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历时十六年移民百万,攻克了所谓的“**级难题”
一个震撼世界的**壮举,一曲时代变迁、民族进步的雄浑壮歌
**同名电视剧《国家行动》原著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內容簡介: |
《国家行动》是作者深入现场的采访,用饱含真挚情感的笔墨,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三峡工程历史进程中众多栩栩如生的动人形象,写尽百万移民的隐忍与牺牲,为读者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史上的特殊的国家行动壮歌,展开了一幅国家行动的**画卷。作品曾荣获*国“五个一工程”奖,也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在*国播出。
|
關於作者: |
何建明 **作家,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当代中国报告文学领军人物。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茅盾文学院院长。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总裁,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家》主编,《中华辞赋》社社长,《鄂尔多斯》主编,《新生界》主编等。全国劳动模范。40余年共创作60多部著作,代表作《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忠诚与背叛》《国家》《南京大屠杀》《雨花台》《那山,那水》《山神》《革命者》《浦东史诗》《诗在远方》等。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六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人民文学》特等奖,是中国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者。近20部作品被翻译至海外。已有15部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首位获俄罗斯国家图书奖的中国作家。
|
目錄:
|
国家行动
目录
001引言
003从容步履
001 第一章 至高决策
003 百年梦想
035特殊见证人
050该上马了
064一个直辖市的诞生
087第二章热土家园
089峡江“石头女”的情怀
101百万移民“第一户”
122香溪河边“昭君情”
131城市举迁烽火
147第三章世界第一难
149难在情上
164难在理上
172难在说不清的事儿上
180最难最难的是国家
189第四章倒计时开始
193书记使神招
206镇长的国事与家事
223“死亡”突然发生234女人的特殊魅力
247第五章走出峡江
249离别的夜晚
256平安江上行
268美丽的家园等待你
|
內容試閱:
|
走出峡江 离别的夜晚
别了,三峡。明天我们就要永远地离开你,到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去建新的家园。
别了,三峡。明天我们就要踏上迁徙的旅程,一百里,二百里……一千里,也许再不会与秀美的三峡相伴,更听不到三峡的清风和水声。
别了,我的三峡,我的至爱。
别了,我的三峡,我的生命。
…………
千万不要以为上面的这些话是我这个作家写的。
它是我一路采访时,从行将离开故土的那些三峡移民们口中不经意听到的。
那是诗,那是歌,那是滚烫的眼泪和离别的心声……
“来,喝一杯!看得起我,你就把它喝了!”在一位移民家,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端起满满的一碗自酿的米酒非要我喝。
虽然我是个滴酒不沾的人,此刻也无法拒绝。因为我听说,有位移民在临别三峡的最后一个晚上请一位干部上家喝酒被拒绝,他把那干部狠狠打了一拳,咬着牙说:“你还是干部吗,你不想看到老子当三峡移民光荣啊?你不想看老子将来还要回来看三峡大坝啊?”
喝!喝喝!几乎所有外迁的移民都要在最后的日子里,在自家的老房子前办上几桌酒席,请来村上的乡亲和邻近的亲戚吃上一顿“离别宴”。
男人们喝着酒,嚼口辣椒。
女人们嚼着辣椒,喝口酒。
峡江人,离不开酒,是因为江边和山里的雨水多,湿气重。这是祖辈传下的习性,虽然今天已不怎么打鱼和拉纤了,但没有酒的日子绝不是峡江人的生活。
峡江人,离不开辣椒,没有辣椒就不是三峡人的性格和脾气了。
移民们知道,从明天开始,他们迁徙的新地方,多数不会再有那么多辣子等着他们。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逼迫他们有朝一日改变吃辣椒的习惯,也许他们最后一代人还留下这吃辣的习性。孩子们容易变化,容易被麦当劳、肯德基等所诱惑。而这种诱惑即便再过十年二十年才发生,他们的母亲还是非常得害怕。
老人们知道不会再有机会回三峡,峡江风吹硬的一把老骨头,到了新地方兴许根本经不起那种汽车声和迪斯科声交杂的现代文明风的吹打,不几年就酥软了。于是他们默默地坐在晚风吹拂的江边,时而低头倾听着汹涌的江涛声,时而抬头遥望神女峰掩蔽的点点繁星与缕缕月光……
壮年们知道兴许还有日子回到三峡,但那时的他们只能当三峡水库的旅游者或大坝的参观者了。那时大江的风、大江的潮,甚至连路边的辣椒都对他们陌生了。他们端着大碗,一次又一次地痛饮,谁都劝不住他们,他们要喝个够,喝到天明,喝到远迁的“移民船”起程……
妇女们知道三峡从此只属于她们跟别人闲聊时的话题,那圆圆的背篓、长长的扁担,即使带到新家,也只能挂在墙上作为对子孙讲述家史的道具。于是她们把最后一个晚上的时间全部用在整理那些带不走的东西上,因为这好让过去自己特别珍爱的用具能体体面面地留给本乡那些不走的亲戚朋友们……
孩子们是最兴奋的一族,他们不知道大人在想什么,只知道这个晚上一向管得严厉的父母们也会放任他们到处乱蹦乱跳去。于是他们显得格外活跃,藏猫的、钻桌的,甚至还有的在那些空空如也的旧房子墙上用毛笔或彩笔无拘无束地涂抹着,画着汽车,画着高楼,画着火箭,画着他们对明天的所有憧憬与追求……
最后的夜晚是美丽的、迷人的,是丰富的、多彩的。
最后的夜晚又是苦涩的、沉闷的,又是伤感的、凄凉的。
那一夜的移民故事特别多,气氛也特别紧张和躁动,让人感觉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突然,移民福生家的酒席上“乒乒乓乓”乱响一气,接着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对骂和抄家什的声音。剑已出鞘,人们为一对同胞兄弟的恩仇捏着一把冷汗,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出意外——
“几十年了,你孝敬过父母一次像样的饭菜吗?”明天就要走了的福生终于把闷在心头几十年的话说了出来。
“哥,你有种!今天你这一拳算打醒我了。今后我要是再敢对父母不尽孝心,你回来把我往长江里扔,我绝不会探一下头!来!哥,嫂,我敬你们一杯。谢谢你们临走时给我一个清醒的机会!”
福生与别扭了近30年的弟弟抱在了一起,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原本一个跟大儿子走的老父亲,一个跟小儿子留下来的老母亲,也搂在一起又哭又笑起来。老两口在月光下合计暂时都留在三峡,等大儿子新家安顿好,明年再一起上江苏去。
“来来,祝贺你们全家安康幸福!”镇干部和村民们,纷纷过来举杯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