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体现哲学与法政学院多学科特色的出版物——“思想与时代”系列的第二本。是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对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案例汇编而成的著作。全书分四个专栏,记录了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在党务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学科建设方面的历史足迹,对学院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各学科专业教学的探索进行了展示。体现了学院在党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
關於作者: |
蒋传光 男,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和法律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理事。
|
目錄:
|
【目 录】
1.课堂的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养 / 003
“诚信”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人才培养课程实践 / 008
民法教学与思政贯彻 / 012
高校法学思政教育“政治”与“学理”结合之实践 / 021
宪法学课程思政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 033
从《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 040
法律方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 044
民法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 048
法律系党史学习案例 / 056
立法法课程思政不断探索新路径 / 060
中共党史专业硕士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案例 / 067
国际关系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课程总结报告 / 071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 / 079
“管理基础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 085
“绩效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 089
科学透镜下的“天机”泄露 / 092
跨文化管理课程思政的探索 / 099
“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 101
基于 PBL 项目制教学的“城市社会学”课堂案例 / 105
“行政管理学”课程案例的思政元素融入 / 109
“医疗保险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的思政思想设计 / 115
大学通识课“中华之礼”课程思政,
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 / 125
2.讲坛的思考:思政的学术理性
“中国梦”的哲学意蕴 / 139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研究 / 151
作为总体性的“美好生活”及其可能 / 164
《共产党宣言》的早期汉语节译研究 / 178
运用精准扶贫调研成果,全方位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 192
中华民族的“天下观”与“天下情怀” / 196
中国马克思主义教化思想中的时空张力 / 210
3.典范的力量:寻访老党员的足迹
五十年党龄夕拾朝花,老中青党员薪火相传 / 227
聆听老党员故事,牢记入党初心 / 231
“千千万万人在努力,我们国家就繁荣起来了” / 233
忆苦思甜方知来之不易 / 238
感恩党,跟党走 / 243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 247
难忘峥嵘岁月,永葆赤忱初心 / 251
寻访老党员高惠珠,探寻初心与使命 / 255
坚持“赤胆忠心”,践行初心使命 / 258
国泰民安,此心方定 / 262
在与时代、人民同向共行中成就自己 / 267
寻访学校老党员,忆往昔峥嵘岁月 / 271
做一颗钉子,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 275
扎扎实实搞研究,板凳要坐十年冷 / 279
有容乃大,儒生党员 / 281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 286
铭记誓词,砥砺前行 / 288
4.心灵的回应:学生大课堂
仁心为成,博闻俊彦 / 293
闪耀 / 295
如明灯,似皎月 / 297
钟楼映像下的课堂 / 299
讲真理 / 302
理解更重要 / 305
知心姐姐 / 307
“学”而“思” / 309
足够精彩 / 312
翻转课堂 / 314
红色 / 317
从师 从始 从是 / 320
以史为线 / 322
说说“公共管理学前沿”这门课 / 324
|
內容試閱:
|
【序】
经过认真的筹备,体现哲学与法政学院多学科特色的出版物——“思想与时代”系列正式出版了,这是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一件大事。该系列将以每年举办的“哲学与法政学院学术论坛”收录的论文为基础,同时收录全院师生(含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学科领域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每年出版两本,为全院师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学术园地和科研支撑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哲学与法政学院现有哲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并存,以应用文科为主的学院,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哲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学院各学科的师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不同的领域积极开展研究,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为国家和地方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义不容辞承担的社会责任。
哲学与法政学院出版的“思想与时代”这个系列,是学院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把这个系列持续做下去,并不断提高其质量,努力将其打造成学院的学术品牌和名片,是我们的目标。今后,学院将对如何办好“思想与时代”系列进一步认真谋划和设计,精心策划研究主题和研究栏目,鼓励学科融合和跨学科交叉研究,并加大支持力度。因为,办好“思想与时代”系列,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提高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加强学院内部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营造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出版“思想与时代”系列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有利于学院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支撑。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双重任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都是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的,而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又是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的。哲学与法政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论是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还是为国家和地方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出版本系列就是要以此推动学院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为广大师生提供科研平台,以此促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使学院的学科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第二,学术研究需要思想的交流和启迪。学术研究不能想当然,问题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来自自己知识的积累、学术敏感性和深入的思考,以及实践的需求 ;另一方面来自学术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和启迪。通过交流,可以双向获得收益,一是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的视角、分析论证问题的方式方法中可以获得启示,触发自己的灵感 ;二是自己的观点、结论,经过别人的批评、质疑、追问,可以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深化。本系列一方面就是要解决学院老师和研究生学术成果发表难问题 ;另一方面是给学院同一学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互相交流、学习提供机会,进一步调动老师和研究生们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第三,学术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协作。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同样的社会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去解读和探讨,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意味着,研究同一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不同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的部分。这种交叉、重合就为学科合作的可能性提供了前提。此外,同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手段往往也不是单一的,可能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并用。如何做到多种手段的协同并进,就需要不同学科之间联合攻关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哲学与法政学院是社会科学门类较为集中的一个学院,而且哲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学科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度,这就为学院内部各学科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便利和基础。学院出版“思想与时代”系列,为各学科的合作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第四,为学院各学科老师和研究生展示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最新研究成果搭建平台。不同学科的老师和研究生在学习与研究中都有自己关注的领域和所思所想,并形成了相应的成果,如何把自己的学术智慧和成果与大家共享,需要一个平台,“思想与时代”系列就为每位老师和研究生搭建了这样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学术平台。
“思想与时代”系列主要体现哲学与法政学院学科建设特色,在为本学院师生的科研提供服务平台的同时,对符合系列风格和内容要求,来自校内外的高质量稿件也持欢迎态度。“思想与时代”系列这棵幼苗破土而出了,希望她能够顺利、茁壮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