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三国志(插图珍藏本)(全六册)
》
售價:NT$
3190.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編輯推薦: |
从拥有最高学历、最被看好的学生,到非升即走所驱使的不稳定劳动力,在学术职业临时化的背景下,博士群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common worries:在高高抛起学术帽的同时,也一脚迈进了朝不保夕的巨大熔炉。理想与现实之间,学历之死的悲歌弥散风中,但青年人永远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
內容簡介: |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青椒之困”——当年轻博士顺利毕业,走上讲台正试图大干一场时,猛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兼职的讲课机器——捧着早已被规划好的课程大纲教授通识课程,照本宣科下拿着居于最低水平线的时薪,按课缔结的一纸合约无法给出任何保障——非升即走是常态,而长聘教职则遥不可及。
数以百万计的名校博士以“兼职教师”的头衔为开端,走入了高等教育“按需而定”的新生态循环,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获得长聘,他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作者赫布·柴尔德里斯自身即是一位徘徊在象牙塔和学术流水线之间的失意博士,他以最切身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了最真实的观察。
|
關於作者: |
[美]赫布·柴尔德里斯(Herb Childress)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行为学博士。2013年以前,曾于波士顿建筑学院担任研究与评估主任;更早则是在杜克大学担任梅隆讲师与写作中心副主任。现为万花筒集团合伙人,这是一家基于民族志的咨询公司。著有《背叛的风景,欢乐的风景》《博士字典:关于博士和教师生活你所不知(但应该知道)的词汇表》等畅销书。
|
目錄:
|
推荐序 我今年35岁,还可以去大学做教授吗 严飞 001
访谈保密性声明 001
序言 职业之死 001
第一章 宣传册不会告诉你的事 001
第二章 终身阵营与临时部队 032
第三章 阶级有别:青铜、白银、黄金或白金 052
第四章 “临时大军”养成记 084
第五章 如果不给教师付薪,学费为何如此高昂? 115
第六章 象牙塔里的“饱汉” 171
第七章 无一幸免的旁观者 195
第八章 我们该做些什么? 235
尾声 放逐此生 267
附录一 文化变迁的多要素追踪 280
附录二 学术职业匹配度测评方案 290
致 谢 305
参考文献 308
索 引 332
译后记 346
|
內容試閱:
|
曾几何时,我们对大学的美好寄托全部汇聚在“象牙塔”一词里,它是学术的殿堂、智识的堡垒、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风云突变,大学经历了“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多重嬗变,自告奋勇地走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当“学以致用”取代“启蒙心智”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当“标准化生产”替代“个性化培养”成为高等学府的经营之道,“象牙塔”从内到外开始坍塌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而栖生于此的知识分子也难逃溃不成军的命运。
过去20年间,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最具颠覆性的几次改革无一例外地发生在美国。而这样的颠覆必然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史无前例的、连锁反应式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所幸的是,我们时不时会读到这样一本振聋发聩的书,它说出了你一直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话。这些话可能在你心里埋藏了许久,却一直找不到任何有意义、有力量的出口。在教育行业兜兜转转十年有余的我,与此书相遇是一种机缘巧合;而作为初出茅庐的译者,能有机会把美利坚象牙塔里这位颇为失意但仍不改初心的“知情人”的真切叙述,以白纸黑字的朴素形式原原本本地向中文读者转达,更是何其幸运。那些和盘托出的喜怒哀愁,那些不为人知的院校之殇,何尝不是我(又或者是你)欲言又止的心声?
在翻译过程中,我也确实体会到了两种实实在在的苦恼:一是“二度创作”之苦,二是“感同身受”之苦。前者或许是每一位资历尚浅的译者必经之“痛”,一种在追求“得意而忘形”的理想之境的过程中,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力求平衡而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的职业认知与行为倾向。好在我很快说服了自己——尽我所能,余下的事,当以专家前辈的指正、赐教为盼。至于第二种苦,恐怕是自己讨来的——对教育这个话题总是割舍不下却又释怀不了。从某种角度说,翻译工作的本质无疑是一种“沉浸式”体验,一次次身临其境地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氛围(即译者的工作氛围)中,而当这个主旨氛围总有充分的理由令人爱恨交加时,其吸引力和杀伤力自然也会相互捆绑、反复撕扯:
少数人成功上岸,大部分则被淘汰。
这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是被驱逐的流亡者时,故事的结局才算完整。我们寻觅过无数条出路,内心却始终牵挂着失去的
家园。我们中有许多人,仍会在各奔东西的漫漫长路上,默默悼念那个不复存在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群体。
当“象牙塔”不复存在了,或者说,当它完全披上了“金字塔”的外衣,我们如何重新看待和定义当今的教育?愿这本书能助我们开启一段新的认知与再认知的探索之旅。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责任编辑邱迪女士,以及我的友人朱狄旎娜女士给予这本译作的倾力付出。希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