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編輯推薦:
在智能技术推动政府治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智能技术对个人隐私安全造成的威胁,并不认同技术带来的治理成效,智能治理面临社会合法性危机。基于此,《智能治理与公众认同:城市大脑的社会合法性研究》综合运用质性案例、调查问卷和实验数据分析,创新建构了城市大脑社会合法性理论模型,剖析了颠覆性技术社会合法性形成的内部机理和外部制度要素。探索在政府建设城市大脑和公众个人信息数据采集、整合过程中,技术、政治与公众三者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城市大脑社会合法性的影响,回答了在技术促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智能治理如何实现社会合法性,收获了“不同寻常”的发现。为理解并回应社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公众的真实需求与关切,进一步改善政府智能治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作者围绕智能社会治理的理论探索、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方法创新等研究议题进行深耕,选取城市大脑这个新兴应用场景,率先开展了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实证研究探索,以社会智能化转型中的政府治理创新为背景,以公众对于政府借助城市大脑进行个人数据归集和开发利用的合法性认同为切入点,基于对我国地方政府实践案例的深入观察和分析,系统研究了在政府建设城市大
內容簡介:
《智能治理与公众认同:城市大脑的社会合法性研究》从我国地方政府利用城市大脑开展的智能治理实践出发,通过对公众认同形成过程的探究,揭示了个人素质、技术嵌入与政府声誉建构行动影响公众主观感知,进而推动城市大脑社会合法性形成的路径,回答了一系列具有现实紧迫性的公共管理问题: 在智能治理日益风行的今天,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公众个体对于智能治理社会合法性的判断? 在政府试图构建智能治理社会合法性的努力中,又有哪些行动更容易取得预想效果?通过整合社会接受与社会许可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城市大脑社会合法性的解释框架,从公众认同的视角,揭示了城市大脑及其应用社会合法性的形成机理。基于对中国智能治理实践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公众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公众隐私意识与智能治理社会合法性关系新的解释逻辑,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關於作者:
魏钰明,2015年获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士学位,2021年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主要关注公共政策与治理理论、新兴技术社会影响与治理。曾在Public Administra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国软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作为主要完成人、执笔人参与完成的多篇研究报告产生了重要政策影响力。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入选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支持计划。
目錄 :
第1章绪论: 技术、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1.1研究背景
1.1.1起点: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与治理大讨论
1.1.2现实背景: 智能治理面临的挑战
1.1.3理论背景: 技术赋能与政治抉择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概念厘定
1.3.2研究对象
1.3.3技术路线
1.4篇章结构
第2章文献综述
2.1技术变革的社会影响
2.1.1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宏观构想
2.1.2技术政治功能的哲学论争
2.1.3智能技术引发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2.2合法性的社会建构
2.2.1“正当性”的现代意义
2.2.2“社会合法性”的两重意涵
2.2.3“公众认同”的诱因
2.3政府的合法性塑造
2.3.1政府声誉与社会合法性
2.3.2政府声誉构建的途径
2.3.3政府影响公众认知的机制
2.4本章小结
第3章对城市大脑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3.2城市大脑建设的背景和进展
3.2.1从“智慧城市”到“城市大脑”
3.2.2城市大脑的“技术嵌入”及其影响
3.3城市大脑治理创新与公众反馈
3.3.1Z市D县城市大脑的创新成效
3.3.2治理能力与合法性之间的“张力”
3.3.3重塑智能治理社会合法性的策略
3.4本章小结
第4章理论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4.1初始理论模型: 社会合法性的理论回溯
4.1.1社会接受理论对于“技术属性”的重视
4.1.2社会许可理论对于“组织行为特征”的强调
4.1.3“社会合法性”概念模型的创建
4.2理论模型的完善: 基于案例的研究
4.2.1兴趣与隐私: 影响公众关注的要素
4.2.2技术嵌入: 治理技术的特殊性
4.2.3声誉建构: 对既定路径的调节
4.3本章小结
第5章社会合法性形成机制的多元回归分析
5.1研究方法
5.1.1问卷设计
5.1.2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5.1.3变量测度
5.1.4分析方法
5.2描述性分析结果
5.2.1公众对城市大脑及其应用合法性认同的描述性分析
5.2.2自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3中介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4控制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3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5.3.1信度检验
5.3.2效度检验
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4.1变量相关性分析
5.4.2正当性感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4.3利益感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4.4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4.5主观感知对合法性认同回归分析
5.4.6正当性感知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5.4.7利益感知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5.4.8风险感知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5.4.9技术嵌入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随机问卷实验的政府干预效果检验
6.1研究方法
6.1.1实验设计
6.1.2被试样本
6.1.3分析方法
6.2对绩效声誉策略的效果检验
6.2.1基于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的观测
6.2.2绩效声誉干预对主观感知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2.3绩效声誉干预对现实条件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3对程序声誉策略的效果检验
6.3.1基于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的观测
6.3.2程序声誉干预对主观感知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3.3程序声誉干预对现实条件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4对道德声誉策略的效果检验
6.4.1基于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的观测
6.4.2道德声誉干预对主观感知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4.3道德声誉干预对现实条件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5本章小结
第7章讨论与结论
7.1讨论
7.1.1从“技术赋能”到“技术嵌入”
7.1.2是“隐私危机”还是“安全屏障”
7.1.3追求“绩效创新”还是“社会正义”
7.2主要结论
7.3研究创新与不足
7.3.1研究创新
7.3.2研究不足
7.3.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调查问卷
附录B访谈提纲(中央机关)
附录C访谈提纲(地方政府)
附录D焦点小组讨论提纲
附录E中央和国家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政策
附录F智慧城市相关国家标准清单
后记
內容試閱 :
魏钰明博士是我指导的非常杰出的优秀学生。十年来,我见证了他从一个刚踏上学术之路的新手成长为知识能力和研究气质兼备的青年才俊的蝶变过程。如今,这本凝聚了他读博期间研究心血的博士论文,即将作为他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出版。我作为他的导师,应邀为此书作序,感到十分喜悦和欣慰。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共科技政策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是每一位科学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在我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一直思考如何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的角度发力,让科学技术更富有人文情怀。在新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向智能化转型的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众多颠覆性技术创新全面、深刻重构传统的社会结构,给人类的未来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影响。因此,规范地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建设一个更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时代命题。
自攻读博士以来,魏钰明围绕智能社会治理的理论探索、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方法创新等研究议题持续深耕,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2018年至2019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期间,进一步加深了对智能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紧迫性的认识,他先后六次往返于中美两国,与我集中研讨、共同攻关撰写政策报告。在长期研究和学术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十余轮论证,2019年春,魏钰明与我和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了“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工作迅速在全国展开,实现了公共政策研究从“理论研究—政策建议—政治决策—行政执行—组织实施—科学反馈”的全循环。他还选取城市大脑这个新兴应用场景,率先开展了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实证研究探索,力求从小切口入手,厘清智能社会治理中技术、政府与公众的多重关系。
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前沿领域进行博士论文研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在困难面前,魏钰明博士始终保持着勤奋认真、积极进取的态度,即便在母亲罹患癌症、家庭非常艰苦的处境下,他也坚守着对学术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克服重重心理压力和现实坎坷,参与了大量科研工作。他利用前期的研究积累与我合作完成的一篇文章,历经七十多次的修改打磨,最终发表在公共管理领域旗舰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上,成为该刊少有的由中国大陆学者独立发表的原创论文。
凭借优异的表现,他以人文社科领域唯一研究生获奖人的身份,获评了2020年度清华大学学生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在他毕业前夕我与他谈心时,他把自己在学术之路上取得的进步归功于我时常对学生们说的两句话。一句话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让他立志静下心来,数年磨一剑,精益求精,做出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成果,勇敢地向学术高峰发起挑战。另一句是“理论是灰色的,唯有实践之树常青”,这让他能够坚持把研究做在基层实践一线,先后前往16个省(直辖市)的40个县(市、区)调研,在对社会现象的反复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秉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身为老师,在听到学生这样反馈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种使命达成的满足与感动。
这本由魏钰明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学术著作,是他在博士阶段创新研究成果的结晶。在本书中,魏钰明博士以社会智能化转型中的政府治理创新为背景,以公众对于政府借助城市大脑进行个人数据归集和开发利用的合法性认同为切入点,基于对我国地方政府实践案例的深入观察和分析,系统研究了在政府建设城市大脑,并对公众个人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利用的过程中,技术、政府与公众三者的互动及其对城市大脑社会合法性的影响。
这项研究综合运用质性案例、调查问卷和实验数据分析,创新建构了城市大脑社会合法性理论模型,剖析了颠覆性技术社会合法性形成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制度要素,收获了两点“不同寻常”的发现: 一是不同于当前流行的“中国公众对隐私不敏感,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的观点,公众让渡个人信息数据,并不是为了追求便利,而是出于对政府公平公正的信赖,正因为此,隐私意识越高的公众,对城市大脑和政府智能治理实践的合法性认同反而也越高; 二是区别于“舆论宣传有助于增进公众认同”的常识性认知,对城市大脑声誉的过度塑造和宣传,反而会抑制公众对城市大脑和政府智能治理实践合法性认同的形成。这两点发现,为理解并回应社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公众的真实需求与关切,进一步改善政府智能治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作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与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一项阶段性成果,这本书始终秉持“关注人、关心人”的价值理念,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科学严密的逻辑,深度揭示了在智能技术嵌入政府治理的宏观背景下,公众个体内心的波澜起伏,也启迪广大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重新将目光投向历史巨轮下平凡而普通,却又满怀善意与憧憬的芸芸众生。对智能社会治理中的技术、政府、人及其互动关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魏钰明博士的这本著作,必定能够从中获得很多启发。
技术、政府和公众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是改变社会的动力; 政府是治理的主体,是维持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力量; 公众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政府治理和技术影响的对象。但在智能时代,技术引发的社会变革让这三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涵盖的知识领域,推动智能社会治理这个全新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学科方向的诞生。
希望魏钰明博士能将此书当作以学术为业的开端,云程发轫、奋楫笃行。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这一前瞻性的时代工程中挺立潮头,为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是为序。
2022年5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