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这里,
是一幢普通的石库门房子。
透过曾经的生活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千万个普通人汇成的大历史。
这里,
一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近到可能还称不上某某史,
一场我们亲历的巨变,超越了过往的任何一次变革,
一瞬即将远离的世纪光辉,我们都已卷入一张叫做“未来”的网。
这里,
记录已经以及即将逝去的石库门,
破旧的老房子里历历有人,
使螺蛳壳里的普通人昭传。
这里,
是道达里。
|
內容簡介: |
道达里是上海市黄浦区北京西路、新昌路的一栋普通的里弄住宅。作者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解读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租界西拓、道路建设、住宅开发;进而通过对里弄住宅建筑空间的介绍,引入其中居住的“72”家房客的居住生活记录。其中不乏对1980年代石库门里生活细节的生动描绘,呈现出一种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基于作者规划师的专业背景,对从城市到区域,到街道,再到里弄的空间解析,为读者展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城市命运的细密联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所居的城市,也将成为城市更新的人文注脚。
|
關於作者: |
沈璐
道达里曾经的居民,一位斜杠青年:文字爱好者/城市规划师/上海学研究者/独木舟教练
上海市上规院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四所所长、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研究会理事、雄安新区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上海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工作,曾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河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类)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城市设计)优秀奖等奖项。
参与主编《高质量发展的雄安之道——雄安新区生态防洪堤规划设计》《雄安新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等雄安新区设计丛书;参与编撰《转型上海 ? 规划战略》《2040上海 ? 空间畅想》《大上海都市计划(整编版)》《一江一河:上海城市滨水空间与建筑》等出版物。
|
目錄:
|
序 上海石库门时空百年(于海)
缘 起
第1章 空间之“道”
一张老地图中的城市密码
广而告之
管窥弄堂
爱文义路上的电车
道达里,到了哪里
中西合璧·以中为主
色彩密语
也说承兴里
第2章 生活“达”人
螺蛳壳里做道场
一达谓之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赵家
公私合营
宋家姆妈
尊德里
沈家
俞家
俞医生与陆老师
杨家
前厢房和客堂间
灶披间与隔间
第3章 家长“里”短
大火表与小火表
煤球炉子 ·
无线电 ·
晒台和天井 ·
水井和医务室 ·
照相机与乐口福 ·
罗宋汤和蟹粉蛋 ·
一步之遥的苏州河 ·
地震了 ·
城市符号 ·
一件“文物” ·
弄堂口 ·
附录
上海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今旧路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再见了,道达里
|
內容試閱:
|
序
上海的故事有多种讲法:历史的、空间的、社会的等,每一种都独立成系统。历史学的上海(学),大家最多,成就最大,但大家多不在上海,甚至不在中国,这就是上海的历史学被誉为国际显学的缘由。空间学的上海(学),大家不少,多在中国,上海更是一大重镇,但向来的功夫都做在空间的物理面上,很少在空间的社会面上,空间学的一面之词就缺少人性的温度。社会学的上海(学),是有走出如费孝通、雷洁琼、孙本文等大师传统的,但社会学家的眼睛,总是盯着当代城市和当代人生活,说历史不会很长,谈空间也只是场景,社会学对空间尤其缺乏敏感。最好的上海故事,是历史、空间和社会三位一体,是上海人在特定空间里的前世今生。这样的文本,若做的是石库门里弄主题,无论最后是否真正出彩,确实是容易讨巧的。
让我说说理由。首先石库门里弄就是最具上海地气的生活空间。上海学者曾经争论究竟何为上海建筑之地标:石库门?还是工人新村?这场20年前的争辩已经尘埃落定,20世纪50年代因临近工业区拔地而起的工人新村,多数已在城市更新中拆除,被商品房小区所替代。只有曹杨一村,因享有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的荣誉,作为历史建筑被保留下来,从曾经的模范社区变为纪念地进入历史。而身世更老的石库门,虽然也在过去30年的旧城改造中被拆除无数,但石库门的商业化改造,却创造出上海有史以来最好看的石库门。好看不仅因为彻底清除日常生活的拥挤和破烂,还因为它为老旧的形式注入时尚内容。石库门从来未曾代表过上海的繁荣,那是由花园洋房、高级公寓、外滩的万国建筑所代表的。但通过诸如新天地重建上海繁荣的想象,这是石库门传奇的新叙事。它自然是一个有点可疑的叙事。任雪飞说石库门贯穿20世纪作为中低阶层租户住宅的历史被小心翼翼地抹去了。但这一个“想象”的石库门叙事确实唤起这座城市的居民对石库门的怀念和新评价:原来我们急于逃离的石库门居然这样地好看!而且动人!动人是因为石库门勾起了我们曾经成长的记忆,我们同石库门原本有着那最琐碎,也最撩人的生命关系。石库门的集体记忆是从新天地开始的。最重要的是,新天地以保护之名获得的商业成功,引发关注旧街区保护性更新的社会风潮。一系列城市保护条例也在此时密集推出,并且保护的对象从原来的单体建筑到成片的历史风貌区。当人们一再批评新天地不是真保护时,真保护的社会诉求也日益强烈和流行。今天无论是保持原貌整体的创意产业化的更新,如田子坊;还是落架重建的绅士化改造,如建业里,上海空间的新传奇,做的文章主要还是石库门里弄。
其次,石库门里弄也曾是上海最聚人气的社会世界。粗略地说,四个上海人中曾有三个住在石库门房子里,说“螺蛳壳里做道场”,这说的是螺蛳壳里的上海人练就了浑身的机灵。还是精明的上海人在螺蛳壳里也弄出了“大世界”的动静?易中天说石库门里弄没有阶级,并非真的没有穷人富人之别,而是如朱大可所说,在其高度杂居的后期,狭小的石库门不分阶级地容纳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囊括了从破落资本家、掮客、小业主、手工业者、小布尔乔亚、旧知识份子、大学生、乡村难民、城市流氓、舞女或妓女等各种驳杂的社会细菌”。要懂上海人,大概最要读懂石库门里的上海人,木心甚至说,“住过亭子间的人,才不愧是科班出身的上海人。”上海故事的社会面,原本就是紧紧勾连空间面的。
最后,石库门里人的故事,最能讲出沧桑感。从出现石库门民居的19世纪70年代,到中心城区石库门街区架构基本不变的20世纪90年代,超过一个多世纪的漫长且最后40年鲜有产权交易的居住历史,只要一写石库门民族志,就很容易写出一家一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而且,因为足够长的历史跨度,一家一族的命运必定是国运的反映和结果。如此来看,有内容的石库门人家故事,有意无意都在讲述大时代的历史和大上海的历史。
讲石库门里弄普通人生活的上海故事,可有学术的讲法和文学的讲法。卢汉超的《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是学术上海故事中的精品,书的标题已经点出代表日常生活上海的不在南京路,不在外滩,而在霓虹灯照不到的里弄。而王安忆的《长恨歌》、金宇澄的《繁花》等则是文学上海故事的佳作。
道达里是上海北京西路上一处普通的石库门里弄,沈璐的《道达里——上海石库门时空百年》用近乎白描的笔法叙述了道达里14号四代人的生活。全书三章,标题分别是空间之“道”、生活“达”人和家长“里”短。用一个里弄的名字表达上海故事之空间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三维度,这虽然只是我个人的诠释,却合于写出一个好的上海故事的常道。沈璐20世纪80年代出生在道达里,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但她的故事是从道达里刚刚建成交付新房迎来第一批租户,即曾祖父用四根金条租下14号三楼房间的20世纪30年代说起,直到道达里被征收进入最后拆除的2020年,算起来沈家人在这里居住足有九十年。沈璐说她在为老上海四代人的生活绘制群像,“从大历史和小家庭的角度,绘就一部普通人的百年上海史”,这已是一个专业史学家的抱负。
在沈璐绘制的平面图上这幢三层的标准石库门住宅,有11个居住单元,绘在图上先后住过的人家数超过单元数。沈璐专为邻居作传的有五家,提及的有三四家,他们中以医生居多,被沈璐视为14号的人口主流,还有警察、工人、小职员、家庭妇女等。沈璐用了“七十二家房客”
来说14号的人员结构,这是有过石库门居住经验的上海人都知道的小社会。原来的灶披间也被分隔,一半改作居住,前后曾有三代租客,第三代租客居然将它改作棋牌室。沈璐对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非改居”(非居住改为居住)的社会空间史做了这样的描述:“从本分的警务人员之家到三教九流、藏垢纳污的所在,真真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戏剧化、更上海的生活剧目了。”这是十分地道的社会学句子。沈璐本人是卓然有树的规划师,空间学是她的专长,讲起里弄和石库门的空间结构、材料品质、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从容不迫。上海学的空间学,在沈璐笔下游刃有余。
沈璐的上海写作是学术路还是文学路?不少段落,她的书写的确像个小说家。她写了电车上乘客的神情,“在电车上,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得以喘息,把‘日常’的面具摘下来,发呆、出神、幻想,等到下车,他们又慌忙奔向生活、工作、学习,忙不迭地带上自以为得意的面具,是庸常的生活,还是思想的束缚,压抑了冒险的欲望。”我们可以相信少年的沈璐能在电车上看到大人们的发呆和出神,但他们下车慌忙带上假面具奔向社会,是当时就想象到的,还是后来跟大人们一样生活而体会到的?这分明是文学化的叙述。另一个情节更有意思,无产阶级的杨家姆妈要学西化的宋家姆妈喝咖啡,先是有样学样牛奶冲咖啡,“后来市面上有了速溶咖啡,马上转投三合一的怀抱,宋家姆妈看在眼里,倒也没有说什么,眼神有点出卖了小心思,‘咖啡又伐是麦乳精,调一调算啥啦’。”宋家姆妈的事,沈璐全是听说,自然不会当场看到她的眼神,而从眼神还能猜出她的小心思,且活灵活现写出了上海女人的腔调,作此猜想的人无论是谁,我们都只能归结为沈璐的文学想象力了。
本书当然不是小说,书中的上海人并非虚构。我也无意将它与《繁花》做对比。这还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的写作,书中的学术议论随处而发。一段讲用不同颜色耐火砖砌就的弄堂立面的配色方案和光影效果的文字,读来赏心悦目:用来打底的是偏中性的黄色砖,横向上每隔两行、纵向上每隔一行会嵌入一块偏暗红色的砖,打破底色的沉闷。砖与砖之间产生的阴影是比暗红砖色明度更小一些的红黄色。这样细微的变化给立面带来变化,却又不招摇,是非常雅致的配色方式。整条弄堂维持了温暖米黄的色彩基调,又因为“石箍”形成的黑漆大门形成有秩序的韵律感。沈璐让我多少明白了弄堂空间那种富有温暖感氛围的色彩学理由。她还用相当的篇幅讨论石库门的起源,从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屋顶绞接方式诸方面,推测石库门源于上海乡土建筑绞圈房,她用“中国血统、上海基因、海派气质”三个定语,判断石库门房子是真真切切的“中国造”。我无法判断沈璐的观点能获得学界多少认同度,我愿意相信这更像是认真的一家之言。无论如何,沈璐的文学天分,没有妨碍她的专业判断。
但我们不必为了本书是文学范还是学术范的争辩,而迷失了重点。重点是“再见了,道达里。”道达里回不去了,沈璐是在跟自己的出生地告别!跟虽不时有龃龉但回忆起来竟有些可爱和甜蜜的邻居告别?这骨子里是一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怀旧曲。那已经消失的种种景物和声响,就如昨天发生那样新鲜和生动。我也是沈璐书里的真实人物,我亲历了沈璐告诉我们的许多故事,或至少是一个有着实际关切的见证人。我自己成长于上海的弄堂世界,曾在《城市社会学文选》后记里讲述过自己与这个城市的感性关系,“对中心城区景观的生动印象都是在幼时和少年时代形成的,熟悉她的肌理、节奏和韵味。以后路过早先住过的旧式里弄街区,常常有莫名的感动。始知自己对都市的兴趣源于少年的经历。我也喜欢放任这份主观性,城市是因了我们的经历变得可亲可近更常常撩拨人的”。我仍然要放任自己的这份对上海的主观性,因为沈璐向我们投射最多的还是这种主观性。
沈璐的怀旧最撩拨我的是那些我曾经最熟悉的生活的记录,居然真的消失了,更可能永远地不复返了。譬如生煤球炉的生活,一个“生”字,只有上海人才懂它的含义和窍门。沈璐不厌其详,叙述了生炉子的全部过程,读者会有兴趣来读这段活泼的生炉记。我的解读很简单,“生”就是把一个死物变成活物,在上海人眼里,把一个冷炉子生成一个能烧饭的火炉子,就意味着生气和生活。今天我们不再为每天早上生炉子手忙脚乱,烟熏火燎,我们有理由进入gas(煤气)时代。“不用生炉子的日子,便没有了袅袅炊烟的弄堂,却也少了许多的烟火气”,沈璐茫然所失的,不也是我们惆怅的?
没有什么比弄堂更让上海人“多愁善感”,这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的情结。沈璐书里不少弄堂的全景图片,窄窄的通道、密密的民居,今天看这些画面确有某种特殊的审美感,虽然我们知道其背后的数据远非美丽。如在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居民占全市人口的60%,大约四分之一的居民拿公共过道当厨房,一半以上居民用马桶,40%居民烧煤球炉。而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上海人来说,这些岂止是客观数据,更是日常的营生和遭遇!今天没有人还愿意回到每日生炉子倒便盆的生活,但我们依然觉得弄堂画面给了我们某种温软的回忆。沈璐深知我们的弄堂情结,她的“弄堂口”篇也写得最为热闹和亲切,这里有各式修理摊子,如修鞋的、修车的,和从早到晚都不会消停的公用电话间。随着沈璐绘声绘色的笔触,我们也许会想念传呼电话叫喊声,那是弄堂声音的一部分,多少期待、多少倾述、多少嘱咐、多少焦急,多少……来自这弄堂的公用电话;有时电话忙,叫不过来,那边等不及挂掉了,又有多少懊恼……电话内容是私人的,但电话事件却是弄堂的、邻里的。还有修鞋的“爷叔”,沈璐猛夸皮鞋匠的技术出奇的好,虽然收费极其低廉,但修出来的鞋子却比新买的还要好,完全看不出修的痕迹。沈璐没谈到的修理摊还有很多,如修棕绷床、修笔、修伞、修锅子的。今天我们已经用席梦思代替了棕绷,也就不再修理棕绷了,就像今天我们也不再修笔了,我们或一打打买笔,或几乎不再用笔了(电脑和打印机代替了笔),我们已经付不起修笔的时间成本。同样地,我们也不再去修伞,不再修钢精锅子,不知不觉中,我们失去了对小修小补的需要,于是,弄堂口的修理师傅们也慢慢消失了。今天,对着修理师傅的照片,无论他们以怎样的姿态对着我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知道,我和我的邻居们,真的不再需要他们的服务了,但仍会暗暗地期待,“蓦然回首”他在弄堂口。可是弄堂又在哪里?我们还在期待什么?沈璐说,电话间阿姨、修车师傅、皮鞋匠爷叔,“有你们的弄堂口,才有了到家的安全感”。
讲到弄堂,还有老虎灶,虽然沈璐未曾提及,它总是带给我们热气腾腾的记忆,一分钱泡上一热水瓶,两分钱是一铜吊(即烧水的大水壶),冬天家家需要的热水更多,去老虎灶也更频繁,人一多,就会发展出互动,就会超出原有的功能,老虎灶也成为一个社交的地方,喝茶,聊天,泡脚等。随着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老虎灶也存在不下去了,今天我们惆怅的不是热水的消失,而是一个洋溢着热气的社会空间的消失。
道达里14号人家的灶间是沈璐落笔不少的所在,上面提到一楼灶间被隔一半做了居室,而反向的挪用,即占用楼梯转角改成厨房的则更为常见。沈璐将这形容为自我完成的“成套化”改造,这当然是一种化公为私,这里只有私人经验,而无多少互动情节。上海人的灶间,确切说石库门一楼的正宗灶间,才是故事最多的空间。在这里可以为几公分的领地大打空间之战,也常常你我不分,几乎家家吃过邻居的馄饨,也
给邻居送过馄饨。这里有家长里短,是小道、是非的发源地,也是邻里公关的所在。上海人家,无论贫穷富裕,大多能烧得可口的家常饭菜,多少愉快和家庭之乐,就来自这小小的灶间。上海人曾经最向往一个独立的灶间,今天多半家庭实现了这个梦想,也没有多少人还叫它灶间而改称厨房了,但我们仍然会想起这个让我们既憋屈又热闹的灶间,这个今天被社会学家美其名为“公共空间”的灶间。是的,种种不便被时间之流冲淡了,灶间里发生的社会交往成为最不易褪去的回忆留存下来。
在书的卷首,沈璐给自己一项使命:为已经以及即将逝去的石库门立碑。这有几分悲壮!更有一腔深情!10年前,我写下自己对石库门里弄的感受,重录在此,来呼应沈璐对道达里的告别:
房子该拆的、该改的还是要拆要改,我们真正心疼的或珍惜的是什么?什么破坏是我们最不忍的损失?是与石库门在一起的悲欢离合、心理感受、生命见证;是由石库门的格局、尺度而铺展开的人与人的恩怨接触和人情往来,今天让我们失落的是这样烦人的恩怨接触也不可得了;是石库门这种熟人世界教化人性和发展人格的社会化力量和机制,今天的住宅获得了物理的舒适性和方便,却实实在在地损失了人文性和社会性,这是我们从石库门的破坏中真正痛惜的。今天我们重建我们的社区,不能只是砖块的世界,也要将石库门曾经有的那种邻里构造、社会联系、人性温软,通过新的空间构造重建出来。如此我们推倒了必须推倒的石库门,不妨碍我们仍然多少承继着石库门的一丝文脉和气息。这是城市更新最要创造和维护的人文社会空间。
于海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