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墓地中的军营:越南的军事化景观](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5220056.jpg)
《
墓地中的军营:越南的军事化景观
》
售價:NT$
454.0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 1861—1884](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08189225.jpg)
《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 1861—1884
》
售價:NT$
301.0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13947411.jpg)
《
古代中日关系史:从倭五王到最后的遣唐使
》
售價:NT$
301.0
![司马懿传:一部从隐士走向权臣的成事“愤斗史”,趣笔解读一代军师以柔克刚的处世智慧!](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05760370.jpg)
《
司马懿传:一部从隐士走向权臣的成事“愤斗史”,趣笔解读一代军师以柔克刚的处世智慧!
》
售價:NT$
301.0
![权力、信仰与幻想: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历史学堂)](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32794126.jpg)
《
权力、信仰与幻想: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历史学堂)
》
售價:NT$
602.0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1770797.jpg)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
售價:NT$
301.0
![向上流动:求学与原生家庭的羁绊](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3609866.jpg)
《
向上流动:求学与原生家庭的羁绊
》
售價:NT$
301.0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解读全球金融体系,变局前因后果,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演化逻辑,中国特色金融,现代金融体系)](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05760318.jpg)
《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解读全球金融体系,变局前因后果,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演化逻辑,中国特色金融,现代金融体系)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文学会议是共和国文坛的特有制度,是引导中国当代文学生成与流变的隐形之手。本书融合思想与史料、理论与实证、历史与当下、整体与个案,对中国当代文学会议作一种全局性和系统化的专门研究。既建构一个囊括身份、性质、功能、组件、历史、运作等多个元素的文学会议知识体系,也发掘部分重要文学会议的特殊性及其学术内涵,着力开拓当代文学会议的学术空间。
|
關於作者: |
斯炎伟,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体制等研究。在《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转载。出版专著、编著等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等5项。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
目錄:
|
序 程光炜(1)
绪论 1
上编
第一章政治、 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机制中的当代文学会议 (11)
第一节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当代文学会议的一个逻辑基点 12
第二节当代文学会议的国家共同体 塑造与党政群联动机制 (26)
第二章当代文学会议体制化的历 史脉络与发展演进 (45)
第一节文学会议领导权的确立与巩固 (45)
第二节文学 会议组织机制的诞生与演变 (61)
第三章当代文学会议的形态 与构成要素(77)
第一节当代文学会议的几种形态(77)
第二节当代文学会议的若干构成要素(94)
第四章当代文学会议与共和国文学生产 117
第一节当代文学会议与共和国文学的规划和践行117
第二节当代文学会议与共和国文学秩序建构(141)
下编
第五章全国第一 -次文代会:会议的顶层设计与当代文学的体制化建构163
第一节顶层设计下会议的组织模式
(163)
第二节当代文学的体制化: 会议的组织建构与思想动员 (178)
第六章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体化”语境下文学自纠的力度与限度(197)
第一节纠正“左”的偏向与浮夸之风:“八字方针”下“大连会议\的筹备 (197)
第二节重提“阶级斗争”与“大连会议”命运的转折 (214)
第七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 历史转折之际文艺激活的国家姿态与行动策略229
第一节作为政治调整与社会转型的国家需要;会议的酝酿与筹备 229
第二节重振文艺战线与历史问题处理:“继往开来”中的期许与骚动 245
第八章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 员代表大会:体制模式与“好得很”或“糟得很”的“自由 (268)
第一节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到
“两个不提\:大会“创作自由”思想的生成、内涵及其反响269
第二节体制的“缝脉”:大会人事安排的力量冲突与选举的民主方式287
结语(307)
参考文献(312)
后记3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