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宋代的皇帝、文臣与武将》是宋史研究大家王瑞来的著作。近年来,宋史很热。有些小清新的读者说:如果可以穿越,很想生活在宋朝。陈寅恪先生早就有过很高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么,宋代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它在那些地方引起了当代人的共鸣?
作者认为,抛开颇有争议的唐宋变革论或宋元变革论这样的历史分期问题,宋代最主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士大夫政治。
“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规模的扩大与相对公平的机制,打破了往日的贵族政治垄断,不仅为朝廷输送了大量的知识精英,还促进了社会流动,唤起了民众的向学热情,提升了普遍的文化水准。士大夫政治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国家治理的层面。入仕的成功,极大地焕发了士大夫们政治热情。宰相文彦博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无疑等于是士大夫向皇帝宣示权力共享的政治自信与自豪。诗书传家,科举新士族不是依赖权势、财产赓续家声,而是以知识延续血脉。崇尚知识,以文化蛮,不仅宋朝治下的社会文质彬彬,还浸润到周边地域,让契丹、党项、女真等社会大幅度同化。传统的中国扩展了文化疆域。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宋史研究专家王瑞来先生的旧刊新作,共12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即士大夫政治与皇权,内容涵盖两宋。诚如书名《宋代的皇帝、文臣和武将》所示,皇帝写了宋朝开国的太祖、太宗,对堪称千古之谜的“烛影斧声”事件也有专题考察;文臣写了士大夫的楷模范仲淹、“铁面御史”赵抃、“太平宰相”周必大;武将写了在幕后促成“澶渊之盟”的宋朝降将王继忠和抗金名将岳飞;末了的一篇则写了以《富春山居图》闻名的由宋入元的文人画家黄公望,论旨已进入宋元变革论的视域。可以说,本书对宋代历史上的不少重大事件都有论列。
向来的历史研究,大多对史事进行严密的逻辑演绎,从中归纳出历史演进的必然性。这样的研究高屋建瓴,无疑对历史发展的总体把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度抽象后的历史,失去了血肉,只剩下骨骼,让人难以感受到像时下的生活那样鲜活。为了避免“载之空言”,全书十二篇,宏大叙事皆依托于具体历史人物,以人物论的形式展开。有了人的活动,历史才生动,其间的喜怒哀乐,才会唤起今人的共鸣。本书虽为学术文章,但文笔通俗易读,容易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
|
關於作者: |
王瑞来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以宋代为主的历史学与文献学。在国内担任四川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等。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并执教于早稻田大学。代表作:《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知人论世:宋代人物考述》《天地间气:范仲淹研究》。刊发论文二百余篇。
|
目錄:
|
目 录
001宋太祖传略
027略论宋太宗
043“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
059小人物的大历史
——索隐历史尘埃中的细节
113宋代士大夫的主流精神
149从范仲淹风流韵事公案看宋代士大夫生活日常
181赵抃中举
——一个宋代士人的金榜题名
203士大夫政治与宋代皇权
231宋代士大夫的政治关系
259文武之争
——岳飞悲剧的另一层因素
271子充必大
——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传记的政治解读
293写意黄公望
——由宋入元,一个人折射的大时代
320后 记
|
內容試閱:
|
弁 言
近些年,宋史比较热。有人说,如果可以穿越,很想生活在宋朝。这是一般人的朴素想法。对于绵亘 10 至 13 世纪的宋代的历史地位,陈寅恪先生早就有过很高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么,宋代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造极的评价需要有具体事实来佐证。
暂且抛开颇有争议的唐宋变革论或宋元变革论这样的历史分期问题,观察一下宋代最主要的时代特征。这是我们认识宋代的关键所在。在我看来,宋代最主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士大夫政治。
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士大夫之称由来已久。在《周礼·考工记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讲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根据这个定义,士大夫就是在各级行政机构中“作而行之”的文人官僚。这样的文人官僚,历代不乏其人,那么,士大夫政治成为宋代的时代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时空中运行的历史,交错于偶然性与必然性之中。唐代中期以至五代十国时期,尽管藩镇割据,武人跋扈,但唐代承平时期伴随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曲江游宴、雁塔题名,仍001002然深深存留于人们的记忆中。武人纵横驰骋,可以马上打天下,但马上不能治天下。从上到下的行政运营,还离不开书生。参与宋朝创立的宋初宰相赵普就曾长期在地方为吏。宋太祖面对受贿的宰相赵普,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可见武人治天下,最终还是需要以文人为主。传统的惯力、实际的需要化作崇文的潜流。这是后来宋朝实施重文抑武国策的必然因素。
经过太祖、太宗两代君臣的努力,完成疆域的基本统一。走出五代的宋朝,亟需各种行政管理人才来取代各个层级旧政权的留用者。于是,便轮到科举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了。肇始于隋代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历经唐代,规模一直局促,如涓涓细流流淌了几百年,只给少数登科的文人带来无上荣耀,实际行政功能的发挥极为有限,国家管理人才的选用还是需要依赖于贵族世袭、乡举里选和胥吏升迁等各种传统的途径。这些传统的人才选拔途径存在许多弊病,汲取人才的渠道过于狭窄,且缺乏公平性,难以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于是崇文的潜流、重文抑武的战略转变、笼络士人的政治策略,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到着力于内政建设的第二代君主太宗朝,科举这一人才选拔机制,便开始全力启动。历来每次登科人数只有十几名,至多几十名的科举规模骤然扩大,一次取士多达几百人乃至上千人。这样的国策坚持不懈,几十年下来,科举出身的官僚便遍及中央与地方,成为政治的主宰,士大夫政治蔚成规模。
“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规模的扩大与相对公平的机制,打破了往日的贵族政治垄断,不仅为朝廷输送了大量的知识精英,还促进了社会流动,唤起了民众的向学热情,提升了普遍的文化水准。大量的平民入仕,不仅扩大了一个王朝的统治基础,让政治生态与以往迥异,也使政治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更加契合儒学的仁者爱人,注重民本。
士大夫政治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层面。入仕的成功,极大地焕发了士大夫们的政治热情。宰相文彦博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无疑等于是士大夫向皇帝宣示权力共享的政治自信与自豪。从孔子到孟子,时代从春秋演进至战国,“君臣以义和”的特定历史背景,放大了儒学中“君使臣以礼”的主张,声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宋代士大夫汲取先秦经典中限制君权的思想资源,有意概念错位,将先秦诸侯国国君的“君”等同于秦汉以后的皇帝,使士大夫政治制衡皇权拥有了理论依据。这样的理论建构让宋代士大夫整体理直气壮,势压皇权。于是便有了赵普的“道理最大”,有了王安石的“南面为王,北面而问”。这样的理论建构更是唤醒了传统知识人的独立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知识人历代相承的一种宝贵精神遗传。尽管从宋代起没有了“坐而论道”,但知识人在精神上已不再跪下。有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完全超越了政治,体现出那一代知识人气势恢宏的使命感。在这个时代,儒学经典《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被重新发掘出来加以强调,从个人到家庭,从国家到世界,实现了全覆盖。
诗书传家,科举新士族不是依赖权势、财产赓续家声,而是以知识延续血脉。崇尚知识,以文化蛮,不仅宋朝治下的社会文质彬彬,还浸润到周边地域,让契丹、党项、女真等社会大幅度同化。传统的中国,扩展了文化疆域。
宋代正是这样一个时代,陈寅恪先生讲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良有以也。
向来的历史研究,大多对史事进行严密的逻辑演绎,从中归纳出历史演进的必然性。这样的研究高屋建瓴,无疑对历史发展的总体把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度抽象后的历史,失去了血肉,只剩下骨骼,让人难以感受到像时下的生活那样鲜活。“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遵从孔夫子所言,把宏大叙事落在具体的人与事之上。本书择取十二篇文章,试图构成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基本面相。
开篇《宋太祖传略》,讲述宋朝创立者赵匡胤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成功避免落入五代之后“第六代”的窠臼,打下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艰难过程。其中也不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戏剧性场面的讲述。
接下来《略论宋太宗》,讲述第二代君主完成基本疆域统一,将武功转向文治。在这样的政策取向之下,科举规模扩大的技术手段,意外在客观上造成士大夫政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南宋大儒朱熹认为,宋朝真正开始于太宗朝,那之前还是继五代十国之后的“第六代”。
围绕着宋太祖壮年急逝、宋太宗以弟袭位,“烛影斧声”遂成千古之谜,“金匮之盟”也疑云密布。第三篇《“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以新发掘的史料与逻辑推理,揭示“烛影斧声”是由太宗戏妃导致的一个突发事件,而太祖、太宗兄弟之间长期明争暗斗则是事件发生的内在深层因素。
历史舞台上的聚光灯大多打在帝王将相身上,其实小人物也往往可能成为历史的重要推手。宋朝第三代君主真宗在位期间与北方辽朝结束征战,签订“澶渊之盟”,为宋辽两国带来百年以上的和平。难以想象和不可思议的是,和议的成功居然来自一个在辽朝为官的宋朝降将的从中斡旋。考察这样隐没的细节,足以提示我们对历史长河细波微澜的关注。第四篇《小人物的大历史》就是这样一篇文字。
以知识为身份的士大夫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阶层。作为个人,士大夫中不乏无耻者,但这并不代表宋代士大夫的主流。那么,以儒学思想陶冶的士大夫主流精神是什么?第五篇《宋代士大夫的主流精神》以范仲淹的言行切入,从报恩思想、功名心、忧患意识、言事精神、皇权观念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根据我对宋代历史的观察,太祖、太宗朝尚属开国期,到真宗朝基本完成了政权制度建设,道德清理的精神建设,则是在第四代君主仁宗朝,由范仲淹、欧阳修等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开启的。因而,从范仲淹切入的考察,便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正如朱熹所言,范仲淹“励廉耻”“作成宋朝忠义之风”。然而作为开启道德建设的精神圣人范仲淹,竟然也有风流韵事的传闻,如何看待?从这一公案的考察,投射到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日常。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不虚美,不隐恶,回到人性的原点,历史主义地客观分析,这是第六篇《从范仲淹风流韵事公案看宋代士大夫生活日常》。以同一个历史人物为例,主流精神与生活日常合观,或可构成宋代士大夫的一个完成影像。
一个出身贫困的士人,在仕途开放的科举时代,是如何金榜题名的?历来缺少具体的细密考察,第七篇用了与“范进中举”类似的题名《赵抃中举》,以范仲淹同时代稍后的赵抃为例,较为完整地复原了一个普通士人的科举之路。在此基础上,则是对欣逢时代之盛的宏观烘托。梦想穿越回到宋代的人,最想生活在仁宗时代,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无为而治,客观上给了范仲淹、欧阳修乃至赵抃等士大夫在政治舞台上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
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赵抃,有着“铁面御史”之称,位至副宰相参知政事。在朝期间,直接或间接与仁宗、英宗、神宗三代君主都有交集。我以前曾以《论宋代相权》《论宋代皇权》为题,较为宏观地考察过宋代的君臣关系,还在《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一书中,具体考察过宋真宗朝的君臣关系,第八篇《士大夫政治与宋代皇权》,作为既往研究的扩展,将视野投射至仁宗朝以后,以赵抃——一个士大夫的具体言行,对士大夫政治下的直接皇权和间接皇权进行了微观考察,相信可以窥一斑以见全豹。
宋代党争炽烈,彼此你死我活,十分残酷。这是不是宋代士大夫之间的正常关系呢?第九篇《宋代士大夫的政治关系》,围绕置身于党争旋涡中的赵抃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除了个别心术不正之人以外,秉持儒学理念的多数士大夫在多数时期,还是保持着较为正常的政治关系,彼此间的争执多是从国家或民众利益出发,止于政治理念与施策方式等技术层面。这正如赵抃写下的一句诗所言,“当时大本从忠谏”。
对于抗金名将岳飞之死的原因,或指宋高宗为元凶,或指权相秦桧为元凶,历来争论不休。第十篇《文武之争:岳飞悲剧的另一层因素》则跳出这一窠臼,纳入士大夫政治的背景之下,从文武之争的视角,认为岳飞悲剧的发生,是南宋王朝在稍为安定之后,军队国家化的施策进程中的必然。杯酒释兵权与铁血销兵权,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紧张的宋金对峙中,南宋第二代孝宗朝拥有较久的和平。周必大的主要政治活动都在这一时期,并且延伸到第三代光宗、第四代宁宗时期,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宰相。不过,在权相辈出的南宋,周必大很像是个“循吏”,十分平常。然而,在我看来,无论人或事,平常才是历史呈现的常态,历史长河在多数时期是平静流淌。因此,考察这样一个平凡的历史人物,反而具有不平凡的典型意义。第十一篇《子充必大: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传记的政治解读》,集中利用《宋史·周必大传》进行了考察,具现士大夫政治在南宋中央层面的各种面相。《宋史·周必大传》源自宋朝国史,其入选的史事,都经过了当时史官的甄别取舍,较之私家的碑志更为可靠。
如果说以上各篇都是集中在士大夫政治语境下的论述,最后一篇《写意黄公望》则是有些脱逸。正如副题《由宋入元,一个人折射的大时代》所示,这一篇进入了我的另一个研究主题——宋元变革论的视域。怀有科举之梦,带着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影响痕迹,少年时代由宋入元,为吏、教书、作画,生涯几乎与元朝相始终的黄公望,一生活动于社会的下层。宋元变革从经济、政治重心合一的南宋开启,贯穿元代,商品经济发达,地域社会强盛,士人流向多元化。明清时期主导地方的乡绅阶层,在这一时代开始成型。南宋历元入明清,传统中国由近世走向近代,走入今天。宋元变革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正是在元代。黄公望的经历,作为个案,便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从北宋开国到宋辽和战,从宋代士大夫的主流精神到生活日常,从金榜题名的宋代士大夫炼成到士大夫间的政治关系,乃至士大夫政治与宋代皇权,时代贯穿两宋,“烛影斧声”,“澶渊之盟”,岳飞之死,宋代历史上的不少重大事件都有论列。以士大夫政治论为主线,旁及宋元变革论。为了避免“载之空言”,全书十二篇,宏大叙事皆依托于具体历史人物,以人物论的形式展开。社会历史,由人的活动构成。抽去了人的活动,历史叙述则不完整。有了人的活动,历史才生动,其间的喜怒哀乐,才会唤起今人的共鸣。
基于这样的考量,全书如此架构。以上内容,有旧刊,有新作,尽量写得通俗可读的学术文章,期待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
王瑞来
癸卯盛夏识于日本千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