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一座学堂引领一个时代
国学大师的文化传承,中国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跟随大师脚步,理解古人智慧,原来这么简单!
亲临大师讲堂,读懂文学之美
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通观中国古典文学的名师范本
顾随、傅斯年、胡适、闻一多、吴梅、王国维、鲁迅,七位大师共同讲述中国文学的千年发展
?近代思想运动的中心,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14位大师讲述百年文华,感受中华文明文脉变迁
系统整理北大人文知识精华而成的“北大通识课”丛书,由顾随、傅斯年、胡适、闻一多、吴梅、王国维、鲁迅、张荫麟、范文澜、陈寅恪、王桐龄、孟森、汤用彤、嵇文甫等14位大师各呈所能,集成文学、历史、哲学三大必修通识课,再现中华文化的关键节点。
?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通观中国古典文学的名师范本
从上
|
內容簡介: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本书中收录了顾随、傅斯年、胡适、闻一多、吴梅、王国维、鲁迅七位先生的经典讲义及著作,从上古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杂剧到明清小说,按历史顺序分为七个部分,将先秦到清朝期间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及其思想依次展开、仔细分析,通过文学来展现大师们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以及各位先生新颖、全面、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
|
關於作者: |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出版首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诗集《死水》出版。1933年9月,闻一多开始在北京大学兼课。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字静安。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中国学者、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并设计了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徽。
|
目錄:
|
封面
版权信息
代序: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看法
第一章:先秦文学
概说“诗三百”
概谈楚辞
《论语》六讲
《中庸》说解
第二章:秦汉文学
贾谊
儒林
五言诗之起源
第三章:六朝文学
汉末魏晋的文学
故事诗的起来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
第四章:唐诗
类书与诗
四杰
宫体诗的自赎
孟浩然
杜甫
贾岛
第五章:宋词
词学通论
论平仄四声
作法
唐五代词概论
两宋词概论
金元明清词概论
第六章:元杂剧
元杂剧之渊源
元剧之时地
元剧之结构
元剧之文章
元院本
第七章: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
內容試閱:
|
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看法(代序) 胡适
兄弟今天到这里来讲演,觉得没有什么好题目。兹来讲讲“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看法”。本来一个讲题,可以有几种看法。在未讲本题之前,先给诸位讲一件故事,有一不识字之裁缝者,供其子读书,一日子从校中来信,此裁缝即请其左邻杀猪的代看,杀猪的即告裁缝道:这是你儿子要钱的信,上写“爸爸,没钱啦!拿钱来”。裁缝听了,非常懊丧生气,以为供子读书,连称呼礼法都没有了。旋又请其右邻之牧师来看,牧师看后,说道此信写的甚好。信上说:“父亲大人膝下……你老人家辛苦得来的钱,供我念书,非常不忍,不过现在买书交学费等,非用钱不可,盼你老人家多为难,儿子是很对不住的……”。裁缝听了,笑逐颜开,赶紧给他儿子寄钱去了。
从此事看来,足见一件事,可以有几种看法,关于中国文学史,也有几种看法,第一种的看法:是牧师的看法,这种看法怎么样呢?他是从商周时代之最古文看起,到在春秋战国时,即有诸子百家之文章,代表那一时代的文学。到汉则以《史记》、《汉书》,作该时代文学之代表。到晋朝以后,又发生怪僻之文学,迄至唐朝,遂又复古,同时接受了前朝历代的遗留,由当代文人,加以许多点染,于是有《唐诗三百首》之创作,及“离骚”词赋,曲歌古文之类。当时文学作家中之捣乱分子,进行词曲等之创作,所谓词者,诗之语也,曲者词之语也,然无论其创作如何,仅能作当代正统文学之附属品,而不能以之作为时代之代表。自唐宋而后,以至于元明清,甚至当代国学家之伪国国务总理郑孝胥之流,殆未出乎摹古之范围。以上这种看法,总是站在一条线上接连不断的来看中国文学史,这种看法,是牧师的看法,文绉绉的,实在看不出什么内容来。至于兄弟今天是采用杀猪的看法,且听兄弟道来:
文学史是有两种潮流,一种是只看到上层的一条线,一种是下层的潮流,下层潮流,又有无数的潮流,这下层的许多潮流,都会影响到上层去,上层文学是士大夫阶级的,他是贵族的,守旧的,保守的,仿古的,抄袭的,这种文学,我们就是不懂也没要紧。我们要懂中国整个文学史,必要从某时代的整个潮流去看,现在的文学史,是比前时代扩大了,是由下层许多暗潮中看出来。诸位小姐太太们:凡是历代文学之新花样子,全是从老百姓中来的,假使没有老百姓在随时随地的创作文学上的新花样,早已变成“化石”了。
老百姓的文学是真诚朴素的,它完全是不加修饰的,自由的,从内心中发出各种的歌曲,例如:唐诗楚辞,汉之乐府,其内容无一不是老百姓中得来,所有文学,不过经文人之整理而已。尤其是每一时代之新文学,如五言,七言,词曲,歌谣,弹词,白话散文等,都是来自民间。
兄弟所谓杀猪的看法,就是不是文绉绉的从一条线上去看,而是粗野的把文学看成两个潮流,上层潮流是士大夫阶级的,下层文学的新花样皆从老百姓中得来。所谓文学潮流的新花样的形成,是经过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老百姓创作时期,与上层是毫无关系,在创作时期,是自由的,富于地方个人等特别风味,他是毫不摹仿,而是随时随地的创作时期。
第二时期是从下层的创作,转移到上层的秘密过渡时期,当着老百姓的创作已经行了好久,渐渐吹到作家耳中,挑动了艺术心情,将民间盛行之故事歌谣小说等,加以点缀修改,匿名发行,此风一行,更影响到当代之名作家,由民间已传流许久之故事等,屡加修正,整理,于是风靡当世,当代文学潮流,为之掀动。
第三时期则因上等作家对新花样文学之采用,遂变成了正统文学中之一部分。
第四时期则为时髦时代,此时已失去了创作精神,而转为专尚摹仿,因之花样不鲜,而老百姓却又在创作出新的。
我们根据近四十年来的新发现,才知道我们过去提倡白话文学胆太小了,还不够杀猪的资格,只要看敦煌石洞藏书中有许多白话文学,即可知其由来已早。大凡每一时期的潮流的到来,都是经过一极长的创作时期,例如《水浒传》,《西游记》等曾风行一时,而创作者更出多人之手,种类繁多,由此可知现行文学,皆由长时蜕化而来,所以我们必须以历史进化的眼光来看历史,由此可以得到以下三点教训:
(一)老百姓从劳苦中不断的创作出新花样的文学来,所谓“劳苦功高”,实在使我们佩服。
(二)有些古人高尚作家不受利欲熏诱,本艺术情感之冲动,忍不住美的文学之激荡,具脱俗,牺牲之精神。如施耐庵、曹雪芹之流,更应使我们欣佩。因为老百姓的作品,见解不深,描写不佳,暴露许多弱点,实赖此流一等作家完成之也。
(三)文学之作品,既皆从民间来,固云幸矣,然实亦幸中之大不幸,因为民间文学皆创之于无知无识之老百姓,自有许多幼稚,虚幻,神怪,不通之处,并且这种创作已经在民间盛行了好久,才影响到上层来,每每新创作被埋没下去,在西洋文学之创作权,概皆操之于作家之手,而中国则操之于民间无知之人,所以我说是幸中之不幸,深望知识阶级,负起创作文学之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