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NT$
418.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本论文集在会议论文基础上结集而成。与会议主题一致,本书以“心学的传承与发展”为总主题,此处“心学”有指作为义理内容者,也有指作为方法形式者;既有将心学与狭义的理学融贯起来进行描述,也有将作为哲学的心学与作为文化的人心的意义进行对比诠释;既有脉络化的时间理路梳理,也有注重立体性地把握心学的意义者。在总主题之下分设“心学与经学研究”“心学与理学研究”“心学的多元开展”“心学的比较研究”“心学传承与发展”5个分主题,共收录4篇贺信以及与上述主题密切相关的55篇论文,以飨读者。
|
關於作者: |
杨柱才,男,1966年生,江西高安人,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全国陆九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副秘书长、江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明理学,近年侧重于宋明理学尤其是朱子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合著《宋明时期江西儒学研究》《江右思想家研究》《中国儒学史》(宋元卷)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朱子门人后学研究”首席专家。
张新国,男,1984年生,河北邯郸人,清华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后,现为南昌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社科基金“永嘉朱子学”首席专家,江西省赣江青年学者、井岗青年学者,已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道德与文明》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錄:
|
贺信
杜维明先生贺信
张立文先生贺信
陈来先生贺信
郭齐勇先生贺信
心学与经学研究
陆九渊《春秋》“讲义”的经学思辨
“皇极根乎人心”——陆象山的《洪范》学
“吾之深信者《书》”——从《尚书》之论管窥象山学的经学底色
陆九渊“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说的诠释学意义
陆九渊的“皇极”说
“建用皇极”:陆九渊的华夷观初探
心学与理学研究
朱子对鹅湖之会“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说的回应
陆象山的人心道心之说
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的思想互动看“陆学”的确立
深喻由乎志习——程朱与陆九渊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解释的演进
朱陆异同的礼学诠释
和会朱陆本体论工夫论的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中的居敬工夫——兼论宋明理学的敬论分类和意义
论朱陆治学工夫的异同与冲突
陆王心学对“敬”的理解与批评
李二曲对朱陆的融合何以可能——以“为学之方”的检讨为视角
心学的多元开展
陆九渊象山讲学述略
象山人学思想的心学旨趣
论陆九渊的世界观与唯心主义
陆九渊的义利之辨及其现代意义
心的救赎与性的隐略——论陆九渊心性学说的侧重
论陆九渊对异端之批判
本末先后:象山学阐释之纲要——兼论其心学依据与特色
陆九渊君子人格思想述论
大转型背景下的北宋哲学:兼论中国思想的第二期轴心时代
“鹅湖之会”的文化意义
从《陆氏家制》看陆氏家风
陆九渊政治思想探析
陆象山的“主民”思想及其对晚明“觉民行道”的开启
从中国文化的此岸取向看心性儒学的境界论——为纪念陆象山先生诞辰880周年而作
心学与国人的信仰哲学
心学的比较研究
论陆九渊心学的思想史地位
象山学在日本
儒家的知性传统与象山心学的知性
从knowing that与knowing how看知与德之辩——以陆象山思想为考察中心
陆九渊论“天理人欲”来自道家之补证
陆九渊哲学中对语言的讨论
日本阳明学的发生原因及早期特征
程敏政和王阳明的朱、陆及其历史影响
精神哲学与陆王心学——以徐梵澄《陆王学述》为中心
圣学之果:心学、理学与公羊学
心学传承与发展
阳明学时代何以“异端”纷呈?——以杨慈湖在明代的重新出场为例
陆九渊心学及其对儒学发展的新突破
论“心即理说”的发展历程
陆象山“本心”说的再阐释
陆王心学实际影响初探
“效验”问题与陆王心性学说的裂变——兼谈明清之际儒学转型的契机和可能
张立文先生的象山学研究
由“真我”到“良知”——牟宗三关于“良知”本体的建构
吕枘对阳明心学的辩难及其思想史意义
王阳明孝礼思想
从推崇到批判:黄绾论陆九渊
身体、心灵与自然的融通——王阳明心学主体性的结构
“修身为本即是性学”:李材的止修工夫诠释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