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增订版)

書城自編碼: 392505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专业史
作者: 王东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32216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4
《 体无完肤:我们与害虫的战争,一部社会和文化史 》
+

NT$ 551
《 古建筑日读(修订版) 》
+

NT$ 554
《 全球科技通史(吴军作品) 》
+

NT$ 254
《 华章大历史·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
+

NT$ 768
《 DK铁路史:火车、工程师与工业文明的故事 》
編輯推薦:
在关于“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本书引用大量历史档案材料、报刊资料以及相关著作,从地方入手,集中考察了中央和地方围绕“国家”产生的权力关系及演变过程,从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来理解“国家统一”对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揭示了其复杂性、广泛性,并探讨了国家建设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可适性,为我们理解“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內容簡介:
本书以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家统一运动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侧重于从“地方”以至机构的角度理解“国家统一”,*重外部因素与校园内小社会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深化我们在中国近代国家建构问题上的认知和理解。在方法论上,体现出以细微见宏大的努力。此书立论具体而充实,取材丰富,不仅充分利用留存档案,更以报刊、文集等各类文献互相比证。其见识不受分科局限,而得相关各科之利。
關於作者:
本书以四川大学的国立化进程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家统一运动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侧重于从“地方”以至机构的角度理解“国家统一”,*重外部因素与校园内小社会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深化我们在中国近代国家建构问题上的认知和理解。在方法论上,体现出以细微见宏大的努力。此书立论具体而充实,取材丰富,不仅充分利用留存档案,更以报刊、文集等各类文献互相比证。其见识不受分科局限,而得相关各科之利。
目錄
目录

绪论 001
第一章 大学格局与地方政治:从“三大”鼎立到国立四川大学017
第一节 “成、高纠纷”018
第二节 “三大”鼎立045
第三节 国立四川大学的成立070
第四节 小结087
第二章 “不在场”的中央:“国立化”初期的惨淡经营093
第一节 “三大”矛盾的继续094
第二节 在困境中维持川大的努力102
第三节 王兆荣任职期间川大的基本情况119
第四节 中央入川与***整顿川大130
第五节 小结140
第三章 “把国立二字真实化”:任鸿隽长校时期的改革143
第一节 任鸿隽长川大144
第二节 任鸿隽的治校思想149
第三节 “现代化”与“国立化”的具体措施与表现159
第四节 《川行琐记》事件与任鸿隽去职188
第五节 小结210

第四章 成为“名副其实之国立大学”:“拒程运动”的前前后后220
第一节 “国立化”进程的迅速推进221
第二节 “拒程”运动236
第三节 余波:从“国立化”到“党化”272
第四节 小结279
第五章 大学中的“国家”:总结与思考283
附录 学术“中心”与“边缘”互动中的典范融合: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309
征引文献351
主题索引372
原版后记402
內容試閱
绪 论


在西方历史上,大学曾一度颇具“世界精神”(主要是欧洲的小“世界”)。大学的师生来自欧洲各地,使用着同样的学术语言(拉丁语),分享着共同的文化预设,可以在欧洲的各大文化中心受到学者应有的待遇金耀基:《大学的世界精神》,收在《大学之理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72~73页;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但是,近代以来,随着民族主义思潮和实践的出现,大学的目光也随之更多地转向国内,并自觉承担起塑造民族认同的使命具体情况参看Sheldon Rothblatt,Univers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ty Formation,收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第505~535页;雅克·勒戈夫(Jacques Le Goff)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1~125、128~129页。需要指出的是,Sheldon Rothblatt在这篇文章中提醒学者,不宜夸大中世纪大学的所谓“世界精神”,它们在国家与地方事务中仍然扮演着相当活跃的角色。。
在现代中国,大学和国族之间,尤其具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联。虽然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机构,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各“大学”,的确是在中西文化竞争过程中,对西方制度加以模仿的产物。作为一种外来的学术建制,大学如何在中国土地上生存?进一步,又如何使其成为“中国的”大学?不少读书人认为,只有中国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学,才能有效地应付与西方的“学战”还在留学期间的胡适(1891—1962)对此就有所体会。在《非留学篇》中,他把兴办大学,尤其是国立大学视为教育救国最重要的方针。详论参见罗志田:《胡适传——再造文明之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3~125页。。这就把“国家化”或“国立化”(nationalization)问题摆上了台面。在同样的关怀的驱使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学术界曾经热烈讨论过在西方知识霸权的笼罩下,如何实现中国的“学术独立”的问题。同时,在二十世纪的诸多民族主义抗议运动中,大学生也无疑充当了主力角色参考John Israel,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就目前的研究看,中国大学的国立化(或国家化)运动,至少存在着两种类型,它们分别和民族主义的两个向度相关:一是对外的,一是对内的。对外的类型,主要通过教会大学和具有“外交”根源的清华学校(大学)体现出来。对它们来说,国家化的目标和表现即是争取学术独立、收回教育权。简言之,要使大学真正“属于”中国,而不只是建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这方面,学者们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成为中国大学史研究中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领域王维江、廖梅编:《基督教文化研究中文论著索引》,收在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72~481页;章开沅《教会大学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政治》、吴梓明《岭南大学与中国现代化》、顾学稼《华西协和大学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均收在顾学稼、林霨(Arthur NWaldron)、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4、268~285、327~342页;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1~226页;刘家峰:《调适与冲突:1950年前后的教会大学——以齐鲁大学为个案》,收在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1~335页;王忠欣:《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3~142页;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金以林:《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大学教育述论》,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02~308页;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84~197页。此外,珠海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教会大学的研究著作,包括《华中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齐鲁大学》《之江大学》《东吴大学》。关于清华大学的“国立化”,参看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转下页)。
  但是,正如罗志田教授指出的,民族主义在“抗议”一面外,还有着“建设”的一面,而后者是我们过往的研究不甚注意的①。
这一面在大学“国立化”问题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如何使一所大学成为“国家的”,而这也同时带来了中央与地方或私人之间的竞争②。本书考察的四川大学(以下简称“川大”)“国立化”进程就是这样一个事例。川大远处内陆城市,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相对较少(“相对”二字重要。事实上,和它同城的,还有一所教会办的华西协和大学),其生存与发展,主要与国内政治、社会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特别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对其影响甚深。我希望通过对此一进程的考察,为学术界研究中国现代大学的“国立化”及与之相关的民族主义、“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等议题提供一个可供进一步分析的事例,以增进我们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多层面上展开的了解。

  毋庸讳言,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特别是在抗战以前,四川大学并不占有若何重要地位。虽然是国立大学中成立较早的一所,但不论是地域所在还是学术名声,抑或在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它都处在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这样的题目似乎仅对川大校友才有意义,对“校史”以外的历史研究来说,则显得微不足道。

第一章 大学格局与地方政治:从“三大”鼎立到国立四川大学|

国立四川大学是1931年由国立成都大学(以下或简称“成大”)、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以下或简称“师大”)和公立四川大学(以下或简称“公立川大”)合并而成的。这三所学校,除了国立成都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其他两所的历史都可追溯到清末。成都师大的前身是1905年组建的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入民国后,先后改名四川优级师范学校、四川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改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以下或简称“高师”“成高”),成为当时六所国立高师之一。公立川大则由1906—1910年分别设立的四川通省法政学堂、四川通省农政学堂、四川藏文学堂、四川通省工业学堂、四川存古学堂,经过各种演变后,在1928年合并组建有关学校在1924年以前的沿革情况,参考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川大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34页。。
  在国立川大成立之前,尤其是在20年代中后期,各校虽在人事上有所重合,在校际关系上却矛盾重重。合并的计划虽早在1928年就已出台,但因当事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几经争议后,又一度搁浅。直到1931年,因地方军政力量的强势介入,才算是尘埃落定。这一过程颇为曲折,各方的互动也极为复杂,涉及经济利益的冲突、不同教育观和文化观的碰撞等多种面相。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更直接牵涉大学管理权的归属。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延续到1931年后。可以说,川大国立化的序幕,是在20年代开启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过程做一回溯。

第一节 “成、高纠纷”

国立成都大学的酝酿
  成都大学是四川最早组建的大学,其立校过程也最为曲折,和地方军政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川军不同派系间实力的消长息息相关。


  辛亥革命后,四川沦为各大政治派系争权的对象,以致***林立,派系众多,彼此之间混战不休。1924年春,自1918年以来长期掌权的国民党系熊克武(字锦帆,1885—1970)部,在北洋政府支持下的杨森(1884—1977)部队的不断进攻下,战败出川。杨森攻入成都,独揽军政大权。3月,他派人接收国立成都高师(以下简称“高师”),原高师校长、国民党人吴玉章(1878—1966)交卸职务,旋即出川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第120页。。杨森派来代替吴玉章的,是北大毕业生、曾一度担任高师英语学科主任的傅振烈(1893—1972),其时乃是杨森秘书团的秘书之一。
  这一决定立刻受到高师学生拒绝,先后两次发表宣言反对。其第一次宣言云:

  西南教育被蹂躏久矣,堂堂校长,屡出兵间。敝校国立于斯,亦数苦其荼毒。今何幸蔡州城下,喜见官军,百废待兴,黉序尤重。乃有无廉耻之傅振烈(字子东)竟敢于统一政府之下,弁髦国宪,夤缘私门,欲攫取敝校校长一席,以作群丑之根据地。当局者军事旁午,堕厥彀中,委令行之,受而不怍(本校校长中央得用委令,省政府礼聘,亦属例外)。查该傅振烈识浅体卑,风操蚩拙,精神萎靡,就木行将。前此奔竞敝校,滥竽教员,讲义不通(讲义具在),驱除以去。不得已拜军阀走狗熊(字晓岩,即摧残教育者)[按,晓岩,或作小岩,?—1937。引者注]之门,谬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新学制会,不解学分,攻击频遭,□不知耻。至其私德卑卑,尤污楮墨……同人等慎重师资,不甘屈辱,良心自动,意图革新。对于傅振烈,矢志反对。至旧校长之去留,毫不过问。而新校长已电请政府简任有学问,有人格,有名望,并富于教育经验者,莅此接充,俾资起废。所望大雅名流,硕□耆旧,主张公道,抑此夸毗。敝校幸甚,中国幸甚。《高师反对傅振烈校长》,《商务日报》1924年2月23日,第2张第6版。括号中的话系原文。按,熊为国民党人,曾任四川省议会会长。据经济学家彭迪先(1908—1991)回忆:“1922年成都各校学生为争取教育经费独立举行游行,到省议会请愿。省议长熊晓岩将请愿代表拘押,引起大家义愤,组织游行的同学鼓励大家去熊晓岩家,找他质问,我也跟着大队同学打着小旗一起去闹。熊家事先早有准备,调来警察数百人镇压,结果同学与警察发生冲突,秩序大乱,喊声四起,学生闹了半天,不仅有的人受伤,而且毫无结果而回。”此处所谓“军阀走狗”“摧残教育”,盖与此事有关。参看彭迪先:《我的回忆与思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从中可见,高师学生反傅,主要出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其学问不佳,人品有亏,声名狼藉;二是,高师是国立学校,校长应由中央委任,不应由省政府任命。第一条是对傅振烈个人学行的品评,第二条则关系高师的学校性质及权力归属问题。成都高师虽自1916年以来即改“国立”,但20年代四川政治自成格局,事实上中央政府早已无力控制。“现官不如现管”,高师学生对杨森不能无所忌惮,因此,宣言集矢所向,主要还是傅振烈个人品行上。宣言并明确表示,无意过问“旧校长之去留”,强调反对傅振烈和吴玉章无关,亦出自这方面的考虑。
  第一次宣言发布后,并无效果,傅振烈在杨森支持下,依然到任视事,聘任教员。学生遂发布第二次反傅宣言,内称:“顷闻所聘先生,悉皆退聘。即有一二走狗,为之沿街收匿传单者,亦为我辈发觉,加以申斥。至当局方面,已一再陈情,恳求义断。”在撤傅命令未下之前,傅氏“所有一切行为,则认为私人交涉,不能于敝校发生效用”。宣言“为国家计,为学业计”,提出两条建设意见。一是“聘选新校长之标准”:

  (一)海内名宿,确有学术,不涉政潮者;(二)于专门教育,富有研究及经验者;(三)对于西南各省教育,确有计划者;(四)川籍学者,如张真[应为张真如,即张颐。此条引文中凡方括号内文字皆系引者注,圆括号内文字系原文所有],如任叔永[即任鸿隽](同人等于二人素昧平生,特其著述足以快人心脾,故略奉[原文如此,疑当为“举”]之,以作理想人格云)之流,或省外与张、任相者[原文如此,疑有脱文],均表欢迎。

其次,“在新校长未到校以前,援京沪各校例,由同学公请前教务长何叔宜先生,及前斋务主任秦丕基先生维持学校一切进行。至于傅振烈个人,倘不退避,则与流氓擅入学校一例对付”《高师反对傅振烈第二次宣言》,《商务日报》1924年2月27日,第2张第6版。。
  除了这两个在宣言中公开表述的理由外,米庆云先生后来通过对高师、成大师生的采访发现,时人拒傅,还有一层更为微妙的人事派系方面的原因:“傅是留美学生,而四川高等教育,自清末民初起都是留日学生在主办。”不但高师校长,其他几个专门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以及四川军政界的上层人物也多是留日学生。其时“欧美留学生在四川教育界和政界,人数很少,也还没有形成力量。傅以一个留美学生获得四川教育界第一把交椅的高师校长位置,这是打破旧有秩序的突出事例,当然会引起同行人的震惊”关于国立成都大学成立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参看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川大史稿》,第90~94、102~109页;米庆云:《国立成都大学兴废记略——从成大、成高的纠纷到成大、师大、川大的合并》(以下简称《成大兴废》),收在四川省政协、四川省省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63~92页。《川大史稿》叙述较略,米文较详。米庆云曾在成大读过书,在写作过程中又采访了成大、高师(师大)的不少师生,他的文章中提供了不少公开发表的文字中不易见到的内幕,颇具参考价值。。只是这条理由不如前两条那么“正大光明”,不便在宣言一类文字中公开表达而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