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入探讨中国武术伦理与道德的深层结构, 突破了之前囿于人际层面的传统, 从“人际、 身心、 天人” 的三重维度展开剖析, 有助于促成武术伦理与道德研究新范式;对中国武术的传统伦理条分缕析, 作出新的系统分析和概括,使武术伦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其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与理论依据。同时,将新时代武德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为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其具体化发展作出新探索,也助推习武者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突出“中国特色、世界意义、时代特征、专业特性”的新时代武德,弘扬中国武术优秀道德观念,推动中国特色武术道德话语体系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建新时代习武者精神世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时代武德的传播,促使习武者确认伦理品格、形成身份认同,在不断增扩的“心心相通”的习武群体中,提升“文化中国”的品格辐射力和精神向心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關於作者: |
李守培,博士、博士后,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哲学、历史、传播。
开展课题研究4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10余项。
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含《体育科学》论文6篇。
合著《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研究》。担任《武术谚语辞典》等10余部著作和教材的副主编、编委,《武藏》总编委会秘书长。
近5年,以第一及第二完成人,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 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10项。
担任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体育历史研究院(中国体育非遗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副秘书长、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副会长等职。
|
目錄:
|
目录
序言/1
导言 中国武术伦理与道德的内在结构/1
一、 研究缘起/1
二、 “伦理”与“道德”辨析/2
三、 “三维一体”的内在结构/5
四、 研究的价值、思路与创新/6
上篇 中国武术的传统伦理
第一章 传统武术人际伦理的历史形成/13
一、 传统武术人际伦理的核心观念/13
二、 传统武术人际伦理的形成缘由/20
三、 传统武术人际伦理的历史影响/29
小结/39
第二章 传统武术身心伦理的历史形成/40
一、 传统武术身心伦理的核心观念/41
二、 传统武术身心伦理的形成缘由/47
三、 传统武术身心伦理的历史影响/53
小结/61
第三章 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历史形成/63
一、 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核心观念/64
二、 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形成缘由/70
三、 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历史影响/74
小结/81
第四章 传统武术伦理的根本取向及其实践方法/83
一、 传统武术是一种伦理型文化/83
二、 和谐是传统武术伦理的根本取向/85
三、 中庸是传统武术伦理追寻和谐的实践方法/92
小结/98
下篇 中国武术的新时代道德
第五章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武德构建
审思/101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道德蕴含/102
二、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武术伦理道德观念
剖析/103
三、 构建新时代武德的思考/108
小结/116
第六章新时代武德的构建/117
一、 构建新时代武德的必要性/117
二、 构建新时代武德的基本原则/120
三、 构建新时代武德的理论来源/122
四、 构建新时代武德的具体思路/124
五、 新时代武德阐释/126
小结/135
要论/136
附录
附录一 社会转型期武术伦理研究路径阐释/143
一、 武术伦理研究现状评析/143
二、 社会转型期武术伦理研究的重要意义/148
三、 社会转型期武术伦理研究的路径阐释/150
小结/156
附录二 新时代大学生的武德标准/158
参考文献/161
后记 格物格事终是格心/191
|
內容試閱: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已成为世界之问、时代之题。基于此背景,伦理之倾向与道德之标准,正直指这一恢宏问题的核心与根本,足见伦理学研究意义与价值之重大。作为世界文明中唯一绵延数千年而未有中断者,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道德品格”与典型的“伦理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品位”,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取向”。这种品格与特色、品位与取向,不仅是对“何以中国”的历史解答,也内蕴着“中国何去”的未来之方,
可揭示当下中国亟待加快构建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缘由。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标识性文化形态、独特性知识体系,从“武”的向度系统凝聚、全面展现着中华文明的伦理规范、道德实践及价值选择。当然,正所谓“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对于伦理与道德的高度关注,也构建了中国武术区别于他国武技的鲜明特质。由此,深入研究中国武术的伦理道德,不仅有益于深入回答“何以武术”的文化之问和原点之思,更有助于讲解中国人的处世之法和生存之道,讲明中国文化的根本脉系和特质所在,讲透中华文明的精神气度和突出特性。然而,既往研究对此均缺少系统阐释和深入探究。
《中国武术伦理与道德》一书是首 部将中国武术的“伦理”与“道德”同时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思考武术伦理历史形成及武术道德新时代构建的著作。该书不仅厘清了武术伦理与道德的异同,创新提出中国武术伦理与道德“三维一体”的内在结构,全新确立“人际、身心、天人”的三维视野,还对传统武术伦理的历史形成做出创新分析和概括,形成武术伦理研究新的分析框架、学术体系、话语风格,尤其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了突出“中国特色、世界意义、时代特征、专业特性”的新时代武德,形成了中国特色武术道德话语体系。
该书内容丰实、创新度高,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厚实的文化底蕴及鲜明的哲学品格,是新时代武术伦理与道德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可以认为,该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武术伦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武术学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尽其所为、献其所力,为安抚情感、安顿心灵、安放生命提供了空间和选择,同时,也为世界更好感受中华文明精神气象、认知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解中华民族心理品格,从武术之维,开辟了新视界、提供了新思路、贡献了新观点。
近年来,我经常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思考“武术学”作为一个学科何以成立的问题,并在不同场合提出“武术学”学科建设构想,其中一条基本观点就是要建构具有高度文化自信、致力增强文化认同的“武术学”知识体系。这一体系可以由武术伦理学、武术文化学、武术传播学、武术社会学、武术教育学、武术养生学等众多分支展开并支撑。当然,由于武术的伦理特质,武术伦理学更应及早形成。如今,李守培教授的新作《中国武术伦理与道德》,为武术伦理学的系统构建奠定了基础。未来,希望武术学界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有组织”的科研,鮸力推进“武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应有贡献。
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玉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