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者为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书配套有微课视频等多媒体素材,适合教学,内容新颖。
|
內容簡介: |
本书按照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土木建筑大类专业培养目标和主要职业能力要求,参照行业新仪器、新技术、新工艺和国家最新发布的工程测量规范,结合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
除课程导入外,全书共分为以下8个项目: 水准仪的使用及维护、高程控制测量、全站仪的使用及维护、平面控制测量、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每个项目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包括学习目标、导入案例、学习任务、知识自测和技能实训等基本模块。读者可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掌握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本书有配套在线开放课程,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各项目重点任务拍摄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页面相应位置。设计讨论话题,建立作业库、试题库,实现线上线下互为补充、新旧媒体互相融合的学习模式。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土木建筑大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或测绘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用书。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
關於作者: |
袁建刚,男,汉族,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现任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课程与信息化组组员、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河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获得“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江苏省第三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第二届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教练”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1项,江苏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项,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2本。
|
目錄:
|
0课程导入
0.1课程的定位与作用
0.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0.2.1大地水准面
0.2.2参考椭球体
0.3误差的基本知识
0.3.1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0.3.2误差的来源
0.3.3误差的分类及性质
0.3.4衡量精度的标准
0.4测量工作的原则与程序
0.5学习的方法与要求
项目1水准仪使用及维护
任务1.1认识并学会使用水准仪
1.1.1水准仪的构造
1.1.2水准尺和尺垫
1.1.3水准仪的使用
1.1.4测量仪器搬运及保管
任务1.2简单水准测量
1.2.1地面点的高程
1.2.2水准测量原理
1.2.3高程的计算方法
任务1.3水准仪常规检校
1.3.1水准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1.3.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3.3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
1.3.4视准轴水平的检验与校正(i角检校)
项目2高程控制测量
任务2.1普通水准路线测量
2.1.1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2.1.2连续水准测量原理
2.1.3普通水准路线施测方法
2.1.4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2.1.5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任务2.2等级水准路线测量
2.2.1等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2.2.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2.2.3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与检核
项目3全站仪使用及维护
任务3.1认识并学会使用全站仪
3.1.1全站仪的构造
3.1.2全站仪的使用
3.1.3棱镜与反射片
3.1.4全站仪的保养
任务3.2测回法测角测距
3.2.1角度测量原理
3.2.2测回法测水平角
3.2.3光电测距原理
3.2.4光电测距技术要求
任务3.3全站仪常规检校
3.3.1全站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3.3.2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
3.3.3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
3.3.4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
3.3.5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3.3.6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项目4平面控制测量
任务4.1全站仪坐标测量
4.1.1地面点的坐标
4.1.2直线定向
4.1.3坐标测量原理
4.1.4坐标测量步骤
任务4.2导线测量
4.2.1导线的布设形式
4.2.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4.2.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任务4.3建筑基线测设
4.3.1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
4.3.2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任务4.4建筑方格网测设
4.4.1建筑方格网的布设要求
4.4.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项目5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任务5.1地形图识读
5.1.1地形图的概念
5.1.2地形图的要素
任务5.2数字地形图应用
5.2.1基本几何要素的查询
5.2.2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5.2.3区域土方量平衡计算
5.2.4绘制断面图
项目6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任务6.1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6.1.1施工测量概述
6.1.2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6.1.3点的高程测设
任务6.2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
6.2.1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的换算
6.2.2建筑物的定位
6.2.3建筑物细部测设
任务6.3多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6.3.1基础施工测量
6.3.2墙体施工测量
6.3.3外控法轴线投测
6.3.4高程传递
任务6.4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6.4.1桩基础施工测量
6.4.2深基坑施工测量
6.4.3内控法轴线投测
项目7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任务7.1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7.1.1柱子安装测量
7.1.2吊车梁安装测量
7.1.3屋架安装测量
任务7.2高耸构筑物施工测量
7.2.1基础施工测量
7.2.2筒身施工测量
项目8建筑物变形测量
任务8.1建筑物沉降观测
8.1.1基准点和监测点
8.1.2沉降观测方法
8.1.3沉降观测成果整理
8.1.4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任务8.2建筑物倾斜观测
8.2.1主体倾斜观测点位
8.2.2主体倾斜观测方法
8.2.3主体倾斜观测周期
8.2.4主体倾斜观测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变革。工程建设中曾经广泛使用的传统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如今已不见踪影,被更先进的仪器、技术和工艺所取代,如光学经纬仪被全站仪取代,微倾式光学水准仪被自动安平水准仪或电子水准仪取代,用以控制轴线的锤球、量距的钢尺等工具被激光铅垂仪、手持测距仪取代,标定点位的交会放样方式被全站仪坐标放样或RTK(realtime kinematic,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放样取代,纸质地形图被数字地形图取代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本书编著者团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和要求,紧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学情特点,贯彻“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体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理实一体”的职教特色,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材模式。本书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测量员职业岗位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将纷繁复杂的建筑工程测量内容解构为8个项目,基于测量员岗位工作过程对教学项目进行整合,遵循学习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设计教学任务,按照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置单元作业与考核自测题,充分反映行业新仪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突出测量员岗位素质要求对价值观的引领,强调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本书是编著者团队在多年从事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而形成的“三接四化”教改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结晶。“三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 “四化”是指课程内容项目化、实践教学任务化、技能训练标准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三接四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项目化课程,将实际生产任务转换为课堂实践教学任务,技能训练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要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完成实践操作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零距离对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线生产工作。
除课程导入外,本书共分为8个项目,由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袁建刚、刘胜男、张清波及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甄怡君等编写,袁建刚负责统稿。其中,袁建刚负责编写课程导入、项目1、项目2、项目5,刘胜男负责编写项目3、项目4、项目8,张清波负责编写项目6、项目7,甄怡君负责编写附录及各个项目的知识自测模块。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著者得到了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参阅了大量文献,引用了同类书刊中的一些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编著者
2023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