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本讲练结合、精深全面、对标中考的名著导读读物,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其中的思考路径和精读方法,从整体上解读名著的价值和意义,还会引导学生深入细节,以宏观的思维把握细节的表达,将阅读理解能力迁移到任何一本名著。同时,它也可以给教师提供教学参考,除了精练的名著解读,还萃编了大量中考真题,涵盖各初中名著考点。
|
內容簡介: |
本书充分融合了一线名师和专家们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中考精细研究的成果,尤其是2017年部编教材推出后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最新动态发展,对中考必考名著全面覆盖,更具有针对性,更准确锁定考查要点,提高“名著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本书在“名著梗概”栏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名著的行文思路、主体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加强记忆,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名著的主体框架。在“人物评析”栏,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解读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将这些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典情节展现出来。再结合“作者简介”“艺术特色”等对名著进行深度解读,便于学生总体了解和感悟。“精彩片段赏析”将名著重点章节段落提出来,针对考试内容,详细赏析,解读重难点,分析名著思想性、艺术性,加深理解经典情节,掌握答题要点。同时也是对名著的一个阅读鉴赏分析的示范,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多角度地阅读鉴赏名著,通过名师这样手把手讲解,帮助学生充分、快速理解名著,效果会更好。配合本书的“中考典题”和“名师出题”进行中考的真题演练,层级训练,名著考点“练得透”,既把握中考内容和方向动态,也达到巩固和强化“名著阅读”的效果。编者期望上述栏目,对必 读的12本名著内容的详解,以及各名著重点的抓取,使学生初中三年一本就够,让学生们能轻松读懂名著。
|
關於作者: |
孔立新,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作家、评论家,芜湖一中专家顾问团成员,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
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散文随笔集,在核心期刊发表百余篇教学论文。
韩涛,芜湖市少年宫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省青少年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芜湖市“最美教师”,被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授予“全国骨干教师”称号,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
原著梗概
人物评析
艺术特色
精彩片段赏析
中考典题
西游记
作者简介
原著梗概
人物评析
艺术特色
精彩片段赏析
中考典题
骆驼祥子
作者简介
原著梗概
人物评析
艺术特色
精彩片段赏析
中考典题
……
|
內容試閱:
|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名著是历经岁月磨蚀而不朽的经典,名著是我们相随的伴侣、心灵的慰籍。阅读名著,犹如打开一扇窗,从中可以窥见世事万象、人生百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阅读名著,仿佛聆听大师的教诲,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阅读名著,就像踩踏着大师的脚印前行,对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大有裨益。国家教育 部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7—9年级的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本书就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最新部编义务教育初中七、八、九年级教科书中的“名著导读”编写,囊括了教科书指定的12部必 读名著的全部篇目,真正是初中三年一本就够!
随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势推进,为了强化名著阅
读,各地市已将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考查的必考范围,因此“名著阅读”已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名著阅读势在必行。但由于初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拿出大量时间阅读所有原著,恐怕是不现实的。不要说教科书选读的24本名著,就是教科书指定的12部必 读名著,要想全部深入、详细地看完,也是有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组织了部分省市重点中学的名师和教育专家,以新课标理念为灵魂,以新教材为依据,从实用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精心打造了这本《初中名著学练一本通》,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把握新课标下中考新方向,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初中三年一本就够,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本书充分融合了一线名师和专家们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中考精细研究的成果,尤其是2017年部编教材推出后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最新动态发展,对中考必考名著全面覆盖,更具有针对性,更准确锁定考查要点,提高“名著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本书在“名著梗概”栏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名著的行文思路、主体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加强记忆,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名著的主体框架。在“人物评析”栏,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解读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将这些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典情节展现出来。再结合“作者简介”、“艺术特色”等对名著进行深度解读,便于学生总体了解和感悟。“精彩片段赏析”将名著重点章节段落提出来,针对考试内容,详细赏析,解读重难点,分析名著思想性、艺术性,加深理解经典情节,掌握答题要点。同时也是对名著的一个阅读鉴赏分析的示范,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多角度地阅读鉴赏名著,通过名师这样手把手讲解,帮助学生充分、快速理解名著,效果会更好。配合本书的“中考典题”和“名师出题”进行中考的真题演练,层级训练,名著考点“练得透”,既把握中考内容和方向动态,也达到巩固和强化“名著阅读”的效果。编者期望上述栏目,对必 读的12本名著内容的详解,以及各名著重点的抓取,使学生初中三年一本就够,让学生们能轻松读懂名著。
我们希望广大学生能凭借这本书,以最短的时间、最轻松的状态踏入文学名著的殿堂,真正博采文学名著精华,享受名著阅读,不断升华做人的高贵情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体会名著阅读的价值和乐趣,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经典常谈》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并参加了新潮社、文学研究会。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其中《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8年病逝于北京。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一生著述颇丰,著作有《朱自清全集》行世。
二、原著梗概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书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朱自清先生在这本书里不仅讲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四书五经,而且讲了历史的经典《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书中的语言极其通俗,而又条理分明,留心的读者不仅会感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三、主要内容评析
《经典常谈》这本书出版于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因此,成书以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说文解字》第一: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周易》第二:八卦是圣物,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尚书》第三:《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诗经》第四:诗的源头是歌谣。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春秋》三传第六:“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
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 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
《战国策》第八:“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
《史记》《汉书》二书所采者博,所择者精,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前的情势,有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主张;他们都想收拾那动乱的局面,让它稳定下来。
辞赋第十一: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赋似乎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然有韵,而就它全部的发展看,却与文近些,不算是诗。
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廷及贵人的玩意儿。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
文第十三: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的。
四、艺术特色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这部书有着平易、轻松、自然的文风。
首先,在风格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经典常谈》的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述笔调,生动活泼的“儿化词”的运用等等,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凤头”:或从传说入手,或从风俗入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全书十三篇,每一篇的开头各不相同。这种由事入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了学术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其次,在内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全书十三篇,从“小学”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集。十三篇可分两大部分:前九篇谈“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前九篇的“点面结合”,有多种表现:有的是一部书一门学问,如《说文解字》与文字学,《尚书》与尚书学,《诗经》与诗学,《史记》《汉书》与历史学;有的是一部书一种生活风俗,如《周易》与上古巫术礼仪,三《礼》与“生活的艺术”;有的是一部书一段历史,如《春秋》与春秋五霸,《战国策》与战国策士等等。后四篇的“点线结合”,基本上是一种文体一部历史:“诸子”是一部子学史,“辞赋”是一部从《楚辞》到汉赋的辞赋史,“诗”是一部从乐府、古诗到唐宋诗的诗歌史,“文”则几乎是一部从卦爻辞到白话文的散文通史。因此,《经典常谈》虽说不是“国学概论”,但只要细读全书,在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
再次,在表述上,全书导入生动,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全书的每一篇,一段一层意思,层层有序推进,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例如,“《说文解字》第一”,共十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逻辑层次:第一,“仓颉造字”与文字的起源,一、二自然段;第二,从“字书”到《说文解字》,三、四、五自然段;第三,文字的发展与“六书”,六、七、八、九自然段,这是全篇的重心所在,讲授时还可以分出若干层次;第四,书体的演变,最后一个自然段。以《说文解字》为中心,文字学的常识已囊括其中。再如“《诗经》第四”,共十个自然段,按内容也可分为四个逻辑层次:第一,《诗经》的成书或从歌谣到唱词,一、二、三自然段;第二,“诗言志”与用诗,四、五自然段;第三,《毛诗传》与解诗,六、七、八、九自然段;第四,“六义”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以《诗经》为中心,对先秦诗学作了扼要介绍。
五、精彩片段赏析
原文一: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特殊地位。等到机会成熟,便跳起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
秦、楚两国也经过内乱,可是站住了。它们本是边远的国家,却渐渐伸张势力到中原来。内乱平后,大加整顿,努力图强,声威便更广了。还有极北的燕国,向来和中原国家少来往;这时候也有力量向南参加国际政治了。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那些小国呢,从前可以仰仗霸主的保护,作大国的附庸;现在可不成了,只好让人家吞的吞,并的并,算只留下宋、鲁等两三国,给七雄当缓冲地带。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列国都在自己边界上修起长城来。这时候军器进步了,从前的兵器都用铜打成,现在有用铁打成的了。战术也进步了。攻守的方法都比从前精明,从前只用兵车和步卒,现在却发展了骑兵。这时候还有以帮人家作战为职业的人。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战国时代。
在长期混乱之后,贵族有的作了国君,有的渐渐衰灭。这个阶级算是随着封建制度崩坏了。那时候的国君,没有了世袭的大臣,便集权专制起来。辅助他们的是一些出身贵贱不同的士人。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盗的也都收留着。这是所谓“好客”、“好士”的风气。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当时国际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战争到底是劳民伤财的,况且难得有把握;重要的还是作外交的工夫。外交办得好,只凭口舌排难解纷,可以免去战祸;就是不得不战,也可以多找一些与国,一些帮手。担负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既然这般重要,所以立谈可以取卿相;只要有计谋,会辩说就成,出身的贵贱倒是不在乎的。
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后世提到游说的策士,总想到这两个人,提到纵横家,也总是想到这两个人。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是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那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作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这需要技巧;韩非子《说难篇》专论这个。说得好固然可以取“金玉锦绣”和“卿相之尊”,说得不好也会招杀身之祸,利害所关如此之大,苏秦费一整年研究揣摩不算多。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但在他以前,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所以各篇如出一手。《汉书》本传里记着他“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篇,号曰《隽永》”,大约就是刘向所根据的底本了。蒯通那枝笔是很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这部书,真是如闻其语,如见其人。汉以来批评这部书的都用儒家的眼光。刘向的序里说战国时代“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可以代表。但他又说这些是“高才秀士”的“奇策异智”,“亦可喜,皆可观”。这便是文辞的作用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〇三——二〇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选自《经典常谈·战国策》)
赏析:朱先生这部书妙趣横生,几乎每篇都是优美流畅的散文,叙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战国策第八》,不是一上来就说书名、作者、内容、成书过程之类,而是首先叙述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那段诸侯纷争的历史,由此引出苏秦、张仪两位纵横家的故事,直到最后一段才说:“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这完全是一种倒着写的方式,但却可以最大程度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原文二:“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 《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只要囫囵吞枣的念,囫囵吞枣的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起的。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 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中庸》很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 《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
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后来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原也根据这番意思。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选自《经典常谈·四书》)
赏析:选文清晰地讲明了“四书”的形成过程:《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简明地介绍了二程和朱子对《大学》的评价: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进一步指明了读者研读四书”具有的意义: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六、中考典题(暂无)
七、名师出题
一、选择题
1、《经典常谈》一书的作者是( )
A.鲁迅 B.闻一多 C.朱自清 D.郭沫若
2、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学术著作《经典常谈》,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C.《论语》共20篇,是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著的辑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4、下列作品是我国四言诗高峰是( )
A.《诗经》 B.《论语》 C.《孟子》 D.《楚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