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在《法学研究》创刊40周年之际,《法学研究》编辑部组织策划了丛书“《法学研究》专题选辑”,以专题形式汇编40年来发表在《法学研究》上的在理论上学术水平较高、在实践上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有一定影响的文章,再由主编撰写两万字左右的“导论”放置文章之前,系统梳理本专题多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本。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法治理论的发展主线经历了从“法治”到“法治国家”再到“法治中国”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6年,第二个阶段大体是从1996年前后到2012年,第三个阶段大体是从2013、2014年至2017年,第四个阶段大体是从2018年至今。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4个时期中有代表性的24篇论文。同时,在“导论”部分并对中国法治理论的四十年的发展做了一个综述和铺陈,概括其特点,展望其方向。
|
關於作者: |
雷磊,男,1982年5月生,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中国立法学研究会、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台大法学论丛》、《政大法律评论》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独著4部,参著6部)、教材5部(独著或主编2部,合著3部)、译著18部。
|
目錄:
|
导论 雷磊
一 法治:内涵辨正
论人治和法治 谷春德 吕世伦 刘新
人治和法治能互相结合吗? 李步云 王礼明
法治概念的科学性 李步云
“法制”“法治”“人治”的词义分析 沈宗灵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杨海坤
论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文正邦
论“法治”构成要件
——兼及法治的某些原则及观念 徐显明
二 法治国家:历史、理念与道路
论依法治国 王家福 等
依法治国: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 刘海年
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构造 孙笑侠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马长山
现代法治的困境及其出路 高鸿钧
政体与法治:一个思想史的检讨 徐爱国
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 顾培东
中国法治的人文道路 胡水君
三 法治中国:认知、治理与评估
共和国法治认识的逻辑展开 张志铭 于浩
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李林
法治评估模式辨异 钱弘道 杜维超
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王若磊
四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国之治的理论释证
新思想引领法治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 张文显
新时代中国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六个向度 李林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原理的传承与发展 孙谦
|
內容試閱:
|
总序
回顾与反思是使思想成熟的酵母,系统化的回顾与专业性的反思则是促进思想理性化成熟的高效酵母。成熟的过程离不开经常而真诚的回顾与反思,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如此,一个学科、一个团体、一本期刊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我们在《法学研究》正式创刊40年之际策划《〈法学研究〉专题选辑》,既是旨在引发对有关《法学研究》发展历程及其所反映的法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也是旨在凝聚充满学术真诚的回顾与反思的思想结晶。由是,《〈法学研究〉专题选辑》是使其所刊载的学术成果提炼升华、保值增值的载体,而不只是重述过往、感叹岁月、感叹曾经的学术纪念品。
对于曾经的法学过往,哪怕是很近的法学过往,我们能够记忆的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周全、那样清晰、那样深刻,即使我们是其中许多学术事件的亲历者甚至是一些理论成就的创造者。这是一个时空变化迅捷的时代,我们在法学研究的路上走得很匆忙,几乎无暇暂停一下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回顾一下那路上曾经的艰辛与快乐、曾经的迷茫与信念、曾经的犹疑与坚定、曾经的放弃与坚持、曾经的困窘与突破,特别是无暇再感悟一下那些“曾经”中的前因后果与内功外力。法学界同仁或许有同样的经验:每每一部著述刚结句付梓,紧接着又有多个学术选题等待开篇起笔,无参考引用目的而只以提升素养为旨去系列阅读既往的法学精品力作,几为夏日里对秋风的奢望。也许这是辉煌高远却又繁重绵续的学术使命造成的,也许这是相当必要却又不尽合理的学术机制造成的,也许这是个人偏好却又是集体相似的学术习惯造成的,无论如何,大量学术作品再阅读的价值还是被淡化乃至忽略了。我们对没有被更充分传播、体现、评价及转化的学术创造与理论贡献,仅仅表达学人的敬意应该是不够的,真正的学术尊重首先在于阅读并且一再阅读映现信念、智慧和勇气的学术作品。《〈法学研究〉专题选辑》试图以学术史研究的方法和再评价的方式,向学界同行表达我们的感悟:阅读甚至反复阅读既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