝到了“亲近传统、亲近民间、亲近山野”的甜头,传统、民间、山野都待我不薄,馈我丰厚。我将以我的“三亲近”,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清晰的幕阜山文化认同感。
同时,我期待,幕阜群山给我山鸣谷应的回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