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本教材围绕每类文体的概念特征、发展变迁、写作要素等,精心选择阅读篇目。古文、近体诗、词、新诗、散文、小说六大文体针对大学生中国文学经典阅读之所需,作品选择注重文学史观、文体意识、人文精神的培养;党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广告文案、新闻文体、学位论文、演讲辞六大文体针对大学生日常应用写作之所需,作品选择注重表达能力、跨学科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
|
內容簡介: |
大学语文是高校一门基础性的人文通识课程。本教材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旨在以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文体为纽带,将文本阅读与文体知识、写作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双向互动。 本教材围绕每类文体的概念特征、发展变迁、写作要素等,精心选择阅读篇目。古文、近体诗、词、新诗、散文、小说六大文体针对大学生中国文学经典阅读之所需,作品选择注重文学史观、文体意识、人文精神的培养;党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广告文案、新闻文体、学位论文、演讲辞六大文体针对大学生日常应用写作之所需,作品选择注重表达能力、跨学科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 本教材紧密围绕教学需求,以学习为中心科学设计各章体例。作为新形态教材,本教材的课程数字资源丰富多元,适用于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本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大学写作课程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爱好阅读与写作之社会读者的人文通识读物。
|
關於作者: |
叶晗,硕士,研究员,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长期从
事大学语文、国际中文、文化遗产保护等教育与教学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
教材、“十四五”首批四新重点教材建设等省部级以.上教研课题6
项;出版《干部论文写作》《 大学文学》《大学写作》等著作、
教材9部;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教学
成果一等奖各1项。
|
目錄:
|
第一章 古文 1
第一节 作品选读 1
答李翊书 1
始得西山宴游记 3
五代史伶官传叙 4
第二节 文体概述 6
一、古文的概念与历史 6
二、古文的类型与特征 7
三、古文文体举例 9
第三节 写作要点 14
一、神与气:精神与气势的
统一 15
二、理与味:思想与韵味的
融合 16
三、格与律:格局与法度的
安排 16
四、声与色:音节与辞藻的
呈现 17
第二章 近体诗 19
第一节 作品选读 19
独坐敬亭山 19
海棠 20
不见 20
登快阁 21
省试湘灵鼓瑟 22
第二节 文体概述 23
一、近体诗的类型 23
二、近体诗的特征 24
第三节 写作要点 25
一、平仄的规则与技巧 25
二、押韵的规则与技巧 29
三、对仗的规则与技巧 33
四、用典的规则与技巧 36
第三章 词 41
第一节 作品选读 41
浪淘沙令 41
凤栖梧 42
摸鱼儿 42
第二节 文体概述 43
一、词的演进 43
二、词的类别 44
三、词的特征 46
第三节 写作要点 47
一、辨四声与押韵脚 48
二、定意旨与择词调 51
三、布置词作格局 53
四、熟悉填词手法 57
五、作词审美能力 60
第四章 新诗 62
第一节 作品选读 62
下雪的早晨 62
一朵野花 64
沪杭车中 64
采莲曲 65
第二节 文体概述 67
一、新诗的发展 67
二、新诗的形式 69
三、新诗的功能 69
第三节 写作要点 70
一、新诗的内容 70
二、新诗的语言 72
三、新诗的标题 75
四、新诗的建行 78
五、新诗的跨行 82
六、新诗的押韵 83
第五章 散文 89
第一节 作品选读 89
风筝 89
爱 91
丑石 91
江南的冬景 93
第二节 文体概述 95
一、散文的特征 95
二、散文的类型与要素 96
第三节 写作要点 97
一、散文的选题与构思 97
二、散文的结构 98
三、散文的语言 100
四、散文的意象凝练 104
五、散文的意境营造 105
第六章 小说 109
第一节 作品选读 109
子夜(节选) 109
月牙儿(节选) 116
在细雨中呼喊(节选) 118
第二节 文体概述 120
一、小说的类型 121
二、小说的特征 122
第三节 写作要点 123
一、人物的塑造 123
二、情节的设计 128
三、环境的营造 131
第七章 党政机关公文 135
第一节 作品选读 13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
决定 135
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
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
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136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
改革委等单位关于推动市
都市圈域(郊)铁路加快
发展意见的通知 140
第二节 文体概述 141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特征与
类型 141
二、党政机关公文的语言
规范 143
三、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 144
第三节 写作要点 146
一、决定 146
二、意见 148
三、通知 149
四、通报 152
五、请示 155
六、函 156
第八章 事务文书 159
第一节 作品选读 159
武汉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159
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19年
工作总结 162
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163
第二节 文体概述 167
一、事务文书的类型 167
二、事务文书的特征 168
第三节 写作要点 168
一、计划 168
二、总结 171
三、调查报告 173
四、章程 175
五、大事记 177
六、感谢信 179
第九章 广告文案 183
第一节 作品选读 183
这辆甲壳虫没通过测试 183
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
要走十年 184
真的真的省 185
第二节 文体概述 186
一、广告文案的概念与功能 187
二、广告文案的类型与特征 187
第三节 写作要点 189
一、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求 189
二、传统媒体广告文案 194
三、新媒体广告文案 203
第十章 新闻文体 207
第一节 作品选读 207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7
“九章”问鼎全球最快计算机 208
“见字如面”23年 209
第二节 文体概述 210
一、新闻文体的演变 210
二、新闻文体的类型 211
三、新闻文体的特征 212
第三节 写作要点 213
一、消息 213
二、通讯 223
第十一章 学位论文 227
第一节 作品选读 227
论张洁小说女性意识的变化 227
第二节 文体概述 241
一、学位论文的类型 241
二、学位论文的特征 241
第三节 写作要点 243
一、题目的拟定 243
二、摘要与关键词的归纳 244
三、引言的设计 245
四、正文的内容与结构 246
五、结语的写法 247
六、参考文献的格式 247
七、附录的意义 249
八、致谢的表达 249
第十二章 演讲辞 251
第一节 作品选读 251
每天四问 251
科学的价值 255
第二节 文体概述 260
一、演讲辞的作用 260
二、演讲辞的类型 261
三、演讲辞的特征 261
第三节 写作要点 263
一、精心设计开场 263
二、巧妙组织结构 265
三、充分论证观点 267
四、设置情感高潮 270
五、凝练升华结语 274
后记 ……………………………………279
|
內容試閱:
|
以大学语文为标志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语文课程,是20世纪初叶以来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一门课程。晚清时期八股科举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兴办,促成了所谓国文课程的逐渐普及,各高等学校纷纷开设相应课程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其时之《国文讲义》或《国文教科书》等类型的教材中,既有偏重传统的音韵训诂之学和历代文章文体流派等内容的,也有选录当时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林纾、胡适等名家所撰以作范文的,还有专门传授旧体诗词或新诗、新文学写作技巧的,不一而足,蔚为大观。但随着现代学科边界的确立,这类涵盖面较宽泛的课程和教材的指向,逐渐凝聚为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就形成了“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两门重要的基础和公共课程,围绕这两门课程,衍生出大量相关课程与教材,形成了20世纪下半叶“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的所谓“黄金时期”,其影响至今不衰。但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研究型高校的方向性转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追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化教育的普及等因素,“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教学均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许多高校,这两门课程逐渐被边缘化。作为语言类阅读与写作的课程,在学生眼中,其重要性远不如“大学英语”等外语课程;作为公共或通识类课程,其深入程度又不能和研究性、专业性课程相比。很自然地,这两门课程所获得的资源也逐渐萎缩。事实上,这一现状和趋势所带来的弊端已有所显现。既包括青年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的萎缩,尤其是缺少对本民族母语的精微敏感,也包括文本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这在当今这个“读图时代”和“短视频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现状对于目前各高校的“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课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教育普及化、“新文科”建设不断推进,更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倒逼”作用,促使教学者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提升更新,以应对新的时代要求,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浙江科技学院叶晗教授发来其所主编之《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书,并嘱作序。拜读书稿,不禁欣喜地感受到,这正是一部针对目前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新需求的,在理念、体系和形态方面均有明显创新性的优秀教材。
在高等学校进行母语阅读与写作训练的目的,较数十年前已有不小的变化。它不仅注重为青年学生在成长阶段提供基本的语文教育,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通达的思维能力、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感悟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从而树立宽厚的文化基础、激发批判和质疑精神、培育健全的人格。其定位是面向所有学生、带有通识或基础性的教育,为学生从事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这种侧重性有所变化的目的和定位的视阈下,传统的“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两门课程往往显得既在内容上相互重叠,又在能力上相互割裂。因此,近年来,各高校在课程改革中均十分重视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结合进行教学和训练,认为这是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书适应这一新的视阈,贯彻了全新的教材理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和近年新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该教材不仅强调以阅读促进写作,还强调以写作促进阅读。例如在古文文体的写作技巧部分中,通过分析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中“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诸概念,来指导学生掌握古文表达的词法、文法、句法,同时这些审美概念和技术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回归文本、理解文本的重要方式。这正体现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密不可分。在理念上回归阅读与写作两者不可分割的本质属性,抉发出阅读与写作双向促进的训练路径,这种教材理念和编撰意图是站在学科前沿的。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与水平,相较数十年前已有全面提升。学生进入高校后,往往觉得“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学所学重叠,而教师又不一定能够提供比中学教学更深刻或更新鲜的内容,这样,学生自然兴趣减弱,就容易将其视为“水课”。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识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体系日趋完善。而不少通识类课程也与“大学语文”课程有重合的部分。这就要求“大学语文”类课程,不能只是中学语文课程的扩大版或单纯提高版,而是要参与并把握新的教育动向,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要让大学语文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这一标准来看,《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书具备了较为明显的体系创新意识。该教材在体例安排上显示出对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全面整合与推进。书中围绕古文、近体诗、词、散文、新诗和小说六种文学类文体,公文、事务文书、广告文案、新闻、学位论文、演讲辞六种实用性文体,在每种文体中,以“作品选读”为基本的阅读对象的呈现,以“文体概述”映带作品体式和文学史背景,以“写作要点”重点剖析写作技巧与模仿方向,以“思考与练习”提供实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拓展学习”延伸教学内容和学生思考。这样就构建了一个以文体为基本纽带,将经典文本阅读与文体写作知识、写作实践相结合,文学文本写作、创意写作与应用写作相结合,从而将阅读和写作的各环节有机联动、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相互促进的全新体系。
近十余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新型在线课程教育得到飞速普及,中国大学MOOC网、智慧树等平台上的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不断增加,受益面极大扩张。以在线视频或直播方式传播的知识类、课程类信息,更是遍布网络。更不能忽视的是ChatGPT、Claude2等人工智能的勃兴,对于整个教育机制必然会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和教材也需要进行形态创新。《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书的形态创新一方面反映在将教学重心由教师侧向学生侧转移,紧紧围绕学生的能力需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整体教学内容。如各章中“写作要点”分析,尤见精思,为学生展现如何将文学知识、文体特征和功能运用到写作实践。又如学位论文写作一章,以本科学生的论文为范本入手,在“写作要点”部分全面展开示范性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指导性是极强的。另一方面,这部教材还充分运用了微视频、二维码在线学习等网络化、立体化教学新手段,这与目前大力提倡的新形态教材的走向也是相呼应的,而且其模块化的组织方式对于未来可能进一步的教材形态转换也极为便利。
近年来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梳理重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大学语文教学、通用写作训练,和经典文本的阅读与研究、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技能的培养、专业性或实用性文本的写作等各种课程或教学内容之间,具有极强的联结性和互动性。这意味着通识教育中原本处于分割状态的多种课程,逐渐呈现出会通的趋势,意味着阅读和写作教学在工具属性之外尚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逻辑思维、理性与感性的互动、情感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表达水平的强化,这些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不是工具性的教育所能完全覆盖的,它需要教育者更多、更丰富的思考。有的高校以写作课为突破点,建构新时代育人机制;有的高校以通识课程体系为突破点,建构全员育人新范式;还有的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及教材进行整体性的革新,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提出新的理念等等。叶晗教授主编的这部《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以其明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特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得到完备而富有新意的阅读与写作训练,而且为专业学习中知识的获取与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健全人格,养成良好学风。不仅是我省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更反映出在新形势下传统课程焕发新生机的努力。故乐为之序。
陶 然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
浙江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