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百科全书会让人迷失在知识的丛林,而这部简明的建筑史是帮助读者走出知识迷宫的一条红绳。”
——URBANUS都市实践 王辉
1. 著名的德国贝克通识文库精选之作,一部简明而沉甸甸的建筑史。
2. 带你领略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圣家族大教堂、希尔住宅、包豪斯校舍、朗香教堂、威利茨住宅、流水别墅、西格拉姆大厦、布里翁墓园、里约热内卢城市规划……
3. 带你读懂五花八门的建筑流派及其风格:从历史主义到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高技派到自然的建构主义。
4. 栩栩如生的历史,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赖特、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托……,建筑大师们相互争论、影响、公开较量,用各自的建筑作品书写新时代背景之下的人类新需求。
|
內容簡介: |
《二十世纪建筑史》介绍了20世纪众多的著名建筑物,其丰富多元的建筑风格,从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到后现代主义和当下最新趋势,可谓绚丽多彩。书中探讨了工业化如何为建筑带来了新任务、新技术、新建造者和新思维,以及现代建筑风格如何在技术、建造者和社会风貌的影响中形成和发展;介绍了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托等最举足轻重的建筑大师们,他们开创性的建筑作品至今仍散发历久弥新的魅力。
|
關於作者: |
【德】诺伯特·胡泽(Norbert Huse, 1941-2013年),慕尼黑工业大学艺术史教授,2001年荣获德国历史遗迹保护最高奖——申克尔戒指金奖(Karl-Friedrich-Schinkel-Ring )。主要著作有:《1918-1933年新建筑: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现代建筑风格》(1975年),《勒·柯布西耶》(1976年),《慕尼黑艺术简史》(2004年)和《威尼斯:水下之城的建造艺术》(2005年),等等。
|
目錄:
|
第一章 走出历史主义
第二章 新艺术运动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芝加哥
第四章 从德意志制造联盟到包豪斯
第五章“解放的居住”
第六章“国际风格”
第七章 现代主义之困
第八章 二三十年代的城市理念
第九章“有机建筑”
第十章1945—1960年
第十一章CIAM奥特洛会议
第十二章后现代主义
第十三章参与VS独立
第十四章现代主义中的历史
第十五章技术作为话题
|
內容試閱:
|
导论节选:
这本书非常简短,但提纲挈领地为我们21世纪的读者总结了20世纪15个至今仍然有用的话题。以首尾两章为例,20世纪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历史范式,20世纪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技术带来的可能性。这难道不是在我们21世纪初依然在纠结、21世纪末更要找到答案的问题吗?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个世纪似乎又要重新走一遍书中15个章节的历程。这也应对了“历史虽然有惊人的相似,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的老生常谈。在此意义上,这本历史小书的首要价值是它能够带给我们关于当下的思考。
德国知名出版社选择这本书作为通识读物,除了考虑作者的学术地位的可信度,还离不开对作者写作功底的认可,这点即使是透过中文翻译也能体会到。以“有机建筑”一章为例,首先它的出场被安排在“二三十年代的城市理念”之后,而在上一章的结尾正好讲到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广亩城市,这样在新的一章中赖特率先登场就自然而然。这种像导演拍戏式的安排其实在上一章中就出现了,因为上一章的开始是柯布西耶那个令人诟病,非常机械地破坏了巴黎的规划,而在它与赖特的反城市的广亩城市之间,作者又插入了柯布西耶貌似很有机的阿尔及尔规划。这样虽然在这一章中只字未提“有机”,却已为下一章埋下了伏笔。而在下一章中,20世纪建筑史中的有机理念也绝不为赖特独有,作者很有技巧地先让一位欧洲的赖特崇拜者赛维出场,然后引出一系列欧洲的实践: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凡·德·维尔德、雨果·哈林(Hugo Haring),最后落笔在汉斯·夏隆(Hans Scharon)和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两个重量级人物,笔墨虽然不多,但这不仅仅能把一个学理脉络讲得非常清楚,还把建筑师之间在细微之处的区别(例如夏隆和阿尔托对材料使用的不同方法)写了出来。这样的写法,对于已经比较了解20世纪建筑史的读者而言,还是有新的信息的。
另一方面,历史也会随着新的信息的不断涌现而有意无意地掩埋掉许多当年的红人。例如同样出现在“有机建筑”这章中的哈林,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和20世纪20年代柏林表现主义建筑团体“指环”(Der Ring)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有机建筑理论在当年很突出,但后来在英语的建筑史中逐渐失去了声音。这次他在德国人写的史书中又复活了,而且还用了近一页的篇幅引用了他的《通往形式之路》(Wege zur Form)中的一个段落。在这本体量极小的书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原文引用,作者直接把历史的当事人推到台前,让读者来判别。这种在小体量中对高信息容量的写作把控力,使口袋书有了沉甸甸的历史。
作为一套通识图书中的一本,面向的还是没有多少建筑知识的普罗大众,这本书是否高深了些?即使答案是“是”,也不会妨碍对它的阅读。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算是现代建筑的基本知识点,如果连这些基础都不太具备,也很难进入理解现代建筑的下一个进阶。好在胡泽教授的简明写法使这个门槛并不难迈,因为他把每一个门槛设得都不是很高,甚至还可以说,没有门槛,只有门牌。对于没有任何建筑史基础知识的读者而言,只要遇到门牌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找到文中所涉及的建筑的海量图片信息,粗略地领会这些图片的内容,几乎不需要再看这本书以外的任何文字。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比较系统化的词条,但不是百科全书,因为百科全书会让人迷失在知识的丛林,而一部简明的建筑史则是帮助读者走出知识迷宫的一条红绳。
——URBANUS都市实践 王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