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中世纪1000年(3册)

書城自編碼: 39031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102657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2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9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通往东方的新路线 》
+

NT$ 449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拜占庭的辉煌 》
+

NT$ 449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文艺复兴 》
+

NT$ 1163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古埃及兴亡史三部曲(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国 +古埃及的终结) 》
+

NT$ 449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征服美洲 》
+

NT$ 407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編輯推薦: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恢宏巨制——宏观梳理中世纪1000年的发展历程,细处打捞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文明碎片;沉浸式阅读体验,上千幅珍贵文物及历史图片,直观、全面展现中世纪的历史与文明。

★欧洲文明的形成——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人从西马帝国的版图(今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发端,逐渐形成了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实体——“欧洲”,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欧洲文明,确立了基督教信仰和伦理,构建了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保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塑造了欧洲的历史和时代气质,从而奠定了今天欧洲文明的格局。

★欧洲版图的奠定——欧洲中世纪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关键人物,如查理·马特、矮子丕平、查理大帝、克努特大帝、威廉一世、腓力·奥古斯都、圣路易、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阿方索八世、费尔南多三世、亨利四世、鲁道夫一世、爱德华一世、格列高利七世、英诺森三世、托马斯·贝特克、吕贝克、巴托鲁斯等,他们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奠定了欧洲的版图,也影响和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不容忽视的中世纪文化——欧洲文明的形成,农业的突飞猛进和商业革新,城市的繁荣和行会的兴起,哥特式、罗马
內容簡介: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中世纪1000年》,全景式呈现中世纪1000年史,并于细处打捞中世纪的文明碎片,解读和还原了中世纪历史的真实面貌。

《中世纪欧洲》——本书重现了奠定当今欧洲格局的文明孕育和形成的历史,以及查理·马特、矮子丕平、查理大帝等关键人物对欧洲核心版图确立的重大意义,而基督教则塑造了这段历史的政治、经济、伦理、艺术和时代气质,全面、直观地呈现了中世纪欧洲错综复杂的历史细节。同时,本书将中世纪欧洲置于历史大视野中进行考察,论及这一时期从西罗马帝国覆灭到拜占庭帝国巩固,以及萨珊波斯帝国终结、伊斯兰教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并旁及古港拉文纳的历史、西哥特艺术以及北欧“海上战狼”维京人等。

《中世纪的王国与王朝》 ——本书梳理了中世纪巅峰时期欧洲在城市繁荣和各国领土划定的双重作用下的经历,包括托洛萨会战、米雷战役和布汶战役等大战如何确定欧洲的外边界,君主制的巩固和封建贵族权力受限,王朝国家的起源和各国杰出君主的不断涌现,以及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皇教和教权)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与十字军东征的出现对中世纪政治、文化和宗教的深刻影响。同时,本书还涉及中世纪时期综合性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建立,罗马式、哥特式等艺术风格的出现、盛行和传承,城市生活和行会的发展等,详细、清晰地呈现了中世纪文化对欧洲王国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中世纪的终结》——本书还原了中世纪晚期这一欧洲社会转型时期,以及这一时期欧洲经历的重重危机:黑死病导致人口锐减,农业陷入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英法百年战争战乱;抗议运动盛行……危机也波及中欧、东欧,甚至拜占庭帝国。同时,这一时期国家机器得到强化,王权日益强大,军队建设迈向专业化,贸易得到扩张。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迷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种子开始萌芽。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开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
本系列书目如下——
《古埃及兴亡史》(3册)——《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
《美索不达米亚与中东文明》(2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东的王国和帝国》
《古希腊文明2500年》(4册)——《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兴亡史》(6册)——《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
《从拜占庭帝国到俄罗斯帝国》(2册)——《拜占庭的辉煌》《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
《中世纪1000年》(3册)——《中世纪欧洲》《中世纪的王国与王朝》《中世纪的终结》
《欧洲地理大发现》(3册)——《通往东方的新路线》《征服美洲》《大航海时代》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3册)——《文艺复兴》《绝对君权》《启蒙运动》
《18世纪后的欧洲与世界》(3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關於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888年1月13日,于美国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成立,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学会创办了自己的会刊,这便是如今享誉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此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拥有国家地理频道等包含电影、电视节目、图书、网站等一系列跨媒体品牌,如今学会现已经成为全球Zui大的非盈利的教育与科学机构。

本丛书顾问编委: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文化史荣誉教授。
约翰·艾略特爵士(Sir John H. Elliott):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荣誉教授、牛津奥里尔学院荣誉院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荣誉院士。
其余编委都为来自全球著名学府的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专家。
目錄
《中世纪欧洲》

概述 / 11

国王的回归 / 13
西罗马帝国式微之际,经历了最混乱的时期。自从国家宣布撤退驻扎在特定地点的罗马军团之后,激烈的战争一触即发。当时士兵驻留原地,且不再需要对公共机构履行军事义务,他们为了反抗企图控制军团的当地权贵,发动了战争。

档案:拉文纳,西罗马帝国的伟大首都 / 42
拉文纳,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唯一一座能令君士坦丁堡黯然失色的都市。它一开始是东哥特王国首都,之后又成为拜占庭的总督辖区。

群雄割据 / 55
“蛮族”王国在罗马教会的支持下建立了政权,这标志着欧洲分裂的开始。西罗马帝国盛行拉丁文化,同时受到日耳曼人生活习惯的微妙影响。东罗马帝国占主导地位的是拜占庭文化,也就是希腊文化。草原民族继承发扬了这种文化。东、西罗马帝国孕育了“中欧”,这里是未来几个世纪风云变幻的中心。

档案:西哥特艺术 / 87
西哥特人创造了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体现在5 世纪至9 世纪的建筑、雕塑、浮雕和金银制品中。

在两个时代之间 / 97
阿拉伯人在全世界的征服扩展到东部的印度尼西亚和西部的摩洛哥。同时,斯拉夫民族也开始了大迁徙。随着草原游牧民族在欧洲进行的军事活动,欧洲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和语言,与欧洲长期存在的拉丁、日耳曼文化和语言平分秋色。

加洛林王朝 / 125
加洛林帝国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声名大振。他开创了将莱茵河周围的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和纽斯特里亚王国联合起来的领土管理模式。边境体系在新的政治和管理机制中至关重要。作为皇帝,查理大帝渴望将欧洲变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他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严酷的考验 / 153
9 世纪中叶,欧洲经历了最后的考验:诺曼人开始在海岸上兴风作浪,掠夺沿岸城市和修道院。不久,东方的马扎尔人加入了这个游牧民族的行列。诺曼人融入欧洲大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事件,对欧洲大陆身份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档案:维京人,海上战狼 / 183
维京人创造了一个从793 年持续至1103 年的文明。他们的影响范围从俄罗斯到加拿大,遍及整个北半球,在欧洲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王国的辉煌 / 193
10 世纪并非金革之世。相反,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各个王国形成的基础上,欧洲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复兴。各个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日益增长的势力相互制衡—后者为奥托一世战胜马扎尔人后所建立。这种文化和政治上的繁荣赋予了欧洲面对新千年及其可能带来的恐惧所需的勇气。

附录 / 225
千年的欧洲 / 226
时间对照表:欧洲,伊斯兰世界及其他文明 /228
王朝列表 / 230


《中世纪的王国与王朝》

概述 / 11

新时代的支柱 /13
1020—1077 年这五十多年间,欧洲在方方面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业的突飞猛进为贵族社会的革旧图新提供了条件,封建秩序由此诞生,划定边界的意愿也已经萌芽。在动荡的环境下,罗马的神职人员为了限制世俗势力对宗教事务的干预而引发了一场精神革命。

普世秩序 /49
封建时代从第一时期向第二时期过渡的过程中,普世秩序经历了一些调整。按照教会的理念,世界是包含精神力量和世俗力量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时期,不仅叙任权斗争所造成的危机得以解除,还发生了收复失地运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和征服耶路撒冷等大事件。

档案 :中世纪的大学 /80
城市经济的革命带动了教育界的改变。以商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教会
学校,这些学校不久以后也开始接收世俗学生。

王朝国家的起源 /95
12 世纪,经济高速发展,商业革命引发社会变化,王朝国家便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算术和会计学被引入公共行政,真正的国家公务员开始出现,但国王仍是“同侪之首”(primus inter pares)。由此,催生了圆桌会议的政治神话,骑士制度也成为宫廷文化的基石。

档案 :罗马艺术的诞生 /129
罗马风格是基督教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伟大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建筑方面被大量采用,也在欧洲的视觉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基督教国家的边界 /139
从腓力二世?奥古斯都登上法兰西王位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去世的那段时期,基督教国家的版图面积扩张至巅峰。虽然因宗教分裂导致了内战,但基督徒们还是成功巩固了对新征服领土的统治。与此同时,同时期发生的数次十字军东征加速了拜占庭的灭亡。

档案 :城市生活与行会 /177
虽然封建贵族阶级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城堡周边乡镇的出现以及手工业和市场的发展催生了城市生活。

中世纪的巅峰 /187
13 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教廷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对抗中全面胜利;二是法兰西确立了西方第一强国的地位。安茹帝国控制了地中海的部分地区,但东方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领土却经历了蒙古人的入侵、马穆鲁克大捷和阿卡围城后拉丁王国的末日。

档案 :大教堂时代 / 216
哥特式艺术诞生在法兰西岛,而这个岛是对罗马风格影响最为抵触的地区。在圣但尼修道院院长叙热的推动下,这种建筑艺术形式在巴黎地区蓬勃发展。

附录 /231
13 世纪的欧洲 /232
对照年表 : 欧洲、伊斯兰世界及其他文明 /234
王朝列表 /236


《中世纪的终结》

概述 /11

崭新的历史阶段 /13
13 世纪末到 14 世纪初,欧洲经历了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深刻变革。其间,虽然面临的王位继承纠纷接连不断,欧洲王国仍旧成功地巩固了王权,加强了统治。法兰西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和罗马教廷间的冲突改变了当时的外交关系,打破了权力平衡。

档案 :中世纪的朝圣 /44
13 世纪末,欧洲有 10000 多处基督教朝圣地。这一宗教现象是民众宗教虔诚生动的表现之一。

艰难时期 /55
在 14 世纪中叶的欧洲舞台上,百年战争变成了背景幕布,新的王朝轮番登场。它们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扩大本国在外交谈判游戏中的影响力。打着政治整顿这一口号,新的王朝对贵族和资产阶级施行霸权,巩固了政权。

档案 :黑死病灾害 /83
欧洲在 14 世纪初发生的剧烈动荡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时移势易,经济形势也开始随之改变。瘟疫造成的破坏就是动荡之一。

经济危机和起义 /93
在经历了黑死病和百年战争这段黑暗时期之后,欧洲力图重新建设一个更加稳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空间。但教会分裂初现、农民起义爆发和王国财政困难让重建举步维艰。而奥斯曼土耳其人攻打巴尔干地区毫不留情,也削弱了东欧各国的实力。

征服与改革 /121
14 世纪末,欧洲发现了向大西洋扩张的新可能性。国家和教会都在改革,前者为了改善财政收入和城市管理,后者为了结束教义冲突。当君主制国家的体制演变预示着向现代过渡,而这时候的天主教会却无法遏制越来越多的思想改革需求。

政治的力量 /151
从 15 世纪上半叶到中世纪末期,君主制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尤其是在百年战争中获胜的法国。然而,贵族不满纷至沓来,地区冲突不断,英格兰、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地区首当其冲,旧贵族们阻碍了这里现代集权国家的建立。

档案 :汉萨同盟 /175
汉萨同盟建立在合作和共同防御的原则之上,好让其成员能够成功应对欧洲特有的政治分歧。

新纪元 /185
15 世纪下半叶经历了两个重大标志性历史事件 :一是奥斯曼帝国在 1453 年征服君士坦丁堡;二是天主教双王在 1492 年攻占格拉纳达。15 世纪下半叶也见证了新的统治王朝的成立:德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英格兰的都铎王朝、法国的瓦卢瓦王朝以及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和那不勒斯的特拉斯塔马拉王朝。

档案 :意大利城市模式 /212
在 11 世纪末和 13 世纪之间,意大利城市采用基于自治、公民意识、自由和纪念过去原则的公社模式。

附录 /223
1450 年左右的欧洲 /224
对照年表 :欧洲、 亚洲、 非洲和美洲 /226
王朝列表 /228
內容試閱
新时代的支柱

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新时代开启最明显的标志。在11世纪初的几十年里,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ne)时期的部分农村地区,人们会为了控制生育率而杀婴和堕胎,但进入新千年后这种做法已基本消失。教会需要更多农民来耕种名下的田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它会以“不人道为由”勒令人们停止此类行为。迈入11 世纪后,气候条件改善,农业收成增加,充足的食物降低了死亡率。虽然当时仍有三分之一的孩童在7 岁前夭折,但上述因素仍在 1060—1070 年创造了人口的井喷,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生活和习俗的改变。历史学家卡洛·奇波拉(Carlo Cipolla)指出,支撑 11 世纪欧洲经济的是“生物学转变”(convertisseurs biologiques),即大量受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尽管不时发生的歉收仍会导致粮食短缺甚至饥荒,但人口的持续增长确实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大多数农民的吃饭问题。为了保障生活,有部分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修道院。
此外,修道院通过分发食物实现了重要的经济功能。在那些因歉收导致儿童和年轻妇女大量死亡的地区,赈济有助于维持人口增长。正是得益于这种布施行为,农民即将迎来欧洲农业的大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始于耕地面积的大幅增加。中世纪第一次大规模垦荒运动发生在1020—1077年,而现存的文献尤其是修道院的财产清册均可对此佐证。自9世纪中叶起,修道院就在财产清册中详细记录了名下的田产情况,并明确标注了需向领主纳税的部分。每次清点财产和逝者的遗赠时,修道院都会列出清单进行详实记录。
现存的文献中还记载着地主受让给农民的耕地情况。这些农民一般被称为“佃农”(colonii),也就是“定居者”(colons)。作为交换劳动力的报酬,农民有时会收到一些新的工具,如铁锄头、铁犁铧、马蹄铁,甚至马胸带。马胸带是一种革命性的装备,使用时将它套在马的肩胛骨而不是脖子上,以充分发挥驾驭者的力量。在特殊情况下,农民还会获得许可私自种植一些豆科植物和谷物。
田地的耕种从多方面改变了欧洲的农业状况。首先,森林边缘的杂草和徒耗水资源的深层根系得到清除,土地内氧气供应得到改善,收成也自然提高,农作物产量比从 1.1∶1.3~1.4 提高至 1.1∶1.7~1.8。仅此一项进步就让农产品有了盈余,但这些多余的农产品很快就引发了冲突。事实上,正是农民依靠改进农耕方法获取的剩余产品导致了地租的出现。
教会的“什一税”和新流入市场的产品,令早期基于以货易货的商业得到发展。此后,部分产品被交换成了货币,主要包括豆类、小麦、黑麦、小米或燕麦种子。
持续的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两个重要影响 :一是农业革命,其特点是大量的技术进步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二是因掌控多余的农作物而带来的社会风俗的变化。

封建秩序
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往往与封建秩序息息相关。
1020 年前后,欧洲社会的组织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些学者眼中,这种变化是由权力施行方式的改革所导致,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组织体系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有效应用了数十年,当年的史料只是对这一事实进行了文字确认,这一切都源于整个 10 世纪加洛林
王朝的分崩离析。无论如何,历史上的这些地主后来都成了贵族,他们通过自诩名人的后代来拔高出身以维护家族的名望,但认祖归宗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些主观臆造。
同时,这些新贵族开始向亲信和臣属出让土地。以这种方式分发的土地最初被称为“封地”(fiers),它的数量是评判地主的主要依据。就这样,地主进入封建贵族阶层,成为领主(seigneur)。
当领主要求他们的属下提供某些服务或援助时,双方的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南欧,提供“援助”服务的条款明确记录在协议文件(convenientiae)中 :协议双方通常并不属于同一阶级,如领主和封臣 ;少数时候,签署双方可以来自同一等级,如两位领主。在北方,援助行为让领主和封臣之间出现了一种复杂的仪式,这种男人之间定下友好协议的过程被称为“臣从宣誓”(hommage,意为致敬)。
依照这个毫无疑问是封建等级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内容,地主要求臣属响应自己的“号召”,承担起军事行动所需的军备责任。
很快,由于武器种类的增加,军备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剑和盾这样的传统武器,慢慢地还增加了如锁子甲、带护鼻的尖盔等防御性装备,以及革命性的武器——长矛。复杂的装备让臣属必须骑马奔赴战场,由此骑士的形象诞生了。
在中世纪社会,步兵向骑兵的转化也明显地体现在拉丁语单词 miles 的词义变化上,而这个在加洛林王朝时指代“士兵”的词后来的意思变成了“武装骑士”。这些新兴的骑士团导致了以封建贵族为主要成员的武装团体的出现,他们既负责捍卫领土和防范外敌入侵,也实施监督以保障田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封建秩序促使居住环境改变,以便与新的社会关系相适应。于是,人们修建了几十个圆柱形塔楼作为骑士团的居住地。每个骑士小队的人数不一,可能是10人、12人或14 人,而显要的贵族有能力召集30个、40个甚至50 个这样的骑士小队来响应领主(国王、王子或公爵)。如此算来,一个贵族可以动员的士兵数量在 400~600 人。原则上,骑士在领主的号召下集结。到了12 世纪,领主通过统一的军旗来会聚麾下的骑士。
在整个11世纪,封建秩序都在与修道院秩序、日渐强势的主教、禁止使用武器和暴力的时代主基调抗衡。克吕尼(Cluny)改革以后,修道院秩序扩展到整个欧洲,主教们组织集会宣扬和平和上帝治世。封建秩序下不同的权力机构不仅争夺剩余的农产品,而且还盯上了在当时社会已无处不在的捐赠活动。僧侣和主教们将施舍作为用来区分社会地位、巩固基督教在农民群众中地位的工具,而贵族们则将捐赠视为强化社会的手段,通过庆祝活动来冲淡日常劳动带来的疲惫。

11 世纪的英格兰
1042年,人称“哈德克努特”(Hardeknut,强壮的克努特)的克努特三世(Canut Ⅲ,克努特大帝)驾崩,这位统治丹麦和英格兰的卓越君主的离去引发了严重的冲突。尽管艾玛(Emma)女王已尽心竭力,她的子孙们始终没能像克努特大帝那样统一疆土并征服当地的贵族。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召回彼时流亡在诺曼底(Normandie)的爱德华(édouard)王子。问题是爱德华虽然是撒克逊(Saxon)王室的后裔,但撒克逊王室已经失去了对神圣罗马帝国(Saint Empire romain)的控制,那里已是萨利安(Salienne,法兰克尼亚[franconienne])王朝的领土。
不过,爱德华于 1043 年复活节当天的成功加冕表明,那些针对其出身的担心毫无根据。虽然爱德华是撒克逊人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le Grand)的后裔,并迎娶了戈德温(Godwin)伯爵高雅且会说五种语言的女儿伊迪丝(édith),但他仍然表现得像威塞克斯(Wessex)王朝(西撒克逊王国)的后裔和诺曼底公爵的继任者。自9世纪起,英国统治者的正统性就建立在两个基础条件之上,而爱德华将这两个条件联系起来:一是撒克逊王室的出身。撒克逊王室及其子民曾经颠覆了西罗马帝国,自他们皈依基督教以来,一直享受着教会的支持。二是诺曼人、挪威人或丹麦人的血统。这些人在首次入侵时就占领了英伦三岛,而两个对立的王朝必须找到一根联结的纽带,爱德华则扮演了这个角色。
为此,爱德华鼓励诺曼人和法兰克人从欧洲大陆移民到英格兰。在岛上站稳脚跟以后,这些外来者就可以在宫廷中担任要职,有些甚至被提拔为主教。爱德华在位的二十三年(1043—1066 年),为这片此前一直饱经战乱和动荡的土地提供了一段喘息的时间。在此背景下,英格兰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商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也不断扩张。爱德华并不信任那些不接受自己权威的盎格鲁和撒克逊伯爵们,但这种相互敌视并没有动摇他的统治,因为这位国王行事谨慎且爱好和平,他最喜欢的事也只有狩猎和寻找神药(教会因此将他封圣)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爱德华将王国的大小事务交给王后的两个兄弟,也就是撒克逊人戈德温的两个儿子处理——他们是获得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e)伯爵头衔的托斯蒂格(Tostig)和获得威塞克斯伯爵头衔的哈罗德。
此时,英格兰和欧洲大陆的情况都不太利于放权。诺曼人、丹麦人和挪威人仍希望重建克努特大帝统治时期的王国,即位于北海(la mer du Nord)三端的英格兰王国、挪威王国和丹麦王国组成的大帝国。危机源于诺森布里亚,已贵为伯爵的托斯蒂格始终对撒克逊王室抱有敌意。1065 年,当地的一些领主召集了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向约克(York)进发。兵败后的托斯蒂格被剥夺了伯爵头衔,而哈罗德深知无力回天,也没有尽全力来改变当时的局面。托斯蒂格将兄弟的这种行为视为背叛,一辈子都没有原谅哈罗德。于是,托斯蒂格离开了英格兰,逃往法兰德斯(Flandre)寻找能够帮自己夺回爵位的军队。1065 年,爱德华国王罹患中风离世,由于他曾立下让妻子伊迪丝万般痛苦的贞洁誓言,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继承人,而他的死更加重了危机的气氛。显然,即将到来的 1066 年将对英格兰历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爱德华死后,哈罗德·戈温森成为英格兰国王。由于哈罗德·戈温森与王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便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祝圣(consacré)和加冕仪式,史称哈罗德二世。这一系列行为让本就感觉遭到背叛的托斯蒂格愈加不满,于是他借此机会怂恿挪威国王哈拉尔·西居尔松(Harald Sigurdsson ,无情的哈拉尔[Hardraada])夺回英格兰王位。1066年9月初,绰号“寸草不生”(le dévastateur de terres)的哈拉尔集结了300艘战船,沿着当年维京人(vikings)的远征路线,顺着苏格兰海岸线一路向南,前往诺森布里亚。9月20 日,托斯蒂格和大军一道在约克附近登陆,沿途击溃了所有抵抗势力。随后,哈拉尔退守至战略要地斯坦福桥(Stamford Bridge),等待诺森布里亚伯爵莫卡(Morcar)的投降。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哈拉尔和托斯蒂格永远也不可能想到。
9月25 日,哈拉尔远远看见一支全副武装的强大军队浩浩荡荡地向斯坦福桥靠近,便立刻开始调动部属。虽然挪威人作战英勇,但身上没有半片铠甲的他们还是很快被身披锁子甲的对手击败。夜幕降临之时,挪威军队已尸横遍野,哈罗德·戈温森取得了胜利,从挪威驶来的300艘战船只有两艘成功逃离,而哈拉尔和托斯蒂格也在战斗中殒命。
当哈罗德·戈温森(哈罗德二世)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他突然听到了一众诺曼底骑士在伦敦南部的黑斯廷斯(Hastings)登陆的消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