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Education in China1
Section A China‘s Education by Numbers 3
Section B Traditional Culture Being Revived in Chinese Schools8
Section C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13
Unit 2 Taste of China19
Section A Searching for China’s Ancient Tea Leaves21
Section B Taking a New-style Chinese Food Back to China 27
Section C The Eight Traditional Cuisines of China 34
Unit 3 Family Culture of China41
Section A Growing Tradition for Chinese Families at Yale43
Section B Childcare in China48
Section C The Marriage Dilemma in China55
Unit 4 China‘s Movie Market61
Section A China’s Sci-fi Movie The Wandering Earth63
Section B How China Is Changing Hollywood67
Section C China‘s Movie Market Continues to Boom 72
Unit 5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77
Section A Building a Shared Future—China Helps Malawi Build First Science University79
Section B Science Majors Are Popular Among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84
Section C Times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89
Unit 6 World Heritage in China95
Section A Four Sisters Await for Adventures 97
Section B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Xi‘an101
Section C 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107
Unit 7 Witnessing China’s Development115
Section A Amazing China‘s High-speed Rail117
Section B AI Technology in China121
Section C Inside China’s Future Factory 125
Unit 8 Green China131
Section A Chinas Carbon Trading Market133
Section B A Civilization May Thrive Only if Its Natural Surroundings Thrive138
Section C Why China Starts to Classify Its Garbage143
Appendix Keys to Exercises149
References159
內容試閱:
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外语思政建设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围绕新时代教育的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外语教育界要立足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合格外语人才。
外语思政的课程建设“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其内涵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系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全国高校正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文、语言素质能力的要求,开发和建设了本教材,帮助学生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掌握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
单元结构
全书共8个单元,包含8个主题:中国教育、中国味道、中国家庭文化、中国电影市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世界遗产在中国、见证中国发展和绿色中国。每单元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三段视听材料,从不同方面阐释单元主题。
单元结构如下:
?导语:对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和单元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带助学生进入主题内容学习。
?Warming-up(热身练习):设计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思考讨论。为课堂学习和理解视听材料做好准备。
?Section A:
Lead-in(导入):设计了课堂问题讨论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将已有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观察与本节主愿联系起来。
Watching the Video(视听学习):包括2分钟左右的视听材料和理解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视听材料的主旨和框架结构,提高获取主旨信息、视听预测、视听分析等技能。
Speaking(口语练习):设计了口头复述任务,在帮助学生梳理视听材料的主旨和结构基础上,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提供的语言表达和句式结构,学习“讲好中国故事”。
Words and Expressions(词汇和短语):提供了本节的重点、难点词汇和短语表达,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夯实语言基暗。
Cultural Notes(文化注释):提供了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扩展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中英双语表达。
?Section B:
Lead-in(导入):设计了课堂问题讨论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将已有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现察与本节主题联系起来。
Watching the Video(视听学习):包括5~8分钟的视听材料和理解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视听材料的主旨和逻辑结构,掌握内容细节,提高获取具体信息、视听预测、视听分析等技能。
Speaking(口语练习):设计了口头报告。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更为多样的任务。口头报告、角色扮演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视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转换视角或叙事重构,综合运用本节的信息内容,语言表达和句式结构,学习“讲好中国故事”,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课堂讨论通过思辨性问题的讨论,加深对本节主题内容的思考,提高阅释、分析、评价、应用等思辨技能,增进学生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理解,培养其思辨能力。
Words and Expressions(词汇和短语):提供了本节的重点。难点词汇和短语表达。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夯实语言基碹。
Cultural Notes(文化注释):提供了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扩展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中英双语表达。
?Section C:
Lead-in(导入):设计了课堂问题讨论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将已有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现察与本节主题联系起来。
Watching the Video(视听学习):包括10分钟左右的视听材料和理解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长篇视听材料的主旨和语篇结构,掌握内容细节,理解重要信息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提高把握主旨逻辑、获取具体信息、听解笔记、视听预测、视听分析等技能。
Speaking(口语练习):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中篇口头报告、多媒体陈述等任务。设计了与本节主题相关的研究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地调查或文献研究,用口头报告或多媒体形式呈现调查研究结果,旨在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能力,提高中国元素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国际传插能力。
Words and Expressions(词汇和短语):提供了本节的重点。难点词汇和短语表达,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夯实语言基础。
Cultural Notes(文化注释):提供了相关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扩展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中英双语表达。
此外,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各单元的视听练习和口语练习内容,从语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角度,设计了”Listening Strategy(听力策略)”和”Speaking Strategy(演讲策略)两个模块,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教材特色
1.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
2.实施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理念,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三个方面,遵循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教学理念,将思政内容与语言能力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用英语探究、用英语表达;
3.强调以输入为依托、以输出为导向、全面综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理念,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逻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在不同能力阶段提供相应的听说技能建议和支撑;
4.通过热身练习、视听练习和小组任务学习等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独立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其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元素的英语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本书共8个单元,建议每单元安排4课时。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任务,做到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使用对象
本书可作为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全校通识课及公共英语选修课、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课”、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教材,也可供国际传媒和英语爱好者阅读参考。本教材得到了重庆大学本科生院的大力支持,是重庆大学英语专业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和重庆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专题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也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21JGZD2015)的成果之一。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大同仁的支持和鼓励,还得到了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实践”(2022CDJSKPT26)的支持。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欣然为之作序,体现了国内语言学界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关注和希望。在此,我代表本教材的编写团队向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郝建华分社长和责任编辑倪雅莉女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彭静
2023年3月
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