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1. 教师里的心理学,案例来自加里市公立学校、西北大学教育学院,实打实的干货。老师拿来就能用得上,举一反三研究出成绩。
2. 家校联动,家长学习老师的好教材,千万不能做甩手掌柜,单纯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一走了之,防止孩子一步一步变坏。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德雷克斯心理学经典著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经常遇到学生挑战挑衅,这是个普遍难题。作者认为重要的是,老师要学会适应孩子的情况,而不是让孩子适应他。本书认为目前大部分老师都在用传统的分而治之的独裁原则来处理学生的挑战这种做法不可取。羞辱和强迫服从并不能让老师获得学生的合作。一旦老师变得充满愤恨、沮丧、恼火,他就不再是一个领导者和教育者,而变成了一个战斗的人——为自己的权力、地位、威信和优越性而战。视角犀利敏锐、附有大量的案例,读起来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方法也很有实用性。
|
關於作者: |
鲁道夫· 德雷克斯 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23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是阿德勒的亲密同事、战友,他以简化和应用阿德勒的思想而闻名,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使用,经常被认为是“以清晰、系统和合乎逻辑的形式阐述、构建和解决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具有深刻的影响力。著有《父母的挑战:没有眼泪的管教》《成年人的挑战:婚姻的真相》《教师的挑战:孩子从一百个不配合到心甘情愿的守规矩》等。
|
目錄:
|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教师的角色
1.教师与孩子的冲突............................................................................................. 004
2.教师与父母的冲突............................................................................................. 008
3.教师与校长的冲突............................................................................................. 010
4.教师与自己的斗争............................................................................................. 012
第二章 理解孩子
1.遗传、环境和创造力........................................................................................ 015
2.生活方式的形成.................................................................................................. 016
3.自卑感的心理动力学........................................................................................ 019
4.家庭氛围................................................................................................................ 021
5.家庭系统排列...................................................................................................... 022
6.训练方法................................................................................................................ 024
7.孩子不当行为的四个目的............................................................................... 026
8.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 031
第三章 具体的纠正方法
1.观察孩子................................................................................................................ 035
2.心理调查................................................................................................................ 037
3.识别孩子的目的.................................................................................................. 039
4.心理学披露........................................................................................................... 053
第四章 一般的纠正方法
1.赢得孩子................................................................................................................ 059
2.鼓 励..................................................................................................................... 063
3.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067
4.考虑群体的影响.................................................................................................. 068
5.作为群体领导者的教师................................................................................... 069
6.课堂氛围................................................................................................................ 071
7.专制型领导还是民主型领导?..................................................................... 073
8.班级的团结........................................................................................................... 076
9.竞争与合作........................................................................................................... 078
10.班级讨论.............................................................................................................. 079
11.民主课堂组织.................................................................................................... 082
第二部分 实践应用
第五章 鼓 励....................................................................................................................... 086
第六章 自然结果.................................................................................................................. 104
第七章 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 121
第八章 改变孩子的目的................................................................................................... 150
第九章 群体讨论................................................................................................................. 209
第十章 群体状况.................................................................................................................. 262
第十一章 有效的方式........................................................................................................ 279
后记....................................................................... 329
|
內容試閱:
|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接受学校教师的现有教育以外,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心理咨询师被委派至学校,与孩子、教师和家长们共同合作,协助孩子克服他们在社交及学业进步中的困难。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该学科基于一个我们不能苟同的假设——需要帮助的孩子都出现了“情感障碍”。事实上,他们当中很少有人真正患病,只是大部分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谁最有资格来帮助他们呢?——教师、父母、心理咨询师、精神病医生、社会工作者、牧师,还是其他成年朋友或亲戚呢?据我们的经验,上述人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有效地影响孩子,并帮助孩子进行调整。出现情感障碍的孩子对自己及生活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并且使用了社会不可接受的手段来寻找自己的位置。任何能够赢得孩子信任、理解孩子并能为他提供多种选择方向的人,都能改变孩子。
教师在所有这些人中独具一个优势,她a能召集全班的群体之力,协助每个孩子做出调整,并得到改进。然而,我们的教师不知道如何着手,因而在面对有问题的孩子时,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教师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期——她们被过去的专制型教育方法所束缚,同时面对着当代各种观念的冲突。如果教师们能熟知心理学方法和群体互助法,那她们就能对孩子产生强有力且有效的影响,预防孩子的适应不良行为,同时加以纠正。应用心理学
方法促进孩子进行行为调整,并不会使教师变成心理治疗师;同样,采用群体动力学和群体讨论法克服孩子的缺陷,也不会让她变成团体治疗师。然而,在教室实施的群体动力学过程,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能帮助孩子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将来接受精神治疗。
如今,教师们几乎接触不到适用于课堂情境的心理学方法的训练。因此,我(本书作者)所教授的课程主要针对那些积极投身教学一线的教师,为其提供独特的教学体验。本书就是希望将这些体验呈现给广大读者。
本书第一部分呈现了心理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情境的理论前提。有关人的特定概念构成了所有教育哲学的基础。我们的概念基于民主哲学及其暗示的人人平等原则,以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a中的社会目的论方法。在这种理论框架下,人被视为一种社会存在,行为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其人格是一种独特且不可分割的实体。我们的研究具有目标分析导向,主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以及必要时改变这些目的的方式。
本书第二部分讨论了精选的案例报告。这些案例报告来自有问题的孩子参与的真实课堂。大部分报告由加里公立学校教育集团的教师们提供。他们都参与了我在印第安纳大学西北分校(加里)的进修培训课程。还有部分报告来自西北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这些报告反映了教师们在初步努力中存在的很多缺陷;我们采用这些报告,主要用于教学目的,以便更清楚地分辨出正确的方法和无效的方法。
我由衷感谢以下教师对我的充分配合,他们明知道在学习中写出的这些报告往往招致他人批判,但仍旧愿意发表,以便其他人能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这些教师包括:
詹姆斯·E.安德森,多利斯·贝尔,多利斯·博斯,阿尔泰亚·布拉克,哈里特·科恩,博尼思·柯林斯,梅布尔·B.考克斯, 艾奥纳·克里斯曼,卡尔·L.德克尔, 约翰·法利,伯纳德·法克斯,伊芙琳·弗格森,依内科斯·福克斯,菲利斯·弗兰兹曼,露丝·戈肖恩,安·格雷森,约瑟夫·雅各布,约翰·詹克赛,琼·詹达,阿蕾拉·约翰逊,玛丽·约翰逊,伊芙琳·约瑟夫,琼·金瑟,索尼娅·莱斯科,马里恩·利维、薇薇安·麦克雷,露丝·马丁代尔,马克斯·A.梅森,埃莉诺·蒙尼克斯, 多丽丝·纽顿, 玛丽·F.佩肯堡,安·罗兰,尼尔·罗兰,海伦·斯科特,格拉迪斯·史密斯,索菲·索勒,安娜·梅·托马斯,露丝·汤普森,多丽丝·特拉维斯,露丝·范利乌,埃尔西·温特,多萝西·韦布洛,霍华德·威廉姆斯,乔治·T.伍德。
我还希望向穆里尔(Muriel)和弗雷德里克·里德(Frederick Reed)致以特别的感谢,感谢他们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孜孜不倦地对本书的素材做出宝贵的评价。他们在本书的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及其呈现上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指导。
感谢来自牙买加的亲爱的朋友们,他们是来自哈特蒙特市(Hartmont)的哈罗德·惠勒夫妇(Harold Wheeler)以及圭亚那(Paradise)的理查德·坦普尔(Richard Temple)夫妇,衷心感谢他们为本书素材做的汇编整合工作。
此外,还要感谢伯尼斯·格伦瓦尔德(Bernice Grunwald)女士为本书修订版做出的贡献。
鲁道夫·德雷克斯
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虽然孩子的个性、目的和态度在入学时已经完全定型,但教师必然会鼓励、激发并诱导孩子的某些反应。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业进步、行为举止,甚至与其他孩子的社交关系,部分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从整体情况来看,孩子的行为,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合乎逻辑的。孩子与教师的互动方式,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许多教育工作者担心,如果不“强制”孩子们服从,就会导致特权和混乱。但这种强迫孩子服从的努力是不明智的,而且带来了重重困难。孩子们只会更加叛逆,因为我们无法通过羞辱和压制获得他们的合作。教师并没意识到这一点,结果比起孩子的利益,她更热衷于自己的权威。一旦教师充满怨恨,变得沮丧、恼怒,她就不再是一个引领者和教育者了,而是一个加入斗争的人,为自己的权利、地位、威望和优越感而斗争的人。这样教师就不可能从心理上理解孩子,或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教师也不可能认识到她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负有责任。
作为班级领导者,教师必须去引导并激励学生。无论教师领导的是单独的孩子还是一个群体,某些领导品质是完全一致的:如它需要教师有能力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促进合作和激发学习动机,以及消除学习障碍。教师需要理解任何行为不端或有行为缺陷的孩子;否则,就可能强化他的错误目的。在班里,教师不仅需要识别孩子的即时目的,还需了解他在整个班的大群体或他所确认的小群体中扮演的角色。这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孩子之间的互动,从而找到孩子群体角色的线索。这便为教师提出一项任务,而她通常还没有做好准备。
教师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团结全班学生争取共同目标的能力。她的这种能力通常不仅会决定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还会决定他们在智力和社交方面如何发展和成长。如果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少数几个优秀者,或者具有“正当动机”的学生,那么,这些少数学生的成功将以大多数学生的失败为代价。只有将所有人都团结到一起,才能影响他们,并促进所有人的成长。而由于班级中现有的对立阵营,这项工作实施起来会十分困难。许多教师不是去弥合两个阵营之间的隔阂,而是故意强调这种差异,从而赢得一个群体的支持来对抗另一群体,最终两败俱伤。此时,学生们的士气低落,即使班级气氛不是相互敌对,也是不友好的。所有人的学习,甚至所谓的好学生的学习,都会受到妨碍。
我们很容易认识到班级团结的必要性;然而,对于如何才能最好实现这一点,各方意见不一。由于缺乏任何团结和凝聚团队的技能,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倡分班,即将同一类学生分到一个班级,如把学得慢的学生与学得快的学生、遵规守矩的学生与捣乱的学生分开。按学习能力划分班级,虽可能有助于实现班内的平静,但这种做法具有毁灭性,它导致了等级制度的产生。那些叛逆的孩子自然成为少数群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学校反而培养出了一批道德和智力上自以为是的势力精英。并且,这种分班并不能解决班级团结的问题。没有能力团结班级的教师,仍会在所谓同类班甚至高级班中遇到类似的对抗势力;如果她知道如何整合全班学生,那么即使面对高度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她也同样可以办到这一点。(参见案例61)
那教师有什么办法呢?培养共同兴趣、提高班级的精神面貌以及全班的使命感,这些都能帮助教师团结全班的学生。许多教师只要多加思考,就能让课堂更有趣。她们通常过于专注讲授教材或管控孩子,以至于忽略了孩子们的乐趣、自发性和创造力。
詹宁斯建议,建立长跨度社交链,将每个孩子彼此联系起来,从而创建出团结全班学生的步骤和方法。她建议教师找到办法将班内不同小群体建立起联系,积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构建各团队间的联系,协助他们之间的互动沟通;找到班级分裂的原因,以及何种课程内容有助于抵消分裂的观念。学习中的积极互动,能使团队成员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从而有助于实现更大的整体成就。
许多教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体,要为个人负责,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分配任务,将缺点视为个人问题。因此,教师对孩子的系统引导倾向于强调个人的努力,只看个人成绩的升降。教师指导孩子时,并没让他直接面对类似于社会环境中的问题,也没帮助他制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计划,从而发展相应的团队互助能力。这种强调独立行动的做法,会带来许多有害的影响。一个孩子越是能自学成才,他作为个体所承担的损失也就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