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編輯推薦: |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2008—2012),现为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获*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著作奖(2016)、第四届思勉原创奖(2017)、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2019)、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文学如何教育》《小说史学面面观》《未完的五四》《有声的中国》等著作四十余种。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近期出版的随笔集包括《故乡潮州》《大圣遗音》《读书是件好玩的事(增订版)》《怀想中大(增订版)》《花开叶落中文系(增订版)》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撰写的一部散文集,借追怀“往事如烟”,鉴赏“师友风流”,勾勒“另类系史”,以体现自家的“中文情怀”。文中所追忆与描述的,多是作者直接接触过的师长,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主,扩展到整个中外学界。本书不仅限于怀旧,还蕴涵着对中文人的性格、才情与命运的揭示,以及对当下中国大学的思考。
|
目錄:
|
增订版序 ……001
辑一?另类系史
满枕蝉声破梦来
—— 怀念吴组缃先生 ……003
童心与诗心
—— 关于林庚先生 ……007
听君一席话 ……012
“学者百年”与“百年学者”……016
行过未名湖边 ……020
传道授业的责任与魅力 ……026
语言学家的文学事业 ……033
那位特会讲古的严老师走了 ……037
为何“严”上还要加“严”……045
严谨之外,还有宽容
—— 我眼中的严家炎先生 ……049
诗人气质的学者 ……056
课堂的魅力 ……060
与当代中国诗歌同行 ……063
大器晚成与胸襟坦荡
—— 在《九十年沧桑》新书发布暨讨论会上的发言 ……066
老钱及其《安顺城记》……075
百战归来仍战士
—— 读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感 ……085
“五能教授”夏晓虹 ……094
“专任教授”的骄傲
—— 写在“北大十佳教师”颁奖典礼上 ……098
辑二?中文情怀
“最好”的感觉 ……105
北大人的精气神儿 ……107
老北大的书缘 ……110
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 ……113
“非典型”的筒子楼故事 ……118
《筒子楼的故事》再版后记 ……125
“讲座”为何是“胡适”……129
“薪火”何以能“相传”……136
同代人的学问与心情 ……139
毕业典礼上的“赠言”……142
回首烟波浩渺处 ……144
《鲤鱼洲纪事》出版感言 ……164
《鲤鱼洲纪事》再版后记 ……166
未名湖的梦想 ……168
感恩与遗憾
—— 再说“我与北大图书馆”……170
图书馆的学术使命 ……175
庚子毕业小记 ……180
北大精神、中文系定位以及教师的职责
—— 答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峥问 ……182
辑三?往事如烟
那些让人永远感怀的“风雅”……205
学生记忆中的“讲学”……223
三读普实克 ……229
师长们的故事 ……234
在学术与思想之间 ……238
问世间,“学”为何物 ……255
告别一个学术时代 ……259
追怀米列娜 ……262
结缘河南大学与任访秋先生 ……267
与程千帆先生对话 ……274
“俗文学”与“北大传统”
—— 追怀著名俗文学研究专家王文宝先生 ……280
再说夏志清的“小说三史”……283
“平淡”是表象,“奇崛”是内涵 ……288
散淡中的坚守 ……290
追记王富仁兄的三句话 ……294
瓦格纳:为学术的一生 ……297
一次致敬式的对话
—— 怀念诗人兼学者杨牧 ……301
岁末怀故人 ……304
辑四?师友风流
教授生活,可以如此优雅 ……319
寻找“系友”张充和的故事 ……330
宗璞的“过去式”……336
诗人的美食 ……340
把人生当作一首诗 ……345
“在场”的意义 ……348
有师自远方来 ……352
有学问,又好玩 ……357
治学是一种“乐趣”……360
作为大学精魂的诗歌 ……364
你读莫言了吗?……368
不薄小说爱诗文 ……371
|
內容試閱:
|
“最好”的感觉
对于北大人的“豪气”,我早有耳闻。不管走到哪儿,开口闭口“我们北大”如何如何,着实让人受不了。真想仿照鲁迅笔下的狂人,追问一句:“北大如此,便对么?”待到自家也走进燕园,成为北大中文系首届博士研究生,不免特别警惕轻狂之气。
可是,有件小事,一下子改变了我对“我们北大”的看法。
记得很清楚,那是1984年9月的一个下午,暑气未消,文史楼三楼的教室里热气腾腾,坐满新入学的研究生及指导教师。因为年龄和阅历,我不太容易被各式“豪言壮语”所打动。既不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的鼓励,也不需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学,自认此类老掉牙的“入学教育”与我无关。故耳朵里声音进进出出,眼睛却没离开手中的闲书。
猛然间一声断喝,手里的书险些落地。原来轮到一位研究语言学的教授上台演讲了。只见其目光炯炯,声如洪钟,除非听力有问题,否则根本无法打盹或思想开小差。教授很会演讲,一上来就设问:你说全世界研究汉语言文学哪里最好?不容听众反应,教授自己作答:当然是我们北大!接下来关于何以如此立说的论述,我没听仔细,因只顾观察周围听众的表情,以及整理自家的思绪。
不用说,“我们北大”四字一出,研究生们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杆,会场里静穆了好一阵。连我这么挑剔的听众,也都被深深感染,更不要说学弟学妹们。台上台下,心心相印,那种执着的神态、诚恳的目光,以及本只属于年轻人的青春激情,实在让人感动。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以往所受的“谦虚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之类的教诲,是否过于世故。
世人多倾向于“关起门来吹牛皮,走出门去装孙子”;即便需要自我表彰,顶多也只说到莫名其妙的“最好之一”。而北大人竟毫不掩饰地将“第一”挂在嘴上,面对这种学术上的极端自信,我的第一感觉,就像读太白诗、东坡文一样,真想大呼:“痛快!痛快!”
走出教室时,自己似乎也长高了三五公分——虽然明知“感觉”并不完全等同于“事实”。
2000年2月27日于西三旗
|
|