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田某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判例展开评注,从法官的角度对此案的立案、审理、判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注解,并扩展思考,对教育领域相关纠纷的性质及解决方式和途径进行了思考。
|
關於作者: |
饶亚东,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著有《法官的荣耀莫过于推动法治进程》。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教育类案件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田某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基本情况
第二章 对“田某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的评注
第一节 对原告起诉的审查内容
第二节 被告的答辩意见
第三节 庭前准备工作
第四节 开庭审理
第五节 法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
第六节 一审判决的判理及结果
第七节 一审判决结果的法律适用
第八节 二审判决的判理及结果
第九节 关于田某案审理的社会关注
第三章 对教育类行政案件的思考
第一节 涉高校教育行政案例概要
第二节 高校受教育者在行政法上的诉权保护
第三节 教育者依法履行颁发学历学位证书行为的职责
第四节 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行为
第五节 关于行政程序问题
第六节 关于司法权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尊让
第四章 研究论证成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第四期(总第六十期)
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九批指导性案例第38号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38号的理解与参照
四、关于受教育权的保护问题
五、关于教师法权益的保护
六、入选“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发言
七、首案法官谈首案
第五章 相关裁判文书
一、田某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二、田某案二审行政判决书
三、刘某文毕业证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四、刘某文学位案一审判决书
五、黄某不服取消毕业分配资格决定诉被告北京师范大学一案
六、刘某案件二审判决书
七、赵某某诉中国传媒大学不予授予博士生学位案二审判决书
附录 涉案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法官的荣耀莫过于由审判推动法治进程。
1989年4月中国颁布了一部超前的法律——《行政诉讼法》,“民告官”那是多么的新鲜。在此之前,法院只审理几类部门法有规定的可以诉讼的行政行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直到《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后,法院设立了行政审判庭,1990年2月,笔者有幸加入这个行列成为第一批实践者,开启了行政审判职业生涯的篇章,从此与行政审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行政法律制度是现代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行政诉讼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从1989年4月颁布,正式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行政诉讼制度,标志着法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取向和原则。这部法律在三十多年的实施中,在国家法治建设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政府的治理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作为审判实践最前沿的法官,捧着这部先进的法宝在行政法律法规中寻求解决行政纠纷的答案。司法怎样监督,是很大的难题。案子收进来了,就要解决怎样判出去的问题。怎么判?在法无明文规定、案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行政法官们能做的就是从基础做起,研究行政诉讼法以及部门法,从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立法宗旨出发,审慎处理好每一件案件。在从事行政审判的初期,法无明文规定,案无先例可循,而每一件案子都涉及法治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笔者困惑过、兴奋过,也苦恼过。作为第一代行政法官,笔者从基础做起,探索了很多行政管理领域的法律问题,审过的案件涉及公安、土地、工商、卫生、城建、环保、税务、教育、证券、商标、专利、信息公开、行政协议、行政赔偿、行政非诉执行等领域,基本上囊括了我国的行政管理类别,同时对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程序的衔接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从事行政审判工作三十余年中,笔者主审过众多首案和重大疑难、具有社会和国际影响力的案件,在行政审判领域做了一些具有开创意义和指导示范效应的案例。例如,笔者审理的“田某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作为全国受理因高等学校教育引起的行政纠纷案件,首次将司法审查的权力指向了大学行政管理权,同时开创性地将行政法领域的正当程序规则应用到案件的审理中,明确指出行政机关对相对人作出不利处理时要听取他的申辩。该案于1999年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2014年被选作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被业界誉为“中国行政法学第一案”。该案被评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个重大司法案例”入选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对法官职业的使命与担当就是笔者的追求。作为一名法官,很高兴能够在法治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脚印,这是职业生涯的荣耀。笔者在长期的行政审判工作中,坚持以司法公正为标准,努力在司法审查中实现公平和正义,在行政审判初期的艰难岁月中,努力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通过对一个个案件的审理和裁判,让普通公众可以通过观察法律实施的过程,对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对案件进行价值评价时可以作出公正的评价,以实现“看得见的正义”。
本书的写作起于2001年,其间涉高校的学籍管理、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等行政纠纷经历了不同的审理模式,在该案于201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指导案例后,重拾起来,是在该案之后二十几年继续实践、学习和深度思考的产物。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也备受多位前辈和老师的鼓励。作为一名居中裁判者,笔者力争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出发,对教育行政领域中敏感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是教育行政案例中经常出现的核心,时至今日仍属于热点难点问题。希望本书中的分析和探讨能对理解和认识教育行政案例提供一些帮助。
2023年4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