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实用强性。本书提供了43个工作上常遇到的范例,随时事先预想各种可能的情况,让你举一反三,现学现用,冷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你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一本书解决职场的7大问题。
探索人生方向:求职、写简历、自我介绍、跳槽、换行、创业
打造竞争优势:快速整理信息、改善沟通能力、活用时间、分析市场、改善业务
激发创意灵感:写企划案、构思内容、上台做报告
维护人际关系:接洽个案、管理客户、分析客户、同事相处
掌握管理要领: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决策、SOP、工作交接
调节心理压力:处理杂务、解决社交烦恼、提升心理素质
下班之后的事:规划运动时间、学习新技能、学会理财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从求职、管理、心理疏压等方面讲述了制作简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工作汇报、高效会议等职场上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解决。结合思维导图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书中包含来自企业员工、学生等人的43张手绘思维导图,让大家看到了思维导图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应用的魅力。思维导图是一项革命性的思考工具,当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可以快速精简地帮我们归纳与分析,将关键字用一条线去连结,就能将大脑中凌乱的记忆与信息,变成自己有效的资产。与其说本书作者是教你怎么做思维导图,倒不如说作者是用一件件真实发生的事情跟你分享思维导图可以用在哪里,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
關於作者: |
胡雅茹(Monica Hu),畅销书作家,有20多年的思维导图培训经验。作者针对中国人的学习方式,引进英国“Mindmap思维导图”,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个人心得,分享给大家。并荣获台湾博识网与中台科技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教师用书获优银推奖等。著有《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 《眼脑直映快读法》《思维导图笔记整理术》《思维导图阅读法》《思维导图:创意高手的超强工具书》等书。
|
目錄:
|
第1 章轻松画出思维导图的基本功
01 绘制思维导图的六个基本步骤
02 画出构图好的思维导图,要注意三件事
03 如何激发思考?——四大思考形式
04 建立整合思维的知识系统,思维导图最有用
05 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Q&A
第2 章探索人生方向
06 毕业后,不知道要干什么,如何找定位?
07 如何写一份好简历,每投必有面试机会?
08 怎样自我介绍,才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09 同时收到两家公司的录取通知,选A 还是选B ?
10 不知道下个工作会不会更好,该不该跳槽?
11 目前待的行业没前景,要不要转行?
12 确定要转行,但不知道要转去哪一行
13 想开店创业,自己适合当老板吗?
14 创业开头难,从零开始如何准备?
第3 章打造竞争优势
15 如何快速整理出工作手册?
16 三分钟内的口头报告,如何抢眼?
17 如何安排出有效率的当日行程?
18 商圈中的饮料店众多,饮料市场饱和了吗?
19 工作流程烦琐,如何简化流程?
20 如何快速记下客户的投诉问题?
第4 章激发创意灵感
21 如何抓住脑海中“灵光一现”的好点子?
22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激发各种创意潜能?
23 开会被点名,如何快速提供有创意又务实的想法?
24 如何构思专题报告的内容?
25 如何在台上做报告时不必一直看提示卡?
第5 章维护人际关系
26 接洽个案或开发新客户,需要做哪些准备?
27 如何有效率地管理客户资料?
28 一流业务员如何辨识出A 级客户?
29 如何从各层面分析客户?
30 要怎么跟客户维持好关系?
31 与下属沟通,要注意哪些事?
32 与主管沟通,要注意哪些事?
33 与主管、同事、下属共事, 分别要注意哪些事?
第6 章掌握管理要领
34 主管搞不清楚状况或不明示规则,该怎么做?
35 临时接到主管交办的工作,如何快速处理?
36 每个下属的特质都不同,如何带得动人?
37 出现问题后,怎么妥善处理,并避免再次发生?
38 同事或自己要离职,如何完善交接,不疏漏?
第7 章减轻心理压力
39 每天杂务很多,耐心处理的诀窍有哪些?
40 生活的各种烦恼让人心事重重,如何不影响工作?
41 讨厌的工作,让压力倍增,如何纾压?
42 困在负面情绪里,怎样找出原因并解决?
43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面对突发状况?
第8 章下班回家之后
44 如何用思维导图规划下班后的生活?
45 如何脱离“月光族”,让资产变多?
46 如何规划外语学习进度?
47 为了健康,如何规划运动时间?
48 如何快速买菜、做饭,享用健康晚餐?
结 语 职场上最好用的思考工具——思维导图
|
內容試閱:
|
工作上的难题,靠思维导图都能解决
几年前,一位年约五十的职业女性——郁芬,在最后一天上课时对我说:“我很感谢你的课程,因为我觉得我的抑郁症好了。”
我心想:“什么?抑郁症好了!思维导图哪有那么神奇啊!这太夸张了吧!思维导图怎么可能用来治疗抑郁症啊!”
郁芬说:“我以前总以为事情就是这样子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上过思维导图课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都有多种解决之道,所以我的抑郁症好了,我不用再去看心理医生了!”
我想,郁芬的情况可能是特例,但可能不是唯一的特例。有时,我们会觉得事情已经渺无生机或正面对一堵无法翻过的高墙,画一画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卸下脑中的压力,也能帮助我们看见“造成困难”的关键点。
把感性与理性的思考可视化
汉字中与情绪有关的字,其部首大都是“心”,所以“思”是感性的。
“思维”两字应该是融合感性与理性的。
思维导图是“思考与心理之间的双面镜”,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所以思维导图并不是单纯的相机或镜子。
思维导图也是“思考的可视化”,科学家已探究出,属于高等哺乳动物的人类,在生理上是倾向于运用五感中的视觉来认识世界与处理事情的。
因此,将脑中的思绪可视化,能帮助我们聚焦目标,了解目前的思路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偏移程度;也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绊住我们的真正的困难是什么。思维导图就像是脑中思考过程的路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往哪里走或是否回头重走。
思维导图究竟有哪些功能?
2019 年5 月初,收纳教主廖心筠在社交软件上留言给我:“学会思维导图,是学会一种大脑收纳,让我做事更有条理,思考更有效率,真的好感谢你。”
整理大脑
诚如廖心筠所比喻,思维导图最常发挥的功能就如同“大脑的收纳”。当我们想法乱糟糟、不知所措时,静下心来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很有次序地表达脑中的想法,快速地将思绪分类、归纳。
延伸想法
思维导图像是“点子的培养土”,帮助脑中刚萌芽的想法,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逐渐延伸,让这些想法发展得更系统化、组织化,使它们更完善、更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聚焦思考
思维导图像是“思考的变焦镜”,能够让我们看远、看近,一纸搞定。
同理,思维导图也像是“思考的哈勃望远镜”或“思考的纳米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想看多远就看多远,也可以帮助我们一层层往下分析,分析到非常微小且难以发现的细节。
找出盲点
思维导图有时则像是“思考的照妖镜”。自己画出的思维导图,段段思绪都忠实呈现,没有疏漏,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某事或某物从无感变有感,让我们看清思考时自己的盲点。思维导图就好像《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镜一般,忠实得不得了!
优化想法
思维导图可说是“思考的打磨机”,就像把粗糙的原始想法逐渐打磨成精美的钻石,让我们可以不断地、随时地优化自己的想法,分析、判断思考的过程,并做出各种取舍,让外界的人仅能见到最终、最完美
的想法。
洞悉惯性
思维导图有时还可说是“思考的刹车器”。关于习惯,有个黄金定律是这样说的:你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需要用另一个习惯来取代它。人类的思考习惯是在无意识间养成的,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有意识地
看破过去的思考惯性,让我们的大脑不再被无意识的习惯牵着走。
思维导图的万能,无法用一句话说明
在课程中,我一定会让学员画一张“你觉得思维导图可以用在哪里?”的思维导图。学员个个都是下笔有如神助地快速完成。据我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许多学员实际运用后,他们也感受到思维导图有前述那
些功能。
完成这项作业后,我问学员:“你学习思维导图前后的差异是什么呢?”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头脑更清晰地完成许多事情。”
“用思维导图进行规划时,比以前更有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很精简地制作读书笔记和上课笔记。”
“用思维导图发想创意时,变得更简单了。”
“用思维导图跟别人进行沟通时,更有逻辑性了。”
“思维导图帮助我更会抓重点,不会有废话。”
“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脑中想法时,变得很有次序。”
“用思维导图画过一遍后,不用看提示也会记得全部的内容。”
为什么这些难题可用思维导图解决?
首先,在职场中,对于从没做过的、不擅长的事情,我们总是踌躇不决、犹豫再三,迟迟不敢付出行动,让机会白白溜走。于是,我们懊悔,批判自己的不自信,自觉一事无成、虚度光阴。但下次机会来临时,
我们再度害怕自己会冲动行事,再次重蹈覆辙,让机会又溜走了。
其次,面对复杂的问题或主管交办的事项,我们鼓起十分勇气决定冲了,没过多久却发现自己想得不够周全,必须大幅度调整做法,一切都不是按照我们心中的理想情况去发展的,甚至是走入了死胡同。于是,我们懊悔,批判自己的不成熟,觉得自己思虑不周、冲动误事。
依据80/20 法则(也被称为八二法则或二八法则),职场中凡事皆可像中学数学的因式分解一样,解析出许多影响因素,占比20% 的因素(少数的关键因素)会影响或导致80% 的结果(多数的结果),相反
的,占比80% 的因素会影响或导致20% 的结果(不重要因素占多数,却影响力薄弱)。
绘制思维导图,正是将我们的思维训练成能快速掌握80/20 法则的职场良方。
再次,面临两难困境时,顶尖人士都有一种不自觉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被称为“整合思维”a。整合思维正是运用思维导图时大脑运作的核心,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的,也是需要通过经验与时间的累积而得来的。换言之,越常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思考,越容易训练大脑的思维方式转变成整合思维。
想要开启不后悔的职场人生吗?
想要立即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吗?
想要找到翻转你人生的关键因素吗?
那么,你一定要学会思维导图。
你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解决七大领域的问题。
怎样自我介绍,才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思维导图运用在目标设定上是很棒的工具,我们可以把“如何向对方介绍自己”当成一个目标,用思维导图来逐一删减与分析出适合的内容。
第一步:确认目标
分析想要达到何种目标。请先确定下面这三点:
你想让谁对你有好印象呢?你想让他(她)记住你的什么特质呢?你想让他(她)跟你产生哪方面的互动呢?
第二步:凸显自己的个人魅力
23 岁的黎秀明天就要独立进行新客户的第一次拜访了,她想给明天的接待人留下深刻印象,希望对方能肯定自己且相信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也希望对方能将自己所在的公司放在第一
供应商的名单中。
黎秀的口语表达是很有魅力的,但她的理性展示程度稍显不够,与客户沟通时,她常能让客户感觉很开心却对她的执行力稍有质疑,因此,一方面,黎秀思索着自己与客户之间有哪些交集,过去有哪些实战经验可以拿出来应用,让客户对自己更有信心;另一方面,黎秀也想再度凸显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客户能对自己的专业形象赞不绝口。
你可以将这张思维导图想象成作文的大纲,可以先写下抽象的想法将“思考可视化”,再用垂直思考慢慢调整文字,让想法更加具体化。
制作完成后,黎秀看着这张思维导图,心中打算明天要用最开朗的笑容做如下的开场:
陈先生,很开心见到您,我是黎秀,听说我跟您读的是同一所大学。
很开心遇到同所大学的学长!
之前我在×× 公司担任代工厂的联络人,后来到×× 公司担任业务助理与生管员,半年前我到这家公司做业务员。我很喜欢业务这个工作,让我可以听到很多客户的声音,也让我有机会可以动动脑想想怎么帮客户解决问题,还让我发现原来有很多客户都跟我一样喜欢吃面食。
以后贵公司的联络人就由我来担任了,希望陈先生能多多给予我机会!
同时收到两家公司的录取通知,选A 还是选B ?
当你不知道选哪个时,你就把这两家公司当成是两个人,假设他们同时向你告白,你想要跟谁长时间相处呢?你想要跟谁发展出更密切的关系呢?
你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无法下决定,或是这两家公司对你来说是平分秋色,或是两家公司的优点都是你极度想要的,且两家公司的缺点都是可有可无或你极度不想要的。
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的好处是可清晰地看出每一细项的轻重程度,对下决策很有帮助。
第一步:先列出你想要的工作状态与条件
自己在意的部分,一旦不被满足,必定心生抱怨;自己不在意的部分,就算不被满足,自然也无所谓。
对某些人来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能是选工作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我们若想得到更好的工作,首先要厘清自己想要从工作中获得什么。这一点不确定的话,就等于缺乏评估的标准。
阿莉森·施拉格(Allison Schrager)是风险顾问公司“生命周期金融伙伴”的共同创办人,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她的专长是研究退休和未来劳动市场领域的问题,她建议我们用下面三个步骤来帮助自己确定“想要什么”:
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条件能保证你顺利达标?你需要承担多少风险才能得到想要的?
第二步:列出公司的现状与未来
每一部分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先用水平思考列出哪些部分是自己在意的。
我们是否能选出令自己满意的公司,其实不在于我们是否知道选择
哪一家公司能有最大的收获或最少的付出,而在于我们是否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哪些“明确的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阿莉森·施拉格在她的著作《对冲》(AnEconomist Walks into a Brothel)中提到,风险分两种,一种是独特性风险,另一种是系统性风险。A 公司是目前的热门行业,行业热门不热门就是一种明确的风险,是A 公司的独特性风险。
当全球经济衰退时,不管是A 公司所在的热门行业还是B 公司所在的成熟行业,都可能会大裁员,这是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个人难以预防的,此时不需要将系统性风险纳入考虑因素。
28 岁的建荣想跳槽,面试的两家公司所告知的工作内容差不多,建荣认为跳槽后的人际互动也很重要(这属于独特性风险),但是人际互动的好坏得跳槽后才能实际感受到,所以这一点就不列入考虑因素中。
先列出我们能掌握到的独特性风险(缺点),与有形或无形报酬(优点)就好。
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大脑”时,思维导图可以协助我们“找出盲点”。
第三步:理性评估
遇到不足之处,尽量再去探索询问,目的是要找出综效最高的公司。当然要选“该公司的优点”正是我们心中认定的重要程度高的、“该公司的缺点”正是我们心中认定的重要程度低的那些条件。
人性是在意风险大于报酬、缺点大于优点的,也就是避凶大于趋吉,所以面对缺点时,要更加理性评估该缺点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
建荣心中的“想要的”,也就是“趋吉”排序是:
成长机会>学习机会>每月可存款金额>人际互动>工作地点。
建荣对两家公司所提供的薪资和福利都很满意,去B 公司应该可以让他每月花费更少,但建荣更在意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与自己能否从工作中学习到可更好地帮助未来的技能。所以建荣决定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去A 公司就职,探索职业可能性。
因为心中已经确定了用两年的时间尝试,所以建荣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A 公司的工作,不会骑驴找马。万一两年过去了,在A 公司的职业发展不如预期,那也没关系,毕竟通过这次的求职与两年的尝试,建荣会更认清自己,更知道自己的能力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